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意湘 马晓晓 +6 位作者 郝欣蕊 刘劲 廖双菊 梅虹霞 苏颖 郑丽丹 林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552,共8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对原代神经干细胞(NSC)和NE-4C小鼠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原代NSC来源于孕15 d(E15)远交群SD胎大鼠脑皮质;NE-4C细胞为小鼠NSC。MEHP 0,1,10,100和1000μmol·L^(-1)处理72 h后,CCK-8法...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对原代神经干细胞(NSC)和NE-4C小鼠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原代NSC来源于孕15 d(E15)远交群SD胎大鼠脑皮质;NE-4C细胞为小鼠NSC。MEHP 0,1,10,100和1000μmol·L^(-1)处理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R)、Y性别决定区框2(Sox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EHP1000μmol·L^(-1)作用72 h后,NE-4C和NSC细胞活力明显减弱,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0.3%和40.0%。Ed U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EHP 100μmol·L^(-1)组细胞增殖率降低,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4.8%和12.0%(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MEHP 100μmol·L^(-1)处理72 h后,NE-4C细胞的迁移率降低至(63.4±2.0)%(P<0.05)。MEHP 100μmol·L^(-1)组NE-4C中与增殖和迁移相关的基因GR,Stat3和Sox2的表达下调,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49.8%,26.0%和14.0%(P<0.05);在NSC中的相应基因也下调,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0.0%,14.0%和15.3%;在NE-4C中与增殖及迁移相关的蛋白GR,GRβ,p-Stat3和Sox2的表达下调,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0.17,0.87±0.35,0.62±0.24和0.81±0.22(P<0.05);在NSC中相应蛋白表达也下调,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2±0.20,0.56±0.12,0.53±0.20和0.84±0.36(P<0.05)。结论大剂量MEHP可抑制NS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R介导的Stat3及Sox2的作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 神经干细胞 NE-4C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调节腺苷信号通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2
作者 苏颖 胡志妍 +4 位作者 贾改丽 李莉 俞陈陈 朱雅冰 谢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6-264,共9页
目的:探索孕酮通过调节生殖内分泌靶器官睾丸和疼痛相关脑区终纹床核(bed nuclei of the stria terminals, BST)腺苷信号通路缓解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的... 目的:探索孕酮通过调节生殖内分泌靶器官睾丸和疼痛相关脑区终纹床核(bed nuclei of the stria terminals, BST)腺苷信号通路缓解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腺苷A1受体(A1R)拮抗剂组(DPCPX, 2 mg·kg-1)和孕酮组(PROG,12 mg·kg-1)。结扎后第14天开始各组连续14天分别给予溶剂、DPCPX或孕酮干预。进行L4-5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 SDH) 5’-核苷酸酶(ecto-5’-nucleotidase, CD73)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大鼠血清睾酮含量以及DRG、SDH、睾丸和BST的CD73或A1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睾酮、DRG和SDH的CD73阳性细胞数以及DRG、SDH、睾丸和BST的A1R蛋白,显著下降或减少(P <0.05)。与模型组相比,PROG组和DPCPX组血清睾酮含量都有回升(P <0.05),但PROG组回升更显著(P <0.05);孕酮组DRG和SDH的CD73阳性细胞和A1R蛋白显著增多(P <0.05),但DPCPX抑制这些改变(P <0.05);孕酮组睾丸和BST的CD73蛋白和A1R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与孕酮组相比,DPCPX对睾丸和BST的CD73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抑制了A1R蛋白水平恢复(P <0.05)。结论:孕酮通过调节DRG、SDH与生殖内分泌靶器官睾丸和疼痛相关脑区BST腺苷信号通路的上游信号CD73和下游信号A1R,缓解了大鼠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结扎损伤 5’-核苷酸酶 腺苷A1受体 生殖内分泌 终纹床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VT-14225通过抑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还原活性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迁移
3
作者 马君梅 南海函 +9 位作者 胡志妍 陈依尔 崔燕华 陈星驰 李莉 苏颖 梅虹霞 缪项慧 张旭彤 林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8-288,共11页
目的探讨BVT-14225(BVT)通过抑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的还原活性对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取孕15 d SD胎大鼠的大脑皮质,分离培养原代NSC,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NSC标志物巢蛋白和性别决定基因相关... 目的探讨BVT-14225(BVT)通过抑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的还原活性对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取孕15 d SD胎大鼠的大脑皮质,分离培养原代NSC,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NSC标志物巢蛋白和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2)进行染色,鉴定原代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核酸凝胶电泳法检测11β-HSD1 mRNA在NSC上的表达。细胞随机分为5组:细胞对照组(培养48 h)、溶剂对照组(0.1%DMSO孵育48 h)、DHC模型组(DHC 10.0μmol·L^-1处理48 h)、BVT对照组(BVT 10.0μmol·L^-1处理48 h)和BVT干预组(BVT 10μmol·L^-1处理1 h后再给予DHC10.0μmol·L^-1,继续处理48 h)。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NSC的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细胞毒性;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检测11β-HSD1酶的还原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11β-HSD1蛋白表达水平;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的分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NSC的迁移能力。结果巢蛋白和Sox2免疫染色鉴定原代培养细胞为NSC,核酸凝胶电泳条带图证明11β-HSD1 mRNA在NSC定性表达。LDH释放实验结果显示,DHC 10.0μmol·L^-1和BVT 10.0μmol·L^-1对NSC均无毒性作用。UPLC-MS实验结果显示,BVT 10.0μmol·L^-1能显著降低11β-HSD1的还原活性(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DHC 10.0μmol·L^-1和BVT 10.0μmol·L^-1均不改变11β-HSD1蛋白表达水平。EdU实验结果显示,DHC 10.0μmol·L^-1可抑制NSC增殖(P<0.01),但BVT 10.0μmol·L^-1预处理可显著缓解DHC 10.0μmol·L^-1对NSC增殖的抑制(P<0.05)。GFAP和NeuN的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表明,DHC 10.0μmol·L^-1和BVT 10.0μmol·L^-1均不影响NSC分化。划痕实验结果显示,DHC 10.0μmol·L^-1不影响NSC的迁移,但BVT 10.0μmol·L^-1预处理可显著促进NSC迁移(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浓度显著升高时,BVT可通过抑制NSC 11β-HSD1的还原活性促进NSC增殖和迁移,但对分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T-14225 神经干细胞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外侧杏仁核至伏隔核环路在大鼠丙泊酚依赖中的作用
4
作者 黄炳武 陈依尔 +3 位作者 崔燕华 连庆泉 苏颖 林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8-425,共8页
目的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BLA)至伏隔核(NAc)环路在大鼠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①通过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训练将大鼠分为丙泊酚依赖大鼠和丙泊酚非依赖大鼠,Western印迹法检测2种大鼠NAc内谷氨酸能α-氨基-3-羟... 目的探讨基底外侧杏仁核(BLA)至伏隔核(NAc)环路在大鼠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①通过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训练将大鼠分为丙泊酚依赖大鼠和丙泊酚非依赖大鼠,Western印迹法检测2种大鼠NAc内谷氨酸能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叶恶唑丙酸受体(AMPAR)的亚基GluA1和GluA2蛋白表达水平。②24只丙泊酚依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BQX(AMPAR拮抗剂)0.25,0.5和1μg组,在连续14 d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训练后,第15天测试前30 min于NAc内注射生理盐水或NBQX,观察NBQX对大鼠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③24只丙泊酚依赖大鼠随机分为增强型黄绿色荧光蛋白(eYFP)组、eYFP+NBQX组、光敏感通道蛋白(ChR2)-eYFP组和ChR2-eYFP+NBQX组。其中eYFP组和eYFP+NBQX组在BLA区注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钙调蛋白依赖激酶Ⅱα(CaMKⅡα)-eYFP,ChR2-eYFP组和ChR2-eYFP+NBQX组在BLA区注射AAV-CaMKⅡα-ChR2-eYFP。在病毒表达4周后,进行连续14 d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训练,于第15天测试前30 min,eYFP组和ChR2-eYFP组在NAc区给予生理盐水,而eYFP+NBQX组和ChR2-eYFP+NBQX组在NAc区给予NBQX 0.5μg,并在测试期间蓝光刺激BLA-NAc环路,观察兴奋BLA-NAc环路对大鼠丙泊酚觅药行为的影响。结果①与丙泊酚非依赖组相比,丙泊酚依赖组大鼠有效鼻触次数明显增加(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丙泊酚依赖大鼠较丙泊酚非依赖大鼠NAc GluA1和GluA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NBQX 0.5和1μg组大鼠有效鼻触次数显著减少(P<0.01)。③与eYFP组相比,ChR2-eYFP组大鼠有效鼻触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eYFP+NBQX组相比,ChR2-eYFP+NBQX组大鼠有效鼻触次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兴奋BLA-NAc环路可增加大鼠丙泊酚自身给药行为,该作用可能由NAc区AMPAR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外侧杏仁核 伏隔核 NBQX 丙泊酚 自身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