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重“四性” 灵活施教——提高小班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思考
1
作者 郭小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前,全国各地接连开展小班化教学,积极探索与小班化相适应的管理理念、教学方法、班级建设等新型的教育组织体系。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小班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法呢?本人认为应注重“差异性... 目前,全国各地接连开展小班化教学,积极探索与小班化相适应的管理理念、教学方法、班级建设等新型的教育组织体系。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小班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法呢?本人认为应注重“差异性、情趣性、生活性、时效性”四性,灵活施教,以切实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小班化教学 教学实效 施教 管理理念 教学方法 组织体系 班级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
2
作者 郭小芬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2年第4期22-23,共2页
动态生成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可以理解归纳为:根据思品教学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一说教灌输的机械被动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征和个性差异等综合因素,积极创... 动态生成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可以理解归纳为:根据思品教学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一说教灌输的机械被动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征和个性差异等综合因素,积极创新,优化原计划教学流程,使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和生生互动、心灵碰撞、不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让课堂教学始终呈现出动态变化、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中心 传统教学方法 认知能力 综合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