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纤维素酶里氏木霉菌株诱变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葛青 章亭洲 +1 位作者 王腾浩 赵艳 《饲料博览》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高产纤维素酶里氏木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法处理里氏木霉,获得产纤维素酶高的突变菌,并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发酵时间、硫酸铵浓度、微晶纤维素浓度、接种量... 试验旨在研究高产纤维素酶里氏木霉诱变选育与发酵条件优化。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法处理里氏木霉,获得产纤维素酶高的突变菌,并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发酵时间、硫酸铵浓度、微晶纤维素浓度、接种量及搅拌速度等对里氏木霉产酶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里氏木霉产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诱变时间240s条件下筛选到1株突变里氏木霉ATR-4,其滤纸酶活(FPU)最高可达2.01U·mL^-1。对突变里氏木霉菌株ATR-4的发酵条件优化,筛选得到最佳产酶培养条件为:发酵时间78h,硫酸铵浓度1g·L^-1,接种量10%,搅拌速度400r·min^-1。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最高酶活可达4.57U·mL^-1。本研究结果表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可有效对里氏木霉进行诱变育种,改善其产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诱变 纤维素酶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大米蛋白质渣的豆粕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葛青 沈炜 章亭洲 《饲料博览》 2019年第9期1-5,共5页
大米蛋白质渣是大米淀粉糖企业的加工副产品。试验以豆粕、大米蛋白质渣为主要原料,以假丝酵母为菌种,进行一系列固体发酵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大米蛋白质渣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对豆粕发酵粗蛋白质含量的影... 大米蛋白质渣是大米淀粉糖企业的加工副产品。试验以豆粕、大米蛋白质渣为主要原料,以假丝酵母为菌种,进行一系列固体发酵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大米蛋白质渣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对豆粕发酵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米蛋白质渣的豆粕固体发酵的最佳添加量为30%,即豆粕与大米蛋白质渣的质量比为7:3。最佳发酵温度为30℃,接种量10%,发酵时间48 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粗蛋白质含量达到5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质渣 豆粕 固态发酵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复合菌固体发酵野生构树叶制备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鹏涛 李杭庆 +5 位作者 李琛 李鹏 王珍珍 章亭洲 葛青 毛建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48-156,共9页
为降低构树叶中单宁含量,采用蒸汽爆破、球磨等方式对构树叶进行预处理,以抗营养因子单宁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酿酒酵母菌的复合菌固态发酵构树叶制备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 为降低构树叶中单宁含量,采用蒸汽爆破、球磨等方式对构树叶进行预处理,以抗营养因子单宁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酿酒酵母菌的复合菌固态发酵构树叶制备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汽爆压强1.4 MPa,维压时间90 s;球磨时间20 min;发酵时间4 d,含水量60%,发酵温度32.50℃,酿酒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1:1:1。构树叶经发酵、汽爆后发酵和球磨发酵后发酵单宁含量分别降低了36.2%、39.5%和60.5%;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23.59%、10.28%和7.84%;粗灰分含量分别增加了16.7%、31.80%和24.23%;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15.33%、12.32%和7.85%。构树叶的钙含量为2.70%,经发酵后钙含量无明显变化,经汽爆发酵后和球磨发酵后分别增加了23.33%和22.22%(P<0.05),预处理和发酵对磷和粗脂肪的含量几乎无影响,磷含量约为0.3%,粗脂肪含量约为2.4%。原料发酵、汽爆发酵和球磨发酵的酶活力分别高达41.43、44.77和65.10 U。球磨发酵降单宁效果要远远优于汽爆发酵和原料发酵,原料发酵的蛋白增加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构树叶 蛋白饲料 球磨发酵 汽爆发酵 抗营养因子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