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董秀金 王小骊 +1 位作者 叶雪珠 胡桂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477-10477,10480,共2页
从食品安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食品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原则和方法,从监管体系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 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卫斌 顾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5-216,220,共3页
在对食品供应链过程中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电子化食品供应链管理为技术支撑,以EAN·UCC系统为基础,运用RFID技术进行食品安全追溯。
关键词 食品供应链管理 食品安全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远 樊瑞莉 张令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31,共3页
对功能性食品的特点、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对解决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功能性食品 食品安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核壳表面分子印迹-在线衍生液相色谱法测定特医食品中L-羟脯氨酸含量
4
作者 朱帅 孙璐璐 +5 位作者 沈松松 赵淑娟 魏旭东 冯婷婷 李娜 张水锋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0,共7页
基于磁性分子印迹净化处理和柱前自动在线衍生,建立特医食品中L-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以L-羟脯氨酸(L-Hydroxyproline,L-Hyp)作为模板分子,Fe3O4作为磁核,制备对L-Hyp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核壳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用于对特医食品中L-Hyp... 基于磁性分子印迹净化处理和柱前自动在线衍生,建立特医食品中L-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以L-羟脯氨酸(L-Hydroxyproline,L-Hyp)作为模板分子,Fe3O4作为磁核,制备对L-Hyp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核壳表面分子印迹微球,用于对特医食品中L-Hyp进行净化和富集。结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通过编辑自动进样程序,实现在定量环内衍生,经亲水型(HILIC)色谱柱分离后,由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L-Hyp在1~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特医食品中检出限为3.0 mg/kg,定量限为10.0 mg/kg,回收率为81.0%~105.0%,精密度为1.5%~7.8%。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可自动化衍生、抗干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特医食品中L-Hyp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分子印迹 L-羟脯氨酸 在线衍生 液相色谱法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剑众 励建荣 +1 位作者 顾振宇 邓少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6期47-48,49,共3页
通过剖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特点及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内容 ,阐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和安全控制 ,具有知识的广泛性 ,检验 (测 )手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有关方... 通过剖析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特点及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内容 ,阐述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和安全控制 ,具有知识的广泛性 ,检验 (测 )手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学”有关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 食品质量 知识 剖析 内容 必要性 安全 手段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体会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广英 励建荣 +1 位作者 邓少平 陈荷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为开阔学生视野,使食安专业学生在有限课时之内学到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更多更新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用途,本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在较短课时内增补和添加了部分... 为开阔学生视野,使食安专业学生在有限课时之内学到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更多更新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用途,本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在较短课时内增补和添加了部分内容和新知识,并精心安排和设计,尽可能保证实验课的课时数。以案例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严格要求,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试验和研究素质、关注学科前沿,学会了解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开创教学内容新领域。通过上述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总结在此,以供同行批判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央红 方金玉 +1 位作者 朱军莉 王彦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2-289,共8页
食品质量安全是保障现代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兽药残留、转基因食品及掺假等问题均会造成或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代谢组学作为新兴技术不断发展,通过研究生物体受外界干扰前后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 食品质量安全是保障现代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兽药残留、转基因食品及掺假等问题均会造成或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代谢组学作为新兴技术不断发展,通过研究生物体受外界干扰前后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而探究机体内代谢机制,适用于食品安全多种微量危害因子的鉴别和监测。此外,危害因子在食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可成为特定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致病菌作用机制和品质安全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阐述靶向代谢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介绍代谢组学技术常用的数据采集和数理统计方法,总结代谢组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兽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生鲜食品品质和肉制品掺假等食品品质和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组学联用技术提出展望,以期推动该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食品安全 技术平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免疫层析法结合智能手机在食品危害物质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欣瑶 沈央红 +3 位作者 赵秀玲 陈绅 费建枫 朱军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76-383,共8页
免疫层析法因其经济、简便、灵敏、特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快速检测。相对于胶体金纳米颗粒在定量和抗干扰上的局限,荧光纳米材料因优异光学性能已成为免疫层析法中重要的信号标签。本文简要综述了量子点、上转换纳米粒子、... 免疫层析法因其经济、简便、灵敏、特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快速检测。相对于胶体金纳米颗粒在定量和抗干扰上的局限,荧光纳米材料因优异光学性能已成为免疫层析法中重要的信号标签。本文简要综述了量子点、上转换纳米粒子、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持续发光纳米粒子等荧光纳米标签的制备和性能,重点介绍荧光免疫层析法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真菌毒素、农药兽药、抗生素、激素和内分泌干扰物、重金属等食品危害物中的检测与分析,阐述荧光免疫层析法与智能手机的联合使用,可为食品安全检测和现场实时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荧光纳米材料 危害物 智能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张卫斌 陈帅 +1 位作者 石双妮 叶知秋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目的]探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大黄鱼源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菌液电导率、碱性磷酸酶活性、紫外吸收物质、生物膜生成抑制率、菌落总数以及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分析ε-聚... [目的]探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大黄鱼源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菌液电导率、碱性磷酸酶活性、紫外吸收物质、生物膜生成抑制率、菌落总数以及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分析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生长情况、生物膜破坏情况及致腐能力的影响。[结果]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0,0.125 mg/mL;经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处理后,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被明显抑制,电导率、AKP酶活性以及紫外吸收物质泄漏明显增加,并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接种了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鱼块其细菌总数和TVB-N值明显下降。[结论]ε-聚赖氨酸盐酸盐能破坏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壁,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生长和影响致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波罗的海希瓦氏菌 荧光假单胞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快速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多种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47
10
作者 吴刚 鲍晓霞 +3 位作者 王华雄 俞春燕 吴慧明 叶庆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82,共6页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猪肉、牛肉、鸡肉及鱼肉中3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以乙腈作为溶剂,对试样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仪萃取,自动凝胶渗透色谱仪净化预处理,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再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磷型...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猪肉、牛肉、鸡肉及鱼肉中3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以乙腈作为溶剂,对试样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仪萃取,自动凝胶渗透色谱仪净化预处理,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再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磷型)检测,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分离效果良好,重现性好,灵敏度、精密度高,杂质干扰少。36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限(LOD)为0.0012mg/kg(乙拌磷)~0.014mg/kg(吡唑硫磷),定量限(LOQ)为0.004mg/kg(乙拌磷)~0.047mg/kg(吡唑硫磷)。当试样中有机磷农药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05,0.1,0.2mg/kg时,回收率为58.2%~106.3%。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和添加回收率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凝胶渗透色谱 加速溶剂萃取 有机磷农药 动物源性样品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二氧化钛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东雷 李鑫 +1 位作者 张越 陈小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4-345,349,共3页
100mg已研磨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用硝酸4mL和硫酸3mL混合酸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所得试样溶液中二氧化钛的含量。选择336.122nm波长为钛的分析线,钛的质量浓度在25 mg·L^(-1)以内与其信号值呈线性关系,方... 100mg已研磨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用硝酸4mL和硫酸3mL混合酸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所得试样溶液中二氧化钛的含量。选择336.122nm波长为钛的分析线,钛的质量浓度在25 mg·L^(-1)以内与其信号值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4.0mg·kg^(-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3.6%~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8)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二氧化钛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卜凡艳 韩剑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21-224,共4页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中综述了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如力学特性分析法、电磁特性法、光学特性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生物传感器分析法等在国内外食...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中综述了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如力学特性分析法、电磁特性法、光学特性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生物传感器分析法等在国内外食品质检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食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技术 食品品质 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及产地环境对西兰花质量安全的影响与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彩霞 张棋 +3 位作者 徐明飞 叶雪珠 陈剑 朱良其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708-1711,共4页
本研究以浙江省重点出口蔬菜西兰花为研究对象,开展农药残留代谢试验,对浙江省主产区的产地环境及西兰花铅、镉、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安全间隔期为14 d的情况下,对于限量标准较宽泛的茚虫威和毒死蜱不会产生超标... 本研究以浙江省重点出口蔬菜西兰花为研究对象,开展农药残留代谢试验,对浙江省主产区的产地环境及西兰花铅、镉、汞、砷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安全间隔期为14 d的情况下,对于限量标准较宽泛的茚虫威和毒死蜱不会产生超标现象,而对限量标准较严格的辛硫磷则容易超标。产地土壤和西兰花花蕾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产地土壤中汞含量和西兰花花蕾的铅含量有超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农药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醇沉水提-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铁皮石斛中的甘露糖含量
14
作者 朱帅 阮小娇 +1 位作者 张水锋 孙琦琦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建立超声辅助醇沉水提-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铁皮石斛中甘露糖含量的分析方法。将铁皮石斛粉末样品经高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除去杂质,冷冻条件下快速沉降,离心后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置于烘箱中烘干。用水在沸水浴中提取沉淀物中多... 建立超声辅助醇沉水提-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铁皮石斛中甘露糖含量的分析方法。将铁皮石斛粉末样品经高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除去杂质,冷冻条件下快速沉降,离心后得到沉淀物,沉淀物置于烘箱中烘干。用水在沸水浴中提取沉淀物中多糖,得到的多糖溶液在盐酸水解条件下得到甘露糖,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中性,用水定容后得到甘露糖样品待测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直接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最优的试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00 mg/L,检出限为0.1%,精密度RSD在1.1%~1.8%,与药典方法测得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3%~3.8%。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色谱峰干扰少、无需衍生的特点,适用于铁皮石斛中甘露糖含量的快速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铁皮石斛 甘露糖 醇沉水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组学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3 位作者 于平 朱军莉 王彦波 傅玲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9,共9页
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即是蛋白组学研究,蛋白组学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有望成为用来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诸多问题包括食品品质与安全等食品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蛋白组学为食品科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在食品科学研... 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即是蛋白组学研究,蛋白组学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有望成为用来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诸多问题包括食品品质与安全等食品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蛋白组学为食品科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即蛋白质组分分离、蛋白质组分鉴定、利用蛋白质组信息学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综述了蛋白组学技术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蛋白质信息学 食品科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在食品中的应用及体外消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玮琳 魏富强 韩剑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95-300,共6页
脂质体是由双亲性物质如磷脂组成的内部为水相、具有类细胞膜结构的双分子层闭合囊泡,因其具有保护、运载、靶向和缓释等特点,目前已在食品营养、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能。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质体的性质及特点,重... 脂质体是由双亲性物质如磷脂组成的内部为水相、具有类细胞膜结构的双分子层闭合囊泡,因其具有保护、运载、靶向和缓释等特点,目前已在食品营养、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能。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质体的性质及特点,重点综述了脂质体在脂类、抗氧化剂、酶与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食品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最后概述了脂质体作为食品营养因子运载体系在模拟体外胃和肠道消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食品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业废水的膜法处理与回用技术 被引量:14
17
作者 蔡邦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食品工业中产生的废水量大,水质恶劣,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味精和酒精生产中的废水以及大豆、谷物、果蔬、肉类、牛乳和饮料加工中的废水,是食品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文中在对大量文献资料的调研以及总结膜技术处理废水工程经验的基础上,... 食品工业中产生的废水量大,水质恶劣,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味精和酒精生产中的废水以及大豆、谷物、果蔬、肉类、牛乳和饮料加工中的废水,是食品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文中在对大量文献资料的调研以及总结膜技术处理废水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用微孔过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电渗析(ED)、渗透汽化(PV)、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处理食品工业废水的现状,概要分析了膜技术处理与回用食品工业废水的工艺参数、工程运行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 废水 膜技术 处理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实验设计优化鱿鱼甲醛复合抑制剂 被引量:8
18
作者 苗林林 朱军莉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48-351,共4页
为了研发水产品内源性甲醛的控制新技术,本文利用SAS软件的单纯型格子混料设计进行秘鲁鱿鱼甲醛复合抑制剂的优化。确定了茶多酚、氯化钙和氯化镁三种甲醛抑制剂的最佳配比为0.026%、0.642mmol/L、0.332mmol/L。通过模型的建立得到响应... 为了研发水产品内源性甲醛的控制新技术,本文利用SAS软件的单纯型格子混料设计进行秘鲁鱿鱼甲醛复合抑制剂的优化。确定了茶多酚、氯化钙和氯化镁三种甲醛抑制剂的最佳配比为0.026%、0.642mmol/L、0.332mmol/L。通过模型的建立得到响应值与三种物质配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其中茶多酚对鱿鱼甲醛的减少率影响最大,而氯化钙对二甲胺的减少率影响最大。方差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可靠的预测响应值,并且甲醛抑制剂在高温及pH6.0时能有效降低鱿鱼中甲醛和二甲胺含量。因此,该复合抑制剂可用于鱿鱼制品高温加工过程中内源性甲醛生成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甲醛 抑制剂 鱿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食品致腐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鲁重 刘静聪 +3 位作者 吴诗媛 冯立芳 陈剑 朱军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8-285,共8页
假单胞菌是低温冷藏动物源性食品和果蔬的重要腐败菌,会造成食品品质劣变,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致腐假单胞菌的致腐性与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能够增强该菌在食品加工和贮藏环境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引起持续和交叉污染。然而... 假单胞菌是低温冷藏动物源性食品和果蔬的重要腐败菌,会造成食品品质劣变,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致腐假单胞菌的致腐性与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能够增强该菌在食品加工和贮藏环境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引起持续和交叉污染。然而,与致腐相关的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机制仍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介绍了生鲜食品中致腐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分析了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胞外基质的组成,重点阐述了致腐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环鸟苷二磷酸、群体感应和小RNA分子等主要调控机制,为揭示生鲜食品来源的假单胞菌致腐机制及有效控制其生物被膜的污染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致腐 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玫瑰醋生产工艺现状及其改进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予箭 虞淼 +1 位作者 蒋跃明 励建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1,共4页
介绍了传统浙江玫瑰醋的生产工艺和发酵过程中一些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改进浙江玫瑰醋传统生产工艺的几个建议。
关键词 玫瑰醋 传统工艺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