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绍兴市夏秋季辣椒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褚剑峰 严添叶 +5 位作者 张丹 周宇尘 闾君 王孙杰 吴田铲 吴爱芳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82-83,共2页
近年来,在浙江省绍兴市及周边地区的设施蔬菜基地内,夏秋季大规模种植羊角椒类型的辣椒,且在辣椒定植前套种一茬速生快菜,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从辣椒品种、培育壮苗、田间栽培管理、套种快菜、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出一套夏秋季... 近年来,在浙江省绍兴市及周边地区的设施蔬菜基地内,夏秋季大规模种植羊角椒类型的辣椒,且在辣椒定植前套种一茬速生快菜,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现从辣椒品种、培育壮苗、田间栽培管理、套种快菜、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出一套夏秋季辣椒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椒 夏秋季 大棚栽培 套种快菜 绍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在作物专用肥研制及推广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丽娜 符建荣 范浩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257-262,共6页
本研究探索我国现阶段小农户分散经营条件下的信息化土壤养分管理技术规程,集GIS、测土推荐施肥技术,建立了土壤养分管理及决策信息系统平台。在系统平台上,以采集乡镇主要土壤的养分信息为基础,推荐区域作物施肥的专用肥配方,使现代信... 本研究探索我国现阶段小农户分散经营条件下的信息化土壤养分管理技术规程,集GIS、测土推荐施肥技术,建立了土壤养分管理及决策信息系统平台。在系统平台上,以采集乡镇主要土壤的养分信息为基础,推荐区域作物施肥的专用肥配方,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农田施肥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因土、因作物的合理施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壤养分管理 决策平台 区域作物专用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有机肥料资源调查与应用发展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伍少福 孙丽娟 黄燕银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726-728,共3页
通过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初步总结出绍兴市有机肥料资源现状,并对今后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提出建议。
关键词 有机肥 资源 调查 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初探
4
作者 王锡金 周永亮 伍少福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775-778,共4页
对浙江省绍兴市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的发展现状、作用及存在问题等作调查与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水稻 社会化服务 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芋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浩定 姜丽娜 符建荣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37,共4页
通过两年芋艿施肥田间试验,表明获得早熟芋艿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案为N448.5kg/hm^2,P2O5 52.5kg/hm^2,K2O 180-270kg/hm^2,N-P2O5-K2O比例为1:0.12:0.40-0.60,并推荐有机无机复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 通过两年芋艿施肥田间试验,表明获得早熟芋艿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案为N448.5kg/hm^2,P2O5 52.5kg/hm^2,K2O 180-270kg/hm^2,N-P2O5-K2O比例为1:0.12:0.40-0.60,并推荐有机无机复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早熟芋艿生育期短,施用充足的氮肥才能保证芋艿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芋艿还是一种喜钾作物,施用钾肥能明显促进芋艿高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的情况下,施用磷肥能促进芋艿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艿 平衡施肥 高产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蔬菜土壤盐渍化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范浩定 吴爱芳 周仕龙 《长江蔬菜》 2004年第4期48-49,共2页
针对大棚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通过进行水旱轮作、灌水洗盐、不同改良剂改良等一系列试验,比较得出水旱轮作降盐增产效果明显,灌水洗盐也有一定效果,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大棚蔬菜 土壤 盐渍化 治理技术 轮作 改良剂 灌水 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潘一峰 高兴友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52-53,55,共3页
机插秧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是由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经多年探索而形成的水稻机插秧苗培育技术,该技术具有提高育秧效率、提高种子成秧率、降低机插漏插率、提高水稻产量等优势。为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机插秧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是由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经多年探索而形成的水稻机插秧苗培育技术,该技术具有提高育秧效率、提高种子成秧率、降低机插漏插率、提高水稻产量等优势。为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介绍了机插秧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即适时播种、种子处理、秧床准备、基质准备、精量播种、叠盘暗出苗、温度和湿度控制、其他秧苗管理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苗 叠盘暗出苗 播种育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振式杀虫灯在绍兴城郊型蔬菜基地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丹 吴爱芳 +1 位作者 叶国华 汪芽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频振式杀虫灯 蔬菜基地 应用 城郊型 绍兴 农业生态环境 防虫技术 源头管理 生产质量 农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施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探索
9
作者 范浩定 周永亮 +1 位作者 王锡金 丁明千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2-23,共2页
精准施肥是一项综合应用卫星定位、土壤养分测定、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模拟、节本高效的控释BB肥制造等高新技术,针对特定的土壤和作物,精准地确定应施肥料的养分配比、数量、用法及施用时间的一种科学施肥技术.
关键词 精准施肥 水稻 土壤养分测定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网平原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姜丽娜 符建荣 范浩定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9,共7页
通过对绍兴独树养分监测村土壤10种养分元素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明确了水网平原水稻土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各向同性球型、指数型半方差函数较好地描述了土壤养分变异与空间距离的关系,该村土壤N、P、K、Mn、Fe等5种养分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 通过对绍兴独树养分监测村土壤10种养分元素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明确了水网平原水稻土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各向同性球型、指数型半方差函数较好地描述了土壤养分变异与空间距离的关系,该村土壤N、P、K、Mn、Fe等5种养分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Ca、Mg、S、Cu、Zn等5种养分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用各向异性变异模型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表明土壤Ca、Mg、K、Cu存在一定的带状异质性。经不同采样距离下Kriging内插十字交叉验证,明确可用土壤养分空间相关距离确定方格取样法确定最大取样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变异 空间变异 稻田土壤 平原 养分元素 半方差函数 水稻土 中等 空间距离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专用控释BB肥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水茂兴 符建荣 +3 位作者 祖守先 范浩定 王锡金 朱秋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287-292,共6页
应用测土诊断计量平衡施肥原理 ,制成水稻专用Ⅰ型和Ⅱ型控释BB肥。结果表明 ,控释BB肥具有养分释放的平衡性和缓释性 ,可实现水稻整个生育期一次性施肥技术 ,植株N、K含量增加明显 ,水稻分蘖数、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显著提高... 应用测土诊断计量平衡施肥原理 ,制成水稻专用Ⅰ型和Ⅱ型控释BB肥。结果表明 ,控释BB肥具有养分释放的平衡性和缓释性 ,可实现水稻整个生育期一次性施肥技术 ,植株N、K含量增加明显 ,水稻分蘖数、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显著提高。与常规施肥技术比较 ,施用Ⅰ型控释BB肥早稻增产 9.0 %~ 14.6 % ,晚稻增产 4 .3%~ 9.2 % ,肥料养分效率可提高 5 3.2 9%~79 4 7% ;施用Ⅱ型控释BB肥早稻增产 7.5 %~ 12 .1% ,晚稻产量略有增加 ,肥料养分效率可提高17.4 1%~ 2 5 .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释BB肥 一次性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硅体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珊琼 孟赐福 +3 位作者 黄张婷 姜培坤 邬奇峰 沈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是一个重要的长期(数千年)陆地碳组分,从而成为陆地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综述了土壤植硅体碳的形成机制... 植硅体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是一个重要的长期(数千年)陆地碳组分,从而成为陆地土壤长期固碳的重要机制之一。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综述了土壤植硅体碳的形成机制与特征,研究植硅体碳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影响植硅体碳稳定性的因素:不同植被类型产生的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长环境下同一植被类型的植硅体碳稳定性也存在差异;古土壤中的植硅体碳稳定性大于幼年中的土壤;植物植硅体的形态组合能够响应土壤盐碱浓度及pH值的变化;湿度和降水等影响植硅体的数量、大小、形态组合以及碳、氧同位素;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硅体的类型、大小比率等产生影响;植硅体的硅铝比值越低,稳定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植硅体 稳定性 植硅体碳封存速率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及其提取物对兰花茎腐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秋潮 杨惠 +1 位作者 张甲辰 陈卫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690-691,共2页
兰花茎腐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sp.)引起的兰花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利用生防菌株Bacillus pumilus 223和Bacillus subtilis A30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提取物进行兰花茎腐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发现,生防菌株Bacillus ... 兰花茎腐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sp.)引起的兰花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利用生防菌株Bacillus pumilus 223和Bacillus subtilis A30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提取物进行兰花茎腐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发现,生防菌株Bacillus pumilus 223及其提取物对兰花茎腐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同时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是有潜力的兰花茎腐病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茎腐病 芽孢杆菌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限制因子试验对单季稻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浩定 姜丽娜 +3 位作者 冯关根 张丹 闾君 沈菁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通过多点单季稻养分限制因子试验验证得出,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采用“因土定产、因产定氮、因缺补缺”的方法来确定肥料用量基本可行,但用测定土壤养分的方法来确定氮、磷、钾肥用量更切合实际。建议用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 通过多点单季稻养分限制因子试验验证得出,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采用“因土定产、因产定氮、因缺补缺”的方法来确定肥料用量基本可行,但用测定土壤养分的方法来确定氮、磷、钾肥用量更切合实际。建议用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结合目标产量法来确定氮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养分限制因子 土壤养分 测土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异丙甲草胺EC防除西瓜田杂草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06-1806,共1页
72%异丙甲草胺EC能有效防除西瓜田中的各种杂草,且对西瓜安全。生产上使用该药剂防除西瓜田杂草,可在西瓜移栽前,用1800~2250ml/hm2对水675kg/hm2均匀喷雾。
关键词 72%异丙甲草胺 西瓜亩 杂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27-1427,共1页
72%霜脲·锰锌WP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对黄瓜安全,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霜脲·锰锌 黄瓜 霜霉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艿-晚稻”粮经结合好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浩定 吴爱芳 +1 位作者 汪永祥 张木根 《中国稻米》 2002年第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芋艿 晚稻 连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长期定位试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伍少福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42-245,共4页
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的含量;合理施肥能增加水稻产量,但今后需协调使用氮、磷、钾比例。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肥力 长期定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草-稻鸭共育种养模式与产值效益分析
19
作者 谢福堂 石其伟 +1 位作者 王伟彪 高兴友 《中国稻米》 2009年第4期61-62,共2页
总结了"黄草-稻鸭共育"种养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并根据3年典型抽样调查结果,对该模式的产值效益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每667 m2的产值比普通的"早稻-晚稻"种植模式高3 344元,新增效益2 564元。
关键词 黄草 稻鸭共育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山区优势 推进高山茭白产业化发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爱芳 吕文君 +1 位作者 陈新洪 周仕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8-9,共2页
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促进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振兴山区经济,实现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浙江省新昌县立足山区实际,充分发挥山区独特的气候优势,把高山茭白作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使之成为该县农业的一大特... 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促进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振兴山区经济,实现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浙江省新昌县立足山区实际,充分发挥山区独特的气候优势,把高山茭白作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使之成为该县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该县自1998年以来,在海拔400m左右的山区台地区域发展高山茭白,使单季茭孕茭时间比平原提早1个月以上,产品享誉省内外的上海、武汉、杭州、宁波、绍兴等大中城市.今年,虽受前期高温影响,上市时间略有推迟,但8月上旬的产地交易价4~5元/kg,经济效益可观.目前,全县高山蔬菜面积达2.8万亩,其中高山茭白已达1.5万亩,成为浙江省面积最大的高山茭白种植区.在2003年第五届中国特产文化节暨中国特产之乡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新昌县被授予"中国高山茭白之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昌县 高山茭白生产 产业化发展 政策 规模经营 科技 品牌战略 龙头企业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