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再生骨料生产模式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文江 陆鑫星 +3 位作者 叶建军 毛建东 孔德玉 章玉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由于处理过程和运输距离的差异,采用集中式处理工厂和移动式破碎站生产再生骨料时,两者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立足于浙江省基于三维数字地球确定运输距离,科学定量地给出了2种再生骨料... 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由于处理过程和运输距离的差异,采用集中式处理工厂和移动式破碎站生产再生骨料时,两者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立足于浙江省基于三维数字地球确定运输距离,科学定量地给出了2种再生骨料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清单,开展了相应的生命周期环境负荷和环境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式处理工厂环境负荷主要产生于材料运输阶段,占总环境负荷的53.42%;移动式破碎站的环境负荷则主要来源于骨料外运和残渣的焚烧与填埋,分别占总环境负荷的37.26%和25.54%。虽然移动式破碎站生产1 t再生骨料的环境负荷低于集中式处理工厂,但集中式处理工厂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年产量和生产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其年环境效益,利用集中式生产再生骨料其年环境效益比移动式高44.44%。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大力推广采用集中式生产再生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生产模式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负荷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钱塘江流域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周红卫 程开宇 +2 位作者 王淑英 白珏莹 莫利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1-247,共7页
钱塘江流域洪涝台潮灾害频发,亟需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流域防洪统筹调度,提升水灾害防御决策能力。首先分析了平台总体设计思路,从基础信息设施、数字孪生平台、孪生场景3个维度重点分析数字孪生钱塘江流域建设方式。具体地,优化“天... 钱塘江流域洪涝台潮灾害频发,亟需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流域防洪统筹调度,提升水灾害防御决策能力。首先分析了平台总体设计思路,从基础信息设施、数字孪生平台、孪生场景3个维度重点分析数字孪生钱塘江流域建设方式。具体地,优化“天空地水”物联感知网,迭代提升水利信息网,从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方面加强流域级数字孪生平台统筹构建;同时重点建设融合“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过程的水灾害防御孪生场景,实现孪生钱塘江和物理钱塘江的孪生共长、交互映射、协同联动。对流域级数字孪生水灾害防御平台建设思路进行了总结,对其他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四预”体系 钱塘江流域 防洪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流域多尺度空间地理信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钱塘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杏英 毛肖钰 +2 位作者 徐红权 陈振飞 马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93-297,共5页
流域空间地理信息模型是构建数字流域、数字孪生流域的基底,是实现流域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分析、预测、模拟的基础。以钱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GIS和BIM三维建模、多源异构模型汇聚整合、多尺度场景构建、场... 流域空间地理信息模型是构建数字流域、数字孪生流域的基底,是实现流域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分析、预测、模拟的基础。以钱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GIS和BIM三维建模、多源异构模型汇聚整合、多尺度场景构建、场景组织与调度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了流域多尺度空间地理信息模型。以模型为载体,开展在高精度水文模型构建、干流槽蓄能力分析、洪水动态演进三维虚拟仿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实现了流域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智慧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流域 空间地理信息模型 三维场景 多源异构 模型融合 钱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尖山滩地短期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沈鸣 李颖 +1 位作者 陈刚 潘冬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7,共5页
滩槽冲淤演变是潮汐河口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尖山河段位于钱塘江河口的过渡段,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滩地冲淤变化幅度大、主槽摆动频繁。以往研究多局限于物理模型或数值模拟,缺乏与现场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因此,以尖山滩地2020~... 滩槽冲淤演变是潮汐河口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尖山河段位于钱塘江河口的过渡段,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滩地冲淤变化幅度大、主槽摆动频繁。以往研究多局限于物理模型或数值模拟,缺乏与现场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因此,以尖山滩地2020~2021年的实测地形数据为基础,结合近期水动力过程,分析滩面坡度、地形冲淤和典型断面高程的变化,并研究径潮动力对近期滩地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滩地呈现阶段性冲淤交替,汛前滩地成台阶状分布,横向存在多级陡坎;汛中近岸边滩大幅冲刷,离岸心滩略有淤积;汛后滩地普遍淤涨,近岸水流集中形成冲刷潮水沟。下泄径流和上溯潮流是尖山滩地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径潮动力与滩地相互作用,形成“洪冲潮淤、大冲大淤”的形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演变 钱塘江 潮汐 径流 强潮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构成及活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童芸 鲁狄锴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钱塘江古海塘是凝聚先民智慧的伟大防洪工程,孕育及衍生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特征鲜明,价值突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的载体形式进行了梳理分类,分析了其价值及保护与利用现... 钱塘江古海塘是凝聚先民智慧的伟大防洪工程,孕育及衍生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特征鲜明,价值突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对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的载体形式进行了梳理分类,分析了其价值及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而明确了“以古为核、承古创新”的钱塘江海塘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原则,并从展示建筑工程文化、传承治水精神文化、融合区域特色文化、运用现代科技文化4方面提出了建设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古海塘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段含沙量变化特征模拟分析
6
作者 朱沈鸣 史英标 程文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钱塘江为强涌潮、高含沙、强冲淤的冲积性河口,认识潮流作用下含沙量变异特征对河口防灾减灾、资源利用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水沙实测资料分析和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钱塘江河口段含沙量时变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其... 钱塘江为强涌潮、高含沙、强冲淤的冲积性河口,认识潮流作用下含沙量变异特征对河口防灾减灾、资源利用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水沙实测资料分析和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钱塘江河口段含沙量时变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其纵向分布对潮流动力、尖山河段河势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潮周期内含沙量呈强烈的时变特征,半月潮周期内含沙量与潮差呈明显的正相关;含沙量纵向分布表现为“仓前至曹娥江口含沙量高、两头低”的最大浑浊带分布特征,横向分布的随潮变化与断面形态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对丰富河口输沙规律和治理与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河口段 含沙量 时空分布 水沙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钱塘江海塘工程技术变革探析
7
作者 赵凡 朱沈鸣 +1 位作者 包增军 魏小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3-116,共4页
自清末民初西方建筑工程新技术传入中国后,钱塘江海塘工程建设技术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变革。从人工建筑材料使用、施工工艺变化、海塘结构形式改进等方面,回顾了近代钱塘江海塘工程建设技术变革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预制块组装、... 自清末民初西方建筑工程新技术传入中国后,钱塘江海塘工程建设技术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变革。从人工建筑材料使用、施工工艺变化、海塘结构形式改进等方面,回顾了近代钱塘江海塘工程建设技术变革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预制块组装、重力式塘整体浇筑、钢骨水泥塘,并从中总结出技术变革成功的原因及积极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当前正在开展的海塘安澜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塘工程 技术变革 材料 工艺 钱塘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引水电站多调压井输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结少鹏 乔艳伟 +1 位作者 刘东虎 楚士冀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5-198,34,共5页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 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性,并推导了蜗壳压力波动中短周期公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分析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水 水电站 调压井 蜗壳压力 水力过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9
作者 辛方勇 刘林松 +1 位作者 唐建涛 方睿骋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共7页
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包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3项一级指标,工程安全、生态安全、旅游安全等16项二级指标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通... 结合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包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3项一级指标,工程安全、生态安全、旅游安全等16项二级指标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1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专家打分等方法对二级指标赋值,结果表明,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等级均为优,其一级指标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分值逐层递减,表明其可达性的难度逐层加大,符合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可达性的一般规律,验证了水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涌潮年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震洲 黄海珍 +2 位作者 李磊岩 汪求顺 潘冬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37,34,共4页
为探求钱塘江涌潮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丰水年2019年涌潮自动观测站数据并与附近水文站数据进行比较。结合涌潮观测期间的潮汐、径流等条件的分析可知,丰水年2019年涌潮高度总体大于2018年。受年内上游洪水的影响,美女站最大涌潮... 为探求钱塘江涌潮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丰水年2019年涌潮自动观测站数据并与附近水文站数据进行比较。结合涌潮观测期间的潮汐、径流等条件的分析可知,丰水年2019年涌潮高度总体大于2018年。受年内上游洪水的影响,美女站最大涌潮出现在径流相对较小的9月。盐官站主要受外海潮汐大小影响,最大涌潮高度出现在7月。丰水年盐官站涌潮高度与潮差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线性关系式可为丰水年涌潮强度的年内预测提供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现场观测 潮汐 径流 涌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盐官段主汛期前含沙量特性研究
11
作者 胡智超 朱沈鸣 +3 位作者 李建雄 许嘉豪 王绍斌 夏春晨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4,共8页
钱塘江河口水沙运动极其复杂,特别是泥沙输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然而河口涌潮河段的含沙量观测非常困难,目前对含沙量精细化的系统实测分析及其规律研究仍相对缺乏。以钱塘江北岸海宁段在主汛期前需修建的围堰工程及其泥沙冲淤问题为背... 钱塘江河口水沙运动极其复杂,特别是泥沙输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然而河口涌潮河段的含沙量观测非常困难,目前对含沙量精细化的系统实测分析及其规律研究仍相对缺乏。以钱塘江北岸海宁段在主汛期前需修建的围堰工程及其泥沙冲淤问题为背景,采用2022年4—6月钱塘江盐官段北岸盐官潮位站连续多日实测含沙量展开分析研究。根据潮差级别(大潮、中潮、小潮)和潮时(涨潮前、涨潮期、平潮期、退潮期)对含沙量数据进行划分和分析。利用从盐官潮位站获取的同时期浊度与实测含沙量进行数据拟合,分别按潮差级别和浊度区间划分得到两组拟合曲线,相关度约为0.9。拟合曲线经验证后运用于7月潮位与拟合含沙量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大潮时含沙量离散程度最大,中潮次之,小潮最小;小潮的4个潮时含沙量变化不大,中潮和大潮涨潮期的含沙量均有明显上升,高平潮期含沙量有所下降,经退潮期回归至涨潮前水平。总体而言,含沙量曲线与潮位曲线存在相似的周期性关系,但在退潮期,含沙量会再次出现先升后降的过程,这可能是由于退潮阶段落急时流速增加,部分床面泥沙再次随水流运动,但随着落急到落憩的转变,退潮变缓,含沙量再次下降。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河口含沙量演变规律的认识,可为河口工程的泥沙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量 浊度 潮位 钱塘江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河床冲刷和水位差的土工管袋围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强 毛建东 +3 位作者 李建雄 史吏 胡敏 许嘉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5,共5页
土工管袋围堰结构虽建造成本低、施工便捷,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与水位差联合作用下,服役期常出现地基滑动失稳或管袋张拉破坏等工程事故。为此,以钱塘江某河口地区管袋围堰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床水槽模型与管袋围堰数值模型明确了不同潮期工... 土工管袋围堰结构虽建造成本低、施工便捷,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与水位差联合作用下,服役期常出现地基滑动失稳或管袋张拉破坏等工程事故。为此,以钱塘江某河口地区管袋围堰工程为依托,基于动床水槽模型与管袋围堰数值模型明确了不同潮期工况下地基塑性应变和管袋张拉力分布特性,以容许稳定性系数和管袋材料抗拉强度为控制指标,从地基滑动失稳和管袋张拉破坏两个角度提出了管袋整体稳定的临界工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基淘刷深度在3 m以内时,地基仍能保持1.16以上的稳定性系数,但随着冲刷深度增加,管袋材料会发生张拉破坏。当淘刷深度达到5 m时,地基稳定性系数降低为1.1,且管袋材料张拉破坏已无法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袋围堰 冲刷坑 水位差 地基稳定性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洪水分级的青山殿水库洪水预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志刚 刘风雨 +2 位作者 陈瑞刚 杨丽丽 康爱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1-671,共11页
为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减小全流域使用单一参数集而产生的预报误差,以青山殿水库为研究对象,将历史洪水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采用新安江模型和SCE-UA参数优化算法,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累计降雨量和实测洪峰流量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 为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减小全流域使用单一参数集而产生的预报误差,以青山殿水库为研究对象,将历史洪水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采用新安江模型和SCE-UA参数优化算法,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累计降雨量和实测洪峰流量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最优的最大6 h累积降雨量作为参数应用指标,分级后的大中小洪水选用对应的参数集进行洪水验证及预报。结果表明:未对洪水进行分级时,38场洪水总体合格率为92.1%,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2;按照洪水等级划分大中小洪水后进行洪水过程模拟,大中小洪水场次合格率100%,确定性系数平均为0.92、0.88和0.87,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8,分级后各场次的合格率与确定性系数提高,拟合效果更好;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洪峰流量与最大1、3、6、24 h降雨量的相关关系,最大6 h的降雨量与洪峰流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最高,取预见期内最大6 h累积降雨量作为大中小参数判定条件,在2021年汛期实际预报中,洪水预报结果全部合格,4场大中型洪水拟合程度好,确定性系数高,基于洪水分级的洪水预报精度较高、合理可行,可为水库防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山殿水库 新安江模型 洪水等级划分 相关分析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潮双向水流作用下的急弯河段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磊岩 包增军 何震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受洪潮水流交互作用的水域,水沙条件复杂,其弯道治理较一般河流难度更大,实施效果具有更多不确定性。为了解受洪、潮水双向水流作用下的急弯河段治理效果,以钱塘江河口闻家堰段弯道治理为例,在已实施完成的凹岸抛石护岸结合凸岸退堤切... 受洪潮水流交互作用的水域,水沙条件复杂,其弯道治理较一般河流难度更大,实施效果具有更多不确定性。为了解受洪、潮水双向水流作用下的急弯河段治理效果,以钱塘江河口闻家堰段弯道治理为例,在已实施完成的凹岸抛石护岸结合凸岸退堤切滩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利用治理前后多年实测水文地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弯道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洪潮水水流条件、深槽分布、冲刷高程、回淤速度等因素变化。结果表明,闻家堰段弯道治理后,其弯道效应大为减弱,水流条件得到改善,深槽分布向江中外移且最低冲刷高程抬高,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类似急弯治理工程提供借鉴。同时,还采用河相关系法和断面平均值统计法对工程实施后的平衡断面进行了预测分析,初步确定了河段清淤条件,可对后续工程的运行维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潮水流 急弯河道 河道治理 深槽分布 回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