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学标志物甲胎蛋白、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诊断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宋红亮 王建国 +4 位作者 张会 吴勇锋 汪恺 王晓波 徐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年以来发表的AFP、PIVKA-Ⅱ和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利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QUADAS)检查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 DiSc软件、Review Manager 5.4软件和Stata 15.1软件对AFP、PIVKA-Ⅱ和GPC-3单用和联合使用诊断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AUC值最高,为0.88(95%CI:0.85~0.91),其次是GPC-3和AFP;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AUC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PIVKA-Ⅱ联合GPC-3诊断的AUC值最高,为0.90(95%CI:0.87~0.92)。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和GPC-3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分别为0.75和0.76),但GPC-3的特异度不如PIVKA-Ⅱ和AFP(AFP、PIVKA-Ⅱ和GPC-3分别为0.87、0.88和0.81);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敏感度较单个标志物诊断时有所提高,但特异度无明显提高。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诊断比值比(DOR)最高,为22(95%CI:13~36),其次是GPC-3和AFP;两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DOR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AFP联合GPC-3诊断的DOR最高,为25(95%CI:9~67);三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时的DOR明显降低,为10(95%CI:7~45)。结论:单个标志物用于肝癌诊断时,PIVKA-Ⅱ的诊断价值更高。两种标志物联合能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三种标志物联合未能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结合临床实际,推荐AFP联合PIVKA-Ⅱ用于肝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清学标志物 甲胎蛋白 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2
2
作者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移植受者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5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霍枫 徐骁 叶啟发 薛武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0期1-14,I0002,M0003,共16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与受者的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mTORi)是一种三烯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与受者的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密切相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mTORi)是一种三烯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受者免疫耐受、减轻钙调磷酸酶抑制药(calcineurin inhibitor,CNI)的肾脏毒性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近年肝移植受者使用以m TORi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为国内肝移植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组织国内多中心移植专家,针对m TORi在肝移植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推荐剂量和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4个方面,经广泛征求意见,共同制订本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抑制 雷帕霉素 西罗莫司 依维莫司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细菌快速分型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朴莹 江寅申 +2 位作者 刘衍朋 余华海 高小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0-76,共7页
发现一种三级胺氮氧化物聚合物胶束(OPDEA-PS)具有革兰氏阳性细菌(G+)特异性粘附且对红细胞或其他血液成分粘附相对较弱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快速血液细菌分型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将不同比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发现一种三级胺氮氧化物聚合物胶束(OPDEA-PS)具有革兰氏阳性细菌(G+)特异性粘附且对红细胞或其他血液成分粘附相对较弱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快速血液细菌分型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将不同比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G+)和大肠埃希菌(G–)或肺炎链球菌(G+)和铜绿假单胞菌(G–)与血液混合,加入终浓度为0.01 mg/mL的Cy5OPDEA-PS胶束,孵育10 min后用流式细胞术或平板计数法检测,得到流式检测准确率高于90%,平板计数法准确率低于80%。相比而言,流式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准确率高的优势。这种用流式细胞术快速分辨细菌革兰氏分型的检测方法将有助于临床上菌血症等急性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细菌类型初判,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菌 血液感染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