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
41
1
作者
王华弟
沈颖
+2 位作者
黄茜斌
梁森苗
徐志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0-646,共7页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果】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主要病虫害。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达98.71%和99.19%;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达97.42%;试验筛选出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防治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结论】在杨梅生产上应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种植优良品种、冬季清园为主的农业防治,防虫网覆盖技术为主的物理防治,登记药剂科学合理使用和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病虫害种类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技术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果蝇种群发生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王华弟
沈颖
+2 位作者
汪恩国
黄茜斌
徐志宏
《农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14,共9页
为了探明杨梅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综合防控技术,2003—2015年在浙江省临海市和黄岩区对杨梅果蝇发生规律、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果蝇种群数量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出现2次高峰期,杨梅挂果期危害重;东魁...
为了探明杨梅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综合防控技术,2003—2015年在浙江省临海市和黄岩区对杨梅果蝇发生规律、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果蝇种群数量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出现2次高峰期,杨梅挂果期危害重;东魁杨梅栽培、果园复杂环境、冬季气温偏高和天敌控制能力下降是该虫种群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制定了预测预报方法,建立了发生危害预测模型,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3.3%。罗帐杨梅栽培技术防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93.61%~96.25%;60 g/L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液,在杨梅采前45、30、20天喷施,虫口减少率为92.94%~95.72%,果实危害下降率为91.56%~95.78%,且降解速度快,已取得农业部农药登记。集成了一套杨梅果蝇防控对策和以监测预警预报为基础,物理阻隔、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互协调、有机配套的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杨梅果蝇的发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果蝇
种群发生动态
监测预报
综合防治
集成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的积累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
40
3
作者
谢鸣
陈俊伟
+5 位作者
程建徽
秦巧平
蒋桂华
王力宏
王允镔
戚行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4-638,共5页
以东魁、荸荠种、水梅为试材,研究了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积累及其关系。根据杨梅果实大小的增加将果实发育大致分为3个阶段,呈双“S型”曲线动态变化:第1阶段(约盛花32d前)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快;第2阶段(32-63d)果核发育硬化,果重增加明显;...
以东魁、荸荠种、水梅为试材,研究了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积累及其关系。根据杨梅果实大小的增加将果实发育大致分为3个阶段,呈双“S型”曲线动态变化:第1阶段(约盛花32d前)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快;第2阶段(32-63d)果核发育硬化,果重增加明显;第3阶段(63d至成熟)果实进入快速增长高峰,果重迅速增加,光合产物在果实中迅速积累。杨梅果实中积累的糖主要是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仅占总糖的1/4,蔗糖含量在发育初期和中期都较低,盛花52d后开始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东魁高于水梅、荸荠种;葡萄糖和果糖变化大致保持同步,第1阶段较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第3阶段迅速积累达到最高,与蔗糖积累基本保持一致,成熟时东魁与水梅较荸荠种高且相近。杨梅果实中酸性转化酶(Ivr)与中性转化酶(Nvr)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幼果早期最高,中期降低后维持较低活性直至成熟。品种间pH值变幅相似,果实发育第1阶段最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转色后上升。相关分析表明:果实发育动态与蔗糖、葡萄糖、果糖的积累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果实横径的增加与果实糖积累组分中蔗糖的变化2者间相关性最大(r=0.93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实发育
糖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
41
1
作者
王华弟
沈颖
黄茜斌
梁森苗
徐志宏
机构
浙江省
农药检定管理所
浙江省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浙江
农林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0-646,共7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C32008)
文摘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果】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主要病虫害。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达98.71%和99.19%;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达97.42%;试验筛选出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防治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结论】在杨梅生产上应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种植优良品种、冬季清园为主的农业防治,防虫网覆盖技术为主的物理防治,登记药剂科学合理使用和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关键词
杨梅
病虫害种类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技术
浙江
Keywords
Myrica rubra
pests and diseases
occurrence regularity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Zhejiang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果蝇种群发生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20
2
作者
王华弟
沈颖
汪恩国
黄茜斌
徐志宏
机构
浙江省
农药检定管理所
浙江省
临海市农业
技术推广
中心
浙江省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
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出处
《农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14,共9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杨梅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应用"(2015C32008)
文摘
为了探明杨梅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综合防控技术,2003—2015年在浙江省临海市和黄岩区对杨梅果蝇发生规律、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果蝇种群数量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出现2次高峰期,杨梅挂果期危害重;东魁杨梅栽培、果园复杂环境、冬季气温偏高和天敌控制能力下降是该虫种群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制定了预测预报方法,建立了发生危害预测模型,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3.3%。罗帐杨梅栽培技术防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93.61%~96.25%;60 g/L乙基多杀菌素2000倍液,在杨梅采前45、30、20天喷施,虫口减少率为92.94%~95.72%,果实危害下降率为91.56%~95.78%,且降解速度快,已取得农业部农药登记。集成了一套杨梅果蝇防控对策和以监测预警预报为基础,物理阻隔、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互协调、有机配套的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杨梅果蝇的发生危害。
关键词
杨梅果蝇
种群发生动态
监测预报
综合防治
集成应用
Keywords
Red Bayberry Bat Fly
Population Dynamics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Integrated Control
Integrated Application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的积累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
40
3
作者
谢鸣
陈俊伟
程建徽
秦巧平
蒋桂华
王力宏
王允镔
戚行江
机构
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浙江省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4-638,共5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389)。
文摘
以东魁、荸荠种、水梅为试材,研究了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积累及其关系。根据杨梅果实大小的增加将果实发育大致分为3个阶段,呈双“S型”曲线动态变化:第1阶段(约盛花32d前)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快;第2阶段(32-63d)果核发育硬化,果重增加明显;第3阶段(63d至成熟)果实进入快速增长高峰,果重迅速增加,光合产物在果实中迅速积累。杨梅果实中积累的糖主要是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仅占总糖的1/4,蔗糖含量在发育初期和中期都较低,盛花52d后开始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东魁高于水梅、荸荠种;葡萄糖和果糖变化大致保持同步,第1阶段较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第3阶段迅速积累达到最高,与蔗糖积累基本保持一致,成熟时东魁与水梅较荸荠种高且相近。杨梅果实中酸性转化酶(Ivr)与中性转化酶(Nvr)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幼果早期最高,中期降低后维持较低活性直至成熟。品种间pH值变幅相似,果实发育第1阶段最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转色后上升。相关分析表明:果实发育动态与蔗糖、葡萄糖、果糖的积累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果实横径的增加与果实糖积累组分中蔗糖的变化2者间相关性最大(r=0.93255**)。
关键词
杨梅
果实发育
糖积累
Keywords
Bayberry(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 )
Fruit development
Sugar accumulation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王华弟
沈颖
黄茜斌
梁森苗
徐志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杨梅果蝇种群发生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王华弟
沈颖
汪恩国
黄茜斌
徐志宏
《农学学报》
201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的积累及其关系研究
谢鸣
陈俊伟
程建徽
秦巧平
蒋桂华
王力宏
王允镔
戚行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