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_4^(2-)/Fe_2O_3-Al_2O_3-SiO_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水解蔗糖生成乙酰丙酸 被引量:18
1
作者 姜华昌 曾翎 +2 位作者 尹炳龙 干均江 刘宝鉴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65,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SO24-/Fe2O3-A l2O3-S iO2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蔗糖的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实验结果发现: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比表面积的影响较大,焙烧时间越短,焙烧温度越低,比表面积就会更大;硫酸浸渍浓度和浸渍时...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SO24-/Fe2O3-A l2O3-S iO2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蔗糖的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实验结果发现: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比表面积的影响较大,焙烧时间越短,焙烧温度越低,比表面积就会更大;硫酸浸渍浓度和浸渍时间对催化剂的性质也有一定影响。将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用于蔗糖催化水解制乙酰丙酸,结果发现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4 h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乙酰丙酸的产率也较高,达到3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水解 蔗糖 乙酰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硫素制备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元锋 徐维亮 +4 位作者 申雨珂 肖功年 毛建卫 黄俊 尤玉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81-386,共6页
本论文主要对萝卜硫素的制备和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采用的萝卜硫素制备方法有化学合成法、酶法、半合成法等,纯化方法主要有大孔树脂吸附法、硅胶柱色谱法、制备液相色谱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等。最后,论文对萝卜硫素制备及纯... 本论文主要对萝卜硫素的制备和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采用的萝卜硫素制备方法有化学合成法、酶法、半合成法等,纯化方法主要有大孔树脂吸附法、硅胶柱色谱法、制备液相色谱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等。最后,论文对萝卜硫素制备及纯化等方面的研究前景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制备 纯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泔水垃圾发酵生产微生态蛋白饲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贵才 戴德慧 +2 位作者 黄光荣 王丽 胡伟莲 《饲料工业》 2007年第9期26-30,共5页
对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C01、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ivisiae S0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01混合菌种发酵泔水生产微生态蛋白饲料的条件及干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原料配比选择是泔水:麸皮:木... 对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C01、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ivisiae S0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01混合菌种发酵泔水生产微生态蛋白饲料的条件及干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原料配比选择是泔水:麸皮:木薯酒糟=6:2:2;菌种配比(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植物乳杆菌)为6:3:1;添加0.5%尿素、2%的硫酸铵,30℃发酵24h,发酵后基质在70℃通风干制280min得到成品。成品含水量约10%,粗蛋白含量为20.01%,真蛋白含量为13.85%,植物乳杆菌及酵母菌活菌含量分别在3.1×109个/g和8.5×108个/g之上,产品色泽黄褐,轻微酸味,有明显曲香,无泔水异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泔水 微生态 蛋白饲料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微波法制备Mo-V-Te-La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被引量:3
4
作者 曾翎 姜华昌 +1 位作者 黄阳荃 李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并使用微波加热干燥制备了Mo-V-Te-La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使用XRD、LRS等手段对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丙烷氧化制备丙烯酸时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配比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结... 采用水热合成法并使用微波加热干燥制备了Mo-V-Te-La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使用XRD、LRS等手段对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丙烷氧化制备丙烯酸时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配比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结构有影响。当催化剂中钼的含量较少时,催化剂中的主要晶相是(V0.07Mo0.93)5O14,随着Mo的含量增加,出现了晶相TeMo5O16。添加了钼组分较多的B-4样品,催化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在450℃时对丙烯酸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2%和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Te—La复合催化剂 水热 微波 丙烷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OS类有机污染物在水土环境中的污染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晓路 张德勇 申秀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40-444,共5页
PFOS是随人类生产活动而排放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尤以北美、欧洲、日本、中国等地区污染程度为高、研究报道也较多。美洲地区大部分水系中的PFOS的含量大致在每升水几个到几十纳克,污水处理厂排出水中一般是浓... PFOS是随人类生产活动而排放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尤以北美、欧洲、日本、中国等地区污染程度为高、研究报道也较多。美洲地区大部分水系中的PFOS的含量大致在每升水几个到几十纳克,污水处理厂排出水中一般是浓度最高的地方,可高达每升水几百甚至上千纳克。欧洲的大部分水系全氟烷类物质也污染严重,如鲁尔河某主支流则最高达4385ng/L(以PFOA为主)。整个欧洲大陆的主要水系直至滨海区域,据估算大概每年排放20t的PFOS和30t的PFOA。各水系中PFOS类物质的含量一般表现出点状分布,与污水处理厂等工业厂区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OS 全氟化合物 水土环境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渣酱油多菌种制曲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戴德慧 黄光荣 +1 位作者 蒋家新 胡伟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4-237,共4页
本研究以红曲霉、米曲霉、黑曲霉为菌种,以米渣、麸皮为原料,进行混合制曲,通过对制曲过程中糖化酶和酸、中性蛋白酶活力的变化分析,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米渣的最佳菌种配比、接种量及制曲时间,得出:米渣接入红曲霉培养4d后,最佳接种量... 本研究以红曲霉、米曲霉、黑曲霉为菌种,以米渣、麸皮为原料,进行混合制曲,通过对制曲过程中糖化酶和酸、中性蛋白酶活力的变化分析,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米渣的最佳菌种配比、接种量及制曲时间,得出:米渣接入红曲霉培养4d后,最佳接种量及菌种配比为5%米曲霉+5%黑曲霉混合菌种,制曲时间为2d。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最佳pH、初始水分含量、原料配比、温度等制曲条件,其结果是:温度为31℃;米渣:麸皮=6:4;初始水分含量为35%及pH为5,在此条件下,糖化酶为4212U/g干曲,酸、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2130U/g干曲及2521U/g干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渣 混合制曲 红曲霉 酶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乳粉中的酪蛋白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梦云 申雨珂 +4 位作者 靳羽晓 袁海娜 鲍文娜 尤玉如 刘士旺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4,58,共4页
以C8色谱柱为分离柱,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0.1%TFA水溶液为A流动相;100%乙腈溶液为B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条件下对乳粉中酪蛋白的4种组分(α_(S1)-酪蛋白、α_(S2)-酪蛋白、β-酪蛋白和κ-酪蛋... 以C8色谱柱为分离柱,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0.1%TFA水溶液为A流动相;100%乙腈溶液为B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条件下对乳粉中酪蛋白的4种组分(α_(S1)-酪蛋白、α_(S2)-酪蛋白、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分离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好,加标回收率高,对全脂牛乳粉、羊乳粉等乳粉中酪蛋白组分的分离测定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酪蛋白 牛乳粉 羊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Al_2O_3-SiO_2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翎 姜华昌 +1 位作者 刘宝鉴 干均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57-26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SO42-/Fe2O3-Al2O3-SiO2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生物质的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实验结果发现:焙烧时间、硫酸浸渍浓度对催化剂的性质有影响,焙烧时间越短,比表面积越大,焙烧温度为400℃比表面积最大。将固...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SO42-/Fe2O3-Al2O3-SiO2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生物质的催化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实验结果发现:焙烧时间、硫酸浸渍浓度对催化剂的性质有影响,焙烧时间越短,比表面积越大,焙烧温度为400℃比表面积最大。将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用于生物质(蔗糖、甘蔗渣和玉米芯)催化水解制乙酰丙酸,结果发现焙烧温度在600℃,焙烧时间在4小时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得到乙酰丙酸的产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水解 生物质 乙酰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菌体粉的安全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巍 胡伟莲 +4 位作者 戴德慧 石巧娟 郭红刚 楼琦 萨晓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7-361,共5页
以三孢布拉氏霉为菌种,对其发酵制备的番茄红素菌体粉的经口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短期毒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菌体粉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大于18g·kg-1,毒性分级为无毒级;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小鼠... 以三孢布拉氏霉为菌种,对其发酵制备的番茄红素菌体粉的经口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短期毒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菌体粉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大于18g·kg-1,毒性分级为无毒级;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均表明番茄红素菌体粉无明显遗传毒性;30d短期喂养各组小鼠无异常症状,无死亡,其对小鼠的体重增长、血常规、血生化、脏器系数均无显著的影响。揭示了番茄红素菌体粉有较好的安全性,为番茄红素菌体粉直接应用成保健食品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孢布拉氏霉 番茄红素 菌体粉 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嗜热芽孢杆菌HU1合成几丁质降解酶及脱乙酰基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德慧 胡伟莲 李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43-2545,2547,共4页
[目的]研究培养条件对嗜热芽孢杆菌HU1产酶的影响,为工业化发酵生产酶及壳寡糖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摇瓶培养方式,对嗜热芽孢杆菌HU1产几丁质降解酶及脱乙酰基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最佳诱导碳源为粉末几丁质,其最适添加量... [目的]研究培养条件对嗜热芽孢杆菌HU1产酶的影响,为工业化发酵生产酶及壳寡糖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摇瓶培养方式,对嗜热芽孢杆菌HU1产几丁质降解酶及脱乙酰基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最佳诱导碳源为粉末几丁质,其最适添加量为3.5%;最佳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添加量为1.0%;初始pH值为6.0时,有利于产酶;Cu2+对酶的合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Ca2+则能有效增加产酶能力。Mg2+及Zn2+对嗜热芽孢杆菌HU1 2种酶的合成无显著影响;培养72 h,产酶量达到最高。以粉末几丁质为底物,对粗酶液的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其12 h的水解产物主要集中于分子量为六糖以下的壳聚糖。[结论]利用粗酶液制备小分子壳寡糖工艺流程简单,为后期进一步开发保健品、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芽孢杆菌 几丁质降解酶 几丁质脱乙酰基酶 培养条件 水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水提取淡竹叶黄酮和固形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葛青 毛建卫 +3 位作者 吴良如 范煜 方吉雷 孙雨欣 《竹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3,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淡竹叶总黄酮和固形物得率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水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对淡竹叶黄酮得率和固形物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淡竹叶总黄酮和固形物得率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水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对淡竹叶黄酮得率和固形物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淡竹叶黄酮和固形物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淡竹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频率40 k Hz。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23%。超声波辅助提取固形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40,超声温度70℃,超声频率50 k Hz。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固形物得率为1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竹叶 黄酮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醋酒渣生产酱油制曲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德慧 胡伟莲 冯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3,117,共5页
对制醋酒渣替代酱油酿造中主要原料豆粕的制曲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制醋酒渣为曲料培养基对制曲菌株进行了筛选,其中米曲霉A801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酶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米曲霉A801为主要菌种,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制曲... 对制醋酒渣替代酱油酿造中主要原料豆粕的制曲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制醋酒渣为曲料培养基对制曲菌株进行了筛选,其中米曲霉A801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酶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米曲霉A801为主要菌种,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米曲霉A801与黑曲霉N205双菌种制曲,菌种配比10∶2,原料配比制醋酒渣∶麸皮∶面粉为6∶3∶1,制曲温度32℃,初始水含量45%,制曲时间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醋酒渣 酱油 制曲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甲壳素降解酶产生菌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德慧 胡伟莲 李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7-199,202,共4页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结合摇瓶筛选得到一株高温甲壳素降解酶高产菌芽孢杆菌HU1,其甲壳素降解酶活力达到606U/mL。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酶解温度为60℃,最适pH为6.5,对GlcNAc-GlcNAc键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对CMC、...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结合摇瓶筛选得到一株高温甲壳素降解酶高产菌芽孢杆菌HU1,其甲壳素降解酶活力达到606U/mL。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酶解温度为60℃,最适pH为6.5,对GlcNAc-GlcNAc键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对CMC、纤维素、可溶性淀粉等无降解活性。一价的金属离子Na+、K+对该酶作用不明显;Mg2+、Zn2+、Ca2+对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Cu2+、Fe3+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酶活力还受DTT及SDS抑制,不受EDTA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筛选 甲壳素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树类芽孢杆菌S3胞外粘多糖毒理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德慧 胡伟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3,共5页
对栗树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staneae)S3胞外粘多糖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精子畸形及30 d喂养试验分别考察低(1.0 g/kg)、中(2.0 g/kg)、高剂量(4.0 g/kg... 对栗树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staneae)S3胞外粘多糖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精子畸形及30 d喂养试验分别考察低(1.0 g/kg)、中(2.0 g/kg)、高剂量(4.0 g/kg)粘多糖的急性、致突变及亚急性等毒理性质。结果表明,小鼠的最大粘多糖耐受剂量>12 g/kg,该粘多糖属于无毒物质;各剂量粘多糖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及精子无明显畸变作用;30 d喂养各剂量粘多糖组,小鼠生长发育良好,体质量增加、脏器系数、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因此,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栗树类芽孢杆菌S3胞外粘多糖具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树类芽胞杆菌 粘多糖 毒理学评价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畸变试验 喂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中PAR的光催化降解
15
作者 曾翎 杨瑞芹 姜华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27-427,共1页
以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乙醇为主要原料,掺杂一定比例的Fe3+,以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Fe2O3复合催化剂,并用XRD和SEM等手段进行表征。以印染废水中的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在可见光条件下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 以钛酸四正丁酯和无水乙醇为主要原料,掺杂一定比例的Fe3+,以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Fe2O3复合催化剂,并用XRD和SEM等手段进行表征。以印染废水中的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在可见光条件下对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粒径为15~30nm,400℃焙烧下的晶型为锐钛矿型,600℃后出现部分锐钛矿向金红石型转变。将该催化剂用与PAR降解处理,发现掺铁量在5%时,光催化活性最高。焙烧温度在400℃时,催化活性大,说明锐钛矿型TiO2是光催化的活性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二氧化钛 氧化铁 锐钛矿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β-胡萝卜素的菌体饲料制备工艺研究
16
作者 戴德慧 胡伟莲 +1 位作者 黄光荣 陈贵才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以三孢布拉氏霉菌为菌种,以前期研究的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初始pH值6.5、正负菌株接种比例1:1、接种量6%、菌龄42h、发酵时间144h)进行发酵得到富含β-胡萝卜素的菌丝体,对该菌丝体的干制工艺及成品保藏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以三孢布拉氏霉菌为菌种,以前期研究的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初始pH值6.5、正负菌株接种比例1:1、接种量6%、菌龄42h、发酵时间144h)进行发酵得到富含β-胡萝卜素的菌丝体,对该菌丝体的干制工艺及成品保藏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制温度60℃,添加0.2%的BHT能降低干制过程中菌体中β-胡萝卜素的损失,同时又能达到一定的干制效率;在保藏过程中,添加抗氧化剂BHT、避光、冷藏能有效的减缓产品β-胡萝卜素的氧化过程。试验得到的成品外观红褐色,有胡萝卜清香,无任何不良异味,其主要成分为粗脂肪、多糖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1.27%,18.25%及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Β-胡萝卜素 发酵条件 制备工艺 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节能减排策略探讨
17
作者 蔡成岗 许晓路 申秀英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19,共2页
循环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是目前我国环境工作中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概念、特点、实现路径和循环经济下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途径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政府、企业、公民,法律、制度、政策,技术、资... 循环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减排是目前我国环境工作中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概念、特点、实现路径和循环经济下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途径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政府、企业、公民,法律、制度、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角度说明了循环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状态下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对策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TiO_2光阳极形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耿蕊 路胜利 高建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2-417,共6页
纳米TiO2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3.2 eV)、良好的光电化学稳定性、价格低廉、易牢固吸附染料等优点,目前仍是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主要的半导体材料。TiO2光阳极是DSSC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晶体的形貌与DSSC的光电性能密切相关... 纳米TiO2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3.2 eV)、良好的光电化学稳定性、价格低廉、易牢固吸附染料等优点,目前仍是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主要的半导体材料。TiO2光阳极是DSSC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晶体的形貌与DSSC的光电性能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应用于DSSC中不同形貌TiO2光阳极,重点探讨了常规TiO2光阳极形貌,如纳米粒子、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对新型TiO2光阳极及复合光阳极的形貌也作了介绍。讨论了不同形貌TiO2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提出TiO2光阳极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将不同形貌光阳极进行复合或混合掺杂来提高电子传输速率、优化TiO2薄膜厚度、控制TiO2薄膜中晶体结构抑制电荷再结合、提高电荷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TiO2光阳极 形貌 光电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质育种筛选可利用泔水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伟莲 戴德慧 +1 位作者 黄光荣 陈贵才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2-16,共5页
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培养基对9株酵母进行筛选,获得1株非蛋白氮转化率较高的菌株产朊假丝酵母0233,在餐厨垃圾固体培养基中发酵24h后,非蛋白氮转化率为36.69%。对该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 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培养基对9株酵母进行筛选,获得1株非蛋白氮转化率较高的菌株产朊假丝酵母0233,在餐厨垃圾固体培养基中发酵24h后,非蛋白氮转化率为36.69%。对该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为菌龄26h,渗稳剂为含0.1%β-巯基乙醇的0.7mmol/L山梨醇,蜗牛酶浓度2.5%,酶解70min。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2.80%,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0.6%。采用He-Ne激光(632.8nm)对产朊假丝酵母0233的原生质体进行反复诱变,得到1株在餐厨垃圾固体培养基发酵后非蛋白氮转化率有较大提高的突变株,其非蛋白氮转化率为56.69%,比出发菌株(产朊假丝酵母0233)的非蛋白氮转化率提高1.6倍。该突变株经多次传代后有较高稳定遗传性,无明显的回复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激光 非蛋白氮转化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改性环烯烃聚合物阻隔膜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起达 盛仲夷 +3 位作者 安志杭 童德 周海平 刘赫扬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0,共8页
为了提高环烯烃聚合物(COC)薄膜的阻隔性能,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有机改性蒙脱石(OMMT),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其与COC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了具有高阻隔性能的COC/低密度聚乙烯(PE-LD)/OMMT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 为了提高环烯烃聚合物(COC)薄膜的阻隔性能,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有机改性蒙脱石(OMMT),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其与COC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了具有高阻隔性能的COC/低密度聚乙烯(PE-LD)/OMMT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对OMMT和COC/PE-LD/OMMT复合膜进行表征,并研究了OMMT含量对复合膜透光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氧气阻隔性能以及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的层间距增大为原来的3.12倍,且在基体中分散良好;COC/PE-LD/OMMT复合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融温度分别提高了3.87℃和1.56℃;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7.95%;复合膜的氧气阻隔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分别提高了75.93%和76.47%。COC/PE-LD/OMMT复合膜的的氧气阻隔性能与水蒸气阻隔性能提升显著,为食品包装和医药包装问题提供更佳安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性蒙脱石 熔融共混 氧气阻隔 水蒸气阻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