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洛仑兹力特点的研究
1
作者
江爱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9期42-43,共2页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历来是高考复习中的重难点,由于粒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与其运动速度相互作用的特性,给此类问题的解答设置了不少障碍,但如果在教学中对洛仑兹力的一些特点加以归纳和明确,则在解答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洛仑兹力
带电粒子
高考复习
运动问题
相互作用
运动速度
事半功倍
复合场
解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电磁感应现象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2
作者
孙东飞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9年第8期46-47,共2页
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有的学生能听懂教师的分析,但题目稍作变化就无从入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方法,缺乏类比、迁移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教师也不能为了讲解而讲解,更...
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有的学生能听懂教师的分析,但题目稍作变化就无从入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方法,缺乏类比、迁移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教师也不能为了讲解而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同类型题的类比、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类题中蕴涵的共性规律,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类比思维
电磁感应现象
培养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解题方法
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学解题中的联想例析
3
作者
李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联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对数式结构进行想象,联系有关的概念、公式、...
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联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对数式结构进行想象,联系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可以化未知为已知.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解题
联想
例析
心理过程
数形转换
数式结构
事物
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界条件-ν相对=0在物理习题中的应用归纳分析
4
作者
江爱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3期31-32,共2页
临界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中学物理中,很多的临界问题虽然物理过程或物理本质不同,却对应着同样的临界条件.根据临界条件的不同,将众多临界问题归类是分析解决临界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ν相对=0指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速度为零,即...
临界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中学物理中,很多的临界问题虽然物理过程或物理本质不同,却对应着同样的临界条件.根据临界条件的不同,将众多临界问题归类是分析解决临界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ν相对=0指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速度为零,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满足这条件下的临界态具有丰富的物理意义,本文将就习题中这一类临界问题归纳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条件
相对速度
归纳分析
高中
物理
习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洛仑兹力特点的研究
1
作者
江爱国
机构
浙江省舟山市大衢中学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9期42-43,共2页
文摘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历来是高考复习中的重难点,由于粒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与其运动速度相互作用的特性,给此类问题的解答设置了不少障碍,但如果在教学中对洛仑兹力的一些特点加以归纳和明确,则在解答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洛仑兹力
带电粒子
高考复习
运动问题
相互作用
运动速度
事半功倍
复合场
解答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O441 [理学—电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电磁感应现象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2
作者
孙东飞
机构
浙江省舟山市大衢中学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9年第8期46-47,共2页
文摘
高中物理不同于初中物理,有的学生能听懂教师的分析,但题目稍作变化就无从入手.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方法,缺乏类比、迁移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教师也不能为了讲解而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同类型题的类比、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类题中蕴涵的共性规律,掌握科学的审题方法,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类比思维
电磁感应现象
培养
初中物理
高中物理
解题方法
迁移能力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学解题中的联想例析
3
作者
李华
机构
浙江省舟山市大衢中学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文摘
所谓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联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是一种自觉的或有目的的想象,它在我们数学中无处不在.运用联想我们可以进行数形转换,对数式结构进行想象,联系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可以化未知为已知.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数学解题
联想
例析
心理过程
数形转换
数式结构
事物
想象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界条件-ν相对=0在物理习题中的应用归纳分析
4
作者
江爱国
机构
浙江省舟山市大衢中学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年第3期31-32,共2页
文摘
临界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中学物理中,很多的临界问题虽然物理过程或物理本质不同,却对应着同样的临界条件.根据临界条件的不同,将众多临界问题归类是分析解决临界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ν相对=0指两个运动物体的相对速度为零,即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满足这条件下的临界态具有丰富的物理意义,本文将就习题中这一类临界问题归纳阐述.
关键词
临界条件
相对速度
归纳分析
高中
物理
习题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洛仑兹力特点的研究
江爱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电磁感应现象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孙东飞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学解题中的联想例析
李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临界条件-ν相对=0在物理习题中的应用归纳分析
江爱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