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新奇 叶福生 +1 位作者 王永光 童培建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背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并发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成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以往的保守治疗方法需卧床2-3月,这不仅加速骨量的流失还可能发生卧床并发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骨质疏松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背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并发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成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以往的保守治疗方法需卧床2-3月,这不仅加速骨量的流失还可能发生卧床并发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steoporos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的有效方法,有学者发现PKP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12.5%,如何减少PK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成为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再骨折 骨质疏松 卧床并发症 VERTEBRAL 末次随访 短期疗效 骨密度 骨折发生率 COMPRESS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汉防己甲素对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博 许冠华 +1 位作者 夏超 叶家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96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例:分别为塞来昔布胶囊组(A组)、汉防己甲素片组(B组)、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组(...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96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例:分别为塞来昔布胶囊组(A组)、汉防己甲素片组(B组)、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组(C组)和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组(D组)。评估术后病人镇痛效果。结果:术后2天,VAS评分C组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和B组(P <0.05)。术后4周C组关节康复锻炼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疼痛评分、CPM角度、CPM达到90°所需时间均优于A组与B组(P <0.05)。C组康复完成情况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 <0.05)。结论:塞来昔布胶囊联合汉防己甲素片镇痛效果更优,能促进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胶囊 汉防己甲素片 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 镇痛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辅助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钟亮 王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辅助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超掌指关节... 目的:探讨早期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辅助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超腕关节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术后不同时间点Gartland-Werley评分,患者相关手腕评分(PRWE)满意度,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1.43%(50/70),95.71(67/70);B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4、6及8周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14.26±2.32)分,(10.13±1.79)分,(8.21±1.44)分,(4.08±0.75)分;B组患者术后2、4、6及8周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11.31±2.10)分,(7.47±1.46)分,(5.05±1.01)分,(2.97±0.53)分;B组患者术后2、4、6及8周GartlandWerley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PRWE评分满意度分别为78.57%(55/70),97.14(68/70);B组患者术后PRWE评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分别为(6.33±1.62)°,(6.51±1.75)°,(6.19±1.21)°;B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分别为(4.70±1.23)°,(4.32±1.06)°,(5.45±0.94)°;B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丢失值均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超掌指关节夹板固定辅助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改善腕关节活动,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程度,并降低术后骨折再移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掌指关节夹板 超腕关节夹板固定 手法复位 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胫前肌腱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叶家宽 李宏云 +6 位作者 陈世益 陈疾忤 华英汇 曹晓林 李青 郑毅 席光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了60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病例,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分别应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A组)和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B组)重建ACL,A组平均随...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了60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病例,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分别应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A组)和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B组)重建ACL,A组平均随访29.4个月,B组平均随访31.6月。采用Lysholm、Tegner、IKDC、KT2000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膝关节功能测试、评分,并用等速测试仪测量各组术后伸膝、屈膝、内旋和外旋肌力。结果:两组手术前后Lysholm、TegnerI、KDC、KT2000测试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术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等速肌力测试结果显示术后B组内旋、屈膝肌力较术前下降(P<0.05),而A组术后肌力较术前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同种异体移植物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