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德育审美化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德育课程教学为例 |
胡卓群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文化发展需求效应下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
周应中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3
|
高职院校育人模式创新的基本经验、现实问题与优化策略——基于首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案例分析 |
周应中
刘晓宁
刘铭心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论人工智能生成音乐独创性构成 |
郑智武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共同富裕背景下定向培养乡村文化服务人才乡土情怀的培育路径 |
蒋曼曼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6
|
提振消费视角下大型体育赛事居民观赛意愿解析与提升策略 |
王婧瑶
于蓝
郑芳
陈鸯鸯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7
|
新中国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
周应中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8
|
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的高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 |
王涛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风雅与市井:小城镇文旅市集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路径——以衢州市开化县三大文旅市集为例 |
李雯潇
蔡碧凡
章彪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0
|
浙江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王斌
杨侃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1
|
人文的浮沉——论张艺谋电影改编艺术的嬗变 |
李东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2
|
以剧节目为载体 以基地为保障 培养高技能艺术人才——综合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黄杭娟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3
|
戏曲元素在装置艺术中的形式表达 |
陶靓子
|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4
|
论浙江中小民营剧团生态演出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 |
郑智武
钱水苗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5
|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现状与建议——以浙江475名乡镇文化员调研为例 |
蒋曼曼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2 |
1
|
|
16
|
论民族艺术表演者权的主体 |
郑智武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浙江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
高澄明
陈加斌
齐磊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8
|
我国音乐表演领域中的“跨界”艺术之我见 |
杨晓亮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9
|
鲁迅与“新兴木刻”艺术再思考——从叙事与启蒙的角度看传统木刻画之弃 |
陈沁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20
|
曲艺音乐的类种——从音乐本身为曲艺音乐分类(以浙江为例) |
施王伟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