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AK/STAT通路EFhD2蛋白对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翟占强 江立群 +2 位作者 朱佳 张典钿 汤灵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672-1676,1681,共6页
目的:探讨螺旋-环-螺旋拓扑结构域蛋白D2(EFhD2)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对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气管内灌注致癌碘油液法建立肺癌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sh-EFhD2组(shRNA-EFhD... 目的:探讨螺旋-环-螺旋拓扑结构域蛋白D2(EFhD2)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对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气管内灌注致癌碘油液法建立肺癌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sh-EFhD2组(shRNA-EFhD2重组腺病毒载体^(+)生理盐水)、EFhD2组(mimic-EFhD2重组腺病毒载体+生理盐水)、EFhD2-AG490组(mimic-EFhD2重组腺病毒载体^(+)JAK2抑制剂AG490),同法灌注碘油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均尾静脉注射,1次/周,共8周。检测各组外周血CD3^(+)、CD4^(+)、CD8^(+)占比及CD4^(+)/CD8^(+),计算肺指数、脾脏指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肺组织中EFhD2、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病理组织学显示,模型组、sh-EFhD2组、EFhD2组、EFhD2-AG490组分别有13、10、15、11只诱发肺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h-EFhD2组、EFhD2组及EFhD2-AG490组外周血CD3^(+)、CD4^(+)占比、CD4^(+)/CD8^(+)及脾脏指数均降低,其中CD3^(+)、CD4^(+)占比:EFhD2组模型组和EFhD2-AG490组>sh-EFhD2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h-EFhD2组、EFhD2组及EFhD2-AG490组EFhD2、p-JAK2、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EFhD2组>EFhD2-AG490组>模型组>sh-EFhD2组(P<0.05)。结论:抑制EFhd2蛋白表达可增强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蛋白磷酸化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螺旋-环-螺旋拓扑结构域蛋白D2 基于Janus激酶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AB型胸腺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谢东方 林雪平 +3 位作者 陈冬 俞千 王桂华 杜开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2,共2页
患者女性,52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睁眼无力,晨轻暮重,无明显视物模糊,无眼痛、眼胀,无头晕目眩,无四肢酸软无力等不适。入院后增强CT扫描示右肺(或纵隔)巨大软组织占位(图1),倾向于纵隔来源,胸腺瘤可能。遂行肿块穿刺,病理结果... 患者女性,52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睁眼无力,晨轻暮重,无明显视物模糊,无眼痛、眼胀,无头晕目眩,无四肢酸软无力等不适。入院后增强CT扫描示右肺(或纵隔)巨大软组织占位(图1),倾向于纵隔来源,胸腺瘤可能。遂行肿块穿刺,病理结果考虑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倾向胸腺瘤,淋巴瘤待排。后在全麻下行胸腔镜辅助下右剖胸探查异位胸腺瘤切除术,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1个月,患者恢复较好,出院并随访。病理检查眼观:纵隔巨大肿块,大小20 cm×17 cm×7.8 cm,椭圆形,灰红色,表面部分突起,切面灰白色,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部分区域呈淡黄色,质地偏硬,包膜完整(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AB型 纵隔 巨大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