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效果探讨 被引量:27
1
作者 丁国娟 吕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参照2008年国际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序贯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肺损伤评分(Murray评分)、血流动力学〔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MIP-2、PCT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SOFA及APACHEⅡ、Murr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FA及APACHEⅡ、Murr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ESR、Fib、nbl和nb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Fib、nbl和nbh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IP-2和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IP-2和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3/3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642)。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趋化因子CXCL2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56例院前昏迷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国娟 俞士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1707-1708,共2页
关键词 昏迷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浓度范围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关系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潇 唐敏艳 +2 位作者 周杨 叶小飞 钟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价生理浓度范围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查...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价生理浓度范围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1项观察性研究、202641例受试者,其中包括4904例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脑卒中发病风险呈负相关[OR(95%CI)分别为0.76(0.6~0.87)和0.74(0.64~0.86),P均<0.001]。剂量-反应Meta分析显示,随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脑卒中发病风险逐渐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每增加1μmol/L,缺血性脑卒中及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降低1.2%(OR=0.988,95%CI:0.981~0.996,P=0.002)和1.5%(OR=0.985,95%CI:0.979~0.992,P<0.001)。结论:生理浓度范围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呈线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脑卒中 剂量-反应Meta分析 观察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