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疗与亚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攀峰 郭文涨 +1 位作者 黄婷婷 张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881-885,共5页
目的:旨在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与亚肺叶切除(sublobar resection,SLR)治疗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差异。方法: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就诊... 目的:旨在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与亚肺叶切除(sublobar resection,SLR)治疗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差异。方法: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98例I期NSCLC患者,149例接受SBRT治疗,149例接受SLR手术治疗。在CT上位于肺野外1/3的病变位置定义为外侧,否则为内侧;依据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倾向性匹配,比较组间患者的局部肿瘤复发、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以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组内平均手术切缘距离为2.4±0.2 cm(0.4~5.2 cm);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显示,手术组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 free survival,RFS)显著高于SBRT组(P=0.014),OS(P=0.58)与DSS(P=0.88)无统计学差异;对于直径超过2.0 cm的大结节,手术治疗组患者RFS更佳(P=0.035),而对于直径小于2.0 cm的小结节,两组OS、DSS与RF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BRT组外侧肿瘤复发率更高,内侧肿瘤则无显著性差异;SBRT组的局部复发率较高(P=0.005)。SBRT治疗后发生2级及以上的放射性肺炎的比例为6.1%;手术治疗组15例(10.1%)患者出现气胸,术后出现谵妄、心律不齐和肺炎的比例分别为5.3%、6.1%及4.7%。结论:对于患有合并症的I期NSCLC患者,手术治疗的RFS优于SBRT,但两种治疗方式的OS与DSS无显著性差异。肿瘤的大小与位置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必要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亚肺叶切除术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中差异甲基化增强子区域调控的蛋白编码基因识别研究
2
作者 赵潇潇 于秋红 +3 位作者 嵇江淮 王世佳 王仁东 李冬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通过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DNA甲基化数据和表达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识别表达水平可能受差异甲基化增强子区域(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enhancer regions,DMERs)调控的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预... 目的通过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DNA甲基化数据和表达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识别表达水平可能受差异甲基化增强子区域(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enhancer regions,DMERs)调控的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PCGs),预测其中受DMERs调控的PCGs在GBM中执行的功能,挖掘潜在的GBM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基于公共疾病数据库中的甲基化数据和表达数据,运用一种计算策略构建全基因组增强子区域,筛选GBM中DMERs,识别表达可能受DMERs调控的PCGs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基于患者的临床信息与对应样本的表达数据,对鉴别出的PCGs进行Kaplan-Meier预后分析。结果筛选出16287个DMERs,本研究鉴别出795对DMER-PCGs,其中包含有593个低甲基化增强子区域,82个高甲基化增强子区域和642个PCGs,挖掘出45个与GBM整体存活相关的PCGs。结论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GBM中增强子甲基化调控模式的理解,并为开发用于GBM诊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靶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DNA甲基化 增强子区域 表观遗传调控 风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