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择期手术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洪亮 陈元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儿童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于金华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住院行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连...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儿童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于金华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住院行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术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连续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的同时,实验组则在麻醉诱导成功后连续泵入右美托咪定。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的脸谱疼痛评分、FLACC评分、PAE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进行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停药至睁眼时间的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实验组的脸谱疼痛评分与PAED评分更为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睁眼时间、手术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生呕吐、呼吸异常、寒战、血压异常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使不良反应增加,不使麻醉苏醒时间延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用于儿童苏醒期躁动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凭静脉麻醉 苏醒期躁动 预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肺水肿的紧急处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明途 徐军 杜光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4-54,共1页
围手术期诱发肺水肿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常需作出紧急处理,我院12年来遇及8例,经及时诊断处理均获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45~75岁。手术种类:肺癌行单肺叶切除3例,... 围手术期诱发肺水肿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常需作出紧急处理,我院12年来遇及8例,经及时诊断处理均获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45~75岁。手术种类:肺癌行单肺叶切除3例,慢性脓胸行纤维板剥脱术2例,大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肺水肿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4穿刺阻滞膈神经预防腹腔镜手术后肩背痛 被引量:3
3
作者 徐金泉 杜光生 王云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据国外报道腹腔镜手术后约有35%~6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肩背痛(Shoulder-Tip Pain,STP),其产生机制可能与气腹延展腹膜或横膈的刺激有关.国内对腹腔镜手术后STP的防治报道甚少,本文旨在探索0.25%...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据国外报道腹腔镜手术后约有35%~6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肩背痛(Shoulder-Tip Pain,STP),其产生机制可能与气腹延展腹膜或横膈的刺激有关.国内对腹腔镜手术后STP的防治报道甚少,本文旨在探索0.25%罗哌卡因行双侧颈4穿刺阻滞膈神经以预防腹腔镜术后STP及为进一步阐明STP产生机制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颈4穿刺阻滞 膈神经 腹腔镜手术 后肩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度预测胸腔镜单肺通气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17-1822,共6页
背景目前,每搏量变异度(SVV)的主要适应证虽已有定论,但SVV是否适用于胸腔镜单肺通气手术仍存在争论。目的探讨在胸腔镜单肺通气不同潮气量患者中运用SVV判断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胸外... 背景目前,每搏量变异度(SVV)的主要适应证虽已有定论,但SVV是否适用于胸腔镜单肺通气手术仍存在争论。目的探讨在胸腔镜单肺通气不同潮气量患者中运用SVV判断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诊断为左肺肿块择期行胸腔镜下左肺叶切除术或左肺癌根治术的患者72例。根据SPSS 16.0软件产生的随机序列表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两组均麻醉后先行双肺通气,后行左全肺隔离,之后行右肺通气。两组均采用定容呼吸模式,A组潮气量8 ml/kg,通气频率12次/min,吸呼比1∶2,氧浓度100%,呼气末正压(PEEP)5 cm H_2O(1 cm H_2O=0.098 kPa);B组潮气量7 ml/kg,余同A组。两组患者于单肺通气3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时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记录进行容量负荷试验前(T1)、完成容量负荷试验后5 min(T2)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VV、心脏指数(CI)〕。计算SVV变化率(ΔSVV)和CI变化率(ΔCI)。以ΔCI≥15%为容量负荷试验阳性标准,即患者扩容有效、有液体反应性,绘制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ROC曲线。结果本研究最后完成容量负荷试验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有60例,其中A组30例、B组30例。B组T1时SVV低于A组(P<0.05)。A组T2时HR、SVV低于T1时,T2时CI高于T1时(P<0.05);B组T2时CVP、CI高于T1时,T2时SVV低于T1时(P<0.05)。A组、B组ΔSVV与ΔCI呈负相关(r=-0.838、-0.730,P<0.001)。A组ROC曲线分析结果示: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95%CI(0.567,0.921)〕,截断值为14.5%时,灵敏度为57.9%,特异度为90.9%。B组ROC曲线分析结果示: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7〔95%CI(0.444,0.850)〕,截断值为11.5%时,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61.5%。A组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B组(P<0.05)。结论 SVV对单肺通气不同潮气量患者的液体反应性均有预测价值,其中单肺通气潮气量为8 ml/kg时,SVV可以用于指导液体反应性的判断,截断值为14.5%;单肺通气潮气量为7 ml/kg时,SVV对判断液体反应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准确性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胸腔镜 每搏输出量 潮气量 每搏量变异度 液体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功能及七氟醚F_A/F_I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叶昉帆 李利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4-71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开胸手术患者,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肺顺应性、肺内分流、动脉血氧合以及吸入麻醉药七氟醚FA/FI变化趋势的影响,为临床麻醉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例首次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需单肺通气(one-lung ve... 目的通过观察开胸手术患者,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肺顺应性、肺内分流、动脉血氧合以及吸入麻醉药七氟醚FA/FI变化趋势的影响,为临床麻醉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例首次择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需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和C3组。A组(定容通气组):VT=8 ml/kg,Rf=12次/min,PEEP=0;B组(定压通气组):先将患者进行VCV单肺通气,参数设置同A组,气道压稳定后,在气道峰压相同的条件下,更改通气模式为PCV,Rf=12次/min,PEEP=0;C组(小潮气量+PEEP组):VT=6 ml/kg,Rf=16次/min,PEEP=5 cm H2O。分别于双肺通气(total lung ventilation,TLV)后10 min及OLV后20、45、70 min四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气道压,并采集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各l ml行血气分析。OLV 20 min时,以挥发罐浓度1.5%七氟醚吸入,20 min后停止吸入,期间记录七氟醚肺泡浓度和吸入浓度比(FA/F)I。结果 (1)单肺通气后,各组患者气道峰压明显升高,顺应性下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内分流率明显增高。(2)B组在最初的8minFA/FI上升最快,C组最慢,A组介于两者之间。随着吸入时间的延长,三组曲线接近并趋于一致。结论单肺通气时,定压通气模式有助于提高肺顺应性,但最终三种通气模式吸入麻醉药的FA/FI在各时间点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呼吸功能 七氟醚 FA/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