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璐美术作品
1
作者 韩璐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I0001-I0016,共16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青洋绘画
2
作者 陈青洋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I0002-I0013,F0003,共1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沙鸿绘画
3
作者 池沙鸿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I0002-I0013,F0003,共1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与“见”——城市色彩研究专家宋建明教授访谈 被引量:15
4
作者 宋建明 胡沂佳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8期8-13,共6页
"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庄子·天道》色彩作为"第一视觉",总是先声夺人地留下印象。但色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看",而非"见",并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宋建明教授作为在城市色彩... "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庄子·天道》色彩作为"第一视觉",总是先声夺人地留下印象。但色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看",而非"见",并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宋建明教授作为在城市色彩研究方面颇具建树的专家,通过访谈,答疑解惑,以色彩的名义看待这个世界,用色彩的问题进行城市的思考,并给出色彩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色彩 中国城市 色彩学 主色调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镇海保卫战》历史画卷后的危机之感
5
作者 王赞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165-171,共7页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政府单方面向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提出中国南海裁决的报告出炉,在中国南海提出争议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问题.中国政府重申:在领土问题与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领...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政府单方面向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提出中国南海裁决的报告出炉,在中国南海提出争议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问题.中国政府重申:在领土问题与海洋划界争议上,中国不接受任何第三方争端解决方式,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领土争端的解决方案,不接受菲律宾单方面提出南海主权的所谓仲裁案.这一事件再一次体现出不管是历史上的镇海战役,由中国人民为了国家领土和海洋主权与法国老牌帝国主义侵略的殊死搏斗;还是今天的菲律宾政府受美国的指使与蛊惑所提出的中国南海的主权要求,都是一场中国古今历史关于海域主权问题的重要外交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画卷 镇海 保卫战 中国南海 危机 创作 中国政府 争端解决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鸟画创新小议
6
作者 徐家昌 《艺术探索》 2003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花鸟画 创新 《芥子园画谱》 程式 艺术形式 审美意识 笔墨技巧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墨散文——吴山明——刘墨对话
7
作者 吴山明 刘墨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2期62-71,共10页
刘墨(以下简称刘):在当代画坛上,"浙派人物画"这个说法已经被人们接受,您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将您的作品按照编年的形式来排一下,会看出明显的变化痕迹。与其他画家一样,您在构图、色彩、点、线、面方面做了许多的探索... 刘墨(以下简称刘):在当代画坛上,"浙派人物画"这个说法已经被人们接受,您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将您的作品按照编年的形式来排一下,会看出明显的变化痕迹。与其他画家一样,您在构图、色彩、点、线、面方面做了许多的探索。不过,您的作品比较引入注意的,还是您的专用宿墨为主的"笔墨"意味。引起您的笔墨发生变化的契机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山明 黄宾虹先生 浙派 潘天寿 素描基础 人物画家 线描 蒋兆和 扬州八怪 中国美术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山明国画展
8
作者 吴山明 《艺术探索》 2017年第2期F0002-F0002,I0001-I0008,F0003,共10页
关键词 吴山明 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烂归于平淡——关于吴茀之艺术的对话
9
作者 陈琦 马锋辉 《中国书画》 2008年第5期35-39,138,共6页
吴茀之(1900~1977年),浙江浦江县人,初名士绥,改名谿,字茀之,又号昊谿子,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世纪30年代与潘天寿等创立"白社"画会,历任上海美专、福建师专、国立艺专教授,解放后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吴茀之(1900~1977年),浙江浦江县人,初名士绥,改名谿,字茀之,又号昊谿子,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世纪30年代与潘天寿等创立"白社"画会,历任上海美专、福建师专、国立艺专教授,解放后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曾任浙江省美协副主席等职。著有《中国画概论》、《画论笔记》、《中国画十讲》、《画微随笔》、《吴谿吟草》,出版有《茀之画稿》、《茀之画辑》、《茀之近作》、《茀之画选》、《吴茀之画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浙江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 画论 国画系 吴弗之 上海美专 绘画观念 笔墨技巧 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金飞绘画
10
作者 应金飞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I0002-I0013,共1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悦读
11
作者 李凭甲 蓝建田 何水法 《中国社会组织》 2013年第8期62-62,共1页
李凭甲,笔名李典澄。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央机关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科学与和平促进会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顾问,中国榜书协会艺术顾问,中国砚文化发展研究会艺术顾问,... 李凭甲,笔名李典澄。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央机关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科学与和平促进会艺术顾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顾问,中国榜书协会艺术顾问,中国砚文化发展研究会艺术顾问,中国国际名人艺术家联合会会长,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特邀书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书法家协会 艺术家 书画收藏家 中央机关 文化发展 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云龙油画作品
12
作者 叶云龙 《美术大观》 2012年第5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叶云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家集评
13
作者 朱锡林 郭超英 +9 位作者 刘一丁 魏广君 茹峰 陈磊 金心明 冀问 李云雷 德珈 仲敬干 李宝龙 《书画世界》 2019年第8期66-71,共6页
中国画不论山水、花鸟、人物,从古至今已经积淀了几千年,无论是在笔墨技法上还是在艺术理论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谁要是丢弃它,而独辟蹊径,终将成不了器。唯一的路是传统出新,即先打进去再创出来。
关键词 名家 艺术理论 笔墨技法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神化了的吴冠中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达明 《中国美术》 2011年第1期5-7,共3页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品格、个性鲜明的画风著称于世。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吴冠中先生一直致力于在中西绘画之间寻找一条融合的途径,汲取西方艺术之长以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审美的新中国绘画,并为此进行了数十年的...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品格、个性鲜明的画风著称于世。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吴冠中先生一直致力于在中西绘画之间寻找一条融合的途径,汲取西方艺术之长以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审美的新中国绘画,并为此进行了数十年的持续探索,提出了不少颠覆性的理论。吴冠中先生的这些理论曾引起轩然大波,对于其富于探索性的绘画作品人们也褒贬不一。无论如何,在浮躁轻狂、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吴冠中先生的这种探索精神和对艺术事业的敬畏执著是令人尊敬的,也值得我们加以认真思考。至于其艺术探索的是非成败,则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总结研究。有鉴于此,我们特别组织了几位理论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期望更多的艺术同道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冠中 美术馆 林风眠 作品 西方艺术 理论家 浙江 媒体 记者 故宫博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朴真的观照为时代生活塑形
15
作者 董诗雨(整理) 高云 何勇 《中国美术》 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
高云(以下简称“高”):在雕塑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秘密。”作为青年雕塑家,您怎样理解雕... 高云(以下简称“高”):在雕塑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秘密。”作为青年雕塑家,您怎样理解雕塑作品中所潜藏的“强烈的内心的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作品 雕塑家 生命之花 颤动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玉平油画作品
16
作者 刘玉平 《美术大观》 2014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刘玉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平
17
作者 陈平 《上海艺术家》 2005年第6期68-69,共2页
1959年11月生,第四、五届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舟山市美术家协会顾问;2001-2002年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研修班研习,职业画家,现定居上海。
关键词 美术家协会 陈平 中国美术学院 职业画家 浙江 舟山市 研修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随笔
18
作者 马锋辉 《中国书画》 2010年第7期86-87,共2页
我不轻看艺术技巧,但更看重心灵品质。我不违避地追求美好、仰慕崇高,而常苦虑表达时的无力和粗糙,粗糙、泛滥的表现与人与己无利。一个健全有生命力的灵魂应自在而准确地行走,我轻看艺术中的时流与过时之说,我看重水平与深度的恒久之... 我不轻看艺术技巧,但更看重心灵品质。我不违避地追求美好、仰慕崇高,而常苦虑表达时的无力和粗糙,粗糙、泛滥的表现与人与己无利。一个健全有生命力的灵魂应自在而准确地行走,我轻看艺术中的时流与过时之说,我看重水平与深度的恒久之理。我以感恩的心去礼赞那存在万物生命中的美质,以虔诚和信心,用平实而确凿的绘画要素去表现令我感动并让我在纯净中体验到的那种超然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随笔 艺术技巧 绘画要素 生命 心灵 美质 纯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的“意”与“以象取意”
19
作者 范达明 《书画艺术》 2014年第6期22-24,共3页
从"以形写神"向"以象取意"的转化中国画被当今的学界更为强调其画品中所具有的"意"的内涵,而与中国画的"意"最为接近的概念则是"意象"。眼下较普遍的一个说法是把中国画说成是"意象造型",以区别于传统西洋绘画的具象造型或... 从"以形写神"向"以象取意"的转化中国画被当今的学界更为强调其画品中所具有的"意"的内涵,而与中国画的"意"最为接近的概念则是"意象"。眼下较普遍的一个说法是把中国画说成是"意象造型",以区别于传统西洋绘画的具象造型或现代西洋绘画之中作为现代主义重要部分的抽象造型。中国画"意象造型"的说法或许是可以成立的,但它并不表示中国画作为"意象造型"是居于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两者之间的所谓第三类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意” 意象造型 抽象造型 现代主义 西洋绘画 以形写神 具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戏·如玉·神女
20
作者 陈青洋 《书画艺术》 2018年第3期77-81,共5页
婴戏——初心始终与咫尺千里 大概只有中国画才有这种叫作《婴戏图》的专门画小小孩的类型。小小孩——婴儿,在中国文化中可是至高无上的。现在都在引用《华严经》的"不忘初心",而根据《华严经》的说法,这是"得始终"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 《华严经》 神女 《婴戏图》 中国文化 不二法门 中国画 小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