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纤维素在纸张染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刻峰 李春晓 +3 位作者 武千禧 江峰 严金英 颜梅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4,共10页
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纳米特性、高比表面积、可生物降解性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在纸张染色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梳理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功能化改性,同时系统地总结了纳米纤维素的助染机制及其在纸张染色中的应... 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纳米特性、高比表面积、可生物降解性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在纸张染色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梳理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及功能化改性,同时系统地总结了纳米纤维素的助染机制及其在纸张染色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纳米纤维素在纸张染色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纸张染色 助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F-CMC梯度网络结构固定有机颜料对纸纱原纸着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晏搏 修慧娟 +4 位作者 温亚兵 邓自立 江峰 严金英 李金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相比传统造纸染料光热条件下易褪色的缺陷,水性有机颜料具有优异的着色力和高耐光耐候性,能够满足高端纸纱对着色剂着色效果和耐晒等级的要求.但有机颜料颗粒和植物纤维之间缺乏化学键和氢键作用,导致颜料在纸页结构中固定困难.本研究... 相比传统造纸染料光热条件下易褪色的缺陷,水性有机颜料具有优异的着色力和高耐光耐候性,能够满足高端纸纱对着色剂着色效果和耐晒等级的要求.但有机颜料颗粒和植物纤维之间缺乏化学键和氢键作用,导致颜料在纸页结构中固定困难.本研究以纤维素纳米纤丝(CNF/TOCNF)为一级骨架网络,羧甲基纤维素(CMC)大分子为二级补强网络,共同构建多级梯度网络包络固定有机颜料颗粒,通过双层涂覆形式实现对颜料颗粒的分散和固定.结果表明,以梯度网络固定颜料颗粒可显著提升纸纱原纸的着色效果和色牢度,并对改善纸张强度和粗糙度也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对解决高端纸纱原纸生产中的着色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颜料 纸纱 梯度网络 着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有色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晓婉 戴磊 +4 位作者 江峰 朱贤齐 华飞果 孟育 童树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改善有色纸制备过程中染料流失及相关污染问题,本研究基于纳米纤维素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官能团特点,提出将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用于有色纸的制备,以提高染料留着率,降低废水中的染料含量,重点分析了TOCNF对染料(活性红195... 为改善有色纸制备过程中染料流失及相关污染问题,本研究基于纳米纤维素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官能团特点,提出将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用于有色纸的制备,以提高染料留着率,降低废水中的染料含量,重点分析了TOCNF对染料(活性红195)的吸附性能及其对有色纸染色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OCNF对染料的吸附性能良好,上染率可达30.4%,且随着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延长、染料浓度的提高以及TOCNF用量、NaCl用量和Na_(2)CO_(3)用量的增加,TOCNF对染料的吸附性能逐渐提高;TOCNF的加入不仅可显著提高有色纸染色性能(色差最高可达3.81),而且可提高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CNF 活性红195 染色 有色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对纸纱原纸有机颜料的留着和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温亚兵 修慧娟 +5 位作者 王志雄 崔雨馨 邓自立 江峰 严金英 李金宝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阳离子化纤维素纳米纤丝(C-CNF)对有机颜料留着和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可以和有机颜料颗粒形成包络体,显著提高颜料的留着和固定化。其中,C-CNF的作用效果更好,最佳含量为1.2%,颜料...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阳离子化纤维素纳米纤丝(C-CNF)对有机颜料留着和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可以和有机颜料颗粒形成包络体,显著提高颜料的留着和固定化。其中,C-CNF的作用效果更好,最佳含量为1.2%,颜料留着率为46.6%,纸纱原纸的摩擦色牢度为4.2级、抗张指数为31.7 N·m/g,相比未添加纳米纤维素时,颜料留着率提高了33.5%;纸纱原纸的摩擦色牢度提高了2.2级,抗张指数提高了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纸纱原纸 有机颜料 留着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原位沉积法制备硅化微晶纤维素及其粉体性能研究
5
作者 修慧娟 王芝 +5 位作者 周兆祥 李金宝 赵欣 黎金桂 郑昕怡 白雨柔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67,共8页
本研究采用溶胶原位沉积法在微晶纤维素(MCC)表面形成SiO_(2),制备了硅化微晶纤维素(SMCC)。结果表明,随着共溶剂中异丙醇量的增加,SiO_(2)粒径减小且粒径分布更加均匀;当异丙醇为共溶剂,正硅酸乙酯添加量为0.8 mg/L时,自制SMCC性能最佳... 本研究采用溶胶原位沉积法在微晶纤维素(MCC)表面形成SiO_(2),制备了硅化微晶纤维素(SMCC)。结果表明,随着共溶剂中异丙醇量的增加,SiO_(2)粒径减小且粒径分布更加均匀;当异丙醇为共溶剂,正硅酸乙酯添加量为0.8 mg/L时,自制SMCC性能最佳;表面被SiO_(2)基本均匀覆盖,且比表面积大于进口SMCC;自制SMCC和原料MCC的整体粒径分布无明显差异,但自制SMCC的各项粉体综合性能指标均优于原料MCC及国产SMCC,且接近于进口SM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原位沉积法 硅化微晶纤维素 SiO_(2)正硅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