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焦虑状态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干预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敏 郭航远 +3 位作者 彭放 裘宇芳 许伟源 徐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137-3141,共5页
目的对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焦虑状态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识别及干预焦虑状态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并住院的ACS患者450例,其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 目的对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焦虑状态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识别及干预焦虑状态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并住院的ACS患者450例,其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后,确定非焦虑患者298例(非焦虑组),伴焦虑患者152例(焦虑组);将伴焦虑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焦虑A亚组(75例)和焦虑B亚组(77例)。分析非焦虑组和焦虑组一般临床资料。焦虑A亚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焦虑B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的同时联合舍曲林片和劳拉西泮片药物干预。抗焦虑治疗1个月后,对两亚组再次进行HAMA评分;并对两亚组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ACS伴焦虑的发病率为3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丧偶、胸痛、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合并慢性病种类是影响ACS患者发生焦虑的因素(P<0.05)。焦虑A亚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5,P=0.052);焦虑B亚组治疗后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t=2.382,P=0.018);两亚组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6,P=0.321);治疗后,焦虑B亚组HAMA评分低于焦虑A亚组(t=2.084,P=0.039)。焦虑A亚组MACE发生率为34.7%(26/75),高于焦虑B亚组的13.0%(10/77)(χ2=7.909,P=0.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随访12个月时,两亚组无事件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3,P<0.001)。结论女性、高龄、丧偶、胸痛、高血压、糖尿病、患多种慢性病是ACS合并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ACS患者焦虑症状,并可明显降低MACE的发生率,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焦虑 心理治疗过程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大管理创新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被引量:3
2
作者 郭航远 任秋凤 +1 位作者 李飒飒 王勋英 《中国医院》 2012年第10期61-63,共3页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政府、社会对医疗行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第一家浙江省市立医院医改实施单位,绍兴市人民医院立足院情,创新管理,推出解放护士、门诊革命及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实现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目...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政府、社会对医疗行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第一家浙江省市立医院医改实施单位,绍兴市人民医院立足院情,创新管理,推出解放护士、门诊革命及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实现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目的的有效转变,积极提升医院服务品质,不断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管理创新 服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38
3
作者 蒋承建 潘孙雷 +6 位作者 池菊芳 周昌钻 林辉 孟立平 翟小亚 郭艳 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39-2445,共7页
目的明确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探索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对AMI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明确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探索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对AMI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常规组(30例)、传统强化组(30例)和新型优化组(30例)。传统常规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急症PCI术后1周康复程序制定,以步行等简单的方式作为主要运动形式;传统强化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择期PCI术后康复程序制定,基础活动量和总活动量强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在传统常规康复模式基础上,综合荷兰Avans大学、UMC St RAdboud医学院及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接受的最新心脏康复理念,为患者提供早期、个体化和精确定量的新型心脏康复方案。3组均为期6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康复前)和心脏康复干预6个月后(康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观察患者心脏康复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猝死发生情况。结果康复前3组患者LVEF、LVESV、LVEDV、WMSI、TNF-α、NO、ET-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LVEF高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P<0.05)。3组康复后LVEF较康复前升高(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P<0.05)。3组康复后TNF-α、ET-1、sVCAM-1水平较康复前降低,NO水平较康复前升高(P<0.05)。3组患者心脏康复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猝死发生。结论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AMI 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有明显改善,新型康复模式有效实现康复模式的个体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地保护AMI患者的心功能,切实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康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郭英 郭航远 +4 位作者 孙勇 余瑜 吴伟芳 许芬娟 吕巧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46-245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肩关节并发症及电极脱位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顺序编号,偶数为早期康复组(110例),...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肩关节并发症及电极脱位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顺序编号,偶数为早期康复组(110例),奇数为传统治疗组(110例)。传统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措施,早期康复组患者从术后6h开始由专人按照不同的程序、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进行术后康复干预,术后12 h可下床活动。于术后两周、3个月时,采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评价患者可能存在的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情况,通过X线片评估电极脱位事件。结果早期康复组术后两周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总评及心理健康总评得分均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早期康复组术后3个月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总评及心理健康总评得分均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两组术后两周SPA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术后3个月SPADI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两组术后两周及术后3个月电极脱位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相比,起搏器植入术后6h开始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且并不增加电极脱位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康复 生活质量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赵宏军 张晓苹 +2 位作者 王黎萍 吴承龙 马阿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585-358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A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早期肠内营养;B组:单纯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并于治疗5 d后清...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A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早期肠内营养;B组:单纯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并于治疗5 d后清晨监测患者24 h胃内pH值,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24 h胃内平均pH值及中位pH值、夜间胃内平均pH值及中位pH值、24 h胃内平均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夜间胃内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愈好转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PPI对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早期肠内营养可通过与抑酸药共同调节胃内pH值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应激性溃疡 肠内营养 质子泵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单发和多发子宫肌瘤远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4
6
作者 赵振华 王挺 +4 位作者 卢增新 徐利军 郑媛媛 阮雅文 王伯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7-56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3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肌瘤数量分为单发组(n=17)与多发组(n=17),用PVA、海藻酸钠(KMG)颗粒行栓塞治疗,用症状调查表记录术前与术后的症状情况,用超声观察术前、...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3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肌瘤数量分为单发组(n=17)与多发组(n=17),用PVA、海藻酸钠(KMG)颗粒行栓塞治疗,用症状调查表记录术前与术后的症状情况,用超声观察术前、术后肌瘤及子宫体积、肌瘤钙化情况。结果多发子宫肌瘤以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94.1%),单发肌瘤以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或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但一侧优势供血(P<0.05);术后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单发组平均7.6年,多发组7.0年。UAE对于治疗单发与多发肌瘤均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UAE术后症状均得到持续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术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较术前缩小(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E术后肌瘤钙化单发组为11例,多发组14例(P>0.05),远期随访原肌瘤治疗后复发4例(单发组3例,多发组1例);新发肌瘤7例(单发组3例,多发组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怀孕情况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UAE治疗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远期疗效,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能持续缩小肌瘤体积,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对体外循环患者TNF-a、IL-6、IL-1β、NGAL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文迪 吴秀娟 +4 位作者 张源 仲俊峰 吕安庆 陈忠华 蒋宗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n=25):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氯胺酮组(K组)和复合组(DK组)。麻醉维持采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n=25):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氯胺酮组(K组)和复合组(DK组)。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平均动脉压于65~70 mm Hg。麻醉成功后D组经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大于10 min),随后以0.5μg·kg^(-1)·h^(-1)泵注至术毕前30 min;K组予氯胺酮0.5 mg/kg静脉注射;DK组静脉予氯胺酮0.5 mg/kg和右美托咪定1.0μg/kg(大于10 min),随后以0.5μg·kg^(-1)·h^(-1)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术毕前30min。麻醉成功后(T_0)、CPB结束(T1)、手术结束(T_2)和术后6 h(T_3)、12 h(T_4)采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IL-6、TNF-a和IL^(-1)β;定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结果:与C组比较,D组、K组和DK组TNF-a和IL^(-1)β浓度T2、T3时均降低(P﹤0.05);与D组比较,DK组T2和T_3时TNF-a和IL^(-1)β均显著降低(P﹤0.01)。与C组比较,D组、K组和DK组T_2、T_3和T_4时血NGAL水平均下降(P﹤0.01);与K组比较,DK组T_3时血NGAL水平降低(P﹤0.05)。血NGAL水平与IL-6、IL^(-1)β浓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0.5 mg/kg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给予,随后持续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泵注能显著减轻心脏手术患者CPB期间炎症反应,降低血NGAL水平,减少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章燕幸 吴承龙 +1 位作者 钟芳芳 肖桂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及各种类型对管石复位术的反应。方法对563例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合并症及管石复位术治疗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3例患者,男196例(34.8%),女367例(65.2%),男女构成比比较,...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及各种类型对管石复位术的反应。方法对563例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合并症及管石复位术治疗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3例患者,男196例(34.8%),女367例(65.2%),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27~86岁。后半规管BPPV519例(92.2%),其中右耳受累311例(59.9%),左耳受累189例(36.4%),双耳受累19例(3.7%)。水平半规管BPPV 28例,前半规管BPPV 4例,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BPPV 12例。384例(68.2%)BPPV为特发性,179例(31.8%)为继发性,特发性与继发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患者中78例有偏头痛,47例有头部创伤史,31例有梅尼埃病,18例有前庭神经炎,5例曾患突发性耳聋。管石复位术后1周429例患者症状缓解,缓解率为76.2%,半年内复发者67例,复发率为11.9%。结论后半规管BPPV是最常见的类型,且右侧优势,女性好发。特发性BPPV为多,继发性BPPV中偏头痛、头部创伤和梅尼埃病是主要病因。管石复位术后症状缓解率较高,半年复发率达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术 耳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官继超 龚淑文 +1 位作者 汪艳艳 王时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探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 目的探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24例)和对照组(1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肠源性细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Hb)水平、血清清蛋白(Alb)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合并糖尿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腹膜炎组患者共发生肠源性细菌感染27例次,其中最多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3例次,占48.2%),其次为粪肠球菌(5例次,占18.5%)。肠源性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50.0%,而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耐药率≤20.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为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源性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且其耐药率高;对于存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高龄、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推荐使用万古霉素联合丁胺卡那作为经验性初始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肠道细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陆地 俞国峰 +1 位作者 吕铁 应利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322-4325,4330,共5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脓毒症常规治...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脓毒症常规治疗法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C组患者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乳酸(Lac)、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CI、SVRI、EVLWI、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患者CI、SVRI高于A组,EVLWI、APACHEⅡ评分低于A组;C组患者CI、SVRI高于B组,EVLWI、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Lac、PCT、CRP、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患者Lac、PCT、CRP、BNP低于A组,C组患者Lac、PCT、CRP、BNP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无与药物或血液灌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血液灌流,能有效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收缩能力、稳定血流动力学、增加组织灌注、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参麦注射液 血液灌流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B超在减少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雪东 陈建东 +1 位作者 严一核 应利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73-3975,共3页
目的应用床旁B超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探讨其能否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本院ICU收治的110例需要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58例)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对照组(52例)... 目的应用床旁B超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探讨其能否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本院ICU收治的110例需要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58例)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对照组(52例)患者在传统体位标志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消毒措施。比较两组的置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机械性损伤发生率和提前拔管率及CRI、导管细菌定植(CBC)、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发生率。结果超声组置管时间〔(29.8±9.3)s〕短于对照组〔(63.7±25.1)s〕,导管留置时间〔(14.2±4.5)d〕长于对照组〔(7.8±5.8)d〕,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1.4%(53/58)〕高于对照组〔61.5%(32/52)〕,置管后机械性损伤发生率〔3.4%(2/58)〕低于对照组〔23.1%(12/52)〕(P<0.05);两组提前拔管率间无差异(P>0.05)。超声组因CRI拔管率(0)低于对照组〔7.7%(4/52)〕(P<0.05);而两组因CRBSI及非感染因素拔管率间无差异(P>0.05)。超声组CBC发生率〔8.6%(5/58)〕低于对照组〔25.0%(13/52)〕(P<0.05),G+球菌检出率〔5.2%(3/58)〕亦低于对照组〔23.1%(12/52)〕(P<0.05)。结论超声定位下深静脉置管能显著降低CRI、CBC发生率,且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增加了置管操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 留置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的管理与服务 被引量:11
12
作者 池菊芳 郭航远 林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32-2438,共7页
心脏康复是一项全面长期的计划,其目的在于限制心血管疾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风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重回社会。尽管心脏康复的获益已被证实,但目前参与心脏康复的人数仍然较... 心脏康复是一项全面长期的计划,其目的在于限制心血管疾病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猝死的风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重回社会。尽管心脏康复的获益已被证实,但目前参与心脏康复的人数仍然较少。本文回顾了心脏康复的发展历史,总结国内现有心脏康复创新模式,分析心脏康复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期推动心脏康复的有效管理和全面服务,让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心脏病 管理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注射隆乳术后导致肺栓塞并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一例及文献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雪东 陈建东 +1 位作者 严一核 应利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79,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因硅胶注射隆乳术后导致肺栓塞并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病例,该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经过积极抢救患者最终幸存,并通过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找到脂质样空泡。
关键词 硅胶 隆胸 肺栓塞 过敏性肺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通过Rho激酶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后肾小管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雪东 严一核 +2 位作者 褚韦韦 张亦婷 应利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68-2874,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通过Rho激酶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后肾小管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6月,5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组,每组18只。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以盲肠结扎穿...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通过Rho激酶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后肾小管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6月,5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组,每组18只。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以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造脓毒症模型,脓毒症组大鼠CLP后0.5 h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4 ml/kg;血必净组大鼠CLP后0.5 h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造模后6、24 h每组分别选取9只大鼠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血流灌注(BPU)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Cr Cl),病理组织学检测评定肾小管损伤评分,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大鼠造模后6 h BPU及造模后24 h BPU、血肌酐、尿素氮、Cr C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造模后6 h,脓毒症组大鼠BPU较假手术组升高,血必净组大鼠BPU较假手术组升高、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造模后24 h,脓毒症组大鼠BPU较假手术组降低,脓毒症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Cr Cl较假手术组升高,血必净组大鼠尿素氮、Cr Cl较假手术组升高,血必净组大鼠BPU较脓毒症组升高,血必净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Cr Cl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造模后6 h,3组肾小管损伤评分、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4 h,3组肾小管损伤评分、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脓毒症组肾小管损伤评分、AI较假手术组升高,血必净组肾小管损伤评分、AI较假手术组升高,血必净组肾小管损伤评分、AI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造模后6、24 h,3组ROCK-1、MYPT-1和Caspase-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造模后6 h,脓毒症组和血必净组ROCK-1、MYPT-1和Caspase-3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造模后24 h,脓毒症组ROCK-1、MYPT-1和Caspase-3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血必净组ROCK-1、MYPT-1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血必净组ROCK-1、MYPT-1和Caspase-3表达水平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可以通过Rho激酶信号通路减少肾小管细胞在脓毒症进程中的凋亡,改善病理学改变,减轻脓毒症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RHO相关激酶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在心血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蒋承建 郭航远 池菊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27-2431,共5页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和预防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项费用效益比良好的方法。本文主要是从心脏康复的概念、对心功能的影响、远期预后、基础理论研究新热点和康复模式...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和预防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项费用效益比良好的方法。本文主要是从心脏康复的概念、对心功能的影响、远期预后、基础理论研究新热点和康复模式的更新5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根据我国康复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强调心脏早期康复在心血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心脏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联合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官继超 龚淑文 吴秀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717-372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进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非糖尿病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替米沙坦组、联合组,...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进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非糖尿病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替米沙坦组、联合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以外的降压药物;替米沙坦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片80 mg/d,口服;联合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片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4 g/次,2次/d,口服。均采用Baxter公司生产的1.5%或2.5%葡萄糖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记录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腹膜透析时间、腹膜透析液剂量、腹膜透析液糖暴露值、尿量、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于治疗0、3、6个月测定血压、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素(i PTH),计算总尿素清除指数(Kt/V)、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腹膜透析时间、腹膜透析液剂量、腹膜透析液糖暴露值、尿量、他汀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Hb、i PTH、Kt/V、Ccr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3组间收缩压、舒张压、Hb、i PTH、Kt/V、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间收缩压、舒张压、Hb、i 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间Kt/V、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hs-CRP、HOMA-IR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3组间hs-CRP、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间hs-CRP、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3个月,联合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替米沙坦组和联合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替米沙坦组和联合组hs-CRP水平、HOMA-IR低于对照组,联合组HOMA-IR低于替米沙坦组(P<0.05)。结论黄芪联合替米沙坦能降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hs-CRP、HOMA-IR,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黄芪 替米沙坦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游斌权 邢杨波 +1 位作者 郭航远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286-2289,共4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IDH患者(IDH组)行非药物治疗改善血压,无高血压病且相同年龄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IDH患者(IDH组)行非药物治疗改善血压,无高血压病且相同年龄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包括运动、合理膳食、减轻体质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及戒烟限酒等。在非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监测血压,检测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髓质素(ADM)、前列环素(PGI2)、血管紧张素Ⅱ(AT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治疗前,IDH组ADM、PGI2、AT2、TX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DH组在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非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DH组ADM、PGI2、AT2、TXA2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IDH患者血浆ADM、PGI2、AT2和TXA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下降不明显,治疗后6个月血压明显下降。非药物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IDH患者的血浆ADM、PGI2、AT2、TXA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急诊科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丁国娟 金春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急诊科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0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到送至急诊科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早送至急诊科(≤3 h)组和...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急诊科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0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到送至急诊科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早送至急诊科(≤3 h)组和晚送至急诊科(>3 h)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并发症、发病地点、送至急诊科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送至急诊科途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发病到送至急诊科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结果 88例(8.1%)接受溶栓治疗,均属于早送至急诊科组患者。早送至急诊科组患者与晚送至急诊科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送至急诊科途径、送至急诊科时NIHSS评分,手臂、腿部和脸部无力发生率,手臂、腿部和脸部麻木发生率,头晕发生率、视觉异常发生率、精神状态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心房颤动、送至急诊科途径、送至急诊科时NIHSS评分、精神状态改变是患者发病到送至急诊科的时间间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采用急诊120不仅可以帮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尽早送至急诊科,而且还可有效地促进溶栓治疗,缩短了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卒中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依地酸钠钙治疗成人慢性铅中毒肾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剑零 谢海英 李青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17-1919,共3页
目的百令胶囊联合依地酸钠钙治疗成人慢性铅中毒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2月我科治疗的39例成人慢性铅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百令胶囊联合依地酸钠钙组(联合组,n=22)和依地酸钠钙组(n=17),检测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百令胶囊联合依地酸钠钙治疗成人慢性铅中毒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2月我科治疗的39例成人慢性铅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百令胶囊联合依地酸钠钙组(联合组,n=22)和依地酸钠钙组(n=17),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铅、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铅接触时间、血铅、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及尿β2微球蛋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愈率为82%(18/22),依地酸钠钙组治愈率为70.6%(1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3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血铅、尿素氮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依地酸钠钙组尿素氮、血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尿酸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血铅、尿素氮、血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尿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轻度肾损害的慢性铅中毒患者行依地酸钠钙针驱铅治疗安全有效,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可减轻慢性铅中毒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肾功能不全 依地酸 百令胶囊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戴娟芬 徐家兔 朱燕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 分析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 年绍兴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各年龄段患者共1 420例,其中男 748例,女672例;声带息肉患者631例,耳聋患者431例,气管异物患者180例,食管异物患者66例,会厌囊肿患者61例... 目的 分析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 年绍兴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各年龄段患者共1 420例,其中男 748例,女672例;声带息肉患者631例,耳聋患者431例,气管异物患者180例,食管异物患者66例,会厌囊肿患者61例,鼾症患者51例;按不同年龄组分为:30岁以下(青年组)690例,31~60岁(中年组)257例,61岁及以上(老年组)473例;按患者发病年份不同分为:2010年组(450例)、2011年组(479例)和2012年组(491例);按发病季节不同分为:春季组(365例)、夏季组(327例)、秋季组(382例)和冬季组(346例).依据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或相关专家核查病历诊断,证实结果的准确性.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和季节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发病率.结果 男性气管异物、食管异物、声带息肉、鼾症、耳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女性会厌囊肿的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气管异物、食管异物、会厌囊肿、声带息肉、鼾症、耳聋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气管异物、食管异物的发病率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中年组会厌囊肿、鼾症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老年组声带息肉的发病率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耳聋的发病率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2010年、2011年、2012年气管异物、声带息肉、鼾症、耳聋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气管异物的发病率高于2010年(P<0.05);2012年和2011年声带息肉的发病率低于2010年,鼾症的发病率高于2010年(P<0.05);2012年耳聋的发病率低于2011年和2010年(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管异物、食管异物、会厌囊肿、声带息肉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冬季气管异物、食管异物的发病率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夏季会厌囊肿的发病率高于春季、秋季和冬季(P<0.05);夏季、秋季声带息肉的发病率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结论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和季节的发病率不同,为制定相应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降低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疾病 发病率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