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的挑战与探索——以浙江省青田中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加富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5,共4页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新挑战。如学科教师的需求量出现"潮汐现象"、经费收支失衡、教室和实验室等配备不足、寒暑假制度不适应新需要、初中学科设置不利于初高中的学科对接、课程结构和层次亟须调整、评价...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新挑战。如学科教师的需求量出现"潮汐现象"、经费收支失衡、教室和实验室等配备不足、寒暑假制度不适应新需要、初中学科设置不利于初高中的学科对接、课程结构和层次亟须调整、评价机制有待重建、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严重不足等。除学校积极应对外,建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大力支持,如适当增加高中学校编制数;建立完善教师准入和有序交流的长效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制定新的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调整学校假期,实行四学段制;调整初中学科设置,实现初高中教学对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方案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分层走班教学 全科走班教学 “两短一长”三学段制 四学段制 “7选3” 浙江省 青田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教学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颜碧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3,共5页
一、教学设想《赤壁赋》是各套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的经典篇目。苏教版教材将它编排在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第二板块“感悟自然”的第一篇。它的前面是第一板块“谛听天籁”,编排有两篇写景抒情的现代散文:郁达夫《... 一、教学设想《赤壁赋》是各套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的经典篇目。苏教版教材将它编排在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第二板块“感悟自然”的第一篇。它的前面是第一板块“谛听天籁”,编排有两篇写景抒情的现代散文: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和高建群《西地平线上》。它后面是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和第三板块“湖山沉思”的两篇文章:梭罗的《神的一滴》和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赋》 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 高中语文教材 《江南的冬景》 人生 教学设想 现代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立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5,共3页
一、设计意图 《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雄浑苍凉之情,声调激昂,气象磅礴,格调雄浑,是豪放派的扛鼎之作。苏轼自求超脱的人生态度使得该词又有旷达之风。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怀古 赤壁 设计意图 人生态度 豪放派 雄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选读》最好这样教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58,共3页
《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刊发了程永超老师的《(《论语》选读)也可以如此教》一文。程老师根据《(论语)选读》教材的编写体例,提出了“主题型教学法”;并以《中庸之道》为例,介绍了这种教法:教师在确立课文主题后,按照“何谓... 《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刊发了程永超老师的《(《论语》选读)也可以如此教》一文。程老师根据《(论语)选读》教材的编写体例,提出了“主题型教学法”;并以《中庸之道》为例,介绍了这种教法:教师在确立课文主题后,按照“何谓中庸”“中庸如何”“如何中庸”的顺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中庸之道”的定义与原则,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生成践行中庸的方法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选读 “中庸之道” 2009年 语文建设 编写体例 课文主题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民”非彼“民”——《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仕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54,共3页
自我们刊发了两组有关文言文教学的文章后,不断收到一线老师的反馈信息,希望继续刊发这类设计。本期我们刊发的四篇文言文教学设计,从四个角度探求了"文"与"言"的有机融合,希望广大同人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视... 自我们刊发了两组有关文言文教学的文章后,不断收到一线老师的反馈信息,希望继续刊发这类设计。本期我们刊发的四篇文言文教学设计,从四个角度探求了"文"与"言"的有机融合,希望广大同人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视角,拓宽文言文的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民” 文言文教学 反馈信息 有机融合 教学思路 “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朗温润 舒缓悠闲——《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颜碧伟 范建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32,共4页
同课异构即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在现实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并不少见。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有别、策略不同、方法迥异,可以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思路。本期刊发两篇《江南的冬景》一课的同课异构,其设计理... 同课异构即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在现实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并不少见。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有别、策略不同、方法迥异,可以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的思路。本期刊发两篇《江南的冬景》一课的同课异构,其设计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大差别,可谓各具特色。颜碧伟、范建民老师的课,重在品味言语,引导学生向作者学习"怎么写";徐樑老师的课,则从古典诗意入手,引入了古诗、散文等多篇对比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萌生对语言表现力的自学意识,语文课堂的容量顿时增大。本刊将陆续刊发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信箱:ywjsxkt@163.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的冬景》 教学设计 写景抒情散文 教学设想 情景交融 苏教版 水墨画 优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仁”读文解德政——《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颜碧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4,共5页
【教学设想】《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语录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对冉有和季路助季氏将伐颛臾的一场对话,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关键词 《季氏将伐颛臾》 “仁” 教学设计 德政 《论语》 教学设想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仕威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1,共3页
《蜀道难》作为经典名篇,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下“诗从肺腑出”板块中。“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酋诗作,另外三首是《登高》《琵琶行》《锦瑟》。学习这些诗歌.主要是初步尝试欣赏诗歌,在文本... 《蜀道难》作为经典名篇,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下“诗从肺腑出”板块中。“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酋诗作,另外三首是《登高》《琵琶行》《锦瑟》。学习这些诗歌.主要是初步尝试欣赏诗歌,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不同诗风,从而把握诗人的人生情怀。欣赏诗歌,首先是加强朗读体验,朗读是入诗境、品诗味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难》 诗作 教学设计 风雨 鬼神 《琵琶行》 经典名篇 《锦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颜碧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25,共4页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课文。教学本文,笔者想首先从“四美具,二难并”切入,通过探究“四美”“二难”为何和课文是怎样写“四美”“二难”的,打通前半文;然后从“兴尽悲来”切入,探究“缘...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课文。教学本文,笔者想首先从“四美具,二难并”切入,通过探究“四美”“二难”为何和课文是怎样写“四美”“二难”的,打通前半文;然后从“兴尽悲来”切入,探究“缘何而悲”和作者的思想是否一直都是消极的,打通后半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王阁序》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标教材 人教版 课文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明与黑暗同在——《清兵卫与葫芦》多义主题阐释
10
作者 王立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45,共2页
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讲述了一个热爱葫芦的天才儿童的故事。不少老师觉得这是一篇以毁灭为主题的小说:“是悲剧的延续让我们无望:作者没有打算给现实涂抹一笔虚假的亮色。”有老师甚至将之概括为“五重悲剧”。“毁灭”主题得... 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讲述了一个热爱葫芦的天才儿童的故事。不少老师觉得这是一篇以毁灭为主题的小说:“是悲剧的延续让我们无望:作者没有打算给现实涂抹一笔虚假的亮色。”有老师甚至将之概括为“五重悲剧”。“毁灭”主题得出的主要依据是清兵卫恶劣的生存环境,这自有其道理。但是,这篇小说只让人感到无望吗?就没有一丝光明的亮色吗?全是悲剧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 阐释 多义 天才儿童 志贺直哉 悲剧 小说 毁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11
作者 颜碧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共4页
一、教学设想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 一、教学设想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设计 “民本”思想 “仁政” 教学设想 语言艺术 孟子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走出二轮复习教学的误区
12
作者 杨仕威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高三语文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新的问题以及复习盲点不断出现。前期复习的许多内容学生逐渐淡忘。同时学生投入到语文复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被其他学科严重挤压。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教师在思考,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可是,许多... 高三语文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新的问题以及复习盲点不断出现。前期复习的许多内容学生逐渐淡忘。同时学生投入到语文复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被其他学科严重挤压。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教师在思考,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可是,许多教师的做法都过头了,结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二轮复习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与操作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教学 操作误区 学生投入 复习阶段 高三语文 其他学科 语文复习 教学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作业效能初探
13
作者 杨苏平 《地理教学》 2013年第10期43-45,共3页
作业是学生温故知新的途径,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平台,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也是纪录学生成长的履历,因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但现在不少学校将这一环节过渡强化,许多课堂的导学案均由一道道作业题构成,形成了以"练"代"讲"、以"练... 作业是学生温故知新的途径,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平台,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渠道,也是纪录学生成长的履历,因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但现在不少学校将这一环节过渡强化,许多课堂的导学案均由一道道作业题构成,形成了以"练"代"讲"、以"练"代"学"的满堂"练"局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没有自主学习和消化的时间,使作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地理作业效能问题谈一些浅见,与同仁商榷。一、精编精选是提升作业效能的关键高质量的地理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作业 学习效果 师生交流 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舞记》指瑕
14
作者 颜碧伟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10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观舞记》 指瑕 七年级下册 实验教材 人教版 舞蹈家 冰心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