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姜小琴 杨开仁 +5 位作者 周波 金庞 郑利峰 高晓峰 钱秀莲 余利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69例符合TRS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前者给予利培酮合并MECT治疗,后者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4周末、...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69例符合TRS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前者给予利培酮合并MECT治疗,后者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时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治疗前后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最终纳入分析67例,研究组脱落2例。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GAF评分分别与自身治疗前相比,除第4周末对照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ANSS总分、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因子分的减分率、GAF评分的增加值及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PANSS减分率(45.34±15.23)%,临床总有效率56.25%,对照组PANSSS减分率(37.14±17.19)%,临床总有效率31.4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的利培酮治疗比较,利培酮合并MECT能提高TRS的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利培酮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徐裕 余利霞 +1 位作者 王忠良 毛福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72-1273,共2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给予舍曲林+奎硫平、安慰剂+喹硫平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末,用阳性与阴...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给予舍曲林+奎硫平、安慰剂+喹硫平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PANSS的阴性因子分为(32.3±3.5)分与(35.1±4.2)分,治疗12周末时评分为(30.1±3.7)分与(34.2±3.9)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末PANSS总分分别为(64±10)分与(69±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痊愈5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3例,无效14例;对照组痊愈0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11例,无效27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8,P<0.01)。结论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36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徐裕 金庞 +1 位作者 周波 胡伟明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双盲法分别给予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与单一奥氮平治疗,疗程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双盲法分别给予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与单一奥氮平治疗,疗程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次PANSS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治疗2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及阴性症状、普通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6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以及普通症状因子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疗效好,安全性高,优于单用奥氮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奥卡西平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急性期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开仁 姜小琴 +6 位作者 毛福荣 周波 金庞 郑利锋 高晓峰 钱秀莲 余利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MEC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组(研究组,35例,给予MECT联合SSRI治疗4周)和单用SSRI治疗组(对照组,34例,给予SSRI治疗4...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MEC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组(研究组,35例,给予MECT联合SSRI治疗4周)和单用SSRI治疗组(对照组,34例,给予SSRI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天、第1周末、第2周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甲式(WM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记忆功能。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3例。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5,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末的HAMD17总分〔分别为(17.4±4.5)分、(12.6±4.9)分、(9.1±4.8)分、(8.3±5.1)分〕与治疗前〔(22.8±5.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第2周、第3周、第4周末HAMD17总分〔分别为(19.4±4.7)分、(17.0±4.2)分、(14.7±5.1)分〕与治疗前〔(22.0±4.9)分〕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末的HAMD17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末的TESS评分〔分别为(2.61±0.51)分、(2.72±0.46)分、(2.58±0.54)分、(2.42±0.49)分〕与对照组〔分别为(2.45±0.49)分、(2.51±0.43)分、(2.41±0.47)分、(2.29±0.4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1天WMS中图片、再认评分〔分别为(10.2±2.8)分和(9.6±2.9)分〕及治疗第2周末的图片、再认、联想评分〔(13.8±3.5)分、(12.7±3.5)分和(14.7±4.1)分〕与治疗前〔分别为(11.7±3.0)分、(11.1±3.0)分和(12.4±3.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联合SSRI治疗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用SSRI治疗,且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小琴 杨开仁 +1 位作者 胡伟明 郑金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服用文拉法辛,对照组32例服用阿米替林,疗程均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服用文拉法辛,对照组32例服用阿米替林,疗程均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项目进行评定,并于治疗第1、2、6周末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显效时间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同期间比较除治疗的第1周末外,其余各期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与阿米替林相近,但不良反应少,显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阿米替林 躯体形式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开仁 姜小琴 +2 位作者 郑利锋 周波 金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2-675,共4页
目的了解轻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sion scale,HAMD)24项版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社... 目的了解轻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sion scale,HAMD)24项版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分别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35例轻性抑郁障碍(研究组)和56例重性抑郁障碍(对照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研究组SDSS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总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总分及体重、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早醒、工作和兴趣减退、阻滞、体重减轻、自知力障碍、日夜变化、人格或现实解体、偏执症状、绝望感等症状出现的频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躯体性焦虑、全身症状、疑病等症状出现的频率及HAMA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有88.57%的患者首次就诊于非精神科,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轻性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相对较多,而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相对较轻,首次多在非精神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性抑郁障碍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