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MRI诊断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宇军 蒋伟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5期604-605,共2页
目的分析各种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不同表现,探讨MRI对半月板撕裂类型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现,并与关节镜检查相比较分析。根据MRI信号改变将半月板撕裂分为斜行撕裂、水平撕裂、桶... 目的分析各种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不同表现,探讨MRI对半月板撕裂类型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半月板撕裂的MRI表现,并与关节镜检查相比较分析。根据MRI信号改变将半月板撕裂分为斜行撕裂、水平撕裂、桶柄样撕裂、放射状撕裂、纵行撕裂、复合撕裂。结果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MRI对斜行撕裂、水平撕裂、桶柄样撕裂、放射状撕裂、纵行撕裂、复合撕裂的准确率分别为87.4%、90.49%、80.94%、96.82%、88.87%、98.40%。结论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类型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撕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腹股沟疝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皇旭辉 卢跃忠 葛宇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区别腹股沟直疝及斜疝的应用。方法收集54例同时行CT扫描及外科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病例资料,分别观察CT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对腹股沟疝的显示情况并区分腹股沟斜疝及直疝,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区别腹股沟直疝及斜疝的应用。方法收集54例同时行CT扫描及外科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病例资料,分别观察CT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对腹股沟疝的显示情况并区分腹股沟斜疝及直疝,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MSCT及重建可以清晰直观地显示腹股沟疝并区分直疝及斜疝。其中冠状位对腹股沟结构显示最清楚,对腹股沟疝分类诊断正确率100%;矢状位次之,诊断正确率94%;横断位诊断正确率87%。结论 MSCT及高分辨率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可以精确地显示以及辨别腹股沟直疝、斜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 T_1WI梯度回波同、反相位序列肝癌信号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卢跃忠 龚向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649-1652,共4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与正常肝组织在同、反相位序列上信号强度相对变化的规律,以及肝癌信号变化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证实、未经治疗的HCC共113例(女15例,男98例,年龄34~85岁,平均57.55岁)。在MRI同、反相位图像上...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与正常肝组织在同、反相位序列上信号强度相对变化的规律,以及肝癌信号变化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理证实、未经治疗的HCC共113例(女15例,男98例,年龄34~85岁,平均57.55岁)。在MRI同、反相位图像上分别测量正常肝组织和HCC的信号强度。统计分析①计算正常肝组织、HCC在同、反相位上的信号强度,及信号变化指数(SI);②比较正常肝组织、HCC在同、反相位上的信号强度绝对值变化的差异;③分析正常肝组织、HCC在同、反相位上的信号强度正向和负向变化病例数的差异;④计算经肝组织校正后HCC的SI(SI校正),分析SI校正与肿瘤体积的相关性。结果:①113例HCC同相位平均信号强度为739.54±187.95,反相位平均信号强度为724.19±194.58,同、反相位平均信号强度减低15.35±92.66,SIHCC为2.0%。113例正常肝组织同相位平均信号强度为840.58±184.98,反相位平均信号强度为854.63±204.65,同、反相位平均信号强度升高14.05±85.36,SI为-1.7%。两者信号强度变化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02);②HCC同、反相位信号升高(正向)53例、降低(负向)59例;正常肝组织信号升高66例、信号降低47例,差异没有显著性(P=0.425);③SI校正为0.2%~31.6%,平均3.41%。SI校正与肿瘤大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997)。结论:正常肝脏组织和HCC在同、反相位信号强度存在正向、负向的变化和程度上的差异;在反相位图像上,HCC和肝组织的对比度要好于同相位图像。HCC的信号变化与肿瘤大小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细胞肝癌 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庆云 陈良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评价鞍区肿瘤的CT与MRI影像特征 ,探讨CT及MRI对该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37例 ,其中颅咽管瘤10例、脑膜瘤7例、垂体瘤6例、脊索瘤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表皮样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2例。全... 目的 评价鞍区肿瘤的CT与MRI影像特征 ,探讨CT及MRI对该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37例 ,其中颅咽管瘤10例、脑膜瘤7例、垂体瘤6例、脊索瘤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表皮样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2例。全部病例均行CT与MRI检查 ,17例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 ,20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 大部分肿瘤边界清楚 ,在CT图象上呈低、等密度或混杂密度 ,除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和垂体瘤外 ,其它肿瘤均显示形态不同的钙化。颅咽管瘤钙化大多呈环状、弧形或结节形 ,脑膜瘤钙化多呈砂粒状 ;脊索瘤钙化呈散在点、片状 ,伴有斜坡破坏呈碎屑样改变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钙化呈不规则形 ,大小不等。MRI检查 ,TIWI上肿瘤大多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 ,T2W1上呈均匀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 结论 CT能准确显示肿瘤钙化和骨质破坏程度 ,MRI在显示病变范围方面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影像学 诊断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dd-Chiari综合征CT检查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卢跃忠 吴英哲 唐向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脏多层CT动态增强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BCS患者的CT图像资料。观察肝脏形态、密度、强化方式,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显影情况及肝内、外侧支循环显示...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脏多层CT动态增强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BCS患者的CT图像资料。观察肝脏形态、密度、强化方式,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显影情况及肝内、外侧支循环显示情况。结果 31例中,肝静脉阻塞28例(90.3%)、下腔静脉阻塞14例(45.1%),肝静脉合并下腔静脉阻塞11例(35.5%)。31例患者均出现肝内或肝外侧枝循环,其中肝外侧枝循环出现共29例(93.5%),肝内侧枝循环出现9例(29.0%)。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较好的显示布-加综合征阻塞的部位及肝内外侧支循环静脉,对BC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肝静脉 下腔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对颌骨囊肿术前评估应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杨胜华 吴英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术前应用锥形术CT(CBCT)检查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颌骨囊肿患者70例,术前予以CBCT检查,分析患者囊肿的临近解剖结构、囊肿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分析颌骨囊肿CBCT影像学特征。结果CBCT检查发现鼻腭囊肿14例,...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术前应用锥形术CT(CBCT)检查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颌骨囊肿患者70例,术前予以CBCT检查,分析患者囊肿的临近解剖结构、囊肿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分析颌骨囊肿CBCT影像学特征。结果CBCT检查发现鼻腭囊肿14例,含牙囊肿20例,根尖残余囊肿或根尖囊肿36例,均经病理、手术检查证实;上颌骨含牙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大部分为单囊病变,可见清晰边界,呈类圆形、圆形低密度区,周围包绕密线白线,在牙齿的不同发育阶段出现囊腔,牙冠呈向心性分布在囊肿腔内的中心部位,病变范围越大,则颌骨膨胀、邻牙移位现象越显著。残余根尖囊肿或根尖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为低密度区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界,在根尖周围出现囊肿,部分位于根侧,出现骨硬板和局部根周膜消失,边界位置包绕线条状致密度影。结论颌骨囊肿进行CBCT检查可准确显示病变和临近硬组织的关系、囊肿的大小、形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体区肿瘤的CT与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庆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评价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 2 0例。 9例行CT扫描 ,11例行MR扫描 ,均同时作增强扫描。将该区肿瘤分成为原发性肿瘤和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 ,对其CT与MR影像资料和有关临床资料... 目的 :评价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 2 0例。 9例行CT扫描 ,11例行MR扫描 ,均同时作增强扫描。将该区肿瘤分成为原发性肿瘤和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 ,对其CT与MR影像资料和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例原发性肿瘤中 ,生殖细胞瘤 10例、松果体肿瘤 3例、畸胎瘤 2例、脂肪瘤 1例 ;来自邻近结构的为天幕裂孔动脉瘤、脑膜瘤、蛛网膜囊肿和Galen静脉畸形各 1例。CT平扫 ,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和畸胎瘤表现为分叶状的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 ,可有钙化 ,钙化大小与形态不一 ,畸胎瘤内常含有脂肪、钙化和骨骼。除脂肪瘤外增强后其它原发性肿瘤均可明显强化 ,MRI均表现为长T1和长T2 信号 ,增强后肿瘤均明显强化。结论 :CT与MRI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在鉴别诊断中MRI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区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 MRI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结肠脂肪瘤并发肠套叠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培丽 施军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9期13-13,共1页
病历简介患者,女,42岁。上腹痛20余天伴便血3天入院。体检:神志清,精神一般,心肺听诊无殊,上腹部轻压痛,以右上腹为主,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7.55X10^9/L,N70.6%,Hb129g/L,PLT213X10^9/L。腹部B... 病历简介患者,女,42岁。上腹痛20余天伴便血3天入院。体检:神志清,精神一般,心肺听诊无殊,上腹部轻压痛,以右上腹为主,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7.55X10^9/L,N70.6%,Hb129g/L,PLT213X10^9/L。腹部B超检查首先考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结肠脂肪瘤 肠套叠 并发 腹部B超检查 实验室检查 心肺听诊 上腹痛 上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