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固态发酵生物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8
1
作者 魏培莲 岑沛霖 盛春琦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4,69,共6页
对固态发酵中生物量测定常用的3种细胞组分(核酸、麦角固醇、氨基葡萄糖)作为生物量测定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酸组分在细胞中含量比较稳定,可较好地指示生物量的变化,氨基葡萄糖受培养基成分影响较大,只适合固定成... 对固态发酵中生物量测定常用的3种细胞组分(核酸、麦角固醇、氨基葡萄糖)作为生物量测定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酸组分在细胞中含量比较稳定,可较好地指示生物量的变化,氨基葡萄糖受培养基成分影响较大,只适合固定成分培养基中生物量的表征,而麦角固醇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太稳定,不适合作为生物量测定的指标。运用核酸法对土曲霉固态发酵产lovastatin过程中的菌体量变化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核酸 麦角固醇 氨基葡萄糖 生物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发酵海藻功能食醋的研究(Ⅰ)——多元混菌固定发酵海藻酒醪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克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32,56,共6页
以海带为主要原料,采用PVA固定化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和醋酸菌双轮发酵酿造海藻功能食醋进行了研究。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产酒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酿酒酵母... 以海带为主要原料,采用PVA固定化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和醋酸菌双轮发酵酿造海藻功能食醋进行了研究。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产酒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二种菌种菌量的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度20℃,固定化细胞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凝胶粒的充填系数分别为0.25和0.5,游离混合细胞的发酵时间为7d,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稀释速率0.12/h其发酵时间为0.5d左右。经160d连续发酵实验,PVA固定化细胞粒子的机械强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发酵动力学 聚乙二醇 固定化细胞 多元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红曲生物反应器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克明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了解决红曲菌在搅拌罐中进行深层发酵时易形成菌丝团或缠绕于搅拌叶上而造成的氧气及其它营养物质传递困难和搅拌阻力增加等问题,研究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红曲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间歇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方法.通过固定化细胞... 为了解决红曲菌在搅拌罐中进行深层发酵时易形成菌丝团或缠绕于搅拌叶上而造成的氧气及其它营养物质传递困难和搅拌阻力增加等问题,研究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红曲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间歇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方法.通过固定化细胞制备、增殖培养、生物反应器培养和测定分析等工序,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pH值5~6,发酵温度30℃,通气量0.35 vvm,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20%,发酵周期为50 h左右.生成的红曲色素优于游离细胞液态发酵,发酵时间比液态发酵大为缩短,从而提高了效率并减少菌种制备工序及杂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液态发酵 发酵周期 搅拌叶 发酵温度 固定化细胞 发酵时间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发酵生产 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醇溶蛋白总含量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蒋冬花 黄大年 +2 位作者 任不凡 毛建卫 魏兴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用醇溶蛋白提取剂提取了300个水稻品系的醇溶蛋白,紫外吸收法测定了水稻种子中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发现水稻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多态性。大部分水稻品系醇溶蛋白总含量在2—6mg/g这个范围,占所测水稻品系总数的72.0%;醇... 用醇溶蛋白提取剂提取了300个水稻品系的醇溶蛋白,紫外吸收法测定了水稻种子中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发现水稻醇溶蛋白的总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多态性。大部分水稻品系醇溶蛋白总含量在2—6mg/g这个范围,占所测水稻品系总数的72.0%;醇溶蛋白总含量在16mg/g以上的水稻品系很少,占所测水稻品系总数的1.0%;醇溶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来自台湾的编号为T-9598的品系,总含量达23.73mg/g;含量最低的是来自古巴(Cuba)的编号为C-5360的品系,总含量仅为0.35mg/g。本研究有助于筛选醇溶蛋白含量高的水稻品系,也可为水稻醇溶蛋白多态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醇溶蛋白 多态性 紫外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红曲葡萄糖母液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克明 何潇湘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对固定化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在生物反应器中流加葡萄糖母液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单的数学模型控制流加。结果表明:当总葡萄糖母液浓度为150g/L时,以90g/L初始葡萄糖母液开始发酵,当流加因子K=0.0013时,变速流加... 对固定化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在生物反应器中流加葡萄糖母液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单的数学模型控制流加。结果表明:当总葡萄糖母液浓度为150g/L时,以90g/L初始葡萄糖母液开始发酵,当流加因子K=0.0013时,变速流加发酵组的色素浓度比非流加发酵组的色价提高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母液 色素 流加培养 红曲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α-丙氨酸合成工艺的新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建卫 崔艳丽 王桂仙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5,99,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制备 DL- α-丙氨酸的几种工艺 ,并提出了多元溶剂循环合成和反馈式离子膜法分离 DL- α-丙氨酸的生产新工艺 .该工艺避免了使用大量有毒溶剂——甲醇 ,降低能耗5 0 %以上 ,减少了设备投资 ,提高了产品质量 ,并能回收... 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制备 DL- α-丙氨酸的几种工艺 ,并提出了多元溶剂循环合成和反馈式离子膜法分离 DL- α-丙氨酸的生产新工艺 .该工艺避免了使用大量有毒溶剂——甲醇 ,降低能耗5 0 %以上 ,减少了设备投资 ,提高了产品质量 ,并能回收氯化铵副产物 ,显著降低了原料成本 ,基本消除了三废 .同时介绍了 DL- α-丙氨酸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α-丙氨酸 合成工艺 多元溶剂循环合成 离子膜法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共固定化发酵保健红醋的研究 Ⅰ产酒发酵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克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9,共3页
该文对采用固定化细胞多菌种进行酒精和醋酸的双轮发酵生产保健红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第1阶段发酵以德氏根霉、酿酒酵母与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对大米原料进行糖化和酒精发酵。结果表明,根霉与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的最佳... 该文对采用固定化细胞多菌种进行酒精和醋酸的双轮发酵生产保健红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第1阶段发酵以德氏根霉、酿酒酵母与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对大米原料进行糖化和酒精发酵。结果表明,根霉与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的最佳菌种量配比为4:3:2;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为10%;第1阶段糖化及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3℃,发酵时间为7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固定化细胞 保健红醋 大米 多菌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多菌种发酵海藻酒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克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10,共4页
采用PVA固定化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发酵海带,酿造海藻酒。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度20℃,固定化细胞分批发... 采用PVA固定化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发酵海带,酿造海藻酒。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度20℃,固定化细胞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凝胶粒的充填系数分别为0.25和0.5,游离混合细胞的发酵时间为7d,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稀释速率0.12/h,发酵时间为0.5d左右。经160d连续发酵实验,PVA固定化细胞粒子的机械强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海藻酒 发酵动力学 聚乙二醇 固定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种固定化细胞发酵海藻豆乳醋酸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克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5,共2页
以海藻汁液和大豆浆混合液为原料,固定化清酒酵母或产香酵母A-2于25℃或30℃发酵12h,再接种固定化醋酸杆菌于35℃发酵18h,发酵液经过滤后,制成海藻豆乳醋酸饮料,经测定该饮料总酸含量为4.2g/L ̄4.5g/L,总酯含量为1.6g/L ̄1.8g/L,乙醇含... 以海藻汁液和大豆浆混合液为原料,固定化清酒酵母或产香酵母A-2于25℃或30℃发酵12h,再接种固定化醋酸杆菌于35℃发酵18h,发酵液经过滤后,制成海藻豆乳醋酸饮料,经测定该饮料总酸含量为4.2g/L ̄4.5g/L,总酯含量为1.6g/L ̄1.8g/L,乙醇含量为0.83% ̄0.86%(v/v),碘含量为15mg/L ̄1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发酵 海藻 大豆 发酵醋酸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固定化细胞发酵灵芝醋酸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克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0-34,共5页
以灵芝培养液为主要基质,添加适量酒精以固定化醋酸菌发酵灵芝醋酸饮料。对醋酸菌的筛选、灵芝菌液及酒精的添加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醋酸菌W-3;灵芝培养液添加量25%;醪液酒精浓度4%... 以灵芝培养液为主要基质,添加适量酒精以固定化醋酸菌发酵灵芝醋酸饮料。对醋酸菌的筛选、灵芝菌液及酒精的添加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醋酸菌W-3;灵芝培养液添加量25%;醪液酒精浓度4%。采用PVA固定化醋酸菌以优化工艺进行了50批次发酵实验,固定化细胞粒子机械性能良好,醋酸转化率及产品风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灵芝 醋酸饮料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多元菌液态发酵米酒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克明 《酿酒》 CAS 2005年第6期87-90,共4页
对以根霉、米曲霉、酿酒酵母共固定化细胞混合液态发酵米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米粉浓度为35%,菌种比例为根霉:米曲霉:酿酒酵母=3∶1∶2,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5d,后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15d,产酒为10%(v/v)制得米酒... 对以根霉、米曲霉、酿酒酵母共固定化细胞混合液态发酵米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米粉浓度为35%,菌种比例为根霉:米曲霉:酿酒酵母=3∶1∶2,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5d,后发酵温度为25℃,发酵时间为15d,产酒为10%(v/v)制得米酒酒体丰满,香气丰富,是一种低度保健的米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液态发酵 混合多菌种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艳萍 蒋家新 《粮油食品科技》 2004年第6期12-13,共2页
多糖作为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抗凝血等方面均发挥着其特殊的生物活性作用。该文就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组分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多糖 提取分离 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混菌固定化发酵海藻保健酒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克明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78,共4页
采用PV A固定化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和醋酸菌双轮发酵海带酿造海藻酒。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产酒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菌种量的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 采用PV A固定化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和醋酸菌双轮发酵海带酿造海藻酒。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产酒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菌种量的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度20℃,固定化细胞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凝胶粒的充填系数分别为0.25和0.5,游离混合细胞的发酵时间为7d,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稀释速率0.12/h,其发酵时间为0.5d左右。经160d连续发酵实验,PV A固定化细胞粒子的机械强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发酵 海藻保健酒 发酵动力学 固定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菌种固定化发酵海带酒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克明 《酿酒》 CAS 2006年第3期94-97,共4页
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发酵海带,酿造海带酒。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产酒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二种菌种菌量的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度20℃,... 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发酵海带,酿造海带酒。对游离细胞与固定化细胞的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产酒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发酵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产香酵母二种菌种菌量的最佳配比为4∶1,发酵温度20℃,固定化细胞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凝胶粒的充填系数分别为0.25和0.5,游离混合细胞的发酵时间为7d,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稀释速率0.12/h其发酵时间为0.5d左右。经160d连续发酵实验,PVA固定化细胞粒子的机械强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发酵 固定化细胞 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固定化多元混菌发酵功能稻米乳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克明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5年第5期18-21,39,共5页
采用根霉: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嗜酸乳酸菌为4:2:2: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最终凝胶浓度为2.5%的海藻酸钠溶液中,用注射器滴入5%CaCl2中,制得4~5 mm的球形颗粒的共固定化细胞凝胶粒子;再以功能稻米--活性糙米为原料,固定化细胞粒子接种量1... 采用根霉: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嗜酸乳酸菌为4:2:2: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最终凝胶浓度为2.5%的海藻酸钠溶液中,用注射器滴入5%CaCl2中,制得4~5 mm的球形颗粒的共固定化细胞凝胶粒子;再以功能稻米--活性糙米为原料,固定化细胞粒子接种量10%,发酵温度25℃和发酵时间48~80 h制得稻米乳饮料,其口感醇香绵甜,风味诱人.本试验具有采用新原料、新工艺和高质量产品等3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稻米 发酵饮料 固定化细胞 多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