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典型农田土壤酸化关键pH段的酸缓冲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童文彬 李荣会 +4 位作者 杨海峻 江建锋 祝伟东 吴怡菲 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由中性(pH 6.5~7.5)向酸性(pH 4.5~5.5)发展是土壤酸化的关键阶段,因此土壤pH 4.5~6.5范围内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将直接影响土壤酸化的速率。从浙江省平原地区采集了48个代表性水田土壤,分析了酸化关键pH段的土壤酸缓冲性能及主要影响因... 由中性(pH 6.5~7.5)向酸性(pH 4.5~5.5)发展是土壤酸化的关键阶段,因此土壤pH 4.5~6.5范围内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将直接影响土壤酸化的速率。从浙江省平原地区采集了48个代表性水田土壤,分析了酸化关键pH段的土壤酸缓冲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水田土壤pH 4.5~6.5间的酸缓冲容量(pH降低1个单位所需要的酸量)在8.34~41.22 mmol/(kg·pH)之间,平均为23.38 mmol/(kg·pH),由高至低分别为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区水田土壤的酸缓冲容量分别是河谷平原的1.60、1.17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粘粒含量和CEC是影响土壤酸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缺乏粘粒含量是平原地区土壤快速酸化的主要诱因。质地较轻的土壤是平原地区农田酸化预防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酸化 酸缓冲容量 粘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地区茭白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江德权 甘宏信 +6 位作者 毛土有 汪飞燕 刘卫华 陈锦鹏 易建群 王宏航 夏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0-122,共3页
双季茭白采用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秋茭可提早上市4 d(天)左右,春茭可提早上市25 d(天)左右,填补了市场空档期,经济效益高,且避开了用工高峰期,种植技术也容易学习、掌握和推广。近年来,茭白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因技术简单易学、茭白... 双季茭白采用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秋茭可提早上市4 d(天)左右,春茭可提早上市25 d(天)左右,填补了市场空档期,经济效益高,且避开了用工高峰期,种植技术也容易学习、掌握和推广。近年来,茭白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因技术简单易学、茭白商品性好、可填补淡季市场、售价高、农药投入少等优点,受到浙西地区种植户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茭白 提早上市 促早 淡季市场 生态种植技术 种植户 浙西地区 商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国良 叶义华 崔元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97-97,99,共2页
从树体改造、园土改良、园相改造、改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以期为浙西衢江区茶树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茶园 低产低效 改造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不同类型生物质炭对红黄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顾钊 陈小磊 +5 位作者 江建峰 杨海峻 李子川 张睿 袁梦婷 柴彦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47,共8页
于2018-2020年开展定位试验,在同一温度(350℃)下热裂解的玉米秸秆炭、水稻秸秆炭、猪粪炭分别以0、0.75%、2.25%的添加量施入种植油菜—玉米的新垦红黄壤农田中,研究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炭及其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碳氮分布... 于2018-2020年开展定位试验,在同一温度(350℃)下热裂解的玉米秸秆炭、水稻秸秆炭、猪粪炭分别以0、0.75%、2.25%的添加量施入种植油菜—玉米的新垦红黄壤农田中,研究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炭及其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碳氮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炭及其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与对照(CK)相比,各施炭处理中猪粪炭2.25%施用量处理(PMB2)对各粒径团聚体中全氮含量的提升最为显著,在>0.250、0.250~0.053、<0.053 mm粒径团聚体中分别显著提高106.49%、32.82%、78.57%(P<0.05)。施用生物质炭显著提升了红黄壤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0.250 mm粒径团聚体中2.25%施用量的玉米秸秆炭(CSB2)、猪粪炭(PMB2)提升效果最好,分别提高308.40%、328.46%。在>0.250 mm与0.250~0.053 mm粒径团聚体重组组分中,猪粪炭2.25%施用量处理(PMB2)对于全氮含量提升效果最显著,其他施炭处理相比对照(CK)均显著提升了全氮含量但是不显著。猪粪炭2.25%施用量处理(PMB2)对于>0.250、0.250~0.053 mm粒径团聚体重组组分有机碳含量提升最明显,<0.053 mm粒径团聚体中玉米秸秆炭2.25%施用量处理(CSB2)提升最高,猪粪炭2.25%施用量处理(PMB2)次之。团聚体与重组碳氮比在>0.250、<0.053 mm 2个粒径团聚体中均是玉米秸秆炭2.25%施用量处理(CSB2)下最高,且>0.250、0.250~0.053 mm粒径中重组碳氮比显著高于原土。原土和重组中碳氮比与贡献率之间仅在>0.250 mm粒径团聚体中存在显著弱相关,在其他粒径团聚体中均不相关。说明新垦红黄壤农田中施用生物质炭2年后,土壤中碳氮等理化性质受到了生物质炭引发的激发效应,但是未影响土壤团聚体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粒径 团聚体 碳氮比 重组 有机碳 全氮 红黄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丘陵地区“苋菜-苦瓜-莴笋-菜薹”设施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5
作者 汪飞燕 周成丽 李云中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28-130,159,共4页
为促进“苋菜-苦瓜-莴笋-菜薹”设施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在浙西丘陵地区及气候相似区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总结该栽培模式茬口安排的基础上,分别对苋菜、苦瓜、莴笋、菜薹的大棚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关键词 设施蔬菜 苋菜 苦瓜 莴笋 菜薹 周年栽培 种植技术 浙西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低海拔山区设施大棚“春萝卜-夏瓠瓜-秋冬莴笋”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初探
6
作者 汪飞燕 周成丽 李云中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为促进设施大棚“春萝卜-夏瓠瓜-秋冬莴笋”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在浙西低海拔山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总结该种植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分别对春萝卜、夏瓠瓜、秋冬莴笋大棚种植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为浙西低海拔... 为促进设施大棚“春萝卜-夏瓠瓜-秋冬莴笋”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在浙西低海拔山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总结该种植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分别对春萝卜、夏瓠瓜、秋冬莴笋大棚种植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为浙西低海拔山区及气候相似区域的设施蔬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大棚 萝卜 瓠瓜 莴笋 产量 纯收入 浙西低海拔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