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超声和内镜黏膜下剥离诊治直肠类癌31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阮荣蔚 王实 +3 位作者 刘永军 陶亚利 俞江平 朱舒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2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特征及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5月31例直肠类癌行EUS检查,对其中直径<1.5 cm的19...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特征及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5月31例直肠类癌行EUS检查,对其中直径<1.5 cm的19例行ESD治疗。在瘤体边缘做环周标记,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和美蓝混合液,使瘤体与肌层分离,预切开瘤体周围黏膜,剥离瘤体下方黏膜下层组织,完整切除瘤体。结果通过EUS检查及深挖活检,诊断直肠类癌31例,EUS特征为位于黏膜下层或黏膜深层的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的低回声占位影。对19例直径<1.5 cm直肠类癌行ESD治疗,均完整切除瘤体。术中穿孔1例,术后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无肿瘤组织残留。19例随访1~4年,平均1.8年,除1例因创面经久不愈转外科治疗外,其余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EUS可明确直肠类癌的来源层次、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有无肌层及周围血管浸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ESD治疗直径<1.0 cm的直肠类癌安全可靠,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类癌 内镜超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对胃肠道脂肪瘤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陶亚利 季峰 +1 位作者 王实 阮荣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9期669-672,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EUS)诊断胃肠道脂肪瘤的价值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135例EUS诊断为胃肠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胃肠道脂肪瘤的EUS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脂肪瘤EUS表现为起源于黏膜下层(极少数为浆膜下...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EUS)诊断胃肠道脂肪瘤的价值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135例EUS诊断为胃肠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胃肠道脂肪瘤的EUS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脂肪瘤EUS表现为起源于黏膜下层(极少数为浆膜下)的高回声或偏高回声包块,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部分伴后方回声衰减。40例接受治疗(内镜治疗25例,包括尼龙套套扎9例、圈套高频电切5例、ESD切除11例,手术切除15例),其中38例病理证实为脂肪瘤,EUS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5.00%(38/40);病理证实34例脂肪瘤位于黏膜下层(其中1例累及肌层,1例累及浆膜),2例位于肌壁间,2例位于浆膜下,EUS判断脂肪瘤起源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4.74%(36/38)。结论 EUS能够明确脂肪瘤的起源、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边界,并可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脂肪瘤 内镜超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肠道菌群和血清白介素6、10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赵秋枫 王实 夏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944-946,共3页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及血清白介素-6、10的影响。方法:将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入两组中(各30例),分别给予甘草泻心汤和美沙拉秦口服,在服药前及治疗3月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及血清白介素-6、10的影响。方法:将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入两组中(各30例),分别给予甘草泻心汤和美沙拉秦口服,在服药前及治疗3月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肠镜下评分、肠道菌群测定、血清白介素-6、10测定。结果: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与美沙拉秦疗效相仿;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明显,均为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含量增加,大肠杆菌含量减少;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10有变化,均为白介素6含量下降,白介素10含量上升。结论:甘草泻心汤能有效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其可能的机制为调整肠道菌群和调节不同血清白介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白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清胰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实 赵秋枫 +3 位作者 戴一杨 刘永军 徐萍珍 程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76-2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清胰汤能否预防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需行ERCP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2h试验组予清胰汤水煎剂口服,对照组预同量的生理盐水口服。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2... 目的:探讨中药清胰汤能否预防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需行ERCP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2h试验组予清胰汤水煎剂口服,对照组预同量的生理盐水口服。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2h、术后2h和术后24h抽血检测淀粉酶、C反应蛋白和IL-6含量,比较它们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出现胰腺炎5例(4.9%),均为轻症胰腺炎,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淀粉酶血症总数为34例(33.3%),试验组15例,对照组1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前2h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IL-6无明显差异,术后2h、24h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IL-6的数值均进行性升高,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胰汤能减轻ERCP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液承气汤和不同肠道准备药物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秋枫 王实 +3 位作者 陈军贤 徐萍珍 计东霞 齐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在结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甘露醇组)、C(增液承气汤组)3组,观察服药后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及临床不适症状。结果:A、B、C3组肠道准...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在结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甘露醇组)、C(增液承气汤组)3组,观察服药后患者肠道准备的效果及临床不适症状。结果:A、B、C3组肠道准备的效果基本相同;肠道准备过程中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和C组,甘露醇组部分患者出现口渴症状;C组的经济负担最低。结论:增液承气汤的肠道准备效果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的准备效果基本相同,准备过程中的一些不适症状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较轻,是肠道准备药物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承气汤 结肠镜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