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纵向摩擦测试模型的水泥刻槽路面抗滑性能
1
作者 张大伟 叶俊涛 谢志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2-59,共8页
探明路面和轮胎因素与抗滑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降低因路面抗滑性能不足引发的交通事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现场标准测试获得100个真实水泥混凝土刻槽路面测点的三维点云数据以及对应附着系数,并经过水平校正和降噪处理后逆向建模,... 探明路面和轮胎因素与抗滑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降低因路面抗滑性能不足引发的交通事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现场标准测试获得100个真实水泥混凝土刻槽路面测点的三维点云数据以及对应附着系数,并经过水平校正和降噪处理后逆向建模,建立了保留路面纹理的路面模型。然后,根据规范建立了纵向摩擦测试使用的光滑轮胎几何结构,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建立材料模型,在Abaqus中装配建立轮胎-路面模型,通过与静压实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轮胎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对比有限元反演值与试验测量值,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路面纹理、胎压、速度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轮胎模型能够反映真实工况,建立的轮胎-路面模型能够精准估计路面的附着系数,绝对误差低于0.05;随着路面峰顶点密度(S_(pd))的增大,附着系数在高速和低速状态下均呈现上升趋势,且低速时受S_(pd)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轮胎胎压的上升,各个测试点的附着系数均存在较为一致的下降趋势,附着系数降低幅度差异不显著。相较于速度,轮胎胎压对附着系数的影响较不显著;随着速度的升高,路面附着系数趋于稳定值,该稳定附着系数由路面的宏观纹理决定,而速度本身对附着系数的影响则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抗滑性能 附着系数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固化粉土的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
2
作者 张超杰 洪瑜泽 +2 位作者 程泽海 金鎏君 凌豪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4,共10页
针对钱塘江海塘地基粉土黏聚力较小、抗渗能力弱、易被水侵蚀流失等特点,开展不同固化剂掺量、不同含水率和龄期的固化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试验、扫描电镜试验(SEM)和X射线衍射仪试验(XRD),运用Image J软件机器学习处理电镜图... 针对钱塘江海塘地基粉土黏聚力较小、抗渗能力弱、易被水侵蚀流失等特点,开展不同固化剂掺量、不同含水率和龄期的固化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试验、扫描电镜试验(SEM)和X射线衍射仪试验(XRD),运用Image J软件机器学习处理电镜图像,研究改性固化粉土的力学特性和微观特征,探讨其固化机理、强度、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微观特征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使其达到高延性目的。结果表明:改性固化粉土的延塑性和抗渗性明显提升,得到最佳固化剂配比;与普通固化粉土相比,改性固化粉土中检测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扫描电镜试验(SEM)显示水化物和片状高聚物薄片包裹颗粒;改性固化粉土的孔隙数与强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破坏应变与孔隙率成正相关关系,渗透养护后的固化粉土孔隙数和孔隙率比渗透养护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固化粉土 微观结构 破坏应变 强度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黏土的ESF弹塑性模型及其验证
3
作者 徐日庆 俞天赐 +3 位作者 吴明明 张岗平 鞠露莹 徐启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为描述饱和软黏土的强度变形特性并解决传统弹塑性模型中屈服面角点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饱和软黏土的蛋形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首先,基于蛋形函数(ESF),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以塑性体应变作为内变量,建立了饱... 为描述饱和软黏土的强度变形特性并解决传统弹塑性模型中屈服面角点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饱和软黏土的蛋形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首先,基于蛋形函数(ESF),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以塑性体应变作为内变量,建立了饱和软黏土的ESF弹塑性模型.模型通过引入封闭光滑的蛋形屈服面,克服了传统屈服面的角点缺陷.通过调整蛋形形状控制参数,将屈服面灵活转化为包括子弹形、椭圆形在内的多种形式,体现了模型的可退化性及通用性.然后,开展了杭州地区饱和软黏土的应力路径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了软黏土的力学特征,并据此研究了模型参数在不同围压下的稳定性;最后,编制隐式积分算法有限元程序,利用杭州地区饱和软黏土和相关文献中饱和高岭土在不同围压下的等压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能够合理预测不同类型饱和软黏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黏土 蛋形屈服面 弹塑性本构模型 不排水三轴试验 有限元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效应的基坑预降水引起邻近管道变形的解析计算研究
4
作者 杨开放 管凌霄 +3 位作者 徐长节 丁智 冯国辉 姚嘉楠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151-157,共7页
由于基坑降水不能瞬时达到预定水位,邻近管道因地下水位随时间波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创新地引入非稳定渗流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将管道简化成Euler-Bernoulli梁放置在Pasternak地基模型上,建立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基坑降水引起紧邻管... 由于基坑降水不能瞬时达到预定水位,邻近管道因地下水位随时间波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创新地引入非稳定渗流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将管道简化成Euler-Bernoulli梁放置在Pasternak地基模型上,建立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基坑降水引起紧邻管道变形的计算模型,通过积分求解邻近管道的变形控制方程,揭示了邻近管道的纵向变形规律。通过与监测数据、既有模型理论和数值计算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可以计算不同时间下任意位置的管道位移情况,同时邻近管道受影响的范围达到10倍以上的降水深度;当渗透系数K’从0.075K减小到0.010K时,管道最大位移量基本上处于可控位移2 mm以内;当基坑降水时间小于3 d,管道沉降处于快速增加阶段,则应加强监测频率防止管道出现破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邻近管道 剪切变形 EULER-BERNOULLI梁 理论计算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乡村片区化发展及其空间生产机制——以杭州市小古城村为例
5
作者 江一帆 武前波 黄琴诗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91-1604,共1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乡村发展方式普遍面临多重困境,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方兴未艾。立足新时代乡村建设现实,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乡村片区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以杭州市小古城村为例,运用半结构式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乡村发展方式普遍面临多重困境,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方兴未艾。立足新时代乡村建设现实,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构建乡村片区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以杭州市小古城村为例,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方法,总结乡村片区化的发展历程,剖析其治理特征与发展机制。结果发现:1)乡村片区化发展经历发展起步、单村独建和抱团共建3个阶段,小古城村在单村独建阶段率先发展,成为片区内发展的重要节点,承担辐射带动周边村(社)的引领作用;2)先后形成的2个乡村行动者网络,均以小古城村村委为关键行动者,深化拓展民主协商议事,积极协调异质行动者异议,整合乡村内外发展要素,实现乡村片区化发展;3)乡村片区化发展的空间生产机制经历了权力主导、生活-资本互动、生活逻辑在权力-资本上叠写的演进,最终实现乡村多维空间功能融合、多元主体合作共建。最后从乡村片区化发展、乡村治理机制及乡村产业运营等方面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乡村片区化发展 乡村产业运营 空间治理 行动者网络理论 杭州市小古城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因素影响下南海钙质砂抗剪强度及破碎特性
6
作者 朱剑锋 李挺 +1 位作者 鞠露莹 杨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作为一种海源土体,南海钙质砂具有多孔、形状不均匀、易破碎等特征,而目前从细观角度开展钙质砂力学性状的研究比较有限。为获得竖向压力、剪切程度及相对密实度对钙质砂强度和颗粒破碎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南海饱和钙质砂直剪试验,并... 作为一种海源土体,南海钙质砂具有多孔、形状不均匀、易破碎等特征,而目前从细观角度开展钙质砂力学性状的研究比较有限。为获得竖向压力、剪切程度及相对密实度对钙质砂强度和颗粒破碎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南海饱和钙质砂直剪试验,并与陆源硅砂(中国标准砂和福建中级砂)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不同相对密实度下的钙质砂剪应力-位移曲线趋势大致相同,且剪应力峰值基本一致,这与中国标准砂和福建中级砂受相对密实度影响规律显著不同;(2)与陆源硅砂无黏结性不同,南海钙质砂有一定“似黏聚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南海钙质砂颗粒形状不均匀,颗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咬合作用,进而呈现出一定的黏结特性;(3)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加,钙质砂破碎逐渐由大颗粒转变为小颗粒,同时剪切程度为50%时钙质砂的破碎面主要位于相对薄弱处,而剪切程度为100%时,破碎面主要分布在单颗粒钙质砂中间位置;(4)相对破碎势与竖向应力、相对密实度及剪切程度有很好的相关性,构建的破碎势计算模型涵盖了竖向应力、相对密实度及剪切程度的影响,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海岛礁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直剪试验 颗粒破碎 相对密实度 破碎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架城市LUCC策略的居住区绿地固碳潜力研究
7
作者 郑锐锋 刘思艺 +1 位作者 丛蕾 唐春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8-1124,共7页
研究高架城市设计(Elevated Urban Design,EUD)作为一种应对土地利用和生态资源稀缺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提高城市空间绿地碳储量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聚焦于EUD模式下的土地利用(Land Use and Cover... 研究高架城市设计(Elevated Urban Design,EUD)作为一种应对土地利用和生态资源稀缺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提高城市空间绿地碳储量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聚焦于EUD模式下的土地利用(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及居住区绿地碳汇增量和ESV的耦合关系。以15 min生活圈作为研究尺度,采用碳排放因子法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绿地碳储量增量;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以15 min生活圈为规划范围,EUD模式下的居住区绿地增量为24.4~59 hm^(2),绿地覆盖率增量为6.1%~14.75%。(2)EUD模式下居住区绿地碳排量减少6.68~16.16 t/hm^(2)。(3)居住区绿地与ESV存在正相关性,ESV增加58.73~141.83万元。(4)EUD模式以土地集约化置换利用方式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目标导向下的发展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LUCC) 15 min生活圈 高架城市设计(EUD)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居住区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天台仙山媒介意义下神圣空间形态的生成
8
作者 杨潇 《园林》 2025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浙东天台山自古作为与蓬莱相媲美的仙山存在,引发的宗教实践造就了其神圣的空间文化形象,使其成为历史上玄圣、仙人向往居游之所。面对其仙山圣境衰退的现状,通过天台仙山联通“人境至仙境”媒介意义下空间研究视野的建立,以孙绰《游天... 浙东天台山自古作为与蓬莱相媲美的仙山存在,引发的宗教实践造就了其神圣的空间文化形象,使其成为历史上玄圣、仙人向往居游之所。面对其仙山圣境衰退的现状,通过天台仙山联通“人境至仙境”媒介意义下空间研究视野的建立,以孙绰《游天台山赋》为线索,发现天台山经历了从早期仙山想象到神仙洞府开拓,再到构建出自人界通达神仙洞府的山水序列,即神圣地理化演进历程。至宋元,天台山寺馆的构建形成沿“赤城、瀑布—桐柏—琼台双阙”“赤城—佛陇—石梁—华顶”“猷溪—灵墟—华顶”等核心神圣山水序列分布,“多线”并进的空间形态,指引着不同方位进入天台游山寻仙的“路径”。旨在通过天台山神圣空间形态历史成因的回溯挖掘,为其仙山圣境的修复、规划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山 仙境 媒介 孙绰 神圣地理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壁冻融灾害效应及其平均温度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邹宝平 牟军东 +4 位作者 罗战友 邓沿生 董涛 范秀江 易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冻结法因具有施工方便、强度高、防水效果好及对土体扰动小等优点在软土地区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获得广泛应用。冻结壁平均温度作为衡量冻结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解析公式求解较为复杂,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应用。建立了包括冻结管断裂灾害... 冻结法因具有施工方便、强度高、防水效果好及对土体扰动小等优点在软土地区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获得广泛应用。冻结壁平均温度作为衡量冻结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解析公式求解较为复杂,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应用。建立了包括冻结管断裂灾害、隧道收敛变形灾害、冻结帷幕收敛变形灾害、冻结帷幕透水灾害和融沉灾害的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壁冻融灾害链式效应机制,并考虑多种布管方案,采用冻结壁平均温度等效梯形法建立完整数据集,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特征,建立能同时预测单排、双排和多排(n>3)布管形式下冻结壁平均温度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完整数据集构建的冻结壁平均温度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有效地反映不同冻结管布置参数和冻结壁厚度等参数与冻结壁平均温度之间的关系;冻结壁平均温度均随冻结管排数和冻结壁厚度增大而逐渐降低,随盐水温度、冻结管间距和排距增大而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壁 平均温度 冻融灾害效应 联络通道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剪切试验及抗剪强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战友 付秀祥 +3 位作者 杜时贵 刘广建 黄曼 雍睿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4,共11页
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的剪切特性与倾斜角、充填度密切相关,为了获得具有起伏形貌的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的剪切特性,采用多功能岩土体接触破损测试系统,开展了针对起伏形貌的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试样的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不... 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的剪切特性与倾斜角、充填度密切相关,为了获得具有起伏形貌的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的剪切特性,采用多功能岩土体接触破损测试系统,开展了针对起伏形貌的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试样的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不含软弱夹层的倾斜结构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具有峰值剪断特征;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具有滑动破坏特征。(2)充填度不同时,倾斜结构面法向位移随剪切位移增大而增大,变化率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呈剪胀效应特征;倾斜角不同时,结构面法向位移均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法向位移前期增长率明显小于后期增长率。(3)倾斜结构面抗剪强度随充填度的增大呈负指数减小;随倾斜角和法向应力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4)考虑软弱夹层材料、充填度及倾斜角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在Barton抗剪强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含软弱夹层倾斜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软弱夹层 充填度 倾斜角 剪切特性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土双向制样仪研发与制样效果多尺度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剑锋 夏亚宁 +1 位作者 鞠露莹 杨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该文研发了一款电动双向固化土试样制样仪,通过与击实法及静压法制样的试样进行宏观、细观、微观对比,分析验证双向制样仪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宏观层面上,双向试样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静压试样次之,而击实试样最低;双向试样固... 该文研发了一款电动双向固化土试样制样仪,通过与击实法及静压法制样的试样进行宏观、细观、微观对比,分析验证双向制样仪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宏观层面上,双向试样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静压试样次之,而击实试样最低;双向试样固化土整体外观颜色一致且破坏形式稳定,均为剪切破坏,均匀性优于击实法和静压法试样。在细观层面上,双向试样的表观孔隙最少且分布均匀。在微观层面上,双向试样内部微观结构最致密,进汞量最少,孔隙体积占比以直径较小的颗粒间孔隙为主。因此,多尺度对比研究表明,自主研发的双向制样仪的制样效果优于静压仪和三瓣模(或双瓣模),可在土工试验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土 电动双向制样仪 双向压实法 击实法 静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基米德铺砌曲杆互承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
12
作者 夏永强 徐怡玟 +4 位作者 倪可忆 肖南 樊磊 宋方远 金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9-1125,共7页
为了更加高效地求解阿基米德铺砌曲杆互承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在曲杆单元上定义基准点,根据互承节点连接力和基准点广义节点荷载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曲杆互承结构静力平衡方程,求解平衡方程,即可得到曲杆互承结构的节点连接力;通过坐标... 为了更加高效地求解阿基米德铺砌曲杆互承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在曲杆单元上定义基准点,根据互承节点连接力和基准点广义节点荷载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曲杆互承结构静力平衡方程,求解平衡方程,即可得到曲杆互承结构的节点连接力;通过坐标变换,推导了互承曲杆在柱面坐标系下的内力和变形表达式。采用文中方法对四边形曲杆互承结构和阿基米德6~3型曲杆互承结构进行算例分析,并与ANSYS软件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得节点连接力和节点位移误差在5%以内,文中方法不仅计算结果正确可靠,而且计算过程更加简洁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杆互承结构 阿基米德铺砌 静力计算 柱面坐标系 有限元分析(F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市郊铁路转型改造带动城市发展实践研究及对北京的启示
13
作者 李健 檀鹏晶 +2 位作者 杨灵 党安荣 郭致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198,共7页
北京正处于市郊铁路发展初期,日本东京都市圈在以市郊铁路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实现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着眼于东京铁路转型改造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历程,梳理东京市郊铁路沿线一体化开发的特点及... 北京正处于市郊铁路发展初期,日本东京都市圈在以市郊铁路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实现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着眼于东京铁路转型改造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历程,梳理东京市郊铁路沿线一体化开发的特点及成功经验,以东日本旅客铁道集团、田园都市线及筑波快线为例,剖析东京铁路转型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转型效果与实践经验。以此结合北京市郊铁路发展实际,针对城市规划引领有待加强、站点一体化政策机制亟待完善、运营服务水平需逐步提高、交通衔接仍需优化等问题,提出北京市郊铁路发展模式,以期为北京市郊铁路在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轨道线路引领城市轴线发展、高品质轨道微中心打造、运管能力提升、多网融合发展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转型 站城一体开发 东日本旅客铁道集团 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钨对序批式反应器活性污泥脱氮性能和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14
作者 边少晨 邱程 +4 位作者 汪华 储意轩 郑磊 宋亚丽 方程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6,共7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钨(WO_(3))纳米颗粒(NPs)对SBR中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WO_(3) NPs(WO10)对SBR脱氮性能没有影响,而100 mg/L的WO_(3) NPs(WO100)降低了比硝酸盐和比...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钨(WO_(3))纳米颗粒(NPs)对SBR中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WO_(3) NPs(WO10)对SBR脱氮性能没有影响,而100 mg/L的WO_(3) NPs(WO100)降低了比硝酸盐和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最终导致出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积累。WO10对EPS含量和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是WO100显著增加了松散结合型EPS(LB-EPS)和EPS中多糖的含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WO10仅对LB-EPS中官能团有影响,而WO100对LB-EPS和紧密结合型EPS(TB-EPS)的官能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OH、C=O以及C—O—C等官能团参与EPS和WO_(3)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也发现,WO_(3) NPs改变了EPS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组成,进而影响了活性污泥的絮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纳米氧化钨 脱氮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