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涎腺分泌性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雷 魏建国 +1 位作者 许梅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AS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4例患者中2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20~72岁,平均52.2...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AS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4例患者中2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20~72岁,平均52.2岁。4例镜下均呈浸润性生长,形成微囊、囊性-乳头状、腺管状或实性巢状、片状生长结构;部分腺管状腔内或微囊类似甲状腺滤泡;4例均未观察到坏死、神经或脉管侵犯现象。免疫表型:4例S-100蛋白、Mammaglobin、SOX10均呈弥漫强阳性;3例GATA-3弥漫强阳性;4例p63和DOG-1均阴性。结论 MAS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涎腺上皮源性肿瘤,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Mammaglobin、SOX10和DOG-1及联合应用对MAS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乳腺样分泌性癌 分泌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冬梅 赵芳 +3 位作者 魏建国 郑珍 冯卫中 梁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子宫颈ABC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除1例子宫颈出现接触性出血...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子宫颈ABC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除1例子宫颈出现接触性出血外,其余3例均无临床症状。镜检:所有病例均伴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并累及腺体。上皮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巢团状或条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小而一致,类似基底样细胞,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巢中可见腺腔样结构,局灶有不同程度的鳞状细胞分化。1例伴浸润性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免疫表型:p63在ABC及SCC中均高表达,部分成熟鳞状细胞巢区域染色减弱,局灶腺样分化区域腺腔细胞染色缺失。p16在ABC基底样及腺样区域及SCC中均呈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在HSIL区域较高,基底样细胞中Ki-67增殖指数显著降低。SCC的Ki-67指数明显高于ABC。结论子宫颈AB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类型,形态学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存在漏诊或误诊的风险。偶尔可合并其他类型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预后好,故应与其它类型的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腺样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岳振营 魏建国 +1 位作者 董艳光 李文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angiomyxoid myofibroblastic tumor,PA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A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胃镜、HE及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34... 目的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angiomyxoid myofibroblastic tumor,PA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A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胃镜、HE及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34岁;例2,女性,50岁。临床均表现上腹部不适、疼痛。胃镜检查示2例肿瘤均位于胃窦部,肿物向胃腔内突出。镜下见肿瘤在胃壁之间呈丛状或大小不等的多结节状生长,与胃壁平滑肌交错排列,肿瘤富于小的薄壁血管,细胞间富含黏液样或纤维黏液样基质;瘤细胞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轻度嗜酸性,细胞异型性不明显。免疫表型:梭形瘤细胞主要表达α-SMA和MSA,DOG1、CD117、CD34和S-100均阴性。电镜示肿瘤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结论 PAMT是一种罕见的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胃间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需与其他胃间叶源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丛状纤维黏液瘤 间叶源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生性胸腺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雷 关会娟 +3 位作者 魏建国 杨斌凤 罗荣奎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9. 2岁。临床均表现为前... 目的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5例M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9. 2岁。临床均表现为前纵隔肿块,肿瘤最大径6. 5~12. 0 cm,界限清楚或有包膜,切面呈均质、实性,质韧,灰白、灰黄色。镜下肿瘤显示双相分化特点,上皮细胞与梭形细胞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呈岛状排列并相互吻合,细胞轻度异型,可见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梭形细胞形态温和,呈束状排列;两种类型细胞中核分裂象均罕见。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AE1/AE3)呈强阳性,EMA呈灶阳性,CD20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4%;梭形细胞vimentin呈弥漫阳性,EMA呈弱阳性,CD20呈阴性;间质淋巴细胞CD3呈阳性,Td T呈阴性。患者均无重症肌无力,术后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MT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胸腺肿瘤,其独特的双相性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化生性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雷 魏建国 +1 位作者 侯梦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9例KH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KHE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除... 目的探讨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9例KH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9例KHE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除1例患者年龄25岁外,其余均﹤1岁;发生于浅表皮肤28例,包括四肢15例、头颈部5例、躯干4例、腋窝1例、多部位同时累及3例,盆腔内1例。临床表现为局限或弥漫的皮肤无痛性斑块,其中16例伴卡梅现象。镜下肿瘤由增生的小血管和梭形细胞构成,呈不规则结节状或分叶状分布,浸润性生长,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并见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排列成巢,似肾小球样结构,后者边缘有月牙状血管裂隙形成。免疫表型:瘤细胞VEGFR-3、CD31、CD34、ERG强阳性,部分细胞SMA和D2-40阳性,Glut-1和HHV8恒定阴性,上皮样细胞CK阴性。结论 KHE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婴幼儿和年轻成人的中间型局部侵袭性血管源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须与簇状血管瘤、婴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瘤、疣状静脉畸形和卡波西肉瘤等鉴别,肿瘤扩大切除是治疗KHE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卡梅现象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肺黏液表皮样癌活检、冷冻与常规病理特征的对比分析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秦积龙 魏建国 +4 位作者 刘海平 姚小飞 林晓东 范蕾 何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活检、冷冻与常规病理特征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PMEC的活检、冷冻与常规切片的病理特征,采用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情况。结果男性38例,女... 目的探讨原发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活检、冷冻与常规病理特征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PMEC的活检、冷冻与常规切片的病理特征,采用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情况。结果男性38例,女性13例,男女比为2.9∶1,年龄范围8~81岁,中位年龄50岁。肿瘤最大径0.7~8.0 cm,平均3.2 cm。病理学分级:低级别26例,高级别25例。28例行活检,21例诊断为PMEC,7例诊断为其它类型的肿瘤。23例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8例诊断为PMEC,15例诊断为其它类型肺恶性肿瘤。常规石蜡切片中40例(40/51,78.4%)镜下见肿瘤间质出现淋巴浆细胞浸润,形成肿瘤相关淋巴增生(tumour associated lymphoid proliferation,TALP)。MAML2基因重排总检出率为68.6%(35/51),其中低级别组检出率为84.6%(22/26),高级别组检出率为52%(13/25)。MAML2基因重排与低级别、临床分期早(Ⅰ~Ⅱ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MAML2基因重排、治疗方案均与患者总生存期延长显著相关(P<0.05)。结论TALP对PMEC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患者预后好的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早、病理学分级为低级别、MAML2基因重排阳性及手术+辅助治疗/全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活检诊断 冷冻诊断 MAML2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唾液腺型肿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冬梅 梁文清 +1 位作者 左淑英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 目的探讨肺唾液腺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临床诊断为肺肿瘤行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腺样囊腺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最多见(6/13,46. 2%),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次之(4/13,30. 8%),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2/13,15. 4%)及肌上皮癌少见(1/13,7. 7%)。ACC肿瘤细胞呈筛孔状或小管状排列,由导管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构成,导管细胞嗜酸性,形成真性腺腔结构。MEC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囊腔衬里细胞由典型的黏液细胞构成,周边中间型细胞胞质透亮。肺肌上皮癌细胞圆形、胞质透亮,由纤维血管间隔分割,可见肿瘤性坏死。肺PA由两种细胞构成,排列成腺管样结构,腔内含红染分泌物,部分区域由梭形细胞构成,束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CK、p63、S-100、SMA等。结论肺原发唾液腺肿瘤非常罕见,诊断需综合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唾液腺型肿瘤 腺样囊性癌 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17例临床病理与形态学分化谱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秦积龙 何萍 +4 位作者 范蕾 林晓东 姚小飞 侯鹏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s with lymphoid stroma,MNN)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态学分化谱系。方法收集17例MNN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s with lymphoid stroma,MNN)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态学分化谱系。方法收集17例MNN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MNN中男性10例,女性7例,男女比为1.4∶1,年龄5~73岁,中位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1.4~6.0 cm,平均3.7 cm。Masaoka分期:Ⅰ期9例,Ⅱ期8例;TNM分级:17例均为Ⅰ期。随访时间2~97个月,平均随访5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镜检:肿瘤呈结节状,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其中11例肿瘤结节细胞巢规则,瘤细胞形态温和。4例见肿瘤结节细胞巢不规则,细胞巢呈舌状及出芽式浸润淋巴样间质,瘤细胞多角形,伴轻~中度异型性。2例见肿瘤结节融合呈巢片状,部分呈条索状及岛状,可见粉刺样坏死,瘤细胞上皮样,核空泡状,见明显大核仁,间质见宽大的胶原纤维。11例为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ic thymomas with lymphoid stroma,MNT),4例为不典型MNT,2例为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s with lymphoid stroma,MNC)。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p40及CK19,间质淋巴细胞表达CD20,不典型MNT灶性表达CD5,p53>40%阳性,MNC弥漫表达CD5、CD117及p53。17例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结论MNN根据肿瘤细胞结节是否规则、细胞学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坏死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成从良性至恶性(MNT→不典型MNT→MNC)的连续性形态学分化谱系。MNN为低度侵袭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节胸腺瘤 微结节胸腺癌 不典型微结节胸腺瘤 淋巴样间质 分化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腺瘤4例并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岳振营 蒋君男 +3 位作者 魏建国 王慧 董艳光 李文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女性各2例,发病年龄29~58岁(平均43岁)。4例肿物与周... 目的 探讨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肺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女性各2例,发病年龄29~58岁(平均43岁)。4例肿物与周围肺组织境界清楚,但无明显包膜,其形态与发生在乳腺的纤维腺瘤十分相似,肿瘤组织由立方状细胞形成的腺管样结构和其间的梭形细胞形成的纤维性间质构成。免疫表型:腺样结构CK、EMA、TTF-1均阳性;梭形间质细胞CK、EMA、TTF-1均阴性,而vimentin阳性。结论 肺纤维腺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确诊需在HE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组化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纤维腺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体-假乳头状肿瘤3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TFE3表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3 位作者 岑红兵 秦灵芝 廖伟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 TFE3)表达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胰腺SPN中TFE3、β-catenin、CD10、CK、vimentin、...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 TFE3)表达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胰腺SPN中TFE3、β-catenin、CD10、CK、vimentin、Syn、CD56、AR、PR的表达,40例胰腺非SPN分别为1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15例导管腺癌(duct adenocarcinoma, DACC)、3例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 ACC)、3例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和2例胰母细胞瘤作为对照组,分析TFE3在SPN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β-catenin、CD10、CK、vimentin、Syn、CD56、AR、PR在胰腺SPN和非SPN中均呈不同程度表达。32例胰腺SPN中TFE3阳性位于肿瘤细胞核,其中28例呈弥漫强阳性,4例呈局部阳性,阳性率为100.0%(32/32);胰腺非SPN中有3例NET、1例NEC和1例ACC呈TFE3阳性,阳性率为12.5%(5/4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TFE3对胰腺S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87.5%。TFE3、β-catenin和CD10三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8%和100.0%,优于TFE3和TFE3联合β-catenin或CD10检测。结论 TFE3在肿瘤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模式是胰腺SPN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TFE3联合β-catenin、CD10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胰腺SPN的重要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TFE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冬梅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是2016版肾脏肿瘤分类纳入的一种新的肾细胞癌亚型。由于国内各种专业书籍对其描述较少,且仍未被多数病理医师所认识,因此该文对该肿瘤的主要临床病理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是2016版肾脏肿瘤分类纳入的一种新的肾细胞癌亚型。由于国内各种专业书籍对其描述较少,且仍未被多数病理医师所认识,因此该文对该肿瘤的主要临床病理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琥珀酸脱氢酶 缺陷 基因突变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缺陷型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建国(摘译) 方三高(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6-846,共1页
高达40%的嗜铬细胞瘤(PCCs)和副神经节瘤(PGLs)属于遗传性肿瘤。富马酸水合酶(FH)的胚系突变/缺失导致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FH缺陷型子宫/皮肤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RCCs),这些肿瘤的特征是FH的免疫组织化学(IHC... 高达40%的嗜铬细胞瘤(PCCs)和副神经节瘤(PGLs)属于遗传性肿瘤。富马酸水合酶(FH)的胚系突变/缺失导致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FH缺陷型子宫/皮肤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RCCs),这些肿瘤的特征是FH的免疫组织化学(IHC)表达缺失和(或)2SC染色阳性。作者调查了FH缺陷型PCC/PGL的发生率、形态学和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肾细胞癌 嗜铬细胞瘤 平滑肌瘤病 皮肤平滑肌瘤 缺陷型 表达缺失 胚系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TFE-3融合变异体分析Xp11易位癌之间的临床病理关系 被引量:23
13
作者 Argani P Zhong M +2 位作者 Reuter V E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3-993,共1页
Xp11易位癌包括Xp11易位性肾细胞癌(RCC)、Xp11易位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以及色素性Xp11易位肾癌。在Xp11易位癌中,TFE3与一些不同基因伴侣的融合,从而激活TFE3致癌基因;然而不同的融合变异体对Xp11易位癌的临床病理... Xp11易位癌包括Xp11易位性肾细胞癌(RCC)、Xp11易位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以及色素性Xp11易位肾癌。在Xp11易位癌中,TFE3与一些不同基因伴侣的融合,从而激活TFE3致癌基因;然而不同的融合变异体对Xp11易位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使用定制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探针来建立TFE3融合基因伴侣,采用原位荧光杂交对60例Xp11易位癌进行分析。5例通过RNA测序进一步分析其融合转录体的特点。60例Xp11易位癌包括47例Xp11易位性RCC、8例Xp11易位性PEComas以及5例色素性Xp11易位肾癌。60例患者中有53例(88%)确定了融合基因伴侣,包括18例SFPQ(PSF)、16例PRCC、12例ASPSCR1(ASPL)、6例NONO及1例DV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特点 肾细胞癌 变异体 易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融合基因 人工染色体 致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5阳性的滤泡性淋巴瘤:8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和结局 被引量:9
14
作者 Li Y Hu S +2 位作者 Zuo Z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7-907,共1页
Li Y, Hu S, Zuo Z, et al. CD5-positive follicular lymphoma: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s and outcome in 88 cases. Mod Pathol, 2015,28 (6) :787-98.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的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典型者缺... Li Y, Hu S, Zuo Z, et al. CD5-positive follicular lymphoma: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s and outcome in 88 cases. Mod Pathol, 2015,28 (6) :787-98.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的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典型者缺乏CD5的表达。作者描述88例CD5+的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男性53例,女性35例;中位年龄60岁;范围31-86岁)。66例淋巴结和22例结外部位最初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CD5阳性 相关性 LYMPHOMA 患者 B细胞淋巴瘤 细胞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阴性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Nicolae A Ganapathi K A +2 位作者 Pham T H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0-500,共1页
侵袭性NK细胞淋巴瘤(ANKL)是一种系统性NK细胞肿瘤,与EB病毒(EBV)有关。EBV阴性的ANKL临床罕见,且提示具有惰性的生物学行为。作者报道7例EBV阴性ANKL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关键词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NK细胞淋巴瘤 遗传学特征 临床病理 EBV 阴性 分子 NK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32例临床病理和分子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Lau H D Chan E +2 位作者 Fan A C 魏建国(摘译) 方三高(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8-328,共1页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属于罕见的、新近发现的与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相关的肿瘤实体。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可表现出多种临床和病理学表现,但通常表现为局部进展和转移性疾病,预后较差。作者通过延胡索酸...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属于罕见的、新近发现的与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相关的肿瘤实体。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可表现出多种临床和病理学表现,但通常表现为局部进展和转移性疾病,预后较差。作者通过延胡索酸水合酶免疫组化和(或)延胡索酸水合酶突变分析确定32例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并对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平滑肌瘤病 延胡索酸水合酶 局部进展 缺陷型 免疫组化 肿瘤实体 病理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CA4缺失性子宫未分化肉瘤(子宫恶性横纹肌样瘤)是一组与未分化癌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实体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芳 魏建国 +2 位作者 Kolin D L Dong F Baltay 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1281,共1页
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非常罕见,通常发生于年轻女性,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具有SMARCA4突变,而几乎没有其他基因突变。作者最近遇到一些与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的子宫肿瘤。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恶性横纹肌样瘤 临床病理特征 CA4 MAR 未分化肉瘤 肿瘤实体 未分化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易位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Chou A Fraser S +2 位作者 Toon C W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596,共1页
目前,有报道指出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存在致病基因ALK的易位。作者在免疫组化的基础上,对免疫组化阳性病例通过荧光原位杂交( FISH)进一步识别ALK重排型PTC。本文对259例侵袭性较强的甲状腺癌进行免疫组化和FISH分析,8例免疫组... 目前,有报道指出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存在致病基因ALK的易位。作者在免疫组化的基础上,对免疫组化阳性病例通过荧光原位杂交( FISH)进一步识别ALK重排型PTC。本文对259例侵袭性较强的甲状腺癌进行免疫组化和FISH分析,8例免疫组化阳性的病例中,通过FISH证实有6例存在ALK易位,特异性为75%;其余251例免疫组化阴性的病例, FISH检查同样阴性,敏感性为100%。在498例未经筛选过的PTCs中,11例(2.2%)发现ALK易位,23例弥漫性硬化型PTCs中3例(13%)发现ALK易位;36例伴远处转移的PTCs、28例差分化癌(岛状癌)、20例间变性癌中未发现ALK易位;14例ALK易位的患者全部为女性( P=0.0425),且发生在较年轻的患者(平均年龄38岁,而所有患者的平均48岁,P=0.0289)。 ALK易位出现在所有肿瘤细胞的早期克隆性事件中,与 BRAFV600E 突变相互排斥。 ALK易位与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包括瘤体大小、分期、转移、血管侵犯、腺外播散、复发的风险及放射性碘抵抗性)。作者通过免疫组化和FISH发现2.2%的PTCs中存在ALK的易位,ALK易位在年轻女性和弥漫硬化型PTC患者中更加常见,但并不意味着侵袭性的临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ALK 易位 病理分析 FISH分析 免疫组化 PT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谱系:基于T细胞受体免疫表型的重新评估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Tanaka T Yamamoto H +2 位作者 Elsayed A A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3-1013,共1页
胃肠道原发性EBV相关T细胞淋淋巴瘤(GITCL)的鉴别诊断包括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ATL)、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Ⅱ型EATL被认为是一种上皮内淋巴细胞肿瘤。然而活检标本中对于上... 胃肠道原发性EBV相关T细胞淋淋巴瘤(GITCL)的鉴别诊断包括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ATL)、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Ⅱ型EATL被认为是一种上皮内淋巴细胞肿瘤。然而活检标本中对于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的诊断具有挑战性,导致在EATL及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之间的诊断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实用的GITCL诊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T细胞淋巴瘤 T细胞受体 免疫表型 临床病理 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T细胞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淋巴瘤样胃病的临床病理分析:扩展该疾病的谱系到CD4-CD8+的病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Takata K Noujima-Harada M +2 位作者 Miyata-Takata T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7-1227,共1页
淋巴瘤样胃病于2010年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知的NK细胞增生性疾病,免疫组化标记为CD3+CD4-CD5-CD8-CD56+。由于组织病理学与恶性淋巴瘤具有相似性,诊断极具挑战性。
关键词 细胞增生性疾病 淋巴瘤样 病理分析 胃病 病例 谱系 临床 免疫组化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