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塑料污染国际治理机制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海落实 被引量:12
1
作者 钭晓东 赵文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70,共12页
目前学界对海洋塑料污染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近海或浅海,涉及深海领域的寥寥无几。除固有的陆源、船源污染之外,深海采矿即将进入实质阶段的现实,也极可能给深海带来比近海、浅海等区域更加严峻的塑料污染威胁。深海塑料污染治理的现实... 目前学界对海洋塑料污染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近海或浅海,涉及深海领域的寥寥无几。除固有的陆源、船源污染之外,深海采矿即将进入实质阶段的现实,也极可能给深海带来比近海、浅海等区域更加严峻的塑料污染威胁。深海塑料污染治理的现实及未来紧迫性使得对现有治理机制的规则设计及其合理性的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导,在分析现有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深海塑料污染治理方案直指深海的特殊性、污染的严峻性与规则的破碎性,并提出深化深海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加强深海塑料污染治理的科学技术创新、强化深海环境保护的中国表达等建议,以为深海塑料污染的法律控制及治理作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海塑料污染 国际治理机制 深海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政策供给及反思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仁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文章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出台历程,运用文献量化、内容分析方法 ,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供给特征和特定政策工具含义,并对政策供给进行深刻反思。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供给数量少,发文稳定性能差,政策出台具有中央层面带头与地... 文章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出台历程,运用文献量化、内容分析方法 ,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供给特征和特定政策工具含义,并对政策供给进行深刻反思。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政策供给数量少,发文稳定性能差,政策出台具有中央层面带头与地方政府响应特征;政策发文类型较丰富,但规范性与影响力欠缺,意见类政策占比大,协议类政策是其重要特点;政策发文主体具有多层次与多部门特征,主体间尤其是跨省域协同发文少,浙江省在推进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性比较明显。2003-2008年和2009-2018年两个阶段,高频主题词识别发现政策关注重点是合作发展,同时市场导向下企业在长三角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体化过程注重交通、技术、信用、环境治理等的链接载体与沟通平台建设,具体项目落地成为长三角推进一体化的特色。同时,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工具使用存在结构式强制性工具过溢、契约式经济工具欠缺等不平衡问题,需要在指引性制度体系建设、寻找新解决方案、一体化保障机制构建等方面予以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政策供给 尺度博弈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立法确定性命题的提出与展开——以固废法体系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杜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51,共10页
环境立法的确定性命题提出不惟是纯粹价值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对中国环境法治需求与问题的回应。现阶段环境法律可司法性难题的解决、环境行政恣意的克制与环境善治的达成均高度依赖具有确定性的环境立法。在环境部门法的视野之下,这一... 环境立法的确定性命题提出不惟是纯粹价值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对中国环境法治需求与问题的回应。现阶段环境法律可司法性难题的解决、环境行政恣意的克制与环境善治的达成均高度依赖具有确定性的环境立法。在环境部门法的视野之下,这一命题需进一步在实证法上的技术转换,即将这一命题解构为环境法律概念的精确性、环境法律规则结构的完整性与环境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三个子命题相互耦合,所面临的立法实践难题与因应之策各有侧重。结合《固废法》规则实例,将上述命题具体化,提出针对性的立法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立法 确定性 法律概念 法律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治理视阈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省思与完善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媛媛 郑偲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5,126,共17页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生成逻辑包括“对常规型环保治理机制的矫正纠偏”和“对环境问责制度的弥补与强化”。前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运行程序下产生的动员压力一起指向“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特征;后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组织架构下产生...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生成逻辑包括“对常规型环保治理机制的矫正纠偏”和“对环境问责制度的弥补与强化”。前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运行程序下产生的动员压力一起指向“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特征;后者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组织架构下产生的问责压力一起指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特征。但从长远来看,在法治思维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存在“行政权力过度依赖与长效机制缺位”“多元治理乏力”的弊端和困境。元治理通过对自组织的组织和对治理的治理,既倡导多元治理主体的依存与合作,又强调国家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保留了政府的影响力。这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所践行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逻辑具有契合性。其对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中的法治进程推进、政府角色重塑、治理模式协调等方面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治理 环境治理 中央环保督察 政府角色 治理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