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迅作品教学:尊重文本与常读常新 |
蒋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
|
见仁见智:古诗鉴赏教学的个性化 |
蒋平
李玉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
彭玉华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4
|
PISA对态度考查的特点及对地理测评的启示 |
耿夫相
|
《地理教学》
|
2012 |
5
|
|
5
|
作文教学:培养素养,重视“下水” |
蒋平
马亚男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在虚构与存在之间──《沙之书》互文新读 |
蒋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7
|
2009年高考小说文本设题分析 |
蒋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8
|
教学《〈论语〉选读》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
蒋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9
|
基于教材的高三微专题教学设计与反思--以“椭圆的对称性”为例 |
刘美良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22 |
2
|
|
10
|
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 |
蒋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1
|
替换、改造与和谐——《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札记 |
蒋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2
|
一组令人心动的高考模拟作文题 |
蒋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3
|
品味一个字的内蕴 |
彭玉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4
|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案内容创新 |
彭玉华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5
|
个性:语文教案的生命 |
彭玉华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1 |
0 |
|
16
|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
张咸海
|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
2016 |
0 |
|
17
|
勾践,古代英雄?——教学《勾践灭吴》引发的思考 |
任钟坤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8
|
例析高考化学实验中的温度控制 |
李大艳
|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0 |
0 |
|
19
|
高考新常态——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
李大艳
|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
|
2017 |
0 |
|
20
|
例谈“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
劳建祥
|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