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脐带血CD4^+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贡波
徐志国
+3 位作者
王绍红
程红玲
刘超
闫铭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体外对异源脐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凋亡及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建立不同比例UCMSCs与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或与Transwell共培养体...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体外对异源脐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凋亡及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建立不同比例UCMSCs与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或与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检测CD4^+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CD4^+CD25^+/CD4^+比率的变化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标志基因Foxp3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同时,建立UCMSCs与地塞米松(DXM)刺激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或与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检测CD4^+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HA活化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在与UCMSCs共培养3 d后,较无UCMSCs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且CD4^+CD25^+/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Foxp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并随UCMSCs数量增加,作用增强(P<0.05)。DXM诱导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与UCMSCs共培养7 d后,细胞凋亡比率较无UCMSCs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上述效应在Transwell共培养中部分减弱但无法消除。结论:UCMSCs对脐血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细胞增殖能力和分化的调控而不是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4^+T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增殖
分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调节CD34^+CD126^-细胞向巨核系诱导的研究
2
作者
徐志国
陈义柱
+7 位作者
施旭斌
汪峰
杨旭巍
钮移坤
任振辉
王拥军
刘超(指导)
孙泉(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1-1427,共7页
目的:研究CD34+CD126-细胞向巨核细胞诱导分化及间充质干细胞对诱导过程的调节。方法:免疫磁珠分选获得CD34+CD126-细胞,设置3个实验组:无间充质组、间充质直接接触组和非直接接触组,以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作对照,诱导向巨核细胞分化14 d,...
目的:研究CD34+CD126-细胞向巨核细胞诱导分化及间充质干细胞对诱导过程的调节。方法:免疫磁珠分选获得CD34+CD126-细胞,设置3个实验组:无间充质组、间充质直接接触组和非直接接触组,以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作对照,诱导向巨核细胞分化14 d,分别在7 d末与14 d末进行悬浮细胞数计数,流式测定CD34与CD41表型及镜下细胞形态观察。胶原蛋白凝胶培养基诱导CD34+CD126-细胞形成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12 d末CD41特异性抗原染色并镜下计数CFU-Mk。结果:(1)诱导7 d或14 d末,间充质组(CD34+CD126-细胞与MSC接触或非接触共培养组)获得悬浮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无间充质组(均为P<0.001),但MSC接触与非接触组间获得悬浮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诱导7 d末,间充质组CD34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大于无间充质组(均为P<0.001),MSC接触组CD34阳性细胞数显著小于非接触组(P<0.05),诱导14 d末,各组CD34阳性细胞率均下降至2%左右;(3)诱导7 d或14 d末,间充质组CD41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大于无间充质组(均为P<0.001),而MSC接触与非接触组间CD41阳性细胞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4+CD126-细胞各组CD41阳性数均显著大于CBMCs的对应各组(均为P<0.001);(4)CD34+CD126-细胞组诱导得到的大CFU-Mk(≥50个细胞)与中CFU-Mk(21~49个细胞)数量显著大于CBMCs组(PCFU-Mk;≥50 cells<0.01,PCFU-Mk;21-49 cells<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对于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CD34+细胞或CD41+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但MSC的微环境能显著降低CD34+细胞的增殖速率。诱导前筛选较为原始的巨核细胞祖细胞作为起始细胞对于巨核细胞诱导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CD126^-细胞
巨核细胞
诱导
间充质干细胞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脐带血CD4^+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贡波
徐志国
王绍红
程红玲
刘超
闫铭杰
机构
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
血
液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5,共6页
文摘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体外对异源脐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凋亡及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建立不同比例UCMSCs与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或与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检测CD4^+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CD4^+CD25^+/CD4^+比率的变化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标志基因Foxp3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同时,建立UCMSCs与地塞米松(DXM)刺激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或与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检测CD4^+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HA活化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在与UCMSCs共培养3 d后,较无UCMSCs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且CD4^+CD25^+/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Foxp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并随UCMSCs数量增加,作用增强(P<0.05)。DXM诱导的脐血CD4^+T淋巴细胞与UCMSCs共培养7 d后,细胞凋亡比率较无UCMSCs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上述效应在Transwell共培养中部分减弱但无法消除。结论:UCMSCs对脐血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细胞增殖能力和分化的调控而不是促进凋亡。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4^+T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增殖
分化
凋亡
Keywords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
Umbilical cord blood CD4~+T lymphocytes
CD4~+CD25~+regu latory T cell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poptosis
分类号
R392.1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调节CD34^+CD126^-细胞向巨核系诱导的研究
2
作者
徐志国
陈义柱
施旭斌
汪峰
杨旭巍
钮移坤
任振辉
王拥军
刘超(指导)
孙泉(指导)
机构
浙江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湖州市中心
血
站
浙江省
血
液中心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1-1427,共7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浙经信技术[2017]290号第40号)
湖州市公益性应用研究项目(2016GYB50)资助
文摘
目的:研究CD34+CD126-细胞向巨核细胞诱导分化及间充质干细胞对诱导过程的调节。方法:免疫磁珠分选获得CD34+CD126-细胞,设置3个实验组:无间充质组、间充质直接接触组和非直接接触组,以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作对照,诱导向巨核细胞分化14 d,分别在7 d末与14 d末进行悬浮细胞数计数,流式测定CD34与CD41表型及镜下细胞形态观察。胶原蛋白凝胶培养基诱导CD34+CD126-细胞形成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12 d末CD41特异性抗原染色并镜下计数CFU-Mk。结果:(1)诱导7 d或14 d末,间充质组(CD34+CD126-细胞与MSC接触或非接触共培养组)获得悬浮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无间充质组(均为P<0.001),但MSC接触与非接触组间获得悬浮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诱导7 d末,间充质组CD34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大于无间充质组(均为P<0.001),MSC接触组CD34阳性细胞数显著小于非接触组(P<0.05),诱导14 d末,各组CD34阳性细胞率均下降至2%左右;(3)诱导7 d或14 d末,间充质组CD41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大于无间充质组(均为P<0.001),而MSC接触与非接触组间CD41阳性细胞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4+CD126-细胞各组CD41阳性数均显著大于CBMCs的对应各组(均为P<0.001);(4)CD34+CD126-细胞组诱导得到的大CFU-Mk(≥50个细胞)与中CFU-Mk(21~49个细胞)数量显著大于CBMCs组(PCFU-Mk;≥50 cells<0.01,PCFU-Mk;21-49 cells<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对于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CD34+细胞或CD41+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但MSC的微环境能显著降低CD34+细胞的增殖速率。诱导前筛选较为原始的巨核细胞祖细胞作为起始细胞对于巨核细胞诱导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CD34^+CD126^-细胞
巨核细胞
诱导
间充质干细胞
调节
Keywords
CD34^+CD126^-cells
Megakaryocytes
Inducti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gulation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脐带血CD4^+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贡波
徐志国
王绍红
程红玲
刘超
闫铭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调节CD34^+CD126^-细胞向巨核系诱导的研究
徐志国
陈义柱
施旭斌
汪峰
杨旭巍
钮移坤
任振辉
王拥军
刘超(指导)
孙泉(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