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芽糙米制备发酵型酸米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2 位作者 吴元锋 刘士旺 毛建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7,32,共5页
对发芽糙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为63.3 mg/100 g。研究了发芽糙米酸奶的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芽糙米粉量5%、牛奶量... 对发芽糙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为63.3 mg/100 g。研究了发芽糙米酸奶的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芽糙米粉量5%、牛奶量45%、接种量0.006%,蔗糖10%在42℃下发酵5 h。另外还研究了发芽糙米米奶在后熟过程中的pH及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存过程中酸度变化趋于稳定,没有出现过酸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Γ-氨基丁酸 乳酸发酵 营养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柑桔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陈青青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以柑桔汁为主要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酿造菌种,研制发酵型果酒。通过研究经正交设计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8g/L、可溶性固形物16°Bx(加蔗糖)、26℃、pH3.6、乙醇8.5%~8.9%(v/v)、还原糖1.804g/L、总氮3.25g/L、总干... 以柑桔汁为主要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酿造菌种,研制发酵型果酒。通过研究经正交设计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8g/L、可溶性固形物16°Bx(加蔗糖)、26℃、pH3.6、乙醇8.5%~8.9%(v/v)、还原糖1.804g/L、总氮3.25g/L、总干浸出物46.0g/L、总酸0.8g/L、总SO2浓度72mg/L、pH3.5、游离SO2浓度36mg/L、甲醇0.8mg/L、VC0.1386g/L、透光率100%。酿造出的柑桔果酒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有独特的柑桔果香,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适合扩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果酒 发酵 乙醇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频对小盒栽培黄豆芽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袁秋萍 陈劼 +4 位作者 李玲 陈敖 梅周杰 陈瑞玲 陈斐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10-314,共5页
为考察声频助长技术对黄豆芽小盒栽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该试验根据黄豆芽生产工艺特点,结合黄豆芽自身的生理特性以及试验点的环境和设备要求,选择温度、湿度等条件相同的5个车间作为试验点;再选择5种不同的音乐种类、音乐播放时间和音... 为考察声频助长技术对黄豆芽小盒栽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该试验根据黄豆芽生产工艺特点,结合黄豆芽自身的生理特性以及试验点的环境和设备要求,选择温度、湿度等条件相同的5个车间作为试验点;再选择5种不同的音乐种类、音乐播放时间和音量作为影响因素分别对黄豆芽在小盒栽培种植中声频助长的情况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然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正交试验数据的结果中得出较优方案为:每天播放钢琴独奏5 h、音量控制在70~80 dB对黄豆芽助长效果最佳。优化方案验证表明声频助长技术能使黄豆芽增产26.25%。研究结果可作为声频助长技术在黄豆芽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声频 种植 正交试验 豆芽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苷黄酮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龚金炎 吴晓琴 张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25-530,共6页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具有生物学功能和药理活性的植物碳苷黄酮得到了分离、纯化和鉴定。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从水果、蔬菜和药物植物中分离鉴定的碳苷黄酮及其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等广谱药理活性,以期为碳苷黄酮...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具有生物学功能和药理活性的植物碳苷黄酮得到了分离、纯化和鉴定。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从水果、蔬菜和药物植物中分离鉴定的碳苷黄酮及其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等广谱药理活性,以期为碳苷黄酮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信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苷黄酮 生理作用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谷米奶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2 位作者 薛胜霞 黄文岳 毛建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105,110,共5页
对五谷米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发芽糙米、薏米、燕麦、黑米、小麦胚芽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五谷粉液配比为薏米33 g/L,小麦胚芽132 g/L,黑米3 g/L,发芽糙米132 g/L,燕麦66 g/L... 对五谷米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发芽糙米、薏米、燕麦、黑米、小麦胚芽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理化及感官评定确定最佳五谷粉液配比为薏米33 g/L,小麦胚芽132 g/L,黑米3 g/L,发芽糙米132 g/L,燕麦66 g/L;经过液化糖化的对五谷粉液和牛奶比例最佳配比7∶3、接种量0.7~0.8 g/L,42℃发酵4~5 h,4℃后熟12 h。最终产品技术指标:可溶性固形物8.68°Bx;还原糖10.75 g/L;酸度33.08°T;γ-氨基丁酸(GABA)35.8 mg/100 g;蛋白质3.50 g/100 mL;脂肪2.03 g/100 mL。工艺简便可行,所得米奶发酵制品,酸甜适口,质地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小麦胚芽 黑米 发芽糙米 燕麦 发酵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甘菊中芹菜苷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丽春 毛建卫 龚金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86-989,902,共5页
洋甘菊因含有丰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中芹菜苷(Apioside)是其主要活性物质。本实验建立了HPLC测定洋甘菊中芹菜苷含量的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洋甘菊中的芹菜苷,并用HPLC测定芹菜苷的含量。在单... 洋甘菊因含有丰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中芹菜苷(Apioside)是其主要活性物质。本实验建立了HPLC测定洋甘菊中芹菜苷含量的方法,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洋甘菊中的芹菜苷,并用HPLC测定芹菜苷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洋甘菊提取芹菜苷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立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67%,料液比是1∶24,提取温度为72℃,提取时间为2 h。试验证明,此条件下芹菜苷率为2.14%(n=3),与模型预测2.096%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苷 洋甘菊 高效液相色谱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枇杷果酒发酵工艺 被引量:21
7
作者 袁辉 白云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以浙江省余杭县塘栖枇杷为原料,研究枇杷果酒的发酵工艺。考察了果胶酶添加量对出汁率的影响,然后在糖浓度、接种量和主酵温度对枇杷酒发酵重要指标及风味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获得最佳发酵... 以浙江省余杭县塘栖枇杷为原料,研究枇杷果酒的发酵工艺。考察了果胶酶添加量对出汁率的影响,然后在糖浓度、接种量和主酵温度对枇杷酒发酵重要指标及风味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最佳生产工艺:糖浓度22°Bx,接种量0.55g/L,发酵温度23.09℃,果胶酶添加量120mg/L,终产品酒精含量12.1%vol^12.8%vol,总糖6.76g/L,总酯0.73g/L,总酸8.96g/L,产品金色澄清透亮,枇杷香气浓郁。本实验的酿造工艺,能保证枇杷果酒的品质,具有中试放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酒 酿造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二甲基亚砜等压汽液平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勇 徐嵘 +2 位作者 张丽娜 平丽娟 张良佺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1-43,共3页
二甲基亚砜可作为水+醋酸体系的萃取共沸剂,文中用改进的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101.33 kPa下醋酸+二甲基亚砜二元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数据,实验数据通过了热力学一致性逐点校验。考虑醋酸在汽相中的缔合效应和非理想性,分别采用van Laar,Wi... 二甲基亚砜可作为水+醋酸体系的萃取共沸剂,文中用改进的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101.33 kPa下醋酸+二甲基亚砜二元体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数据,实验数据通过了热力学一致性逐点校验。考虑醋酸在汽相中的缔合效应和非理想性,分别采用van Laar,Wilson和NRTL模型对醋酸+二甲基亚砜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和关联偏差。结果表明,NRTL模型关联结果较好,温度平均绝对偏差0.26 K,醋酸在汽相中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02 7,可为醋酸萃取精馏工艺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醋酸 汽液平衡 萃取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7kPa下醋酸-水-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汽液相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平丽娟 彭勇 毛建卫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4-558,共5页
在26.67 kPa下,采用改进的Rose汽液相平衡釜测定醋酸-N-甲基吡咯烷酮、水-N-甲基吡咯烷酮、醋酸-水-N-甲基吡咯烷酮的等压汽液相平衡数据。实验数据通过了Herington面积法和点检验法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考虑醋酸在汽相中的缔合效应,以&... 在26.67 kPa下,采用改进的Rose汽液相平衡釜测定醋酸-N-甲基吡咯烷酮、水-N-甲基吡咯烷酮、醋酸-水-N-甲基吡咯烷酮的等压汽液相平衡数据。实验数据通过了Herington面积法和点检验法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考虑醋酸在汽相中的缔合效应,以"化学"理论和Hayden-O’Connell(HOC)方法为基础,采用NRTL模型关联水-醋酸、醋酸-N-甲基吡咯烷酮、水-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得到相应的二元体系模型参数和关联偏差。用关联的二元体系NRTL模型参数,推算出醋酸-水-N-甲基吡咯烷酮三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温度平均偏差绝对值为1.36 K,水汽相摩尔分数的平均偏差绝对值为0.0102,醋酸汽相摩尔分数的平均偏差绝对值为0.0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 N-甲基吡咯烷酮(NMP) 汽液相平衡(V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缔合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勇 梁菊 +2 位作者 平丽娟 毛建卫 朱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724,共8页
以"化学"理论和Hayden-O’Connell(HOC)方法为基础,完整地推导出缔合体系的真实汽相组成及相平衡计算通式,并在常减压下简化,建立缔合体系热力学一致性检验方法。关联常减压下水+甲酸、水+醋酸、水+丙酸体系的等压汽-液相平... 以"化学"理论和Hayden-O’Connell(HOC)方法为基础,完整地推导出缔合体系的真实汽相组成及相平衡计算通式,并在常减压下简化,建立缔合体系热力学一致性检验方法。关联常减压下水+甲酸、水+醋酸、水+丙酸体系的等压汽-液相平衡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简化相平衡模型的计算值与文献值相吻合,计算简单准确,需要基础物性数据少。最后以醋酸+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为例,用建立的缔合体系热力学一致性检验方法,结合Herington面积法和点检验法,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缔合体系 汽-液相平衡(VLE)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提高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发酵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辉 毛建卫 +2 位作者 魏培莲 袁秋萍 贾东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105,共3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接种量、温度、糖、二氧化硫、发酵时间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各因子对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依次为糖量、温度、接种量、二氧化硫量和发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接种量、温度、糖、二氧化硫、发酵时间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各因子对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依次为糖量、温度、接种量、二氧化硫量和发酵时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糖量和温度;建立的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白藜芦醇含量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白藜芦醇含量测定,利用优化函数途径进行模拟选优,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柑桔皮中柚皮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云凤 袁辉 薛胜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桔皮中柚皮苷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柑桔皮中柚皮...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柑桔皮中柚皮苷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柑桔皮中柚皮苷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为1∶30、超声时间30min、提取温度58℃、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2次的实验条件下,柑桔中柚皮苷具有最高的提取率3.38%。结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提取效率高,是一种工艺简单、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响应面分析 柚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米发酵生产米奶的研究
13
作者 白云凤 袁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32,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乳饮料——米奶。对米粉添加量、米粉种类、蔗糖添加量、牛奶添加量这个4个因素进行探讨,做正交优化,通过测定理化性质(pH值、糖度、活菌数)和感官评定(口感、香气和滋味、稳定性)综合评分,选出最佳实验流程及原料配方...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乳饮料——米奶。对米粉添加量、米粉种类、蔗糖添加量、牛奶添加量这个4个因素进行探讨,做正交优化,通过测定理化性质(pH值、糖度、活菌数)和感官评定(口感、香气和滋味、稳定性)综合评分,选出最佳实验流程及原料配方。得到的米奶口感细腻,爽口滑润,有浓郁的奶香味,略带米香味,不分层,均匀,甜度和酸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粉 小米粉 黑米粉 发芽糙米 米奶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米糠油品质影响及米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竹钱 赵优萍 +4 位作者 范煜 姚刚 沙如意 蔡成岗 毛建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44,72,共7页
米糠油制备工艺中,温度控制对米糠油中功能性活性组分的保留至关重要。以米糠为原料,分别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螺旋压榨法和液压压榨法制备米糠油,分析了制备方法对米糠油中功能性组分含量的影响,比较了液压米糠油与市售橄榄油、大豆油... 米糠油制备工艺中,温度控制对米糠油中功能性活性组分的保留至关重要。以米糠为原料,分别采用正己烷索氏提取、螺旋压榨法和液压压榨法制备米糠油,分析了制备方法对米糠油中功能性组分含量的影响,比较了液压米糠油与市售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的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米糠油含有的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二十碳烯酸、硬脂酸、亚麻酸;主要甾醇为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液压压榨米糠油中油酸相对含量为35. 5%,亚油酸相对含量为32. 3%,且具有较高的角鲨烯含量(相对含量为0. 52%)。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试结果显示,低加入量(8μL/m L)液压米糠油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橄榄油和大豆油;当加入量增至36μL/m L时,液压米糠油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而橄榄油与大豆油抗氧化活性趋于稳定。将液压脱脂米糠可溶性蛋白水解后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球磨处理3 h精氨酸含量最高(11. 85mg/100 m L),其含量是其他氨基酸含量的4倍以上;其次为天冬氨酸(2. 72 m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油 抗氧化性 甾醇 可溶性蛋白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低共熔溶剂分离制备粗纤维素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竹钱 孙宇昊 +2 位作者 李佳杰 沙如意 毛建卫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5,共7页
高效分离竹木质纤维素“三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利于竹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以原生毛竹竹茎粉为原料,采用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有选择性溶出能力的酸性低共熔溶剂(ADES),高效分离得到竹粗纤维素,并对其进行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高效分离竹木质纤维素“三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利于竹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以原生毛竹竹茎粉为原料,采用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有选择性溶出能力的酸性低共熔溶剂(ADES),高效分离得到竹粗纤维素,并对其进行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磷钨酸基ADES对纤维素分离效果较佳,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高选择性去除能力。纤维素保留率、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99.07%、86.98%和60.75%。相比于原料,经ADES处理得到的产物热稳定性也有明显增强。此外,产物的亲水性与组成两者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这对于快速测定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组成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低共熔溶剂 竹木质纤维素 理化性质 “三素”拆分 磷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纤维素转化制低碳多元醇反应中有机氮对金属催化剂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竹钱 张强 +4 位作者 汪晓蕾 葛青 盖希坤 毛建卫 计建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5-687,共13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竹炭负载的有机氮掺杂的镍钨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竹浆纤维氢解制C2,3多元醇反应。有机氮源与催化剂前驱体中Ni2+络合,高温煅烧时载体表面碳、氮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后生成一定量的C3N4、氮化物和合...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竹炭负载的有机氮掺杂的镍钨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竹浆纤维氢解制C2,3多元醇反应。有机氮源与催化剂前驱体中Ni2+络合,高温煅烧时载体表面碳、氮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后生成一定量的C3N4、氮化物和合金物相。通过XRD、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催化剂Ni-W/MBC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与催化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金属镍、氧化钨物相外,表面还含有Ni-W合金(NiWO4为主);金属粒子表面包围了一层石墨化C3N4物相。XPS分析表明,有机氮源高温分解反应后形成了C3N4物相。在反应条件下,15%Ni-20%W/MBC@M-0.25催化剂得到乙二醇收率为55.8%,而未添加有机氮源的催化剂15%Ni-20%W/MBC获得的乙二醇收率仅为36.9%。催化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Ni-W合金和C3N4物相的形成显著增强了Ni-W/MB催化剂的稳定性,延长了催化剂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纤维 有机氮 金属催化剂 氢解 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法原位合成多级孔Fe@MFI催化剂对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世林 张桂华 +3 位作者 石嫣雯 郭凯梁 吕成学 邢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6-242,共7页
采用联合浸渍法-无溶剂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和封装型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NH_3-TPD、SEM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能表征,并考察了所制备催化剂对合成气直接转化成汽油烃类的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采用无溶剂... 采用联合浸渍法-无溶剂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和封装型催化剂,通过XRD、N_2吸附-脱附、NH_3-TPD、SEM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能表征,并考察了所制备催化剂对合成气直接转化成汽油烃类的反应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采用无溶剂法成功合成了具有MFI骨架结构的Fe@MFI催化剂,Fe粒子较好地封装在沸石内部;催化剂的孔结构和酸中心的协调作用是影响费托合成产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多级孔结构的Fe@MFI催化剂展现出良好的汽油选择性,离子交换作用有效改善了H型Fe@HZSM-5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使得汽油和异构烷烃的选择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无溶剂法 封装型催化剂 异构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