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龙泉市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红敏 瞿虹 +4 位作者 周善森 沈庆华 叶晓霞 陈杏林 汪荷娟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龙泉市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市,竹林面积居浙江省第二位。通过分析龙泉市竹类资源现状、竹类资源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竹类资源开发利用与竹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竹类资源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竹产业健康、快速、可... 龙泉市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市,竹林面积居浙江省第二位。通过分析龙泉市竹类资源现状、竹类资源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竹类资源开发利用与竹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竹类资源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竹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发展对策 龙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林业公平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丽 程云行 胡根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9-3441,共3页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集体林权改革的推进,林业公平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社区林业的概念及社区林业公平、平等与效率的区别,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社区林业公平的研究视角(经济公平和政策公平、性别公平)及社区林...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集体林权改革的推进,林业公平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社区林业的概念及社区林业公平、平等与效率的区别,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社区林业公平的研究视角(经济公平和政策公平、性别公平)及社区林业公平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推进区林业公平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林业公平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社区林业公平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林业 社区林业公平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优树子代苗期生长遗传和变异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林磊 周志春 +4 位作者 范辉华 金国庆 冯建国 陈柳英 王月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浙江龙泉和淳安3个试验点的96~141个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测定材料,以研究和揭示其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木荷苗高、地径、叶片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在家系间的遗传...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浙江龙泉和淳安3个试验点的96~141个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测定材料,以研究和揭示其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木荷苗高、地径、叶片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皆达到极显著水平。性状遗传力估算值显示,苗高和叶片长分别受中等和较强的家系与加性遗传控制,而地径、叶片数和叶片宽等则受弱度至中等的家系和加性遗传控制。试验观测到,与来自较北部和较高海拔地区的家系比较,来自较南部和低海拔地区的家系在各区试点的苗木生长量大、叶片宽大、叶片数多,说明木荷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的家系效应中还存在明显的产地效应。木荷苗高和地径等不仅立地效应显著,而且存在显著的家系与立地互作效应。基于家系苗期测定结果,以苗高为标准,分别为水热条件较好的中心产区(福建建瓯)、一般产区(浙江龙泉)和水热资源较差的北缘区(浙江淳安)初选出20个速生的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家系 苗木性状 遗传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和紫杉醇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蕊 周志春 +3 位作者 余能健 骆文坚 冯建国 金国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2,共7页
利用在福建明溪和浙江龙泉农田庇荫设施栽培的24个种源的2年生南方红豆杉种源试验林,研究幼林收获期生长、分枝、生物收获量和枝叶紫杉醇含量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并综合选育出一批药用优良种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树树高、当... 利用在福建明溪和浙江龙泉农田庇荫设施栽培的24个种源的2年生南方红豆杉种源试验林,研究幼林收获期生长、分枝、生物收获量和枝叶紫杉醇含量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并综合选育出一批药用优良种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树树高、当年抽梢长、地径、冠幅、最长侧枝长、当年侧枝数、侧枝总数和鲜枝叶紫杉醇含量等在种源间差异显著,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来自气候温暖但年降水量较少地区的种源生长快、分枝多、树冠浓密。与生长和分枝性状不同,产地年均温低、≥10℃积温小的种源其鲜枝叶紫杉醇含量较高,产地年降水量对种源鲜枝叶紫杉醇含量影响较小。南方红豆杉生长和分枝性状不仅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而且存在明显的地点效应和种源×地点互作,栽植地水热资源丰富及适宜栽植密度可显著促进植株的树高和分枝生长及生物收获量的提高。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种源鲜枝叶紫杉醇含量与生长、分枝性状和生物收获量则不显著负相关或不显著正相关,有利于生物收获量大、紫杉醇含量高的优良种源选择。依据鲜枝叶紫杉醇含量和产量筛选出安徽黄山、福建柘荣、湖南桑植、贵州黎平、云南石屏5个药用优良种源,其单株鲜枝叶紫杉醇产量大于种源总体平均值的17.65%25.77%,鲜枝叶紫杉醇含量皆在97 mg.kg-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生长 紫杉醇含量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伯乐树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沙沙 黄华宏 +4 位作者 童再康 周厚君 时剑 余国民 骆文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2-367,共6页
利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3份伯乐树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3条ISSR和10条RAPD引物分别得到79条和57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50条和3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分别为63.29%和57.89%;ISSR和RAPD检测的有效等位... 利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3份伯乐树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3条ISSR和10条RAPD引物分别得到79条和57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50条和3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分别为63.29%和57.89%;ISSR和RAPD检测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036和1.3601,基因多样性为0.2305和0.2115,Shannon信息指数为0.3405和0.3145;分析表明23份伯乐树之间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比ISSR和RAPD在PCR反应中的稳定性和检测变异的能力表明,对于试验条件的稳定性而言,ISSR优于RAPD,且总的来说ISSR能检测到比RAPD更多的遗传变异。另外,本研究推断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的片断化是导致伯乐树濒危现状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RAPD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安息香人工林生长与优树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因刚 周小平 +4 位作者 柳新红 华朝晖 刘伟 刘建灵 谢建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位于浙江省云和县、遂昌县、龙泉市和开化县等地的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人工林生长情况,并利用优势木对比法进行了优树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在云和、遂昌和龙泉3个试验点,4年生越南安息香的胸径... 以位于浙江省云和县、遂昌县、龙泉市和开化县等地的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人工林生长情况,并利用优势木对比法进行了优树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在云和、遂昌和龙泉3个试验点,4年生越南安息香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树种,但以遂昌点试验林为最好,其胸径、树高和材积均值分别为7.47 cm、6.95 m和0.015 9 m3。在对5年生试验林全面踏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分别为开化、遂昌和龙泉三地初选出优良度高、形质指标好的KH-03C、SC-01C和LQ-02C等材用优树6株,为开化、遂昌和云和三地初选出KH-05Y、SC-01Y和YH-02Y等油用优树1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安息香 人工林 生长:优树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市黑杨直径结构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宝刚 周红敏 +1 位作者 李世伟 殷昭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901-12902,共2页
分析了黑杨树的直径结构特征,分别利用5种分布函数即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以及Logistic分布对黑杨树林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5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结果和检验结果一致表明,在这5个拟合... 分析了黑杨树的直径结构特征,分别利用5种分布函数即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以及Logistic分布对黑杨树林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5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结果和检验结果一致表明,在这5个拟合分布函数中,Weibull分布用于拟合黑杨树林分直径分布的效果最好,Gamma分布的拟合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径结构 黑杨 正态分布 WEIBULL分布 GAMMA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Logistic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等优良菇木树种萌芽更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光权 杜国坚 +3 位作者 吴永丰 汪奎宏 吴士元 黄海泳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7,共7页
在庆元县菇木树种人工林内,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采伐季节、伐根高度和伐根完整程度三个因子对马褂木、枫香、锥栗、秃瓣杜英、南酸枣、桤木伐根萌芽数的影响,发现了这三个因子的优良组合,对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褂木 枫香 锥栗 秃瓣杜英 南酸枣 桤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速生优质种源多性状选择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樊琳 江波 +5 位作者 沈爱华 洪昌端 徐永星 徐金良 吴毅聪 徐国才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32,共9页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的13、16、18、28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力在中等以上;以速生优质为目标作综合指数... 对杉木种源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的13、16、18、28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材性测定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木材比重、形数等性状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种源的遗传力在中等以上;以速生优质为目标作综合指数选择,从57个参试种源中,评选出福建崇安、建瓯、浦城、贵州锦屏、广西融水、福建武平、南平7个优良种源,其中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为稳定性好种源,在13年生时其材积遗传增益为417%~823%,在28年生时,其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77%~156%、99%~309%、308%~911%;生长性状与木材比重无显著的表型相关,但两者遗传相关呈负向,随林龄增加达到高度负相关,生长性状的改良有降低木材比重的趋势;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等优良种源早期就表现出速生性,而福建崇安、浦城、建瓯等武夷山闽西北山地种源,前期速生性并不十分显著,随林龄增大,其生长速率加快,直径生长尤为突出,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更适合在浙江省推广应用。杉木种源研究应延续到半个轮伐期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速生优质 现实增益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容器育苗基质肥料配方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根长 冯建国 +4 位作者 周红敏 李一君 李莹 马雪红 周志春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5,共4页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中施用不同量的缓效肥对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泥炭+谷壳=7:3时有利于木荷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且其芽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在此基质配比下,施肥量为A2(...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中施用不同量的缓效肥对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泥炭+谷壳=7:3时有利于木荷苗高和地径的生长且其芽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在此基质配比下,施肥量为A2(1.5 kg缓释肥/m3)或者是A3(2.0 kg/m3)时木荷容器苗各个生长指标均较优。考虑生产成本,以基质施肥量配方A2即泥炭+谷壳(7:3)+1.5 kg缓释肥/m3为较优的基质配比和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容器苗 基质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三水平后代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建章 陈益泰 +2 位作者 祝春敏 兰玉 冯建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在杉木4个产地,分别随机选择当地起源的4个体分,每个体分选5株优势未(林分年龄均为25a以上,优势木之间相距50m以上)采种育苗造林,进行3水平后代测定,并研究了杉木生长在产地间、产地内林分间和林分内家系间3个层次的遗传变异规律... 在杉木4个产地,分别随机选择当地起源的4个体分,每个体分选5株优势未(林分年龄均为25a以上,优势木之间相距50m以上)采种育苗造林,进行3水平后代测定,并研究了杉木生长在产地间、产地内林分间和林分内家系间3个层次的遗传变异规律。7年生时的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产地、林分和家系3个层次上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3性状产地间的遗传方差分别占总遗传方差的82.7%、75.4%和78.8%;产地内林分间分别占7.0%、10。6%和10、1%;林分内家系间分别占10.3%、14、0%和11.1%。树高、胸径和材积的产地间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75%、13、92%和35.82%:产地内林分间分别为3、41%、5.22%和12.83%;林分内家系间分别为4.15%6.00%和1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长 遗传变异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源地理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辛作 洪昌端 +4 位作者 徐金良 吴毅聪 夏根清 徐国才 汪林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24,共5页
对第1、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生长量、开花结实、木材密度、冻害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材积与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呈显著负相关,树高与枝盘数、胸径与冠幅相关极为密切。不同种源生长期有差异,变幅在190~220d... 对第1、第2次杉木种源试验林进行生长量、开花结实、木材密度、冻害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杉木种源的材积与地理经纬度、海拔高呈显著负相关,树高与枝盘数、胸径与冠幅相关极为密切。不同种源生长期有差异,变幅在190~220d。杉木优良种源大多来自中心产区,产地分布自我国西南到东南。中心产区种源结实率和结实量明显小于南北两亚热带种源,其地理变异呈“V”形趋势。杉木种源冻害程度与地理纬度是密切负相关。木材密度同地理纬度相关极显著,从北到南呈纬向下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良种良法造林试验效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章 游昌顺 +2 位作者 冯建国 祝春敏 胡根长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42,共3页
为提高杉木的年均经济效益,于1984年设置了杉木良种良法造林试验林,选用本所选育的杉木浙龙15优良家系苗,进行良种良法造林与良种普通法造林试验对比,于1995年8月进行调查、检测,以良种良法造林的材积生长量大于良种普通法造林63.... 为提高杉木的年均经济效益,于1984年设置了杉木良种良法造林试验林,选用本所选育的杉木浙龙15优良家系苗,进行良种良法造林与良种普通法造林试验对比,于1995年8月进行调查、检测,以良种良法造林的材积生长量大于良种普通法造林63.9%,大于国有林相近林龄组(中龄林组)的195.2%,按最低杉木商品出材率计,良种良法年均每公顷纯收入达3928.8元,与柑桔承包年均每公顷净交4500余kg柑桔的价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 杉木 造林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宽尾凤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周善森 刘伟 +2 位作者 周红敏 刘国龙 陈杏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4,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研究宽尾风蝶(Agehana elwesi)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中国宽尾凤蝶在浙江龙泉1年发生2代,也有个别1年1代。以蛹越冬,翌年5月上甸至6月上旬陆续羽化,产卵于寄主嫩叶正面,5月中旬开始孵化第1代幼虫... 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研究宽尾风蝶(Agehana elwesi)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中国宽尾凤蝶在浙江龙泉1年发生2代,也有个别1年1代。以蛹越冬,翌年5月上甸至6月上旬陆续羽化,产卵于寄主嫩叶正面,5月中旬开始孵化第1代幼虫,一直到7月上旬。6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7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一直延续至8月下旬。幼虫5龄,卵孵化期6~13d,幼虫期34~58d,蛹期13~18d,越冬代蛹期205~260d,成虫寿命18~30d,每雌虫可产卵9~32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宽尾凤蝶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菇耳林循环利用营造培育方式的研究
15
作者 周善森 何金根 雷小平 《食用菌》 2012年第4期73-74,共2页
菇耳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阔叶树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制约了菇耳产业的稳步发展。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的方式:以短轮伐期与截杆萌条培育技术营造菇耳林,可加快菇耳林资源发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合理的... 菇耳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阔叶树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制约了菇耳产业的稳步发展。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的方式:以短轮伐期与截杆萌条培育技术营造菇耳林,可加快菇耳林资源发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为菇耳产业可持续性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提供充足的优质资源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耳林 良性循环 营造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林区菇耳生产与阔叶林消长的研究
16
作者 张寿橙 周善森 《食用菌》 2012年第4期69-72,共4页
三十年来,我国菇耳业逢勃发展,对菇耳是破坏森林或合理利用,一直争论不休。不少林区唯恐发展菇耳对森林保育不利而不肯放手:有采取许可证办法、也有明令禁止种香菇。与此相反,一些贫林地区,虽资源不足,如浙江磐安、福建寿宁则大... 三十年来,我国菇耳业逢勃发展,对菇耳是破坏森林或合理利用,一直争论不休。不少林区唯恐发展菇耳对森林保育不利而不肯放手:有采取许可证办法、也有明令禁止种香菇。与此相反,一些贫林地区,虽资源不足,如浙江磐安、福建寿宁则大胆放手发展菇耳生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浙江龙泉市科技局为此立项对龙泉菇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耳生产 菇林资源 资源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2 位作者 姜景民 何贵平 余国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分布在我国的7个毛红椿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群体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变异;毛红椿群体的等位基因的平均数为6.1,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00 6;毛红椿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平...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分布在我国的7个毛红椿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群体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变异;毛红椿群体的等位基因的平均数为6.1,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00 6;毛红椿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为0.185 4,在FST值的基础上估算毛红椿群体间的基因流(Nm)为1.098 3。采用平均距离方法(UPGMA)对7个群体进行了聚类,对各群体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显著相关。分析了毛红椿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SSR 分子标记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配比、缓释肥量和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5
18
作者 马雪红 胡根长 +1 位作者 冯建国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09,共5页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采用析因试验设计,开展了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对1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比例的提高,木荷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而根系参数减少致使根冠比下降;当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量在2.5 kg以上时,缓释肥施用量对木荷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大却会明显影响根系的发育;容器规格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和质量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明显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及根系的发育,但根冠比有所下降。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综合考虑,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的优化培育方案为:基质的泥炭与谷糠比为7∶3,每立方米基质中缓释肥施用量为2.5 kg,容器规格为5.5 cm×10 cm。此外统计分析还表明,木荷容器苗质量不仅受基质配比、缓释肥施用量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而且其主效应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即可根据基质配比相应地调整缓释肥施用量或改变容器规格大小,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木荷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轻基质容器苗 基质配比 缓释肥 容器规格 苗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珍贵用材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方案优选 被引量:82
19
作者 周志春 刘青华 +3 位作者 胡根长 刘荣松 陈杏来 冯建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178,共7页
珍贵用材树种由于其木材品质出众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并且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珍贵用材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珍贵用材树种天然资源严重匮乏,主要依赖进口的珍贵木材价格以每年30%的速率增长,因此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前景看好。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红豆树 浙江楠 网袋容器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红豆树人工林生长和心材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蕊 王秀花 +2 位作者 陈柳英 冯建国 周志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2-419,共8页
选用浙闽23~38年生的8块红豆树Ormosia hosiei人工片林,以研究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龄等对红豆树人工林生长和材质材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这些因子对红豆树心材生长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工栽植的红豆树分叉干率较高(59.1%)、树干... 选用浙闽23~38年生的8块红豆树Ormosia hosiei人工片林,以研究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龄等对红豆树人工林生长和材质材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这些因子对红豆树心材生长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工栽植的红豆树分叉干率较高(59.1%)、树干通直度较低,需加强修枝和抹芽等促使其优质干材的形成和生长。好的立地条件和适宜的林分密度有利于促进红豆树径向生长和木材积累量。红豆树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中等,为0.50~0.59 g.m-3,平均为0.543 2 g.m-3,较少受立地和林龄的影响。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向外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第35轮后趋于平缓或下降,其径向均匀性相对较高。红豆树心材半径和心材面积分别与胸径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2=0.749,F1,315=17.91,P=0.005)和幂函数正相关(R2=0.7719,F1,315=20.3,P=0.004)关系,可通过延长培育周期和提高径生长量等来培养大径阶、高心材率的红豆树优质干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红豆树 人工林 生长 木材基本密度 心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