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束纱引纬技术在变化经重平织物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崔鸿钧 林建萍 李丽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9-42,68,共5页
为提高变化经重平织物在喷气织机上的入纬率,在分析变化经重平织物组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喷气织机织造变化经重平织物的新方法及其工艺。研究表明,在具有多色引纬和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变纬密等功能的喷气织机上,采用束纱引纬织造... 为提高变化经重平织物在喷气织机上的入纬率,在分析变化经重平织物组织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喷气织机织造变化经重平织物的新方法及其工艺。研究表明,在具有多色引纬和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变纬密等功能的喷气织机上,采用束纱引纬织造技术,可用平纹凸轮开口机构织造变化经重平织物。每次开口时按设定的引纬顺序,可引入不同根数的纬纱。织机的送经和卷取机构按引入的纬纱根数不同送出相应的经纱长度,并将相应的织物长度引离织口,从而实现变化经重平织物的织造。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束纱引纬织造技术生产变化经重平织物,能提高织机的运转速度、入纬率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织机 束纱引纬 变化经重平织物 入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监护服装结构对监测点位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严妮妮 邓咏梅 +2 位作者 张辉 李鹏 许鹏俊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共5页
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护可以达到人体慢性心血管疾病提前预防的目的。服装与人体之间的近身关系及其优良的舒适性与移动性能使得其成为心电实时监护设备的最佳载体,可以长期连续获取丰富的人体生理信息。通过研究心电监护服装结构对心电采... 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护可以达到人体慢性心血管疾病提前预防的目的。服装与人体之间的近身关系及其优良的舒适性与移动性能使得其成为心电实时监护设备的最佳载体,可以长期连续获取丰富的人体生理信息。通过研究心电监护服装结构对心电采集稳定性能的影响,旨在找出造成电极从穿着者原始点位置偏移较小的服装结构,达到准确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目的。设计了三款心电监护服装,采用在服装上集成位移传感器的方法,研究动态穿着条件下服装结构对电极偏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服装结构对心电监测点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服装结构对监测点的作用力不同,因此位移也有很大的差异。三款服装中造成监测点位移相对较小的服装结构是款式1,该款式能够有效地平衡监测点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服装 结构设计 动态 监测点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纺织品的香精微胶囊化壁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倪昭玉 王瑄 +1 位作者 万明 王建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4,共4页
香精微胶囊能有效地控制香精释放,微胶囊的壁材选择范围非常广泛,但很多壁材在实际生产中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成本和环保等要求,文章介绍了香精微胶囊选择壁材的依据及要求,并根据微胶囊的特性讨论其所适用的壁材。
关键词 香精微胶囊 壁材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高艳 王瑄 +3 位作者 万明 王建华 陈鹏 王梅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7-2012,2018,共7页
壳聚糖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而成为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药物经壳聚糖负载后,不仅能够达到缓释控释的目的,还能够改变药物的给药方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本文就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药物载体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织物的免烫防皱性及防刺痒感整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阳 沈兰萍 王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59,共4页
针对苎麻织物折皱及刺痒的问题,文章系统研究了单一变量的KY-305树脂催化剂、CPM催化剂、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对织物折皱、白度、悬垂性、强力性能及防刺痒的影响,同时优化免烫防皱性及防刺痒整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PM催化剂具有良好... 针对苎麻织物折皱及刺痒的问题,文章系统研究了单一变量的KY-305树脂催化剂、CPM催化剂、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对织物折皱、白度、悬垂性、强力性能及防刺痒的影响,同时优化免烫防皱性及防刺痒整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PM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其处理的苎麻织物强力损失率有明显的改善,折皱回复性和悬垂性都得到了提升,无刺痒感;同时得到的最佳整理工艺条件为;CPM催化剂用量为10g/L,烘焙温度为165℃,烘焙时间为4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织物 防皱性 刺痒感 催化剂 整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照射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高艳 高君 +1 位作者 万明 王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研究紫外照射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黄色涤纶平纹布为研究对象,紫外光灯管照射30d后,测试其分子量、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黄色涤纶织物紫外照射后分子量先降低后小幅增大,其力学性能下降,耐磨性能变差。紫外照射... 研究紫外照射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黄色涤纶平纹布为研究对象,紫外光灯管照射30d后,测试其分子量、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黄色涤纶织物紫外照射后分子量先降低后小幅增大,其力学性能下降,耐磨性能变差。紫外照射影响到了黄色涤纶织物的服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涤纶织物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影响因素的灰色优势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53,共5页
为探讨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选取5种不同结构特征的金属纤维混纺织物,对其悬垂、耐磨、折痕回复、拉伸、透湿以及防电磁辐射性能进行测试。运用灰色系统控制理论方法,通过编程运算,得出灰色关联序,对金属纤维混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 为探讨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选取5种不同结构特征的金属纤维混纺织物,对其悬垂、耐磨、折痕回复、拉伸、透湿以及防电磁辐射性能进行测试。运用灰色系统控制理论方法,通过编程运算,得出灰色关联序,对金属纤维混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服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纤维含量对屏蔽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织物紧度、织物面密度、组织系数、织物厚度、纱线线密度。该研究结果可为电磁波屏蔽织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屏蔽织物 金属纤维 服用性能 影响因素 灰色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刺工艺对竹浆纤维原纤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远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6,32,共4页
为了解水刺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对竹浆纤维原纤化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3种不同线密度的竹浆纤维,在水压、水刺头数量、水刺距离、生产速度等工艺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测定竹浆纤维产品的原纤化指数,研究加工工艺和竹浆纤维原纤化的关系。实... 为了解水刺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对竹浆纤维原纤化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3种不同线密度的竹浆纤维,在水压、水刺头数量、水刺距离、生产速度等工艺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测定竹浆纤维产品的原纤化指数,研究加工工艺和竹浆纤维原纤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线密度的增加,纤维的原纤化程度增加;在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水刺压力的增加,纤维原纤化呈上升趋势;随着水刺距离和生产速度的增加,产品的原纤化呈下降趋势;水刺头的数量对竹浆纤维的原纤化影响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纤维 原纤化 水刺工艺 水压 水刺头数量 水刺距离 生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植物靛蓝染料染色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华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7-40,52,共5页
以葡萄糖作为植物靛蓝染料的还原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优化的还原工艺为:葡萄糖10 g/L、NaOH 0.5 g/L、60℃还原30 min;最佳染色条件为:pH值5左右,120℃染色30 min。染色后的涤纶织物可以获得较高的染色深度,耐洗色牢度达4~5级。
关键词 涤纶织物 植物靛蓝 葡萄糖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粉体改性纺粘非织造布的结晶与降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言宏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29,共5页
研究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产品的结晶结构和结晶度,分析这种材料在光降解过程中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添加无机粉体后,结晶度提高,其晶型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光降解过程... 研究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产品的结晶结构和结晶度,分析这种材料在光降解过程中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添加无机粉体后,结晶度提高,其晶型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光降解过程中,随着光照时间增加,结晶度先增后减;无机粉体能促进光降解加快进行,无机粉体含量愈高,光降解速度就愈快。通过调节生产工艺,改变复合无机粉体的添加量,可以实现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粉体 改性 聚丙烯 纺粘法非织造布 结晶度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壳聚糖对合纤织物整理的结合状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93,共5页
为探讨壳聚糖对抗菌整理合纤织物的结合状态,采取3种工艺配方将改性的季铵盐壳聚糖(HTCC)配制成改性壳聚糖抗菌整理液。以腈纶针织面料和维纶包装袋为试样,用改性壳聚糖抗菌整理液对织物进行后整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 为探讨壳聚糖对抗菌整理合纤织物的结合状态,采取3种工艺配方将改性的季铵盐壳聚糖(HTCC)配制成改性壳聚糖抗菌整理液。以腈纶针织面料和维纶包装袋为试样,用改性壳聚糖抗菌整理液对织物进行后整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探究改性壳聚糖在纤维上的吸附结合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黏合剂体系作用下,改性后的季铵盐壳聚糖与腈纶及维纶织物都发生了黏附结合,织物表面确实有改性壳聚糖的吸附存在,从而达到了对合纤织物抗菌整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 合纤织物 抗菌整理 结合状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质合成纤维及研究概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钰 王瑄 沈兰萍 《针织工业》 2017年第6期32-36,共5页
分别从纤维的合成方法、性能特征、应用领域等方面,着重介绍了5种新型生物质合成纤维,包括以植物或农作物为原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乳酸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以及以微生物为原料的聚羟基丁酸酯纤维和聚羟基丁酸戊酸... 分别从纤维的合成方法、性能特征、应用领域等方面,着重介绍了5种新型生物质合成纤维,包括以植物或农作物为原料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乳酸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以及以微生物为原料的聚羟基丁酸酯纤维和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纤维,指出新型生物质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环保可再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分析了新型生物质合成纤维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质合成纤维 合成方法 性能特征 应用领域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织物的黑豆皮色素媒染染色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华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35,共5页
针对黑豆皮色素对蚕丝织物染色亲和力低、色牢度差的问题,选择合理的黑豆色素染色工艺参数、不同的媒染剂及媒染工艺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分析黑豆色素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知黑豆染色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通过测... 针对黑豆皮色素对蚕丝织物染色亲和力低、色牢度差的问题,选择合理的黑豆色素染色工艺参数、不同的媒染剂及媒染工艺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分析黑豆色素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知黑豆染色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通过测试染色织物的色深度(K/S值)及染色牢度,探讨黑豆色素对丝织物的媒染效果;利用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黑豆皮色素染蚕丝织物的最佳媒染工艺为:媒染剂质量分数2%(omf),媒染温度90℃,媒染时间30 min。研究结果显示,硫酸铜后媒染色工艺可以较大程度提升黑豆染料在丝织物上的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染 黑豆皮色素 硫酸铜 丝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粘盖涤针织物吸湿速干整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近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6-28,共3页
采用吸湿速干整理剂PR-868对棉/粘盖涤针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整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为:吸湿速干整理剂4%,温度130℃,时间30 min,pH值4.5,与分散染料染色同浴进行。吸湿速干棉/粘盖涤针织物再经树脂整理剂G-10EZ整理,可提高整理织... 采用吸湿速干整理剂PR-868对棉/粘盖涤针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整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为:吸湿速干整理剂4%,温度130℃,时间30 min,pH值4.5,与分散染料染色同浴进行。吸湿速干棉/粘盖涤针织物再经树脂整理剂G-10EZ整理,可提高整理织物的形态稳定性,虽会对吸湿速干性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可控范围内,且耐洗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 吸湿快干 针织物 棉纤维 粘胶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活性染色低温后处理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华清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0,34,共4页
活性染料染色后采用ReactEVO后处理可在50℃以下进行,而且减少了水洗次数和后处理时间,具有显著的节能、节水和省时优势。讨论ReactEVO活性染料染色低温后处理工艺中ReactEVO TWE和PHR用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对棉针织物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后采用ReactEVO后处理可在50℃以下进行,而且减少了水洗次数和后处理时间,具有显著的节能、节水和省时优势。讨论ReactEVO活性染料染色低温后处理工艺中ReactEVO TWE和PHR用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对棉针织物染色净洗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皂洗后处理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皂洗后处理工艺相比,ReactEVO后处理工艺的染色深度更高而染色牢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洗 低温 活性染料 针织物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季铵化交联荷电改性PSf复合膜的构造和分离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王建华 朱宝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95-98,共4页
为在膜表面构造荷电性分离层,本文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合成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2-二甲氨基乙胺共聚物,再与1,4-对二氯苄季铵化反应,在PSf膜表面形成季铵盐结构的功能分离层。采用表面红外、扫描电镜、接触角和Zeta电位等对膜表面的... 为在膜表面构造荷电性分离层,本文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合成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接枝2-二甲氨基乙胺共聚物,再与1,4-对二氯苄季铵化反应,在PSf膜表面形成季铵盐结构的功能分离层。采用表面红外、扫描电镜、接触角和Zeta电位等对膜表面的化学组成、形貌、水润湿性和荷电性进行表征,研究共聚物浓度对MgCl_2透过性能的影响。改性后,膜表面亲水性增强,存在两个等电点,在p H值为4.5~7.6时,表现为荷正电性,共聚物溶液浓度在0.010%~0.0125%(质量分数)时,0.3 MPa渗透通量为35~40 L/m2·h,对MgCl_2的截留率为60%~75%。结果表明,通过界面季铵化交联能够赋予膜表面一定的荷电性,调整p H值可对不同荷电性的盐进行截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膜 超临界CO2 季铵化 聚(苯乙烯-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针织物的超级柔软整理
17
作者 袁菁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探讨通过对改性后的羊毛针织物进行柔软整理以获得超级柔软整理效果。首先利用不同方法(包括Basonlan 2448法、双氧水、酶处理等方法的单独或复合使用)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然后通过实验室自制柔软剂H(一种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与聚醚交替排... 探讨通过对改性后的羊毛针织物进行柔软整理以获得超级柔软整理效果。首先利用不同方法(包括Basonlan 2448法、双氧水、酶处理等方法的单独或复合使用)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然后通过实验室自制柔软剂H(一种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与聚醚交替排列的共聚物)进行处理,将整理前后的样品经过主观判定、抗弯伸长和摩擦因数的测定,得到结论:利用Basonlan 2448预处理—Savinase酶处理—柔软剂H处理,可使羊毛针织物获得超级柔软的整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针织物 Basonlan2448 Savinase酶 超级柔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聚丙烯腈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乐 沈兰萍 +5 位作者 黄显雯 衡芳芳 马洪波 欧阳琴 陈鹏 王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2,共6页
为降低传统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制备成本并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对木质素/PAN共混溶液的黏度进行研究,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木质素/PAN复合纤维,确定其最佳纺丝工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同步分析仪... 为降低传统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制备成本并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对木质素/PAN共混溶液的黏度进行研究,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木质素/PAN复合纤维,确定其最佳纺丝工艺。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同步分析仪、单纤维物性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含量为35%的木质素/PAN纤维仍具有均匀致密的结构,其强度达到3.81 cN/dtex;加入木质素后,二者的协同作用赋予了复合纤维良好的热稳定性,该复合纤维在低成本碳纤维和功能纺织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聚丙烯腈复合纤维 湿法纺丝 可纺性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与棉混纺纱线及植物染面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芳 葛化博 +3 位作者 冯杰 夏建明 沈梦月 万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57,共9页
为探究罗布麻/棉混纺纱线及其植物染面料的性能指标,本文设计了三种不同比例罗布麻与棉的混纺纱线,分别为20/80、30/70、40/60,采用植物染料对混纺纱线制成的针织面料进行染色,测试分析了不同混纺比对成纱质量和织物性能的影响及植物染... 为探究罗布麻/棉混纺纱线及其植物染面料的性能指标,本文设计了三种不同比例罗布麻与棉的混纺纱线,分别为20/80、30/70、40/60,采用植物染料对混纺纱线制成的针织面料进行染色,测试分析了不同混纺比对成纱质量和织物性能的影响及植物染色前后织物性能、抗菌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罗布麻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均逐渐降低,条干不匀率增加,毛羽指数变大;混纺织物顶破性、耐磨性逐渐降低,透气性、硬挺度和毛细效应逐渐增大,植物染料染色后织物顶破性、透气性和硬挺度较染色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耐磨性则明显增强。织物抗菌性随着罗布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变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由59%增加到84%,62%增加到82%和30%增加到38%,但并未完全达到标准要求;而采用植物染料染色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7%、97%、82%及以上,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尤其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长绒棉 混纺比 混纺纱线 混纺织物 植物染色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粉体改性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
20
作者 向天夏 靳向煜 +2 位作者 吴海波 何智荣 言宏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2,共6页
研究了无机粉体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纤维结构与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无机粉体碳酸钙质量分数较小,PP纺粘非织造布的面密度较大时,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有增加的趋势,当面密度较小时,改性PP纺粘非... 研究了无机粉体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纤维结构与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无机粉体碳酸钙质量分数较小,PP纺粘非织造布的面密度较大时,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有增加的趋势,当面密度较小时,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随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加入无机粉体后,结晶度提高,使得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的初始模量也有所提高;当无机粉体添加到一定比例后,结晶度开始降低,初始模量也开始下降;无机粉体比例的增加也会使上、下压辊温度有所升高,布面柔软性也会随无机粉体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粉体CaCO3 改性PP纺粘非织造布 初始模量 断裂强力 柔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