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视野下孔子学院的管理与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澜涛 陈海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6-79,共4页
孔子学院经过10年发展已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就,有效提高和改善了中文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外部建设上需注重国内外舆论的导向作用、资金来源尽量多元化以及加强专业建设等;在... 孔子学院经过10年发展已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就,有效提高和改善了中文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外部建设上需注重国内外舆论的导向作用、资金来源尽量多元化以及加强专业建设等;在内部管理上需加强财务行政管理、教学活动管理及健全评估管理系统。通过以上举措来提高孔子学院管理水平,加强其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可持续发展 比较教育 文化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国际活动中的政务新媒体语言应用——以G20杭州峰会期间的“杭州发布”政务微博、微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俞燕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78,共3页
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在政府成功承办大型国际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杭州发布"微博、微信为研究对象,通过重点分析其在G20杭州峰会期间的语言应用特点,归纳出四大特征,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发现... 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在政府成功承办大型国际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杭州发布"微博、微信为研究对象,通过重点分析其在G20杭州峰会期间的语言应用特点,归纳出四大特征,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政府承办大型国际活动中的作用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国际活动 G20杭州峰会 政务新媒体 语言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中文献展览会推进地方文献建设述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生杰 杨瑞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00,共5页
1937年,在馆长蒋吟秋先生的主持下,苏州图书馆举办了近代史上一次有名的吴中文献展览会。展览会所征集的文献分为五大类,除少数为公立图书馆所藏外,绝大多数为私人收藏品。展览会引来各界人士参观,展品中尤以乡贤遗物和地方典籍最为引... 1937年,在馆长蒋吟秋先生的主持下,苏州图书馆举办了近代史上一次有名的吴中文献展览会。展览会所征集的文献分为五大类,除少数为公立图书馆所藏外,绝大多数为私人收藏品。展览会引来各界人士参观,展品中尤以乡贤遗物和地方典籍最为引人瞩目。本次展览会的召开,反映了吴中文化特色,推进吴中学术传统,凸显乡土文献在弘扬区域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中文献展览会 蒋吟秋 地方文献 文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画“像”、“话”的道释意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122,160-161,共7页
中国山水画多以体现画家骨法笔墨的程式化图像("像")和体现画家文思才情的题跋印鉴("话")展示画家体悟道、禅的结果。和道、禅对应的常见山水画作图像有超然悟道的雪景、待渡图像和归隐独善的桃源、草堂图像。山水... 中国山水画多以体现画家骨法笔墨的程式化图像("像")和体现画家文思才情的题跋印鉴("话")展示画家体悟道、禅的结果。和道、禅对应的常见山水画作图像有超然悟道的雪景、待渡图像和归隐独善的桃源、草堂图像。山水画题跋印鉴常以高频使用"空"字、描述道家行为、表示对庄子的神往、使用禅家语等方式传达道释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禅宗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音联想国画与汉语二语谐音教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02,共8页
国画中,有利用音同或音近联想表画意的国画。此类国画具有俗常物像化、单向吉祥义和程式化的表征,与汉语语言系统谐音的表征相类。在中高级阶段利用此类国画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可使学习者在汉文化的熏染下培养同音联想的思维习惯,习得汉... 国画中,有利用音同或音近联想表画意的国画。此类国画具有俗常物像化、单向吉祥义和程式化的表征,与汉语语言系统谐音的表征相类。在中高级阶段利用此类国画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可使学习者在汉文化的熏染下培养同音联想的思维习惯,习得汉语谐音。文章就利用此类国画实施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 谐音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思想”抑或“文化基质”——先秦诸子的意义指向
6
作者 张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5,共6页
关于先秦诸子的意义所指,现代以来的学者或倡导"哲学"说,或主张"思想"说,各执一端。从客观的角度讲,后者似乎更周全些。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为"思想"趋向形而上层面,要求系统性和深刻性,而诸子的本旨却... 关于先秦诸子的意义所指,现代以来的学者或倡导"哲学"说,或主张"思想"说,各执一端。从客观的角度讲,后者似乎更周全些。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为"思想"趋向形而上层面,要求系统性和深刻性,而诸子的本旨却落实在形而下层面。他们的诸多思考着重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并非只指示崇高的精神和超越的存在,而且对于形而上的关注主要也是为了阐述形而下活动的意义。由此看来,我们还应该从汉民族文化的"基质"这一角度来认识先秦诸子的价值。文化中有哲学和思想,涵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文化的基质更是对于民族历史根本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意义指向 文化基质 哲学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野下文人画语篇结构及成因
7
作者 周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在社会符号学视域中,文人画可视作"图"(图像)—"文"(题跋)组合的语篇。"谐音"和"互文"是文人画"图"—"文"语篇结构的重要衔接手段。儒家"游于艺"思想的主导下... 在社会符号学视域中,文人画可视作"图"(图像)—"文"(题跋)组合的语篇。"谐音"和"互文"是文人画"图"—"文"语篇结构的重要衔接手段。儒家"游于艺"思想的主导下业余士夫画家的统领地位、图像的程式化倾向、画作的社交性特质是生成文人画"图"—"文"语篇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士夫画家 谐音 互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华与创作研究生班”考
8
作者 李立超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7,共6页
余华从1988年9月进入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创作研究生班预备班,到1991年1月毕业,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这段学习经历,给予了余华接受系统文学知识、提高理论素养的契机,更使他进入了一个由作家、批评家、编辑... 余华从1988年9月进入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创作研究生班预备班,到1991年1月毕业,其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这段学习经历,给予了余华接受系统文学知识、提高理论素养的契机,更使他进入了一个由作家、批评家、编辑及艺术家构成的多元文人圈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余华对于自身创作的反思以及对先锋文学理论的思考。创作研究生班的学习经历促使余华突破了小镇文学青年的局限,从这个意义上看,北京是余华文学地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创作研究生班 1980年代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