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1,3-四氯丙烷合成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元胜 张建君 +2 位作者 吴江平 韩国庆 方小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研究了以四氯化碳和乙烯为原料合成1,1,1,3-四氯丙烷的调聚反应动力学。考察了以烷基磷酸酯、氯化铁、铁粉为催化剂时,催化剂浓度、压力、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在1.0 MPa、100~115℃下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9.6 kJ/mol,... 研究了以四氯化碳和乙烯为原料合成1,1,1,3-四氯丙烷的调聚反应动力学。考察了以烷基磷酸酯、氯化铁、铁粉为催化剂时,催化剂浓度、压力、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在1.0 MPa、100~115℃下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9.6 kJ/mol,对四氯化碳消耗速率的动力学方程为:-rA=6.566×107exp(-5.96×104/RT)CA0(1-x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聚反应 1 1 1 3-四氯丙烷 四氯化碳 乙烯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温区精馏型自复叠制冷系统R41替代R23的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琦 乐生健 +4 位作者 吕东杰 王辉 徐象国 王勤 郭智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04-310,共7页
选取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对R41在-60℃温区二元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替代R23进行循环性能对比分析。设计并搭建采用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对R23/R1234ze(E)和R41/R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性能进行实验对... 选取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对R41在-60℃温区二元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中替代R23进行循环性能对比分析。设计并搭建采用精馏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装置,对R23/R1234ze(E)和R41/R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系统中的循环性能进行实验对比。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以R1234ze(E)作为高沸点组分时,用R41替代R23后系统COP略有下降,单位体积压缩功减小1/3~1/2,单位容积制冷量稍有降低,但系统单位质量制冷量明显提高,可以大大减小充注量。更重要的是R41的GWP的显著减少能起到很明显的环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混合物 精馏柱 自复叠 R23 R41 环境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二氯乙烷的吸附纯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波 廖江芬 +4 位作者 张建君 方小青 柳彩波 金滨 葛忠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8-613,共6页
用CaCl2、CuCl2和AgNO3溶液对NaX沸石进行离子交换改性,以所得的CaX、CuX、AgX材料以及NaX和Al2O3为吸附剂,通过吸附性能评价和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等表征方法,对吸附法脱除三氟二氯乙烷(R123)中六氟氯丁烯(R1326)杂质进行了研... 用CaCl2、CuCl2和AgNO3溶液对NaX沸石进行离子交换改性,以所得的CaX、CuX、AgX材料以及NaX和Al2O3为吸附剂,通过吸附性能评价和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等表征方法,对吸附法脱除三氟二氯乙烷(R123)中六氟氯丁烯(R1326)杂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1326在各吸附剂上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以将R1326脱除至检测限以下、R123不发生明显分解为标准时,CaX的吸附性能最优异,吸附温度最低(220℃),对R1326脱除至检测线以下时的吸附容量达0.066g·g·1,这与其具有良好的X型分子筛晶体结构和一定的酸性有关。CaX的再生性能不佳,原因是其吸附饱和后丧失了X型分子筛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吸附 三氟二氯乙烷 六氟氯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溴-3,3,3-三氟丙烯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卫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7-28,31,共3页
介绍了2溴3,3,3三氟丙烯的用途及合成方法。
关键词 2-溴-3 3 3-三氟丙烯 合成方法 三氟乙炔基化合物 5-三氟甲基二氢尿嘧啶 烯丙醇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釜釜型对偏氟乙烯乳液聚合的影响
5
作者 方敏 吴剑武 +2 位作者 傅公维 罗克强 王小红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偏氟乙烯(VDF)乳液聚合工艺的聚合效果关键是取决于VDF单体与水介质中助剂之间的传质效率。为研究较佳的聚合工艺参数,分别采用立式和卧式聚合釜,投入种类和规格相同的原料,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等操作条件下,研究较佳的VDF乳液聚合工艺... 偏氟乙烯(VDF)乳液聚合工艺的聚合效果关键是取决于VDF单体与水介质中助剂之间的传质效率。为研究较佳的聚合工艺参数,分别采用立式和卧式聚合釜,投入种类和规格相同的原料,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等操作条件下,研究较佳的VDF乳液聚合工艺参数。实验结果显示:釜型及搅拌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质效率,采用卧式聚合釜能以较少的引发剂和乳化剂,得到较快的反应速率、较高的含固质量分数,且乳液稳定性更佳。因此可以认为卧式聚合釜是VDF乳液聚合较佳的聚合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氟乙烯 乳液聚合 卧式聚合釜 立式聚合釜 含固质量分数 乳液稳定 聚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2光氧化合成二氟氯乙酰氯的研究
6
作者 王术成 刘武灿 +1 位作者 袁光伟 刘建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1-1984,1991,共5页
重要含氟农药中间体二氟氯乙酰氯可通过R122(CClF2CHCl2)光氧化合成,研究冷阱材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光氧化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高硼硅冷阱因吸收短波紫外光,会明显抑制副反应的进行。优选的反应条件为:... 重要含氟农药中间体二氟氯乙酰氯可通过R122(CClF2CHCl2)光氧化合成,研究冷阱材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光氧化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高硼硅冷阱因吸收短波紫外光,会明显抑制副反应的进行。优选的反应条件为:选用高硼硅材质冷阱,反应温度90℃和光照时间205 s。在此条件下,光氧化反应可高效进行,R122转化率和CDFAC选择性都超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氯乙酰氯 R122 光氧化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氟化铝的制备及催化氟化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占旗 黄瑛 +1 位作者 张建君 方小青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6,共2页
α-AlF3·3H20 were prepared in low temperature using Al and HF.β-AlF3 was prepared by heating α-AlF3·3H20. The fluorination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ctivity of fluorination catalyst were evaluat... α-AlF3·3H20 were prepared in low temperature using Al and HF.β-AlF3 was prepared by heating α-AlF3·3H20. The fluorination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ctivity of fluorination catalyst were evaluated by fluoro-chloro exchange reaction. The AlF3 catalyst shows better fluorination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铝 催化氟化 1 1 1 2-四氟乙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