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稻DV85衍生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1
作者 张小明 郑柔 +2 位作者 奚永安 童培银 赵学本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13,共3页
应用粳型广亲和系M503与籼型白叶枯病原始抗源DV85杂交,杂种F2代选择偏粳型的抗性植株进行花培,仅用二年半时间育成的粳稻衍生糸ZD92147和籼稻衍生系ZD92152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成株期抗白叶枯病的CBB3、CBB4杂交,其杂种后代用致病力... 应用粳型广亲和系M503与籼型白叶枯病原始抗源DV85杂交,杂种F2代选择偏粳型的抗性植株进行花培,仅用二年半时间育成的粳稻衍生糸ZD92147和籼稻衍生系ZD92152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成株期抗白叶枯病的CBB3、CBB4杂交,其杂种后代用致病力较强的白叶枯病菌株93-1在苗期接种,经遗传分析认为它们均带有一对隐性的Xa-5全生育期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从而进一步证实作者提出的籼粳稻间转育白叶枯病隐性抗性基因的育种新方法是快速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 花培 抗性基因 衍生素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童培银 王汝超 李应森 《水产养殖》 CAS 2000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育珠蚌 蚌病 综合防治 消毒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品珠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3
作者 王汝超 童培根 李应森 《水产养殖》 CAS 2000年第2期7-8,共2页
关键词 珍珠 次品珠 成因 防止措施 盐珠 生珠 污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新品种美玉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方志坚 张杰 陈金培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玉米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美玉 特性 特征 玉米单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果蔗苗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志坚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3期57-57,59,共2页
果蔗长期以营养体种茎进行无性繁殖,不可避免会导致花叶病、宿根矮化病、黑穗病病原体等在种苗中的累积,从而造成品种严重退化,减产、品质下降。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果蔗 特性 脱毒 宿根矮化病 无性繁殖 营养体 花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金早4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6
作者 周建祥 黄伟荣 +1 位作者 张柏土 张铁锋 《中国稻米》 2003年第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早籼稻 金早47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高粱新品种“泸糯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7
作者 黄建良 赵学本 张杰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9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新品种 栽培技术 特征特 糯高梁 审定委员会 再生能力 抗逆性强 综合性状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新品种穗甜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8
作者 方志坚 赵学本 张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鲜食玉米因其籽粒香甜,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部分乡镇已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配合面上生产.我所于2006年初从广州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鲜食玉米因其籽粒香甜,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部分乡镇已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配合面上生产.我所于2006年初从广州市农科院引进新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穗甜2号进行试种.在涅浦镇枫林村现代农业园区和牌头镇花前畈村的试验田,穗甜2号生长旺盛,产量较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品种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种植业结构调整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现代农业园区 鲜食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高粱新品种泸糯3号
9
作者 黄建良 赵学本 张杰 《四川农业科技》 2005年第8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糯高粱 泸糯3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次品珠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10
作者 童培银 孙志明 +1 位作者 陈斌 张柏土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10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河蚌 珍珠 次品珠 产生原因 防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