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儿宁颗粒在幼年大鼠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聪 杨正标 +4 位作者 王海苹 李怀平 郑高利 宣尧仙 陈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0-1057,共8页
目的研究安儿宁颗粒单次给药和3个月重复给药对幼年大鼠的毒性影响,评估安儿宁颗粒对临床儿童患者的长期使用安全性。方法2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最大给药量法,单次给予安儿宁颗粒240 g生药/kg体重的剂量,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 目的研究安儿宁颗粒单次给药和3个月重复给药对幼年大鼠的毒性影响,评估安儿宁颗粒对临床儿童患者的长期使用安全性。方法2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最大给药量法,单次给予安儿宁颗粒240 g生药/kg体重的剂量,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20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唐古特乌头组、安儿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分别灌胃给予纯水、唐古特乌头5.5 g生药/kg体重、安儿宁颗粒3、11、40 g生药/kg体重,每天1次,连续91 d,于给药中期(给药1.5个月)、停药(给药3个月)和恢复期结束(停药后4周)分别抽样剖检大鼠4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80只(每组20只,雌雄各半)和4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检测体重、摄食、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凝血、尿液、眼科及组织病理学等相关指标。结果幼年大鼠单次经口给予最大给药量的安儿宁颗粒,未见明显急性毒性;重复经口给予安儿宁颗粒91 d,仅见高剂量雄鼠摄食量减少和体重增长减缓、唐古特乌头组和给药组雄鼠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血清白蛋白均可逆性升高,AST、Na+、Cl-可逆性下降,其余指标均未见显著毒性反应。结论安儿宁颗粒对幼年大鼠无显著毒性反应。相对安全剂量为40 g生药/kg体重,未观察到有害作用(NOAEL)剂量为11 g生药/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儿宁颗粒 儿科用药 幼年大鼠 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单次静脉注射NOG小鼠组织分布及其分析方法学研究
2
作者 叶志超 陈国玉 +8 位作者 潘若浪 史煜华 顾利强 夏丽娟 林晓波 张强 徐莎莎 邵金金 张立将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3-1580,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小鼠组织中人源SRY基因DNA RT-qPCR分析方法学,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单次静脉注射后在重度免疫缺陷NOG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建立小鼠组织中人源SRY基因... 目的建立并验证小鼠组织中人源SRY基因DNA RT-qPCR分析方法学,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单次静脉注射后在重度免疫缺陷NOG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建立小鼠组织中人源SRY基因DNA的RT-qPCR分析方法,进行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准确度与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验证。取NOG小鼠36只,雌雄各半,单次静脉注射给予HUCMSCs 3.5×10^(7)cells/kg,于6、12、24、72 h、1周、2周各取6只小鼠麻醉,采集血液(EDTA抗凝)后解剖,取肺、肾、心脏、肝、大脑、脊髓、胃、小肠、脂肪、皮肤、脾、睾丸(子宫、卵巢)提取DNA,用已验证的小鼠组织中人源SRY基因DNA RT-qPCR分析方法测定各组织中HUCMSCs的分布情况。另选取NOG小鼠18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6只、给药组12只,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HUCMSCs 3.5×10^(7)cells/kg,给药期间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情况,给药组于给药后72 h、2、4周各取4只动物剖检观察脏器组织大体观情况,取肺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线粒体蛋白表达,分析HUCMSCs在肺组织中的定植情况。结果建立的小鼠组织中人源SRY基因DNA的RT-qPCR分析方法各考察指标均符合验证标准;NOG小鼠单次静脉注射HUCMSCs后,主要分布于肺和血液中(给药后1周内),肺组织浓度高于血液,肺组织、血液中HUCMSCs浓度分别在6~24 h、6~72 h之内维持相对平稳水平,之后随时间推移下降,其他组织各采样点均未测得HUCMSCs分布;定植结果显示静脉注射HUCMSCs后72 h可在肺部检测到其存在,2周和4周时则未检测到;单次静脉注射HUCMSCs后NOG小鼠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结论建立的HUCMSCs小鼠组织中分布分析方法可靠、可行;NOG小鼠单次静脉注射HUCMSCs后主要于给药后1周内分布于肺和血液,72 h主要定植于肺组织;单次静脉注射HUCMSC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NOG小鼠 定植分析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初步探讨虎杖醇提物对腺嘌呤诱导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艳华 陈云祥 +8 位作者 郑高利 温磊 陈浩 张丽丽 秦荔 王佳虹 刘芳 夏道宗 张立将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研究虎杖醇提物(ethanolic extract of Polygonum cuspidatum,PCE)对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虎杖醇提物低、中、高(75、150、300 mg/kg)... 目的研究虎杖醇提物(ethanolic extract of Polygonum cuspidatum,PCE)对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虎杖醇提物低、中、高(75、150、300 mg/kg)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灌胃腺嘌呤构建肾间质纤维化模型,虎杖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虎杖醇提物混悬液。各组经灌胃给药42 d后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UN、Scr水平显著增高(P<0.01)。肾组织病理学HE染色可见肾小管结构破坏,炎细胞浸润肾间质,完整的健存肾单位明显减少;Masson染色可见胶原纤维蓝色阳性染色面积明显增多。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TGF-β/Smad通路的负调节因子Smad6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标志蛋白之一α-SMA、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之一Collagen I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虎杖醇提物各给药组BUN、Scr水平以及肾组织TGF-β1、α-SMA及Collagen I的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Smad6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纤维沉积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虎杖醇提物能减轻腺嘌呤诱导的小鼠肾功能损伤,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与干预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EMT及ECM蛋白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虎杖醇提物 TGFβ1/Smad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