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省适栽蓝莓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
25
1
作者
陈华江
陈伟平
+2 位作者
李建华
周伟东
曹雪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7-781,共5页
以引进浙江省诸暨市的蓝美1号、夏普蓝、密斯梯、奥尼尔、戴安娜、灿烂、顶峰、粉蓝、园蓝、巴尔德温等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进行植株性状、成熟期、丰产性、果实外观性状、质地、风味的观测,及果实维生素C、总糖、总酸以及花色苷含量的...
以引进浙江省诸暨市的蓝美1号、夏普蓝、密斯梯、奥尼尔、戴安娜、灿烂、顶峰、粉蓝、园蓝、巴尔德温等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进行植株性状、成熟期、丰产性、果实外观性状、质地、风味的观测,及果实维生素C、总糖、总酸以及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高丛品种夏普蓝、密斯梯、戴安娜,以及兔眼品种巴尔德温生长势较强、成熟期早、丰产性好和果实性状优良,适宜鲜食品种发展;兔眼品种园蓝生长势强、深蓝果色、花色苷含量高、营养成分较高以及丰产性好,作为加工首选品种;南高丛品种蓝美1号成熟期较早、果型适中、丰产性好,以及花色苷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作为鲜食与加工兼用品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鲜食加工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暨市茶园套种香榧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乐芝
张杰
金永光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216-2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诸暨市茶园适宜套种香榧的基本条件,套种株数,套种时间,套种苗龄及香榧种植技术。
关键词
诸暨
茶园
套种
香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在诸暨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乐芝
张杰
《茶叶》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文根据诸暨市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实践应用了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为茶叶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茶园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实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暨蚕种业回顾及发展对策
4
作者
王可荣
俞建苗
吴火明
《中国蚕业》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诸暨市的蚕种场新中国成立之前有3家,在1952年合并为诸暨私营蚕种场,1956年转为诸暨市璜山蚕种场,与1956年和1959年建场的枫桥蚕种场、安华蚕种场在1999年合并为诸翳市蚕种场,2005年转制为诸暨市金阳蚕业有限公司(图1)。
关键词
发展对策
蚕种业
蚕种场
诸暨市
有限公司
新中国
合并
私营
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薄膜棚架避雨对杨梅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郑锡良
任海英
+3 位作者
梁森苗
孟瑜清
颜鸿鹏
戚行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8,共4页
在杨梅硬核期开始薄膜棚架避雨栽培,比较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温湿度,杨梅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薄膜棚架避雨栽培的平均温度比露地处理高0.17℃,平均相对湿度比露地处理高0.87%;杨梅的叶长、叶宽比露地处理显著低9.08%和9.6%,...
在杨梅硬核期开始薄膜棚架避雨栽培,比较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温湿度,杨梅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薄膜棚架避雨栽培的平均温度比露地处理高0.17℃,平均相对湿度比露地处理高0.87%;杨梅的叶长、叶宽比露地处理显著低9.08%和9.6%,叶厚比露地处理显著低5.94%。果实烂果率和落果率分别比露地处理显著低51.59%和55.13%,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比露地处理提早2~5d;单果质量比露地处理显著高5.76%;果实横径、纵径分别比露地处理高4.7%和1.65%;色差L、色差b分别比露地处理高5.4%和37.75%;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分别显著比露地处理高2.28%、2.11%和3.05%;硬度和可滴定酸分别比露地处理低2.30%和3.36%。薄膜棚架避雨可明显提高杨梅栽培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薄膜棚架避雨
营养生长
果实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兔眼蓝浆果粉蓝嫩枝扦插生根的形态和解剖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宋鹏飞
陈华江
+2 位作者
姜燕琴
於虹
戚行江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505-508,共4页
通过对兔眼蓝浆果品种粉蓝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和解剖观察,研究了粉蓝扦插生根诱导方式、生根部位、愈伤组织形成以及不定根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扦插前,粉蓝插条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
通过对兔眼蓝浆果品种粉蓝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和解剖观察,研究了粉蓝扦插生根诱导方式、生根部位、愈伤组织形成以及不定根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扦插前,粉蓝插条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后形成的诱生根原基发育而成,属诱导生根型树种;在扦插过程中,除了在维管形成层及附近薄壁区域产生根原基外,还可见少量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根,但维管形成层生根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愈伤组织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眼蓝浆果
嫩枝扦插
维管形成层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伟平
陈华江
+3 位作者
曹雪丹
李建华
娄玛琪
戚行江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45-1148,共4页
研究了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浓度对蓝莓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0 mmol.L-1)的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异抗坏血酸的效果要好于抗坏血酸;但在高浓度下,异抗坏血酸与抗坏血...
研究了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浓度对蓝莓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0 mmol.L-1)的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异抗坏血酸的效果要好于抗坏血酸;但在高浓度下,异抗坏血酸与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都有一定的促分解的作用,都能加速色素褪色;浓度越大,在热处理过程中蓝莓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值(λmax=520 nm)下降越快。各浓度的抗坏血酸都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下降,分解指数升高。反之,低浓度的异抗坏血酸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升高,分解指数下降;但在高浓度时,仍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含量降低,分解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色苷
异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
稳定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CDW-220微型采茶机应用于优质扁形绿茶试验初报
被引量:
5
8
作者
陆德彪
何乐芝
+1 位作者
袁海波
丁清平
《中国茶叶》
2013年第10期22-24,共3页
当前我国的名优绿茶已上升成为绿茶产区的主导茶叶产品,支撑着绿茶产业的发展。扁形类名优绿茶为浙江省名优绿茶的主导茶类,主要产品包括龙井茶、淳安千岛玉叶、永嘉乌牛早、平阳早香茶等等。6CDW-220微型名茶采茶机自问世以来,经过...
当前我国的名优绿茶已上升成为绿茶产区的主导茶叶产品,支撑着绿茶产业的发展。扁形类名优绿茶为浙江省名优绿茶的主导茶类,主要产品包括龙井茶、淳安千岛玉叶、永嘉乌牛早、平阳早香茶等等。6CDW-220微型名茶采茶机自问世以来,经过不断试验和完善,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先后被列入“国家农业机械补贴目录”和“浙江省农业厅推广机械目录”,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二届浙江农民创意大赛“好点子”奖。面对采茶工日益紧缺的困境,在前几年采用双人和单人采茶机械开展试验工作的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于2009~2012年开展了6CDW-220微型采茶机在优质扁形绿茶采摘上的应用效果与配套技术研究,旨在为扁形和其他类型名优绿茶采摘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试验初报
采茶机
扁形
微型
优质
农业机械
实用新型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秋茶的增值利用途径研究
被引量:
30
9
作者
李建华
丁清平
+1 位作者
陈元良
何乐芝
《中国茶叶加工》
2009年第3期20-21,共2页
夏秋茶产量占全年茶叶产量的60%,通过茶类结构调整和创新制作工艺,充分利用夏秋茶鲜叶资源,是稳定发展茶叶产业和提高种茶经济效益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夏秋茶
利用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施石笕茶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姚一建
《茶叶》
CAS
2022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石笕茶为浙江诸暨历史名茶,自1980年恢复生产以来,制作手法主要以手工为主,2022年诸暨市强势推出“西施石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本文介绍了西施石笕茶的加工工艺、分级及其品质特征。
关键词
西施石笕茶
品质特征
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粒吊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童培银
傅金松
+3 位作者
陈华夫
郦平
杨建忠
沈红星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204-205,共2页
吊瓜,亦称栝楼,是一种药用植物,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诸多功效。吊瓜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规模种植,但其产量、品质、消费规模一直无法突破,品种陈旧,亩产量始终停留在75kg左右,平均亩产量不到50kg,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吊瓜
大粒
亩产量
药用植物
规模种植
常见病
多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林桑园地膜覆盖技术综合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12
作者
寿国良
周彩明
+3 位作者
俞建苗
沈红星
楼平
杨蔡芹
《中国蚕业》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成林桑园采用黑色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试验.对桑园除草、肥力流失、害虫防治、用工情况、桑叶产量等实际效果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地膜覆盖后,全年可以免除人工或药剂除草、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桑瘿蚊为害...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成林桑园采用黑色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试验.对桑园除草、肥力流失、害虫防治、用工情况、桑叶产量等实际效果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地膜覆盖后,全年可以免除人工或药剂除草、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桑瘿蚊为害率降低66.3%,桑园管理用工减少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桑园管理
综合效果
成林
塑料薄膜覆盖
药剂除草
土壤肥力
害虫防治
实际效果
桑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秋冬季茶园管理措施
被引量:
1
13
作者
何乐芝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1期21-21,共1页
看到《中国茶叶》2016年第四期上刊登的《茶叶种植管理非小事》一文,深有感触,在实际技术推广中,也觉得茶园管理是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在绿茶主产区,目前大多数茶园只采春茶,夏秋茶是不采的,夏秋茶综合利用率低,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破解这...
看到《中国茶叶》2016年第四期上刊登的《茶叶种植管理非小事》一文,深有感触,在实际技术推广中,也觉得茶园管理是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在绿茶主产区,目前大多数茶园只采春茶,夏秋茶是不采的,夏秋茶综合利用率低,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破解这一问题。农民是讲究实际的,没有效益就不会生产。茶农重视春茶生产,是因为春季名优绿茶品质好,价格高,有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管理
夏秋茶
名优绿茶
茶叶种植
中国茶叶
轻修剪
茶树根
苦涩味
茶树叶片
名优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茶不“名”——浅析中国名茶现象
被引量:
1
14
作者
钟光鑫
张晓梦
《中国茶叶》
2004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名茶
茶文化
《中国茶经》
茶类
绿茶
可口可乐
形成
世界品牌
发展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制石笕茶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何乐芝
《中国茶叶》
2017年第7期38-38,共1页
石笕茶是浙江诸暨市的宋代历史名茶,南宋高似孙《剡录》记载:"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之日铸茶,山阴之卧龙茶,诸暨之石笕岭茶……"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恢复生产历史名茶,诸暨市农业局科技人员经过3年努力,使石笕名茶得到了...
石笕茶是浙江诸暨市的宋代历史名茶,南宋高似孙《剡录》记载:"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之日铸茶,山阴之卧龙茶,诸暨之石笕岭茶……"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恢复生产历史名茶,诸暨市农业局科技人员经过3年努力,使石笕名茶得到了恢复与创新,1984年获得了浙江省级名茶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笕茶
历史名茶
浙江省农业厅
揉捻机
加工技术
提香
会稽
鲜叶
杀青机
擅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华地区籽莲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怡鹏
郑寨生
+5 位作者
张尚法
王凌云
杨梦飞
孔向军
郑湖生
陈淑玲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10期11-13,22,共4页
根据籽莲生物学特征要求,结合金华当地气候和资源状况,从籽莲无公害栽培角度,在品种选择、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规范。
关键词
金华
籽莲
无公害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人指葡萄的特征特性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6
17
作者
方铁飞
童培银
朱华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349-350,共2页
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美人指葡萄的特征特性,以及实现美人指葡萄优质丰产必须要抓好应用设施栽培、选择适宜架式、合理密度、温湿度调控、控氮增磷钾、抹芽整枝、防治病虫害等关键的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美人指葡萄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滴灌技术在桑园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
3
18
作者
寿国良
俞建苗
+2 位作者
沈红星
周彩明
祝赛儿
《中国蚕业》
2008年第1期54-55,59,共3页
将微滴灌技术应用于桑园,解决山地、坡地、易旱桑树的灌溉难题,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比浇灌节水50%~60%,桑树夏、秋叶增收28.5%,直接经济收益增加20%以上,可节约能源和人工费25%左右;结合施肥同时进行灌水,可减少肥水流失增加...
将微滴灌技术应用于桑园,解决山地、坡地、易旱桑树的灌溉难题,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比浇灌节水50%~60%,桑树夏、秋叶增收28.5%,直接经济收益增加20%以上,可节约能源和人工费25%左右;结合施肥同时进行灌水,可减少肥水流失增加综合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灌技术
桑园
节水
经济效益
应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叶一号茶树品种引进种植技术
被引量:
4
19
作者
何乐芝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235-236,共2页
介绍了白叶一号茶树品种在诸暨市引进种植时的环境要求和种植技术及苗期管理。
关键词
白叶一号茶树品种
引进种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拼配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0
作者
姚一建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7期40-42,共3页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拼配技术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艺,是提升茶叶品质、保证茶品稳定、扩大货源、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不同的茶叶类型对拼配技术的要...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拼配技术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艺,是提升茶叶品质、保证茶品稳定、扩大货源、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不同的茶叶类型对拼配技术的要求有所差异,且拼配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效果直接决定了茶叶的最终品质。当前,纵观我国茶叶加工中的拼配技术使用现状,仍然存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实现拼配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有效应用,本文探析了拼配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原则,并以择优选取茶叶种类、注重茶叶拼配审评、调节茶叶原料占比、平衡茶叶拼配质量等措施,为我国茶叶加工行业提供价值性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配技术
茶叶加工
原则
意义
应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省适栽蓝莓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
25
1
作者
陈华江
陈伟平
李建华
周伟东
曹雪丹
机构
浙江
蓝美农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浙江
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省
柑橘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7-781,共5页
基金
诸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BA12555)
文摘
以引进浙江省诸暨市的蓝美1号、夏普蓝、密斯梯、奥尼尔、戴安娜、灿烂、顶峰、粉蓝、园蓝、巴尔德温等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进行植株性状、成熟期、丰产性、果实外观性状、质地、风味的观测,及果实维生素C、总糖、总酸以及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高丛品种夏普蓝、密斯梯、戴安娜,以及兔眼品种巴尔德温生长势较强、成熟期早、丰产性好和果实性状优良,适宜鲜食品种发展;兔眼品种园蓝生长势强、深蓝果色、花色苷含量高、营养成分较高以及丰产性好,作为加工首选品种;南高丛品种蓝美1号成熟期较早、果型适中、丰产性好,以及花色苷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作为鲜食与加工兼用品种发展。
关键词
蓝莓
鲜食加工
品种筛选
Keywords
blueberry
fresh-eating and processing
variety selection
分类号
S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暨市茶园套种香榧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乐芝
张杰
金永光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浙江省诸暨市
湖里茶叶专业合作社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216-218,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诸暨市茶园适宜套种香榧的基本条件,套种株数,套种时间,套种苗龄及香榧种植技术。
关键词
诸暨
茶园
套种
香榧
技术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664.5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在诸暨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乐芝
张杰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茶叶》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文摘
本文根据诸暨市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特点,实践应用了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为茶叶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茶园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实践
应用
Keywords
Tea field
disease and pest
green control
practice
application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暨蚕种业回顾及发展对策
4
作者
王可荣
俞建苗
吴火明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诸暨市
金阳蚕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蚕业》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诸暨市的蚕种场新中国成立之前有3家,在1952年合并为诸暨私营蚕种场,1956年转为诸暨市璜山蚕种场,与1956年和1959年建场的枫桥蚕种场、安华蚕种场在1999年合并为诸翳市蚕种场,2005年转制为诸暨市金阳蚕业有限公司(图1)。
关键词
发展对策
蚕种业
蚕种场
诸暨市
有限公司
新中国
合并
私营
蚕业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膜棚架避雨对杨梅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5
作者
郑锡良
任海英
梁森苗
孟瑜清
颜鸿鹏
戚行江
机构
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8,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厅"三农六方"项目(CTZB-F160728AWZ-SNY1-34)
浙江省农业(果品)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杨梅新品种选育"(2016C02052-2)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梅工程中心建设项目(2017)资助
文摘
在杨梅硬核期开始薄膜棚架避雨栽培,比较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温湿度,杨梅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薄膜棚架避雨栽培的平均温度比露地处理高0.17℃,平均相对湿度比露地处理高0.87%;杨梅的叶长、叶宽比露地处理显著低9.08%和9.6%,叶厚比露地处理显著低5.94%。果实烂果率和落果率分别比露地处理显著低51.59%和55.13%,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比露地处理提早2~5d;单果质量比露地处理显著高5.76%;果实横径、纵径分别比露地处理高4.7%和1.65%;色差L、色差b分别比露地处理高5.4%和37.75%;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分别显著比露地处理高2.28%、2.11%和3.05%;硬度和可滴定酸分别比露地处理低2.30%和3.36%。薄膜棚架避雨可明显提高杨梅栽培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杨梅
薄膜棚架避雨
营养生长
果实品质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628 [农业科学—园艺学]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兔眼蓝浆果粉蓝嫩枝扦插生根的形态和解剖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宋鹏飞
陈华江
姜燕琴
於虹
戚行江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浙江
蓝美农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505-508,共4页
基金
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7)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1)1011)
文摘
通过对兔眼蓝浆果品种粉蓝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发生的形态和解剖观察,研究了粉蓝扦插生根诱导方式、生根部位、愈伤组织形成以及不定根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扦插前,粉蓝插条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后形成的诱生根原基发育而成,属诱导生根型树种;在扦插过程中,除了在维管形成层及附近薄壁区域产生根原基外,还可见少量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根,但维管形成层生根的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愈伤组织生根。
关键词
兔眼蓝浆果
嫩枝扦插
维管形成层
愈伤组织
分类号
S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7
作者
陈伟平
陈华江
曹雪丹
李建华
娄玛琪
戚行江
机构
浙江
蓝美农业有限公司
浙江
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省
柑橘研究所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45-1148,共4页
基金
诸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BA12555)
文摘
研究了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浓度对蓝莓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0 mmol.L-1)的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异抗坏血酸的效果要好于抗坏血酸;但在高浓度下,异抗坏血酸与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都有一定的促分解的作用,都能加速色素褪色;浓度越大,在热处理过程中蓝莓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值(λmax=520 nm)下降越快。各浓度的抗坏血酸都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下降,分解指数升高。反之,低浓度的异抗坏血酸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升高,分解指数下降;但在高浓度时,仍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含量降低,分解指数增加。
关键词
蓝莓
花色苷
异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
稳定性
降解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CDW-220微型采茶机应用于优质扁形绿茶试验初报
被引量:
5
8
作者
陆德彪
何乐芝
袁海波
丁清平
机构
浙江省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3年第10期22-24,共3页
文摘
当前我国的名优绿茶已上升成为绿茶产区的主导茶叶产品,支撑着绿茶产业的发展。扁形类名优绿茶为浙江省名优绿茶的主导茶类,主要产品包括龙井茶、淳安千岛玉叶、永嘉乌牛早、平阳早香茶等等。6CDW-220微型名茶采茶机自问世以来,经过不断试验和完善,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先后被列入“国家农业机械补贴目录”和“浙江省农业厅推广机械目录”,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第二届浙江农民创意大赛“好点子”奖。面对采茶工日益紧缺的困境,在前几年采用双人和单人采茶机械开展试验工作的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于2009~2012年开展了6CDW-220微型采茶机在优质扁形绿茶采摘上的应用效果与配套技术研究,旨在为扁形和其他类型名优绿茶采摘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
名优绿茶
试验初报
采茶机
扁形
微型
优质
农业机械
实用新型专利
分类号
S225.9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秋茶的增值利用途径研究
被引量:
30
9
作者
李建华
丁清平
陈元良
何乐芝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9年第3期20-21,共2页
文摘
夏秋茶产量占全年茶叶产量的60%,通过茶类结构调整和创新制作工艺,充分利用夏秋茶鲜叶资源,是稳定发展茶叶产业和提高种茶经济效益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夏秋茶
利用
途径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施石笕茶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
1
10
作者
姚一建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茶叶》
CAS
2022年第4期233-234,共2页
文摘
石笕茶为浙江诸暨历史名茶,自1980年恢复生产以来,制作手法主要以手工为主,2022年诸暨市强势推出“西施石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本文介绍了西施石笕茶的加工工艺、分级及其品质特征。
关键词
西施石笕茶
品质特征
加工技术
Keywords
Xishi Shijiancha
Quality Characteristic
Processing Techniques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粒吊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童培银
傅金松
陈华夫
郦平
杨建忠
沈红星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
农业局科技实验基地
浙江省诸暨市
花山苗木专业合作社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204-205,共2页
文摘
吊瓜,亦称栝楼,是一种药用植物,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诸多功效。吊瓜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规模种植,但其产量、品质、消费规模一直无法突破,品种陈旧,亩产量始终停留在75kg左右,平均亩产量不到50kg,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吊瓜
大粒
亩产量
药用植物
规模种植
常见病
多发病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林桑园地膜覆盖技术综合效果研究
被引量:
5
12
作者
寿国良
周彩明
俞建苗
沈红星
楼平
杨蔡芹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浙江省
新昌县蚕桑技术推广总
站
出处
《中国蚕业》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成林桑园采用黑色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试验.对桑园除草、肥力流失、害虫防治、用工情况、桑叶产量等实际效果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地膜覆盖后,全年可以免除人工或药剂除草、减少土壤肥力流失。桑瘿蚊为害率降低66.3%,桑园管理用工减少41.6%,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桑园管理
综合效果
成林
塑料薄膜覆盖
药剂除草
土壤肥力
害虫防治
实际效果
桑叶产量
分类号
S8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TB857 [一般工业技术—摄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冬季茶园管理措施
被引量:
1
13
作者
何乐芝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1期21-21,共1页
文摘
看到《中国茶叶》2016年第四期上刊登的《茶叶种植管理非小事》一文,深有感触,在实际技术推广中,也觉得茶园管理是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在绿茶主产区,目前大多数茶园只采春茶,夏秋茶是不采的,夏秋茶综合利用率低,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破解这一问题。农民是讲究实际的,没有效益就不会生产。茶农重视春茶生产,是因为春季名优绿茶品质好,价格高,有利润。
关键词
茶园管理
夏秋茶
名优绿茶
茶叶种植
中国茶叶
轻修剪
茶树根
苦涩味
茶树叶片
名优茶产量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茶不“名”——浅析中国名茶现象
被引量:
1
14
作者
钟光鑫
张晓梦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04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名茶
茶文化
《中国茶经》
茶类
绿茶
可口可乐
形成
世界品牌
发展
现象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制石笕茶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何乐芝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7期38-38,共1页
文摘
石笕茶是浙江诸暨市的宋代历史名茶,南宋高似孙《剡录》记载:"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之日铸茶,山阴之卧龙茶,诸暨之石笕岭茶……"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恢复生产历史名茶,诸暨市农业局科技人员经过3年努力,使石笕名茶得到了恢复与创新,1984年获得了浙江省级名茶证书。
关键词
石笕茶
历史名茶
浙江省农业厅
揉捻机
加工技术
提香
会稽
鲜叶
杀青机
擅名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华地区籽莲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6
作者
李怡鹏
郑寨生
张尚法
王凌云
杨梦飞
孔向军
郑湖生
陈淑玲
机构
浙江省
金华市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
武义县柳城镇农业技术推广
站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年第10期11-13,22,共4页
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特色鲜食籽莲新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中试与示范"(2013GB2C200192)
文摘
根据籽莲生物学特征要求,结合金华当地气候和资源状况,从籽莲无公害栽培角度,在品种选择、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规范。
关键词
金华
籽莲
无公害栽培技术
Keywords
Jinhua
Seed Lotus
Nuisance-free cultivation
分类号
S645.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人指葡萄的特征特性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6
17
作者
方铁飞
童培银
朱华丽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浙江省诸暨市
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349-350,共2页
文摘
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美人指葡萄的特征特性,以及实现美人指葡萄优质丰产必须要抓好应用设施栽培、选择适宜架式、合理密度、温湿度调控、控氮增磷钾、抹芽整枝、防治病虫害等关键的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美人指葡萄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滴灌技术在桑园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
3
18
作者
寿国良
俞建苗
沈红星
周彩明
祝赛儿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蚕桑科
出处
《中国蚕业》
2008年第1期54-55,59,共3页
文摘
将微滴灌技术应用于桑园,解决山地、坡地、易旱桑树的灌溉难题,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比浇灌节水50%~60%,桑树夏、秋叶增收28.5%,直接经济收益增加20%以上,可节约能源和人工费25%左右;结合施肥同时进行灌水,可减少肥水流失增加综合经济效益。
关键词
微滴灌技术
桑园
节水
经济效益
应用试验
分类号
S8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叶一号茶树品种引进种植技术
被引量:
4
19
作者
何乐芝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235-236,共2页
文摘
介绍了白叶一号茶树品种在诸暨市引进种植时的环境要求和种植技术及苗期管理。
关键词
白叶一号茶树品种
引进种植
技术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拼配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0
作者
姚一建
机构
浙江省诸暨市经济特产站
出处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7期40-42,共3页
文摘
新形势下,随着社会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茶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拼配技术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艺,是提升茶叶品质、保证茶品稳定、扩大货源、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不同的茶叶类型对拼配技术的要求有所差异,且拼配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效果直接决定了茶叶的最终品质。当前,纵观我国茶叶加工中的拼配技术使用现状,仍然存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实现拼配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有效应用,本文探析了拼配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原则,并以择优选取茶叶种类、注重茶叶拼配审评、调节茶叶原料占比、平衡茶叶拼配质量等措施,为我国茶叶加工行业提供价值性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
拼配技术
茶叶加工
原则
意义
应用措施
Keywords
assembly technology
tea processing
principle
significance
application measures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省适栽蓝莓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陈华江
陈伟平
李建华
周伟东
曹雪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诸暨市茶园套种香榧技术
何乐芝
张杰
金永光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在诸暨的实践与应用
何乐芝
张杰
《茶叶》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诸暨蚕种业回顾及发展对策
王可荣
俞建苗
吴火明
《中国蚕业》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薄膜棚架避雨对杨梅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郑锡良
任海英
梁森苗
孟瑜清
颜鸿鹏
戚行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兔眼蓝浆果粉蓝嫩枝扦插生根的形态和解剖研究
宋鹏飞
陈华江
姜燕琴
於虹
戚行江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陈伟平
陈华江
曹雪丹
李建华
娄玛琪
戚行江
《浙江农业科学》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6CDW-220微型采茶机应用于优质扁形绿茶试验初报
陆德彪
何乐芝
袁海波
丁清平
《中国茶叶》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夏秋茶的增值利用途径研究
李建华
丁清平
陈元良
何乐芝
《中国茶叶加工》
200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西施石笕茶的加工技术
姚一建
《茶叶》
CAS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大粒吊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童培银
傅金松
陈华夫
郦平
杨建忠
沈红星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成林桑园地膜覆盖技术综合效果研究
寿国良
周彩明
俞建苗
沈红星
楼平
杨蔡芹
《中国蚕业》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秋冬季茶园管理措施
何乐芝
《中国茶叶》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名茶不“名”——浅析中国名茶现象
钟光鑫
张晓梦
《中国茶叶》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机制石笕茶的加工技术
何乐芝
《中国茶叶》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金华地区籽莲无公害栽培技术
李怡鹏
郑寨生
张尚法
王凌云
杨梦飞
孔向军
郑湖生
陈淑玲
《园艺与种苗》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美人指葡萄的特征特性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方铁飞
童培银
朱华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微滴灌技术在桑园中的应用试验
寿国良
俞建苗
沈红星
周彩明
祝赛儿
《中国蚕业》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白叶一号茶树品种引进种植技术
何乐芝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拼配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姚一建
《现代食品》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