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快速石蜡切片对免疫组化抗原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郑俊 骆利康 +1 位作者 何晓燕 吕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7-498,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制片 超声 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晓玲 彭志毅 +3 位作者 方凯 朱斌 方金洲 余小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头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临床高度怀疑动脉瘤患者的头颅MSCTA及DSA影像资料,确诊后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后复查MSCTA及DSA,确诊病例均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头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临床高度怀疑动脉瘤患者的头颅MSCTA及DSA影像资料,确诊后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后复查MSCTA及DSA,确诊病例均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结果:121例患者中动脉瘤患者116例(动脉瘤124个),其中3例患有多发动脉瘤,分别有3、4、4个动脉瘤,MSCTA诊断125个动脉瘤,4个误诊,正确诊断121个,MSCTA检出率为97.6%;DSA诊断123个动脉瘤,误诊3个,漏诊4个,而且MSCTA所发现的动脉瘤中DSA检出率为96.7%,两种方法在检出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检查具有微创、快速、准确的优点,并发症极少,拥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清晰显示动脉瘤的所在部位、数目、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组织之间关系,可以较为正确的诊断及评估术后所放弹簧栓的位置、形态,能观察动脉瘤是否完全闭塞、载瘤动脉的通畅情况以及动脉瘤颈是否完全栓塞,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预测泌尿系结石易碎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进峰 吴志坚 +1 位作者 刘鑫国 李晓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验证CT是否可以被用来预测泌尿系结石易碎性,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短径>1.0cm,术前行螺旋CT扫描。(1)根据术前CT影像学特征分为筛孔组、分层年轮组、无特征组,分... 目的:验证CT是否可以被用来预测泌尿系结石易碎性,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短径>1.0cm,术前行螺旋CT扫描。(1)根据术前CT影像学特征分为筛孔组、分层年轮组、无特征组,分别行腔内碎石,记录碎石次数,将3组每单位气压弹道碎石次数行组间t检验。(2)按CT值分为Ⅰ、Ⅱ、Ⅲ3组,将每组的每单位气压弹道碎石次数行组间t检验,验证结石平均CT值与每单位体积碎石次数关系。结果:筛孔组、分层年轮组、无特征组3组每毫升气压弹道碎石次数分别为(401±77)次、(525±110)次、(724±94)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Ⅱ、Ⅲ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术前患者结石平均CT值及CT影像学特征可以估计结石的易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易碎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预测泌尿系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易碎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进峰 吴志坚 +1 位作者 刘鑫国 李晓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CT是否可以被用来预测泌尿系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APL)时的易碎性,希望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120枚开放手术获得的结石,按同单位体积(mL)结石APL次数分成A、B、C3组... 目的:探讨CT是否可以被用来预测泌尿系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APL)时的易碎性,希望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120枚开放手术获得的结石,按同单位体积(mL)结石APL次数分成A、B、C3组。将3组的平均CT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A、B、C3组间的平均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患者结石的平均CT值可以估计碎石的难易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及时机时要综合分析结石部位、数量、自身操作水平、设备性能、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在考虑到结石易碎性这一因素时,我们建议原则上对于≥1400HU且体积较大的结石宜选择开放手术;而≤920HU且结石体积不大时首选腔内碎石或体外震波碎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碎石术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易碎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病房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樊最末 张立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了解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以及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ICU124例院内肺部感染者取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138株病原菌,其中G-菌104株占75.4%,G+菌24株占17... 目的:了解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以及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ICU124例院内肺部感染者取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138株病原菌,其中G-菌104株占75.4%,G+菌24株占17.4%,真菌10株占7.2%。前两位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6株,阴沟肠杆菌17株。药敏试验显示: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最高达83.3%,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敏感率最高达100%。结论: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为主,应合理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病房 临床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 下呼吸道病原菌 下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G^-菌 2004年 2001年 阴沟肠杆菌 药敏情况 临床应用 G^+菌 环丙沙星 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 抗生素 敏感率 感染者 04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溶媒配伍的稳定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应群芳 徐冬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862-863,共2页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6h内pH值、不溶性微粒数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两种混合液外... 目的考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方法,将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溶液外观、测定配伍后6h内pH值、不溶性微粒数和丹参素与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两种混合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6h内,pH值变化较小,不溶性微粒数配伍液远远高于原注射液(P<0.05);主要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基本无变化。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不溶性微粒数比原输液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复方 输液 药物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颖 卜惠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irtual toug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和声触诊...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的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irtual toug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和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irtual tough tissues imaging,VTI)检测327例受检者的胆囊壁,比较取样区胆囊壁的横向剪切波速度即声触诊组织量化值(VTQ)及VTI图像特征。结果:正常胆囊壁、良性增厚胆囊壁与壁厚型胆囊癌胆囊壁的VTI图像有明显差异,VTQ测值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最佳诊断界值,当剪切波速度≥2.65 m/s时,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0%、93.7%。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可以无创鉴别良恶性胆囊壁增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 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 胆囊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56-4156,共1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感染等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我科使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负压引流瓶 真空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恶性肿瘤 皮瓣坏死 皮下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菌性胃溃疡4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孔景新 林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59-1959,共1页
关键词 霉菌性胃溃疡 误诊分析 非特异性症状 临床表现 文献报道 不规则性 恶性溃疡 镜下表现 误诊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比善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锋 刘姗 +2 位作者 毛建生 何雪云 林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AP)的预防作用。方法:行ERCP患者85例分为两组:预防组40例,于术前1h和术后6、14h予依普比善0.1mg皮下注射各1次。对照组45例,术前和术后不予依普... 目的:探讨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AP)的预防作用。方法:行ERCP患者85例分为两组:预防组40例,于术前1h和术后6、14h予依普比善0.1mg皮下注射各1次。对照组45例,术前和术后不予依普比善注射,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12及24h作血清淀粉酶测定,同时观察腹痛及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65±59.2)、(232±128.3)及(332.4±275.2)U/L,其中11例(28%)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例(5%)发生AP。对照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257.2±142.9)、(362.4±312.7)及(498.4±331.4)U/L,其中19例(42.22%)发生高淀粉酶血症,5例(11%)发生AP。预防组术后3、12及24h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术后AP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奥曲肽依普比善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奥曲肽 依普比善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高淀粉酶血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1例
11
作者 姜忠宇 张东泉 +2 位作者 江时忠 郑勇明 余小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49-449,共1页
关键词 颅神经肿瘤 成像 NM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