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irisi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黄一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随访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10例...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随访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10例(mRS评分0~2)与预后不良组73例(mRS评分3~5),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8例作为对照组。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比较各组血清irisin水平的关系,并通过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irisi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作用,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高血脂比较明显有差异,且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血清irisin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入院距发病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risin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0.745~0.923),截断值为320 ng/ml,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分别为76.4%、72.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risin﹥230 ng/L(OR=3.08,95%CI:2.53~3.75)、年龄>60岁(OR=3.49,95%CI:2.30~5.31)、有高血脂症(OR=2.45,95%CI:1.91~3.15)、NIHSS评分>7分(OR=5.31,95%CI:3.21~8.78)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irisin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降低,并在不预后不良患者中降至更低,能够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标志物,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诱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途径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天娇 韩磊 +2 位作者 姚尚争 刘影 孙文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是否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凋亡途径影响内皮细胞生长。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先将0、50、100和200μmol/L的HTL干预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后以200μmol/L的HTL干...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是否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凋亡途径影响内皮细胞生长。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先将0、50、100和200μmol/L的HTL干预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后以200μmol/L的HTL干预0 h、3 h、16 h和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再以200μmol/L HTL刺激细胞为观察组(3、16和24 h),不加HTL刺激的细胞为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12、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00和200μmol/L的HTL作用细胞24 h,细胞活性分别为0.76±0.01、0.73±0.01;200μmol/L HTL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与0 h比较,3、16和24 h的细胞活性下降明显(0.87±0.04、0.83±0.04、0.78±0.01 vs 0.90±0.07,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aspase-12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Bcl-2蛋白先增高后降低(P<0.01)。结论Caspase-12途径参与HTL致细胞凋亡的过程,Bcl-2也参与其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内皮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