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血液信息网与血液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严力行 徐雁 +6 位作者 孟忠华 孔长虹 王建敏 金振良 吴士定 陈长水 罗凌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84-187,共4页
本研究旨在研发国内首个省级区域的血液的中心数据库和实时联网的血液信息网络。研究中运用多局域网数据库独立运行、实时数据集中分发机制和异地备份技术,以及光纤VPN网技术。结果:构建了国内首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血液系统中心数据库和... 本研究旨在研发国内首个省级区域的血液的中心数据库和实时联网的血液信息网络。研究中运用多局域网数据库独立运行、实时数据集中分发机制和异地备份技术,以及光纤VPN网技术。结果:构建了国内首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血液系统中心数据库和覆盖全省血站的省级区域的血液信息管理广域网,实现了全省血液数据的实时交换。结论:本系统研发的成功促进了无偿献血,保证了医疗用血的安全、及时、合理、有效,保障了重特大突发事件时的医疗急救用血,奠定了浙江省内血液的集中化检测及各血站血液盈亏调配的基础,为国内建立省级行政区域或国家级的血液数据库和血液信息网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中心数据库 网络 血液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某地医共体输血共享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晋辉 金秀国 +5 位作者 郑海斌 叶智颖 虞奇跃 张锋 邵伟 胡伟 《中国医院》 2020年第1期42-43,共2页
分析了某地医共体试点建设以来,医共体内输血共享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医共体内的成员单位,特别是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血液贮存期短等原因,存在基层临床用血困难、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和血液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和困难。在... 分析了某地医共体试点建设以来,医共体内输血共享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医共体内的成员单位,特别是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血液贮存期短等原因,存在基层临床用血困难、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和血液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和困难。在此基础上,引入5D模型管理学理念,建立医共体输血共享中心运行机制,建立人员、设备、物料、技术和血液保障“五统一”模式,提出了构建医共体内血液资源合理调配的血液应急体系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共体 基层输血 共享中心 血液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T/ALERT 3D血液样本细菌检测中假阳性反应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立苇 杨雪梅 +3 位作者 徐霄勤 徐健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07-1210,共4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BacT/ALERT 3D系统血液样本细菌检测中的假阳性反应结果,评估该系统的特异性,以减少假阳性反应的产生。对5年间BacT/ALERT 3D所有阳性反应瓶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并对留样和可获得的相关血袋进行重复试验,共检测11 395份... 本研究通过分析BacT/ALERT 3D系统血液样本细菌检测中的假阳性反应结果,评估该系统的特异性,以减少假阳性反应的产生。对5年间BacT/ALERT 3D所有阳性反应瓶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并对留样和可获得的相关血袋进行重复试验,共检测11 395份血液样本。结果表明:初次培养阳性反应122份(1.07%),其中107份(88.7%)从阳性反应的培养瓶中分离出细菌,另15份(12.3%)中未分离出任何细菌。细菌生长引起的阳性反应的监测曲线显示明显的急剧上升。结论:在检测过程中维持孵箱温度的稳定、避免孵育箱的温度急剧降低可减少假阳性信号的产生;对报告阳性的培养瓶进行进一步的孵育,观察生长曲线是否有急剧上升的对数生长期有助于鉴别假阳性反应,从而提高BacT/ALERT 3D系统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eT/ALERT 3D系统 血液样本 细菌检测 假阳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献血者HIV感染率的11年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孟忠华 杨劲 +1 位作者 周华平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31-1233,共3页
为了明确浙江省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收集从1994至2004年间约660万献血者的筛检资料,应用ELISA初、复检筛选,应用免疫印迹法确证HIV感染。结果表明11年间,浙江省献血人群总体HIV感染率为0.0879/万,省内献血者感染率低于省外献血者感染率... 为了明确浙江省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收集从1994至2004年间约660万献血者的筛检资料,应用ELISA初、复检筛选,应用免疫印迹法确证HIV感染。结果表明11年间,浙江省献血人群总体HIV感染率为0.0879/万,省内献血者感染率低于省外献血者感染率,男性感染者多于女性,近年来献血者HI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且不同人群感染率的差异逐渐减小。结论在艾滋病低流行区域诸如浙江省,尽管未见输血传播HIV病例,但经输血传播HIV的趋势有扩大的风险。目前的筛检程序值得信赖,但仍需综合多种方法阻止HIV经血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感染 献血者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浙江人群中Lewis血型相关的FUT3基因多态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许先国 朱发明 +4 位作者 洪小珍 吴俊杰 马开荣 傅启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01-604,共4页
为研究中国浙江人群中Lewis血型相关的FUT3基因多态性,以血清学方法鉴定183例随机样本的Lewis表型,将其中39例Le(a-b-)以及选取的Le(a+b-)、Le(a-b+)和Le(a+b+)各3例进行FUT3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分析,并对各种可能的复合杂合基因型进行单... 为研究中国浙江人群中Lewis血型相关的FUT3基因多态性,以血清学方法鉴定183例随机样本的Lewis表型,将其中39例Le(a-b-)以及选取的Le(a+b-)、Le(a-b+)和Le(a+b+)各3例进行FUT3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分析,并对各种可能的复合杂合基因型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真正的Lewis阴性表型在中国浙江人群中比例约为10.4%,在48例直接测序样本中发现59T>G、202T>C、314C>T、508G>A和1067T>A等5个变异位点;单倍体分析显示,除功能性的Le等位基因外,发现5种非功能性的le等位基因,分别为le59(59T>G);le1067(1067T>A);le59,1067(59T>G和1067T>A);le59,508(59T>G和508G>A)和le202,314(202T>C和314C>T)。结论:在浙江人群中,FUT3非功能性等位基因具有较为广泛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等位基因 FUT3基因多态性 LEWIS血型 中国浙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浙江汉族人群中部分稀有血型 被引量:2
6
作者 祝宏 刘瑛 +6 位作者 洪小珍 许先国 兰小飞 马开荣 何吉 朱发明 吕杭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9-752,共4页
本研究探讨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表型的分布情况。利用血清学技术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筛选H系统H-、MNS系统GPA-和s-、Rh系统Rhnull、Rhmod、D--、CCDEE和CCdEE、Gerbich系统GPC-、I系统i+、Lutheran系统Lub-、Kell系统k... 本研究探讨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血型系统稀有表型的分布情况。利用血清学技术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筛选H系统H-、MNS系统GPA-和s-、Rh系统Rhnull、Rhmod、D--、CCDEE和CCdEE、Gerbich系统GPC-、I系统i+、Lutheran系统Lub-、Kell系统k-和Jsb-、Duffy系统Fya-、Ok系统Oka-、Diego系统Dib-。利用尿素溶血试验筛选Kidd系统Jk(a-b-)表型。结果表明:1 618例献血者中检出1例Di(a+b-),1 007例献血者检出3例Fy(a-b+),633例Rh阴性献血者检出1例CCdEE。大规模筛选中未发现Jk(a-b-)、H-、GPA-、s-、GPC-、成人i+、Lub-、k-、Jsb-、Lub-和Oka-稀有血型。结论:在献血人群中发现Di(a+b-)、Fy(a-b+)、CCdEE稀有表型,提供了浙江汉族人群部分红细胞稀有血型的分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稀有血型 血清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方法 浙江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浙江义乌人群RhD真阴性和RhDel表型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金晓东 傅广成 +2 位作者 许先国 朱发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51-1054,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中国浙江义乌人群RhD阴性表型的分子机理。在献血人群中用盐水凝集试验筛选RhD阴性样本,并对这些阴性样本进一步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和吸收放散技术鉴定真阴性和RhDel表型。然后,采用PCR-SSP法特异性扩增RhD真阴性和Rhdel样本... 本研究探讨中国浙江义乌人群RhD阴性表型的分子机理。在献血人群中用盐水凝集试验筛选RhD阴性样本,并对这些阴性样本进一步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和吸收放散技术鉴定真阴性和RhDel表型。然后,采用PCR-SSP法特异性扩增RhD真阴性和Rhdel样本的RHD基因10个外显子,对扩增阳性的外显子分别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在38例初筛RhD阴性的样本中,吸收放散法得到30例RhD真阴性和8例RhDel样本(占盐水法阴性样本的21.1%)。在30例RhD真阴性中,28例样本PCR扩增10个外显子均为阴性,2例样本仅外显子1,2和10为阳性;8例RhDel样本的10个外显子扩增均为阳性,测序发现8个样本均存在1227G>A变异。结论:中国浙江义乌人群RhD真阴性以RHD基因全缺失为主,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外显子部分缺失,RhDel表型分子机制均为1227G>A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 DEL表型 血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备标准的探索——基于浙江省调查数据 被引量:5
8
作者 贾瑶瑶 胡伟 +1 位作者 张光鹏 胡秋月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63,共5页
以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备为切入点,遵循“一定效率、供需匹配”的总体思路,以“高效履职”为导向,研制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备模型,提出完善采供血机构人员配备和人事管理的策略建议:制定采供血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按临床红细胞类... 以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备为切入点,遵循“一定效率、供需匹配”的总体思路,以“高效履职”为导向,研制浙江省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备模型,提出完善采供血机构人员配备和人事管理的策略建议:制定采供血机构人员编制标准,按临床红细胞类供血量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妥善解决采供血机构编外用人问题;优化采供血机构人员结构,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占8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 人力资源 人员配备 人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代测序技术鉴定NGS方法检出的新等位基因HLA-B*54:01:11
9
作者 陈男英 何亿镇 +3 位作者 皮雯雯 李奇 董丽娜 章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5-568,共4页
目的: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模棱两可的基因分型结果,鉴定HLA-B新等位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方法:利用基于Ion Torrent S5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NGS)对2022年2076例浙江省脐带血库样本进行HLA入库分型检测,发现1例含碱基突变的模棱... 目的:区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模棱两可的基因分型结果,鉴定HLA-B新等位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方法:利用基于Ion Torrent S5平台的二代测序技术(NGS)对2022年2076例浙江省脐带血库样本进行HLA入库分型检测,发现1例含碱基突变的模棱两可组合样本,选择基于纳米孔技术平台的三代测序技术(TGS)对其进行鉴定。结果:HLA-B位点经NGS检测分型结果显示为HLA-B*46:18,54:06/46:01,54:XX(含碱基突变)组合,经纳米孔测序鉴定结果为HLA-B*46:01,54:XX(含碱基突变)。HLA-B*54:XX与同源性最高的HLA-B*54:01:01:01相比,第6外显子1014位碱基T>C,并未引起任何氨基酸的改变。新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给GenBank数据库(OP853532)。结论:应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区分了1例NGS方法产生的模棱两可结果,并成功鉴定了HLA-B新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54:0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 新等位基因 二代测序 纳米孔测序 碱基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罕见的cisAB变异型分子机制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许先国 刘瑛 +4 位作者 洪小珍 马开荣 朱发明 吕杭军 严力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95-1300,共6页
为研究中国人群ABO血型系统中罕见的cisAB变异型的分子遗传背景,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12例ABO血型疑难样本和116例随机无血缘关系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样本ABO基因酶活性编码区外显子6、7和侧翼内含子进行突变筛... 为研究中国人群ABO血型系统中罕见的cisAB变异型的分子遗传背景,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12例ABO血型疑难样本和116例随机无血缘关系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样本ABO基因酶活性编码区外显子6、7和侧翼内含子进行突变筛选和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扩增片段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血清学检测发现12个样本均为(A强B弱)或(A弱B强),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表明这些样本均为cisAB变异型,并存在4种基因型。通过单倍体序列分析,从中发现2种cisAB等位基因,其中cisAB01不仅存在外显子7的467C>T和803G>C变异,还在第6内含子存在未经报道的163T>C和179C>T变异;另一种等位基因是在B101基础上保留了A101的803G位点,编码一条176G、235S、266M和268G组合的多肽链。经检索,未发现该组合的ABO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已被国际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命名为cisAB05等位基因。文章系统研究了中国人群cisAB变异型分子机制,发现了一种新的cisAB05等位基因,同时根据内含子序列推测cisAB01等位基因可能是通过A101和B101等位基因间的同源交换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AB 变异型/亚型 分子机制 ABO血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朱发明 姜侃 +4 位作者 吕沁风 章伟 张海琴 傅启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109-1112,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浙江汉族人群中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7个KIR基因。2DL4、3DL2和...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浙江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浙江汉族人群中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7个KIR基因。2DL4、3DL2和3DL3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其基因频率为1.00。2DL1、2DL3、2DP1、3DP1003、3DL1、2DS4001/002基因较为常见,频率分别为0.902、0.902、0.902、0.902、0.7598、0.5615;而2DL2、2DL5A、2DL5B、2DS1、2DS2、2DS3、2DS4003、2DS5、3DS1和3DP1001/002基因频率较低。②浙江汉族人群中以A型单倍型为主,频率高达74.7%。在检测样本中共明确检出12种单倍型,最常见的是单倍型2,频率为53.0%。③共检出26种基因型,最常见为AJ(2,2)、AF(1,2)型,其次为AH(2,5)、NN2(2,6)、AI(1,5)和AG(1,1)。其中有15种基因型在白人中尚未见报道,4种基因型无法根据相关文献标准分析出单倍型。结论:浙江汉族人群有其独特的KIR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单倍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汉族RhDEL表型的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安心 吴俊杰 +3 位作者 徐凤娟 张丽英 倪映华 傅启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29-1032,共4页
为了研究浙江汉族RhDEL表型的分子机理,用吸收放散的血清学方法鉴定RhDEL表型,然后用RHD基因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和序列分析方法鉴定DEL表型RHD基因的10个外显... 为了研究浙江汉族RhDEL表型的分子机理,用吸收放散的血清学方法鉴定RhDEL表型,然后用RHD基因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和序列分析方法鉴定DEL表型RHD基因的10个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域可能的变异。结果表明:在122例浙江汉族Rh阴性血型中共检测到35例DEL表型个体,其中RhCCdee、RhCcdee和RhCcdEe表型分别有6例(17.14%)、28例(80.00%)和1例(2.86%)。序列分析发现,RhDEL表型个体的第9外显子都有1227G>A突变。D杂合性试验发现,有29例(RhCcdee,28例;RhCcdEe,1例)存在RHD基因的缺失,有6例(RhCCdee)不存在RHD基因的缺失。结论:RHD1227A是浙江汉族RhDEL表型个体的重要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 DEL表型 RHD 1227A等位基因 浙江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汉族人群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章伟 祝宏 +4 位作者 吕沁风 王炜 韩浙东 朱发明 严力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了探讨浙江汉族人群13种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采用PCR-SSP对100名汉族人群的IL-1α(T/C-889)、IL-1β(C/T-511,T/C+3962)、IL-1R(C/TPst-I1970)、IL-1RA(T/CMspa1-I1100)、IL-2(T/G-330,G/T+166)、IL-4(T/G-1098,T/C-590,T/C... 为了探讨浙江汉族人群13种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采用PCR-SSP对100名汉族人群的IL-1α(T/C-889)、IL-1β(C/T-511,T/C+3962)、IL-1R(C/TPst-I1970)、IL-1RA(T/CMspa1-I1100)、IL-2(T/G-330,G/T+166)、IL-4(T/G-1098,T/C-590,T/C-33)、IL-4Rα(G/A+1902)、IL-6(G/C-174,G/Ant565)、IL-10(G/A-1082,C/T-819,C/A-592)、IL-12(C/A-1188)、γIFN(A/TUTR5644)、TGFβ(C/Tcodon10,G/Ccodon25)、TNFα(G/A-308,G/A-238)等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显示,(1)在检测的13种细胞因子中,TGF(Gcodon25)等位基因频率为1.00,未检测到TGF(Ccodon25)等位基因;(2)细胞因子等位基因频率大于0.95的有IL-1α(C-889)、IL-1β(C+3962)、IL-4(T–1098)、IL-6(G-174)、IL-6(Gnt565)、IL-10(A–1082)和TNFα(G-238);频率低于0.05的有IL-1α(T-889)、IL-1β(T+3962)、IL-4(G–1098)、IL-6(A-174)、IL-6(Ant565)、IL-10(G–1082)和TNFα(A-238);(3)IL-10高表达单倍型GCC频率为0.05,低表达单倍型ATA频率为0.735;TGFβ高表达单倍型TG频率为0.49,低表达单倍型CC频率为0;TNFα高表达单倍型AG和AA频率为0.055,低表达单倍型GG和GA频率为0.945。结果表明,浙江汉族人群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较为丰富,具有地区性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基因型 单倍型 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基因的克隆及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力行 许先国 +1 位作者 朱发明 何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92-495,共4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克隆人类红细胞RHD基因,构建RhD表达载体,观察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从脐血网织红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RHD/CE基因,扩增产物通过TA连接克隆到pGEMT质粒,采用测序方法筛选多个克隆获得RHD基因。将... 本研究目的在于克隆人类红细胞RHD基因,构建RhD表达载体,观察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从脐血网织红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RHD/CE基因,扩增产物通过TA连接克隆到pGEMT质粒,采用测序方法筛选多个克隆获得RHD基因。将获得的RHD基因进一步亚克隆构建pcDNA3.1(-)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通过superfect试剂盒转染K562细胞,最后观察K562细胞中RHD基因的转录和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克隆到RHD基因,构建的pcDNA3.1(-)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证实RHDcDNA序列及插入方向正确。转染后的K562细胞内有相应的mRNA转录,细胞表面有RhD抗原表达。结论:RHDcDNA转染的K562细胞能表达RhD抗原,该表达体系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各种RhD变异型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基因 RHD抗原 K562 cell RH血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储存样品中某些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健 沈卓岚 +5 位作者 俞丽 杨劲 虞容 孟忠华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85-1187,共3页
本研究探明不同血细胞分离机所采集的单个供者血小板(single donor platelets,SDP)在储存期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使用MCS+、Trima和Amicus 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18份SDP,于血库标准条件下储存,于第1、3、5、7天取样检测储存期内白介素8... 本研究探明不同血细胞分离机所采集的单个供者血小板(single donor platelets,SDP)在储存期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使用MCS+、Trima和Amicus 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18份SDP,于血库标准条件下储存,于第1、3、5、7天取样检测储存期内白介素8(IL-8)、RANTES、CD154和肿瘤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MCS+、Trima和Amicus机器采集的SDP,在储存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因子IL-8、RANTES、CD154、TGF-β1及VEGF的含量逐渐增高,但MCS+机器采集SDP的IL-8的含量在保存期的增高水平,与Trima和Amicus法采集的SDP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余的细胞因子含量虽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采血小板储存期间IL-8、RANTES、CD154、TGF-β1和VEGF等细胞因子的含量随保存时间的延长有升高的趋势;少白细胞的单采血小板中的IL-8表达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血细胞分离机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单采样品中残留白细胞计数两种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拥军 沈卓岚 +3 位作者 徐健 黄伯里 胡庆丰 冯武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14-616,共3页
为评价流式细胞计数法和Nageotte血细胞计数法计数单采血小板中残留白细胞,应用系列的稀释实验研究其准确性;对已知白细胞浓度的同一样本,反复检测14次,研究其重复性;分别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Nageotte血细胞计数法检测102份去白细胞的单... 为评价流式细胞计数法和Nageotte血细胞计数法计数单采血小板中残留白细胞,应用系列的稀释实验研究其准确性;对已知白细胞浓度的同一样本,反复检测14次,研究其重复性;分别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Nageotte血细胞计数法检测102份去白细胞的单采血小板样本,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当白细胞浓度为0.8<WBC/μl<10时,两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少白细胞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单采 血小板 白细胞 流式细胞计数法 Nageotte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和艳敏 陶苏丹 +3 位作者 应燕玲 朱发明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56-1259,共4页
本研究构建mic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纯化MICA蛋白。利用外周血标本提取RNA,经RT-PCR获取mica基因cDNA。将mica cDNA经TOPO克隆连接构建克隆载体,然后将克隆重组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进而转染宿... 本研究构建mic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纯化MICA蛋白。利用外周血标本提取RNA,经RT-PCR获取mica基因cDNA。将mica cDNA经TOPO克隆连接构建克隆载体,然后将克隆重组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进而转染宿主菌E.coliBL21DE3进行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的Ni-NTASpin纯化重组的MICA蛋白。结果表明:带有重组质粒pET-28a-mica的宿主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以可溶性形式大量表达重组的MICA蛋白,经Ni-NTA Spin纯化后得到重组的MICA蛋白。结论:本研究构建了mic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纯化了MICA蛋白,为探讨MICA与移植免疫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基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Rh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俊杰 洪小珍 +3 位作者 许先国 何吉 傅启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87-591,共5页
为了研究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方法(IAT)筛选弱表达的D变异体,PCR-SSP(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epecificprimer)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测定核苷酸的变异。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方法(IAT)筛选弱表达的D变异体,PCR-SSP(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epecificprimer)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用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测定核苷酸的变异。结果表明:从22例弱D中检测到10例部分D表型,其中DVa(Kou.)、DVa(Hus.)和DVa-like(YH.)各1例,DVItypeⅢ表型7例。结论:10例部分D表型的分子机理得到明确,其中DVa(Kou.)、DVa-like(YH.)表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基因 部分D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汉族DEL表型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俊杰 洪小珍 +3 位作者 马开荣 许先国 傅启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17-1019,共3页
为了快速鉴定DEL表型,建立浙江汉族DEL表型的基因分型方法,根据RHD1227A等位基因序列设计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 specif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用于DEL表型的基因分型。用已知RHD1227A多态性的样本和已知DE... 为了快速鉴定DEL表型,建立浙江汉族DEL表型的基因分型方法,根据RHD1227A等位基因序列设计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 specif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用于DEL表型的基因分型。用已知RHD1227A多态性的样本和已知DEL表型的样本评价基因分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在50例RHD1227A阳性和50例RHD1227A阴性的Rh阴性样本中基因分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是100%;在33例DEL阳性样本和89例DEL阴性的样本中,基因分型方法的灵敏度为100%,有2例样本血清学结果为阴性而基因分型结果为阳性,重新用血清学方法和序列分析方法复核这2例样本,发现2例都是血清学漏检,因而基因分型方法的特异性是100%。结论:设计的基因分型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定浙江汉族Rh阴性人群中的DEL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表型 RHD 1227A等位基因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 1227A等位基因在Rh阴性人群和随机人群中的频率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俊杰 洪小珍 +3 位作者 许先国 马开荣 朱发明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34-1237,共4页
本研究调查RHD1227A等位基因在Rh阴性人群和随机人群中的频率。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polymerasechainreaction,AS-PCR)检测RHD1227A等位基因,RHD基因拷贝数采用D杂合性试验和RHD外显子9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 本研究调查RHD1227A等位基因在Rh阴性人群和随机人群中的频率。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allelespecific-polymerasechainreaction,AS-PCR)检测RHD1227A等位基因,RHD基因拷贝数采用D杂合性试验和RHD外显子9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进行确定。结果表明在143例Rh阴性献血员中,共检测到41例RHD1227A等位基因携带者,其中8例(19.51%)为RhCCdee,32例(78.05%)为RhCcdee,1例(2.44%)为RhCcdEe。在这41例RHD1227A等位基因携带者中,35例有RHD基因的缺失,另外的6例是RHD1227A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在489例随机献血员中检测到7例RHD1227A等位基因先证者,都是RHD1227G/A杂合子,且是正常Rh阳性血型。结论RHD1227A等位基因在Rh阴性人群中的频率为16.43%,在随机人群中的频率为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基因 RHD 1227A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Rh阴性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