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单桩风力发电机组载荷-基础全工况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思阳 陈前 +1 位作者 王瑞良 孙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海上风电机组受到的外力载荷较为复杂,如何考虑所有外载的相互耦合对于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等动力响应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响应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降本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浙江某海上风电项目的单桩基础分析对比分离式设... 海上风电机组受到的外力载荷较为复杂,如何考虑所有外载的相互耦合对于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等动力响应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响应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降本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浙江某海上风电项目的单桩基础分析对比分离式设计和一体化设计的区别,结果表明:分离式设计相比于一体化设计在风力机载荷和波浪载荷上缺乏时间的一致性;因波浪作用产生的部分惯性效应被重复考虑以及载荷相关系数的规定上也更为保守;一体化设计无论是在极限还是疲劳分析上都更优于分离式设计,能较大节约海上风力机基础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基础 疲劳载荷 极限载荷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策略关键参数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敏影 何先照 +2 位作者 陈通 李亚 何俊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66,共5页
风电机组偏航控制策略中,各偏航动作之间状态的切换需依靠液压夹钳、电磁刹车与偏航驱动电机共同控制实现,所需4个关键时间点需通过样机测试得出。针对此,以某机型液压系统厂内测试为例,获取液压系统泄压-建压测试曲线;并增设多组对比测... 风电机组偏航控制策略中,各偏航动作之间状态的切换需依靠液压夹钳、电磁刹车与偏航驱动电机共同控制实现,所需4个关键时间点需通过样机测试得出。针对此,以某机型液压系统厂内测试为例,获取液压系统泄压-建压测试曲线;并增设多组对比测试,深入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通过多领域融合的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为系统快速优化提供更多途径。结果表明:3台液压站所测泄压-建压曲线一致性较高,可准确得到4个时间点;单、双蓄能器对系统泄压-建压速度影响不大;不同回路背压值对系统建压时长影响较大,对泄压时长影响较小;串联制动器总出口压力响应滞后于总入口响应。可利用仿真手段设置更多系统变量组合,进一步快速优化系统策略,降低机组运行故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偏航策略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网格法的风力发电机主轴强度仿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聂新宇 汪小芳 +3 位作者 刘勇 白聪儿 孙哲杰 夏国俊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60-1767,共8页
风力发电机主轴强度有限元分析存在复杂且耗时的问题。为了提高风力发电机中传递载荷的关键部件—主轴的设计效率,以单SRB和双TRB两类机型的主轴结构为例,分析了无网格法在主轴装配体上的计算可靠性,及其在建模过程与计算时间上的优势,... 风力发电机主轴强度有限元分析存在复杂且耗时的问题。为了提高风力发电机中传递载荷的关键部件—主轴的设计效率,以单SRB和双TRB两类机型的主轴结构为例,分析了无网格法在主轴装配体上的计算可靠性,及其在建模过程与计算时间上的优势,进而提出了一种利用无网格法提高迭代效率的主轴结构设计方法。首先,以含双列调心滚子轴承(SRB)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的两类主轴装配结构为对象,建立了采用杆单元简化轴承建模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外部有限元逼近法,建立了适用于三维原型的边界条件与接触关系,开展了无网格法建模研究;最后,在4种典型极限载荷工况下,计算了两类主轴无网格模型的变形与集中应力结果,并将其与业内公认的有限元强度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主轴无网格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有限元强度分析方法相比,无网格法计算两类结构的最大位移相对误差在-6.06%~2.28%之间,主轴上的集中应力相对误差分别在-2.36%~2.94%及-6.71%~4.76%之间,两者结果较为吻合;由此可见,在保证刚度、应力准确的同时,无网格法的建模过程更加简便,且计算时间显著降低,可有效提高主轴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机械强度 主轴设计效率 有限元强度分析 无网格法 SimSol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弹性支撑橡胶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宗贤 戴建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弹性支撑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将数值仿真技术应用到了橡胶疲劳分析中。使用橡胶模型参数建立了轴瓦弹性支撑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刚度试验,通过对比发现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符合;选定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了橡胶...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弹性支撑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将数值仿真技术应用到了橡胶疲劳分析中。使用橡胶模型参数建立了轴瓦弹性支撑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刚度试验,通过对比发现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符合;选定疲劳损伤模型,进行了橡胶材料的疲劳寿命测试,拟合了模型参数;在风电机组设计载荷下,开展了齿轮箱弹性支撑橡胶的疲劳损伤分析,提出了多轴变载工况下橡胶疲劳分析方法,将疲劳载荷时序加载转换成位移时序加载,计算了时序疲劳载荷损伤和等效疲劳损伤,得到了弹性支撑在不同部位疲劳损伤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时序疲劳载荷相对等效疲劳载荷对橡胶的疲劳损伤更大,实际疲劳校核应按时序疲劳载荷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撑 橡胶 有限元 疲劳寿命 多轴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变桨轴承强度分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晨 刘勇 +2 位作者 李亚 任旦元 王斌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某MW级风电机组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叶片-轴承-轮毂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将钢球与沟道的非线性接触等效为弹簧单元,进行轴承结构强度和接触强度校核计算,该分析方法可减少大规模的接触计算,提高变桨... 以某MW级风电机组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叶片-轴承-轮毂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将钢球与沟道的非线性接触等效为弹簧单元,进行轴承结构强度和接触强度校核计算,该分析方法可减少大规模的接触计算,提高变桨轴承计算效率。对轴承宽度、加强盘厚度、轴承外径、沟道位置、预紧力等影响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轴承宽度、外径以及适当增加预紧力,有利于提高变桨轴承的静承载性能及疲劳性能;适当增大加强盘厚度,可有效提高变桨轴承沟道边缘的承载能力;沟道位置下移,可有效改善变桨轴承套圈的疲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轴承 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强度 影响因素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主轴结构对锁紧螺纹段疲劳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斌 翁海平 +3 位作者 殷杰 杜杰锋 陈晨 宋海良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439,共6页
针对有锁紧螺纹段结构的主轴,高疲劳损伤主要集中在螺纹处的问题,为降低该位置的疲劳损伤值,开展了主轴结构对锁紧螺纹段疲劳强度影响分析。在保证保留螺纹结构及主轴各项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软件及nCode软件建立了正确的数学模... 针对有锁紧螺纹段结构的主轴,高疲劳损伤主要集中在螺纹处的问题,为降低该位置的疲劳损伤值,开展了主轴结构对锁紧螺纹段疲劳强度影响分析。在保证保留螺纹结构及主轴各项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软件及nCode软件建立了正确的数学模型;通过改变主轴卸荷槽宽度及深度、螺纹段与主轴大端距离及螺纹段后圆弧半径这些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变动对锁紧螺纹段疲劳损伤值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卸荷槽宽度及深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改变可以降低螺纹段疲劳损伤值,超出一定范围后,疲劳损伤值以指数增长;螺纹段与主轴大端距离越远疲劳损伤值越低;螺纹段后圆弧半径值越小疲劳损伤值越大。分析结果为风力发电机主轴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主轴 锁紧螺纹段 疲劳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域水文环境与风力机疲劳载荷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君 陈前 +1 位作者 王瑞良 孙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09,共5页
在整机基础支撑结构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了解波浪载荷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疲劳载荷的影响至关重要。该文选取中国沿海地区部分典型海上风电场址,通过波浪凝聚及JONSWAP谱,对所选典型场址的波浪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处理,并以此为变量,仿真研究... 在整机基础支撑结构的设计开发过程中,了解波浪载荷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疲劳载荷的影响至关重要。该文选取中国沿海地区部分典型海上风电场址,通过波浪凝聚及JONSWAP谱,对所选典型场址的波浪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处理,并以此为变量,仿真研究不同波浪对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影响。最后,引入风浪异向,更贴合实际地评估波浪对疲劳载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波浪载荷 水文环境 疲劳载荷 塔底载荷 基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叶轮平面风速在线预测
8
作者 陈博文 冯香恒 +3 位作者 林勇刚 顾亚京 刘宏伟 孙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9-546,共8页
根据激光雷达可对风电机组前方风速提前测量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平面风速时延处理算法,实现叶轮平面超短期风速在线预测。利用风电场风速实测数据验证该风速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延处理算法相比传统的泰勒冻... 根据激光雷达可对风电机组前方风速提前测量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平面风速时延处理算法,实现叶轮平面超短期风速在线预测。利用风电场风速实测数据验证该风速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延处理算法相比传统的泰勒冻结方法在风速预测精度上提高了17%,同时基于所提平面风速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叶轮平面等效风速与机组运行数据反推得到的等效风速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以上,证实了所提平面风速预测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激光雷达 风速演化 平面风速 等效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塔架LBA-MNA屈曲分析及优化研究
9
作者 白璐 刘勇 +1 位作者 杨淑超 汪小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针对塔架屈曲计算中工程算法较为保守的问题,以某大型风电机组塔架为研究对象,使用线弹性屈曲分析-材料非线性分析方法(LBA-MNA)对该塔架的抗屈曲性能进行计算与研究。结果表明,LBA-MNA方法可更准确评估塔架抗屈曲能力,在相同条件下较... 针对塔架屈曲计算中工程算法较为保守的问题,以某大型风电机组塔架为研究对象,使用线弹性屈曲分析-材料非线性分析方法(LBA-MNA)对该塔架的抗屈曲性能进行计算与研究。结果表明,LBA-MNA方法可更准确评估塔架抗屈曲能力,在相同条件下较工程算法所得屈曲裕度更大。对基于工程算法已无减重空间的塔架以质量减少2~14 t为目标通过调整壁厚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应用LBA-MNA方法计算屈曲塔架质量可减少5.71%。证明了LBA-MNA方法在以屈曲要素为主导的塔架优化问题中使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塔架 屈曲 LBA-MNA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风电机组混合模型试验及响应特性分析
10
作者 何先照 李涛 +2 位作者 陈前 王瑞良 张天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5-603,共9页
准确模拟转子动态推力特性是漂浮式风电模型试验的难点,针对某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采用一种基于无人机控制的漂浮式风电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微型风扇阵列实现风扇转速-气动载荷间的对应控制,有效复现转子的动态推力,并对不同方向的额定、... 准确模拟转子动态推力特性是漂浮式风电模型试验的难点,针对某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采用一种基于无人机控制的漂浮式风电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微型风扇阵列实现风扇转速-气动载荷间的对应控制,有效复现转子的动态推力,并对不同方向的额定、极限以及瞬态停机等典型工况进行试验和数值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控制的漂浮式模型试验方法能准确模拟转子动态推力特性,整机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动力响应结果对比一致性较好,进而证明该试验方法相比传统叶片法能更准确反映转子动态推力特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动力响应 模型试验 无人机控制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LightGBM-LSTM的短期风向预测
11
作者 吴倩 吴海列 孙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178,237,共9页
传统风突变监测对采集的风向进行阈值判断,无法改变机组因较大风向变化导致的停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风向时间序列智能预测方法。以机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特征工程,解决风向序列特征过少的问题;采用... 传统风突变监测对采集的风向进行阈值判断,无法改变机组因较大风向变化导致的停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风向时间序列智能预测方法。以机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特征工程,解决风向序列特征过少的问题;采用Sigmoid函数对序列数据二分类并基于LightGBM分别构建回归模型预测,应用贝叶斯优化对模型参数调优,优化模型性能;采用LSTM算法建立残差预测模型进行自校正。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的自校正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LightGBM 二分类 贝叶斯优化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风电水池模型试验一致性验证研究
12
作者 王瑞良 李涛 +3 位作者 陈前 张天宇 孙吉莉 杨璟青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3-591,共9页
漂浮式风电物理模型试验是验证数值仿真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该文以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为基础,开展漂浮式风电机组水池模型试验,进行不同风浪流工况下系统动态特性的测量,包括平台六自由度运动、加速度以及锚链张力等,对典型工况的测试与... 漂浮式风电物理模型试验是验证数值仿真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该文以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为基础,开展漂浮式风电机组水池模型试验,进行不同风浪流工况下系统动态特性的测量,包括平台六自由度运动、加速度以及锚链张力等,对典型工况的测试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三叶片方案的缩尺模型动力响应整体规律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数值一体化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半潜式平台 数值分析 模型试验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E与MCKD的齿轮箱中速轴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3
作者 季晓龙 赵芡莹 +3 位作者 罗智 王祖达 蔡海洋 张震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3-547,共5页
在行星级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中,通常采用高速轴测点检测中速轴故障信息,所采集的信号中中速轴频率成分易受到高速轴的信息干扰,导致其信噪比较低。通过结合变分模态提取(VME)算法与最大相关峭度反卷积(MCKD)算法,可在抑制原始信号... 在行星级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中,通常采用高速轴测点检测中速轴故障信息,所采集的信号中中速轴频率成分易受到高速轴的信息干扰,导致其信噪比较低。通过结合变分模态提取(VME)算法与最大相关峭度反卷积(MCKD)算法,可在抑制原始信号中噪声成分的同时,有效提取中速轴的相关频率成分,从而解决高速轴测点下中速轴相关频率易受其他信号干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VME) 最大相关峭度反卷积(MCKD) 风力发电机齿轮箱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轮面等效风速的风电场发电量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婷婷 叶杭冶 +2 位作者 申新贺 潘航平 陈伟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4-249,共6页
基于风轮面等效风速(REWS),建立考虑风切变影响的发电量评估方法。首先,根据CFD仿真技术建立风电场风切变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风电场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其次,通过风电场案例分析传统发电量评估方法由于未考虑风切变的影响而产生的... 基于风轮面等效风速(REWS),建立考虑风切变影响的发电量评估方法。首先,根据CFD仿真技术建立风电场风切变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风电场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其次,通过风电场案例分析传统发电量评估方法由于未考虑风切变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该误差在湍流强度为0.14时高达4.33%,在湍流强度0.18时高达4.51%,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不能被忽略。最后,采用REWS定义功率曲线建立新的发电量评估方法。风电场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将风切变引起的发电量误差从4.51%降到了0.62%,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发电量 风力机 CFD 湍流强度 功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T-SVD-KELM的大型风力机叶片表面裂纹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钦东 罗勇水 +3 位作者 张军华 艾真伟 程启超 杨世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5-161,共7页
为准确识别风力机叶片表面裂纹位置和长度,提出基于小波包-奇异值分解-核极限学习机(WPT-SVD-KELM)的裂纹识别方法。搭建风力机某典型叶片裂纹识别平台,开展正常叶片和含裂纹叶片的模态实验和变桨实验,获取不同工况下正常叶片和含裂纹... 为准确识别风力机叶片表面裂纹位置和长度,提出基于小波包-奇异值分解-核极限学习机(WPT-SVD-KELM)的裂纹识别方法。搭建风力机某典型叶片裂纹识别平台,开展正常叶片和含裂纹叶片的模态实验和变桨实验,获取不同工况下正常叶片和含裂纹叶片的振动信号。利用频响函数研究裂纹位置对振动信号幅频响应的影响,从而准确识别叶片表面裂纹位置,利用WPT-SVD提取风力机叶片表面裂纹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定义参数kr表征裂纹长度的变化,并将特征参数导入优化后的KELM,从而识别风力机叶片表面裂纹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裂纹检测 小波分解 奇异值分解 核极限学习机 异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发生器设计参数对某40%厚度翼型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晓亮 翁海平 +2 位作者 龚玉祥 孔魁 程明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218,共7页
涡流发生器(VG或VGs)经常作为被动式的流动控制措施用于风力机叶片内侧,以减轻流动分离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然而,对内侧大厚度和极大厚度翼型,VG流动的复杂性和强烈的非定常性给基于数值模拟的VG设计和性能评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 涡流发生器(VG或VGs)经常作为被动式的流动控制措施用于风力机叶片内侧,以减轻流动分离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然而,对内侧大厚度和极大厚度翼型,VG流动的复杂性和强烈的非定常性给基于数值模拟的VG设计和性能评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某相对厚度40%的大厚度钝后缘风力机翼型,在西北工业大学NF-3低速翼型风洞开展了涡流发生器设计参数对大厚度翼型表面流动和气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对气动特性、特征参数和压力分布等的分析可看出,VGs有效地改善了目标翼型的流动分离,提高了翼型性能;在设计参数中,弦向安装位置和涡流发生器高度对性能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涡流发生器 大厚度翼型 流动控制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法兰用摩擦垫片的摩擦系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中亚 吴炜 +3 位作者 何俊尉 裘园 应华冬 周伟达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9-1324,共6页
提高主轴与齿轮箱法兰联接面的静摩擦系数,可以间接实现主轴与齿轮箱法兰联接面的紧凑设计,实现风电机组的轻量化。针对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紧凑化和轻量化设计的问题,对风电机组法兰用摩擦垫片的摩擦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主轴... 提高主轴与齿轮箱法兰联接面的静摩擦系数,可以间接实现主轴与齿轮箱法兰联接面的紧凑设计,实现风电机组的轻量化。针对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紧凑化和轻量化设计的问题,对风电机组法兰用摩擦垫片的摩擦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主轴与齿轮箱法兰联接面摩擦系数对其传扭能力和减重降本的影响;然后,采用主轴与齿轮箱法兰材料球墨铸铁QT400-18AL和QT700-2做了实验试样,研究了该摩擦垫片用于两种试样间时的静摩擦系数;最后,提出了一种采用拉、扭组合试验机加载准静态扭转和压缩载荷来测试静摩擦系数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结合面平均接触压强为50 MPa、100 MPa、125 MPa、150 MPa时摩擦垫片的静摩擦系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结合面平均接触压强大于50 MPa时,静摩擦系数平均值为0.667,标准差为0.023;相比未使用摩擦垫片时,使用摩擦垫片时可将其静摩擦系数提高约1倍;摩擦垫片重复使用时,静摩擦系数呈下降趋势;因此,在实际风电工程中,应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摩擦垫片重复使用时结合面静摩擦系数不会过低,以保证其联接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传动系统 主轴 齿轮箱 法兰联接面 摩擦垫片 轻量化设计 静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风电主动支撑和运行控制网络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建军 王明明 +1 位作者 游云汉 张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61,共9页
为解决风电主动支撑和运行控制网络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满足电网调度响应时间要求,针对多业务、大流量通信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TSN)技术的新型网络模式,通过优化算法对各业务通信时... 为解决风电主动支撑和运行控制网络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满足电网调度响应时间要求,针对多业务、大流量通信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TSN)技术的新型网络模式,通过优化算法对各业务通信时隙进行分配,实现单时间点单业务通信,从而保障业务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多业务通信情况下,所提时隙算法可以有效分割业务传输间隙,控制各业务延时抖动,提高业务实时性。因此,风电机组通信网络从传统的“尽力而为”型以太网转变为时间敏感网络,避免多业务通信资源拥塞,满足重要数据通信确定性和及时性的需求,提升风电机组主动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 时间同步 主动支撑 时隙 门控策略 延时 流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D-大厚度风力机翼型粗糙敏感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棋 龚玉祥 +2 位作者 周晓亮 李永亮 周民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7-423,共7页
基于YD-系列3个大厚度钝后缘风力机翼型(相对厚度35%、40%和60%),在西北工业大学NF-3低速翼型风洞开展粗糙敏感度对翼型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前缘粗糙对大厚度翼型的性能影响很大,造成升力线斜率和最大升力系数急剧减小,吸力... 基于YD-系列3个大厚度钝后缘风力机翼型(相对厚度35%、40%和60%),在西北工业大学NF-3低速翼型风洞开展粗糙敏感度对翼型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前缘粗糙对大厚度翼型的性能影响很大,造成升力线斜率和最大升力系数急剧减小,吸力面后缘流动的提前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大厚度翼型 粗糙敏感度 气动性能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冰冻气候的山地风电场发电量精细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申新贺 陈广宇 +1 位作者 姜婷婷 朱金奎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783,共6页
南方山地风电场冬季结冰现象明显,是影响风电场发电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在风电场设计阶段,评估冰冻导致发电量损失的比例一般用完整年内测风塔冰冻时长的占比来代替,与风电场实际运行情况相差较大,这种粗放的设计难以满足当前... 南方山地风电场冬季结冰现象明显,是影响风电场发电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在风电场设计阶段,评估冰冻导致发电量损失的比例一般用完整年内测风塔冰冻时长的占比来代替,与风电场实际运行情况相差较大,这种粗放的设计难以满足当前风电场精细化开发的评估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某南方山地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数据,结合同期测风数据和SCADA数据,研究了冬季结冰期间风电场的发电量损失,并给出了风电场设计评估阶段如何对冰冻导致的发电量损失进行精细化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叶片结冰 功率曲线 电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