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简述沈尹默书法学习的阶段性
- 1
-
-
作者
吴常青
-
机构
杭州国画院党支部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2年第3期71-72,共2页
-
文摘
沈尹默先生是20世纪书坛的领袖,具有新文化名人、学者、诗人等多重身份。他经过毕生的探索与努力,实现了传统法书的伟大复兴,实为身体力行推进书法文化发展的第一人。著名文物鉴赏家、书画家谢稚柳对其推崇备至,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本文试以沈尹默先生学习书法的经历为路径,简要梳理其在初学楷法、转益多师、人书俱老三个阶段的不同经历和取法,为我们现在的书法专业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沈尹默
书法学习
取法
初学楷法
转益多师
人书俱老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
-
题名李桢炜创作感想
- 2
-
-
作者
李桢炜
-
机构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0期40-40,共1页
-
文摘
这件作品内容选自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六尺白宣上以大草书就,草法取法以张旭为主的唐人草书风格,力求在字形、笔法、气韵等方面与内容相契合。我在这件作品的字形结构处理上随势而变,以使作品整体充满动态的美感。在线条处理上,借鉴了张旭草书线条凌厉且充满节奏感的特点,注重线条的表现力,频繁运用使转与绞转的笔法,通过这些技法的巧妙变化,以使线条既饱满扎实又不失凌厉之势,刚健有力而又不失柔美流畅;在用墨方面,追求浓淡、干湿、虚实的变化,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与艺术表现力,使整幅作品在视觉上更加生动立体,充分展现了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
-
关键词
字形结构
草法
草书
使转
李桢
菩萨蛮
节奏感
凌厉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付博博创作感想
- 3
-
-
作者
付博博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8期45-45,共1页
-
文摘
褚遂良在唐朝官至中书令,他不仅在书法上成就卓著,而且在政治上也有清正廉洁的表现。他坚持原则,敢于直言,不阿附权贵,这些品质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人格魅力影响下的书法可谓字如其人,其书法外柔内刚的风格、劲挺的笔画,非常适合表现顾炎武的这篇文章。所以,我用褚体的风格来创作,希望表现出清正廉洁的堂堂之风。
-
关键词
褚遂良
褚体
政治生涯
人格魅力影响
清正廉洁
字如其人
中书令
顾炎武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柯远秋创作感想
- 4
-
-
作者
柯远秋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0期39-39,共1页
-
文摘
这件作品以吟咏江南古镇南浔为主题,内容选自《南浔诗句》中的《瓶梅》《牧童》《垂虹亭玩月》《题渔村图》《雨阻西帆别业》及《渔火》,旨在通过这六首诗传递南浔之美。南浔景色带给人的印象正如诗句“彼岸渔家艇作家,近依杨柳浅依沙”中所描绘的,而漫步在南浔的街巷中往往给人带来“醉来不脱蓑衣卧,犹有烟波古趣存”的闲适之感。因此作品选用较为静谧的绿色宣纸进行创作,意在通过作品的主体色彩将南浔的青瓦、垂杨、流水等景物通过视觉效果传递出来。作品采用李阳冰篆书风格融合释梦英篆书风格进行创作,在字的线条上更多地取法梦英篆书线条的纤细特征,以凸显清隽之感。同时通过加强笔画的圆转程度使字形更加灵动,此外在篆书结字上,结合李阳冰《三坟记》及释梦英《篆书千字文》的特点对结字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
关键词
李阳冰
结字
南浔
释梦
江南古镇
视觉效果
主体色彩
千字文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刘思彤创作感想
- 5
-
-
作者
刘思彤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1期40-40,共1页
-
文摘
隶书上承篆籀,下启楷、行、草。从篆书繁复的构形演变到隶书简洁崭新的书写方式,这一转变在造型、线条与空间关系的处理上,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并赋予了隶书丰富的艺术内涵,为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此幅隶书作品的创作内容我选取的是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及《游钱塘青山李隐居西斋》。
-
关键词
篆籀
隶书
书写方式
中秋夜
篆书
艺术内涵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刘思彤创作感想
- 6
-
-
作者
刘思彤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9期54-54,共1页
-
文摘
隶书上承篆籀,下启楷行草。繁复构形的篆书被转化为隶书,这种简洁崭新的书写方式被赋予很多艺术因素,给创作带来极大的可能性,在造型、线条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处理上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此幅隶书作品的创作内容我选取的是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及《游钱塘青山李隐居西斋》。
-
关键词
篆籀
隶书
书写方式
中秋夜
篆书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姚玥作品
- 7
-
-
作者
姚玥
-
机构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6期63-63,共1页
-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岑参《登古邺城》
- 8
-
-
作者
欧阳梓贤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6期61-61,共1页
-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汉碑隶书风格类型
- 9
-
-
作者
丁万里
-
机构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杭州师范大学
-
出处
《书画世界》
2013年第6期63-69,共7页
-
文摘
东汉是碑刻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文献记载有700余种,传世拓本约150余种。从时间跨度上来看,这些作品并非贯穿于整个东汉,而是集中于桓帝(147~167)和灵帝(168—189)的东汉中后期,不足50年。碑刻隶书多为今隶,即汉末所称之“八分”,是隶书最为成熟的形态。这种成熟形态在西汉中晚期的汉简上已经有所表现。所以宏观来看,碑刻隶书只能算是在文字和书法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阶段。这些碑刻隶书处于汉代书法发展的某一时间段,只能做横向的风格类型对比。
-
关键词
风格类型
隶书
东汉中后期
汉碑
时间跨度
书法发展
鼎盛时期
文献记载
-
分类号
J292.32
[艺术—美术]
-
-
题名文以载道 书画兼修——感受夏有良先生的中国画
- 10
-
-
作者
阎大海
-
机构
<美术报>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2年第7期24-30,共7页
-
文摘
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
-
关键词
文以载道
中国画
感受
书画
中国书法
中国绘画
-
分类号
B5205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说说丁筱的篆刻
- 11
-
-
作者
贺维豪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实验基础部
西泠印社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19年第3期48-49,共2页
-
文摘
丁筱Ding Xiao1985年出生于重庆丰都。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硕士学位;2015—2017年供职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任书法篆刻专业教师;2017年至今,于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中国古典哲学与艺术理论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文联人才培养“新峰计划”艺术家,云南省曲靖二爨书法研究所研究员。
-
关键词
书法篆刻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家协会
第四次代表大会
四川美术学院
中国古典哲学
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教师
-
分类号
G6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胡俊峰篆刻新作选
- 12
-
-
作者
胡俊峰
-
机构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遗山印社
晋阳印社
-
出处
《书画世界》
2016年第5期79-80,共2页
-
-
关键词
CM
以敬
修己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宋开智篆刻新作选
- 13
-
-
作者
宋开智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15年第1期71-72,共2页
-
-
关键词
CM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金恩楠篆刻新作选
- 14
-
-
作者
金恩楠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
西泠印社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林口县书法家协会
-
出处
《书画世界》
2014年第5期74-75,共2页
-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沈乐平作品
- 15
-
-
作者
沈乐平
-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书法系
西泠印社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
出处
《大学书法》
2020年第6期108-109,共2页
-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