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华电业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英伟 程极盛 +1 位作者 陈国平 何云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随着电网的日趋发展 ,采用传统方式处理大量调度业务势必造成信息传送效率低、统计困难、信息共享程度差、无法胜任现代化电网管理等缺陷。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金华电业局建立了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MIS) ,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管理和... 随着电网的日趋发展 ,采用传统方式处理大量调度业务势必造成信息传送效率低、统计困难、信息共享程度差、无法胜任现代化电网管理等缺陷。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金华电业局建立了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MIS) ,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管理和申请单的办理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MIS) 电网调度 调度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2000在金华电业局的应用
2
作者 朱英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调度自动化系统 电网 OPEN-2000 电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一期工程实施方案 被引量:5
3
作者 朱英伟 何云良 +3 位作者 徐文 程极盛 钱朝阳 刘旭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8-79,81,共3页
关键词 金华地区 配电自动化系统 一期工程 馈线自动化 SCADA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500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少华 陈卫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60,共4页
浙江金华 500 kV双龙变电所是国内首批实现综合自动化的超高压变电所。结合 500 kV双龙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对超高压变电所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超高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 浙江金华 500 kV双龙变电所是国内首批实现综合自动化的超高压变电所。结合 500 kV双龙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对超高压变电所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超高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包括可靠性、扩大监控范围、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变电所 自动化系统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柜局部放电声电波检测技术的运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7-93,共7页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周期性停电进行设备性能检测的时间间隔加长,开关柜内空间狭小,对柜内各元件绝缘性能要求较高,在线检测其绝缘性能尤为必要。笔者采用开关柜局部放电声电波检测技术,并通过不同放电声强变化规律的研究,给...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周期性停电进行设备性能检测的时间间隔加长,开关柜内空间狭小,对柜内各元件绝缘性能要求较高,在线检测其绝缘性能尤为必要。笔者采用开关柜局部放电声电波检测技术,并通过不同放电声强变化规律的研究,给开关柜内的局部放电活动提供判断依据,从而实现不停电对开关柜绝缘性能的在线诊断,有效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可靠性 局部放电 声电波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城区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拥军 朱英伟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7,共1页
金华配电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配电网故障处理 ,即故障识别、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 ;配电网监控 ,即对开闭所、10 k V线路、配电变压器和重要用户的监控 ;集成的地理信息系统 AM/ FM/ GIS;配电工作管理 ;配电高级应用软件等。
关键词 金华城区配电网 地理信息系统 配电自动化 配电管理 电力系统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 TV高压熔丝频繁熔断的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滕永禧 许明 +2 位作者 李向军 田凤兰 贺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4-206,共3页
利用EMTP分析了某变电所电压互感器高压熔丝频繁熔断的原因,并比较了两种主要的消谐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对地电容较大时,接地故障消失后的铁磁谐振可能会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系统装设消弧线圈能较好地抑制此过电流。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高压熔丝 熔断 EMTP 铁磁谐振 消弧线圈 过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区电网的EMS应用软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4 位作者 邓佑满 吴文传 应敬华 何云良 胡金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44,48,共6页
地区电网EMS应用功能是地区电网调度和商业化运营的重要辅助决策工具,是继SCADA实用化后,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的EMS应用软件面向发输电系统,主要在大区电网和省网中应用。通过研究地调和网(省)调在调度管理职... 地区电网EMS应用功能是地区电网调度和商业化运营的重要辅助决策工具,是继SCADA实用化后,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的EMS应用软件面向发输电系统,主要在大区电网和省网中应用。通过研究地调和网(省)调在调度管理职能、电网运行特点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设计和开发了面向地区电网的EMS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在功能、算法和应用方法上都具有地调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 地区电网 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C61850标准数字化与传统继电保护的比较 被引量:25
9
作者 杜浩良 李有春 +1 位作者 盛继光 马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72-176,共5页
基于IEC61850国际标准通讯规约的500kV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了GOOSE跳闸技术和户外布置的智能终端装置,引起了继电保护实现方式上的变革。从工程设计与实施、状态检修实施、程序化操作、智能终端装置、500kV保护装置、主变保护装置、220kV... 基于IEC61850国际标准通讯规约的500kV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了GOOSE跳闸技术和户外布置的智能终端装置,引起了继电保护实现方式上的变革。从工程设计与实施、状态检修实施、程序化操作、智能终端装置、500kV保护装置、主变保护装置、220kV保护装置等方面,对500kV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500kV变电站进行分析比较,浅谈两者的区别,使广大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更快、更好地了解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 850 传统 继电保护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熵的复杂电网自组织临界态判断模型 被引量:102
10
作者 曹一家 王光增 +1 位作者 曹丽华 丁理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共6页
为研究复杂电网大停电的发生机理,同时找出影响大停电发生的关键因素,文中基于熵理论提出了电网的潮流熵概念,用以定量描述线路潮流分布的不均衡性。基于潮流熵提出了复杂电网自组织临界态判断模型。对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 为研究复杂电网大停电的发生机理,同时找出影响大停电发生的关键因素,文中基于熵理论提出了电网的潮流熵概念,用以定量描述线路潮流分布的不均衡性。基于潮流熵提出了复杂电网自组织临界态判断模型。对IEEE 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潮流熵对电网连锁故障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是决定系统是否进入自组织临界态的重要因素。使用该判断模型分析了IEEE 118节点系统在给定的平均负载率下进入自组织临界态时的潮流熵。潮流熵较好地解释了实际电网在平均负载率较低时由于线路潮流分布的高度不均衡性而进入自组织临界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熵 连锁故障 隐性故障模型 自组织临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能量控制中心的运行风险评估研究初探 被引量:67
11
作者 冯永青 吴文传 +6 位作者 孙宏斌 张伯明 何云良 相年德 郭琦 王刚 吕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3-79,共7页
该文通过定义的分析比较,提出运行风险评估和传统电力可靠性的数学模型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之处在于应用场景不同。该文分析了运行风险评估在可靠性原理、调度自动化技术和实际部门运营管理三方面的基础,将运行风险评估定位于架构在EM... 该文通过定义的分析比较,提出运行风险评估和传统电力可靠性的数学模型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之处在于应用场景不同。该文分析了运行风险评估在可靠性原理、调度自动化技术和实际部门运营管理三方面的基础,将运行风险评估定位于架构在EMS/DTS平台上的一种随机性定量分析工具。该文在继承、发展可靠性和调度自动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运用非序贯蒙特卡罗仿真和层次加关系的电网模型进行状态选择;分别运用动态潮流和暂态时域仿真进行概率充分性和概率稳定性分析;同时定义了新的运行风险指标,克服了现有运行风险指标中的遮蔽现象等缺陷。应用该文所提方法对WSCC-9系统、IEEE-39系统和浙江金华电网的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调度部门的发电出力计划调整、拉闸限电方式选择和自动重合闸配置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控制中心 概率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新杭线Ⅰ回路27年雷电流幅值实测结果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孙萍 郑庆均 +2 位作者 吴璞三 周照宗 董宝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4-76,共3页
根据220 kV新杭线Ⅰ回路全线1962—1988年实测得到的716次雷击记录,分析了该线雷击闪络原因,求得了绕击率和雷击跳闸率;并根据雷击跳闸率的变化和雷电流在杆塔中的分流情况,说明改进防雷措施。根据全线雷击点位置的统计确定了多雷区和... 根据220 kV新杭线Ⅰ回路全线1962—1988年实测得到的716次雷击记录,分析了该线雷击闪络原因,求得了绕击率和雷击跳闸率;并根据雷击跳闸率的变化和雷电流在杆塔中的分流情况,说明改进防雷措施。根据全线雷击点位置的统计确定了多雷区和易击点,为该线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加强防雷措施提供了实测依据。此外,还对这些实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得到了该线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等雷电自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幅值 雷击闪络 雷击跳闸率 雷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EMS/DTS一体化系统中基于自定义建模的自动装置模拟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吴文传 孙宏斌 +3 位作者 张伯明 潘哲龙 何云良 胡金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60,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EMS/DTS一体化系统中的通用的安全自动装置自定义模型。利用该模型,用户可以进行自动装置组态。该模型不仅在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中得到了实现,并首次被引入实时的EMS中,在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和N- 1 校核模块中实...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EMS/DTS一体化系统中的通用的安全自动装置自定义模型。利用该模型,用户可以进行自动装置组态。该模型不仅在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中得到了实现,并首次被引入实时的EMS中,在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和N- 1 校核模块中实现了自动装置的模拟,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符合现场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装置 自定义建模 EMS DTS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变频法测量的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卢德银 吴尊东 陈欣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5-1297,共3页
为进一步消除工频干扰对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变频法对线路工频参数进行抗干扰测试并与工频表计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变频法的测试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和较小的测量误差,表明了变频法测试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测量结... 为进一步消除工频干扰对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变频法对线路工频参数进行抗干扰测试并与工频表计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变频法的测试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和较小的测量误差,表明了变频法测试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法 输电线路 工频参数 干扰电压 抗干扰测试 工频表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响分析法测试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何文林 陈金法 +1 位作者 应高亮 王吉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9-42,共4页
介绍频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到现场进行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所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不同接线方式变压器进行变形测试的典型试验接线及方法;通过现场实测,明确分接开关档位、信号源位置、变压器套管电容量、变压器出口... 介绍频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到现场进行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所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不同接线方式变压器进行变形测试的典型试验接线及方法;通过现场实测,明确分接开关档位、信号源位置、变压器套管电容量、变压器出口引线长度等因素对变压器频响曲线的影响,结合 158 台变压器的实测经验,提出频响分析法测试结果的判断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绕组 变形 频响分析法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双龙变电所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邓岳辉 张伯明 +2 位作者 童庆芳 杜俊 张永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34,共5页
介绍了 5 0 0 k V双龙变电所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模型化设备、领域知识库、拓扑路径算法和推理机的实用的专家系统构成方案。系统采用多重产生式系统来构造专家知识库。提出了二次设备模型化 ,并构造了相应的知识库 ,解... 介绍了 5 0 0 k V双龙变电所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模型化设备、领域知识库、拓扑路径算法和推理机的实用的专家系统构成方案。系统采用多重产生式系统来构造专家知识库。提出了二次设备模型化 ,并构造了相应的知识库 ,解决了二次设备操作票自动生成问题。通过在线拓扑分析算法 ,推理出操作路径 ,使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跟踪电网运行方式的能力。所设计的解释机 ,能对推理过程和知识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解释。该系统在线利用 SCADA实时信息 ,形成一在线智能生成与监视的闭环系统 ,并于 1999年 5月在金华 5 0 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所 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 专家系统 电力系统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线路差动保护电容电流的精确补偿方法 被引量:37
17
作者 毕天姝 于艳莉 +1 位作者 黄少锋 杨奇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30-34,共5页
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电容电流的精确补偿方法。通过把各种因素对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统一归入分布电容参数的变化,实时在线计算分布电容参数值,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电容电流补偿,提高差动保护动作的... 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电容电流的精确补偿方法。通过把各种因素对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统一归入分布电容参数的变化,实时在线计算分布电容参数值,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电容电流补偿,提高差动保护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ATP仿真结果表明该补偿方法比传统的基于给定分布电容参数进行补偿的方法有更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保护 电容电流 精确补偿 超高压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 (二)理论基础 被引量:67
18
作者 冯永青 吴文传 +2 位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何云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5,21,共6页
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是:传统架空线路的可靠性统计指标难以表达现场运行中线路故障的可能性,单纯采用可靠性数学理论无法进行全系统的运行风险评估。实际上,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同时包含着随机性和模糊性2个方面,但受限于概率论与... 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是:传统架空线路的可靠性统计指标难以表达现场运行中线路故障的可能性,单纯采用可靠性数学理论无法进行全系统的运行风险评估。实际上,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同时包含着随机性和模糊性2个方面,但受限于概率论与模糊论在基础数学领域内是相互独立的理论体系,传统上在电力系统只能将它们分开研究。可信性理论是2004年基础数学领域完成的数学分支,它给出了基于测度论的模糊论的公理化体系,并提供了随机性与模糊性综合评估的严格数学基础。文中首先介绍引入可信性理论的必要性,然后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可信性理论中的基本公理、可信性测度、模糊变量期望值、随机模糊变量期望值等基本内容。上述内容是可信性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运行 风险评估 可信性理论 可信性测度 模糊变量期望值算子 随机模糊变量期望值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输电网短期线路检修计划 被引量:52
19
作者 冯永青 吴文传 +2 位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何云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71,共7页
传统方法将短期线路检修计划作为单重不确定性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但是,架空线路的可靠性指标难以表达现场运行中线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在短期线路检修计划中对双重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同时进行建模和求解。可信性理... 传统方法将短期线路检修计划作为单重不确定性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但是,架空线路的可靠性指标难以表达现场运行中线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在短期线路检修计划中对双重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同时进行建模和求解。可信性理论是基础数学领域最近完成的数学分支,它提供了随机性与模糊性综合评估的严格数学基础。基于可信性理论可建立短期线路检修计划的混合整数随机模糊双重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原始模型),其目标函数是检修费用与停电损失费用之和的随机模糊期望值最小。文中利用Benders分解法将原始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求解:主问题是一个多目标整数规划问题,利用改进Balas算法求解;子问题是一个随机模糊双重不确定性模型,利用可信性理论和直流潮流求解。IEEE-RBTS系统和IEEE-RTS系统的算例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可以综合协调全网的风险和经济目标。同时由于支持原始数据的随机模糊性,使得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线路检修 短期计划 可信性理论 随机模糊规划 广义Benders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捷 吴国忠 李艳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负荷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当数据灰度越大,预测精度越差,并且不太适合经济长期后推若干年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模型中的参数a造成的,为此引入向量θ,建立蚁群灰色模型,然后与神经网络模型... 灰色GM(1,1)预测模型,在负荷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当数据灰度越大,预测精度越差,并且不太适合经济长期后推若干年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模型中的参数a造成的,为此引入向量θ,建立蚁群灰色模型,然后与神经网络模型相组合,即建立蚁群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该预测方法是合理有效的,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提高了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GM(1 1) 蚁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蚁群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