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冬梅 赵芳 +3 位作者 魏建国 郑珍 冯卫中 梁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9-123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子宫颈ABC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除1例子宫颈出现接触性出血...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4例子宫颈ABC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除1例子宫颈出现接触性出血外,其余3例均无临床症状。镜检:所有病例均伴有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并累及腺体。上皮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巢团状或条索状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小而一致,类似基底样细胞,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巢中可见腺腔样结构,局灶有不同程度的鳞状细胞分化。1例伴浸润性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免疫表型:p63在ABC及SCC中均高表达,部分成熟鳞状细胞巢区域染色减弱,局灶腺样分化区域腺腔细胞染色缺失。p16在ABC基底样及腺样区域及SCC中均呈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在HSIL区域较高,基底样细胞中Ki-67增殖指数显著降低。SCC的Ki-67指数明显高于ABC。结论子宫颈AB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类型,形态学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存在漏诊或误诊的风险。偶尔可合并其他类型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预后好,故应与其它类型的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腺样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1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冬梅 魏建国 +1 位作者 赵芳 梁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1,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子宫颈病变5天入院。1个月前性生活后阴道出血1次。实验室检查:HPV18型阳性,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03 ng/mL,子宫颈TCT提示:未见恶性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阴道B超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子宫颈病变5天入院。1个月前性生活后阴道出血1次。实验室检查:HPV18型阳性,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1.03 ng/mL,子宫颈TCT提示:未见恶性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阴道B超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明显积液。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提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一处见腺上皮异型增生,倾向于原位癌变。妇科检查:子宫颈正常大小,后唇可见一大小2.5 cm×2.0 cm的片状增生,接触性出血明显,子宫旁未触及异常。患者行子宫+左侧附件+右侧输卵管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复层上皮内病变 黏液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扫描孔上标注角度值对肺部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国奇 翁小波 +2 位作者 李军 沈江潮 单纪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过程中对穿刺针进针角度的把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已有不少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制作了不同的穿刺引导架或角度定位器来引导穿刺时的进针角度[1-4]。笔者于2012年2月设计直接在CT 扫描孔上标注角度值的方法来...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过程中对穿刺针进针角度的把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已有不少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制作了不同的穿刺引导架或角度定位器来引导穿刺时的进针角度[1-4]。笔者于2012年2月设计直接在CT 扫描孔上标注角度值的方法来引导穿刺进针角度,以提高活检穿刺的成功率,经过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设计原理、应用方法和实践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进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CA4缺失性子宫未分化肉瘤(子宫恶性横纹肌样瘤)是一组与未分化癌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实体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芳 魏建国 +2 位作者 Kolin D L Dong F Baltay M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1281,共1页
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非常罕见,通常发生于年轻女性,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具有SMARCA4突变,而几乎没有其他基因突变。作者最近遇到一些与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的子宫肿瘤。
关键词 子宫肿瘤 恶性横纹肌样瘤 临床病理特征 CA4 MAR 未分化肉瘤 肿瘤实体 未分化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一种以复发性NCOA2/3基因融合为特征的独特肿瘤实体 被引量:23
5
作者 Dickson B C Childs T J +2 位作者 Colgan T J 赵芳(摘译) 魏建国(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9-819,共1页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是一类组织学发生尚不清楚、恶性潜能未定的罕见肿瘤,其形态学类似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免疫表型,分子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关键词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子宫肿瘤 性索肿瘤 肿瘤实体 基因融合 复发性 组织学发生 罕见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B2在卵巢转移性Krukenberg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70例与CDX2、CK7、CK20、CgA、Syn免疫组化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芳 魏建国 +2 位作者 Yang C Sun L Zhang L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6-1246,共1页
SATB2是结直肠腺癌的敏感指标之一,目前尚未发现其在卵巢转移性Krukenberg瘤(MKTs)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作者对70例来源于不同器官:胃27例,结直肠13例,阑尾20例包括19例除外杯状细胞类癌的转移性腺癌(Ade-xGCC)和1例具有印戒细胞特征... SATB2是结直肠腺癌的敏感指标之一,目前尚未发现其在卵巢转移性Krukenberg瘤(MKTs)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作者对70例来源于不同器官:胃27例,结直肠13例,阑尾20例包括19例除外杯状细胞类癌的转移性腺癌(Ade-xGCC)和1例具有印戒细胞特征的传统型差分化癌,乳腺5例,膀胱3例,肺2例的MKTs行SATB2免疫组化染色,评估其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KENBERG瘤 免疫组化染色 转移性腺癌 诊断价值 CDX2 CK20 卵巢 CK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女性生殖道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Chiang S Snuderl M +2 位作者 Kojiro-Sanada S 赵芳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1-1281,共1页
发生在女性生殖道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罕见,正确的分类尚不清楚。作者报道19例女性生殖道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和EWSR1基因重排情况。其中发生于卵巢者10例、子宫者8例及会阴者1例。患者年龄12—68岁... 发生在女性生殖道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罕见,正确的分类尚不清楚。作者报道19例女性生殖道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和EWSR1基因重排情况。其中发生于卵巢者10例、子宫者8例及会阴者1例。患者年龄12—68岁,发生于卵巢和子宫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位年龄分别为20、51岁。1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可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包括9例髓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髓上皮瘤和1例胶质母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较一致。剩余4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完全由未分化的小圆蓝细胞组成,被归类为尤因肉瘤或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8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与其他类型肿瘤有关,包括5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2例子宫内膜的低级别内膜样癌和1例子宫癌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女性生殖道 肿瘤形态学 免疫表型 分子学研究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睾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报道并分子证实JAZF1/SUZ12易位 被引量:4
8
作者 Agaimy A Moskalev E A +2 位作者 Weisser W 赵芳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71-971,共1页
发生在睾丸及其附件起源于苗勒管样浆液型或黏液型的肿瘤极其罕见,近年来也被逐渐认识。伴或不伴卵巢样间质的囊腺瘤、交界性肿瘤或囊腺癌是主要的类型。尽管有少数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报道,但据作者所知,目前文献仍没有子宫内膜间质肿... 发生在睾丸及其附件起源于苗勒管样浆液型或黏液型的肿瘤极其罕见,近年来也被逐渐认识。伴或不伴卵巢样间质的囊腺瘤、交界性肿瘤或囊腺癌是主要的类型。尽管有少数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报道,但据作者所知,目前文献仍没有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报道。作者报道1例发生在59岁男性左侧阴囊内直径2 cm的肿块,超声检测该肿块位于附睾尾,血供丰富。该患者平素体健,无重大疾病史,无内分泌疾病或外用激素治疗史。睾丸肿瘤标志物指标(β-HCG,AFP)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低级别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子宫内膜样腺癌 交界性肿瘤 易位 分子 副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STUMP中高频率具有一组ALK重排的肿瘤 被引量:4
9
作者 Devereaux K A Kunder C A +2 位作者 Longacre T A 赵芳(摘译) 魏建国(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1-771,共1页
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TUMP)是一类生物学行为良恶性不能确定的平滑肌肿瘤。最初这类肿瘤的鉴别诊断很宽泛,因为该类型肿瘤在形态学上具有异质性。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具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的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STUMP)是一类生物学行为良恶性不能确定的平滑肌肿瘤。最初这类肿瘤的鉴别诊断很宽泛,因为该类型肿瘤在形态学上具有异质性。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具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的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可能被错误的归类为STUMP,但这尚未被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肿瘤 基因重排 ALK 子宫 高频率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分子学异质性:对166例采用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类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Leskela S Romero I +2 位作者 Rosa-Rosa J M 赵芳(译) 魏建国(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2-502,共1页
在临床和生物学上,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OC)是不同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卵巢癌,但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上与子宫内膜样癌有相似之处。根据新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类分析EOC的分子学异质性,并评价该分子分类的预后意义。作者对166例早期EO... 在临床和生物学上,卵巢子宫内膜样癌(EOC)是不同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卵巢癌,但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上与子宫内膜样癌有相似之处。根据新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类分析EOC的分子学异质性,并评价该分子分类的预后意义。作者对166例早期EOC行免疫组化分析错配修复蛋白和p53的表达,并用Sanger测序法检测聚合酶epsilon的核酸外切酶结构域(POLL EDM)。另外,通过二代测序分析POLE EDM的突变,以确认超突变情况。8例肿瘤示POLE EDM突变,属超突变(5%);29例肿瘤示错配修复缺陷,属高突变(18%);16例肿瘤示p53表达突变,属p53异常(11%);114个肿瘤无上述改变,属非特异类型(66%)。5例肿瘤示>1个分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分析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内膜癌 组织学类型 预后意义 核酸外切酶 分子分类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通常存在ALK与IGFBP5和THBS1基因的融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Haimes J D Stewart C J R +2 位作者 Kudlow B A 赵芳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36,共1页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能够发生在包括子宫在内的多个解剖部位。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与发生在软组织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相似,也通常表达ALK,并存在ALK基因重排。该文着重分析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基因融合特征。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ALK 子宫 S1基因 THB 解剖部位 基因重排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因素与MYB基因融合及蛋白表达相关性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Xu B Drill E +2 位作者 Ho A 赵芳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8-798,共1页
腺样囊性癌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和远期预后差。该文回顾性分析135例腺样囊性癌中MYB—NFIB基因融合和MYB蛋白的表达,并评估腺样囊性癌的预后因素,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3年。5、10年局部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和78%,5、10... 腺样囊性癌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和远期预后差。该文回顾性分析135例腺样囊性癌中MYB—NFIB基因融合和MYB蛋白的表达,并评估腺样囊性癌的预后因素,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3年。5、10年局部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和78%,5、10年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7%和58%,5、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和44%。单变量分析显示无瘤生存率的预后不利因素包括:肿瘤较大、实性生长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预后因素 基因融合 临床病理 蛋白表达 相关性 无瘤生存率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原发性囊性滋养细胞肿瘤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Gondim D D Ulbright T M +2 位作者 Cheng L 赵芳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48,共1页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在腹膜后淋巴结内可发现囊性滋养细胞肿瘤(CTT)。CTT与畸胎瘤相似,在不含有其他成分时术后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目前未见发生在睾丸部位CTT的报道。作者研究14例睾丸CTTs,均是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4例患者...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在腹膜后淋巴结内可发现囊性滋养细胞肿瘤(CTT)。CTT与畸胎瘤相似,在不含有其他成分时术后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目前未见发生在睾丸部位CTT的报道。作者研究14例睾丸CTTs,均是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4例患者接受治疗,9例未接受治疗,1例未获得信息。患者年龄15~43岁(中位年龄2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生殖细胞 滋养细胞肿瘤 临床分析 囊性 原发性 腹膜后淋巴结 生殖细胞肿瘤 肿瘤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和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中GATA3不同表达模式的潜在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Goyal A Zhang G +2 位作者 Yang B 赵芳(摘译) 魏建国(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4-204,共1页
经典型和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是外阴鳞状细胞癌的两个主要的癌前病变,具有各自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史。经典型VIN常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而分化型VIN与p53基因改变有关,与HPV感染无关。
关键词 分化型 GATA3 表达缺失 VIN 外阴上皮内瘤变 经典型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段回肠置管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广 边远 +2 位作者 鲁立峰 邹德胜 朱盈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置管保护性造口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完成22例保护性造口,行直肠前切除术结直肠吻合后经末段回肠置入气管导管,经右下腹壁引出固定并粘帖造口袋,观察术后肠内容转流、吻合口漏及造口闭合情况。结果留置导管时间16-35 d,平均24 d。拔管后造瘘口全部自行愈合,闭合时间5-24 d,平均11.6 d。无死亡和再手术病例,肠内容物转流效果良好,未发现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结论末段回肠置管操作简单,能有效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避免传统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的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造口 吻合口漏 直肠癌 末段回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药品说明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10
16
作者 沈华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强化药品说明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临床查房、医患交流及病历、说明书查阅,对具体病例治疗方案中的药物选用问题,结合病情分析讨论,确定其合理性。结果医师对药物的选用常常仅关注基本药理作用,对药品说明书... 目的强化药品说明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临床查房、医患交流及病历、说明书查阅,对具体病例治疗方案中的药物选用问题,结合病情分析讨论,确定其合理性。结果医师对药物的选用常常仅关注基本药理作用,对药品说明书中其他药学信息关注极少,容易出现用药不合理现象。结论医师应当重视药品说明书的各项内容,结合病情选用适合疾病治疗的药物,促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说明书 药物选用 合理用药 超说明书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治疗下腹壁切口疝 被引量:8
17
作者 储修峰 吴志明 +1 位作者 孟兴成 黄洪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arti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6月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5例的临床资料,3例阑尾炎术后麦氏切口疝(包括1例复发... 目的探讨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arti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6月TAPE治疗下腹壁切口疝5例的临床资料,3例阑尾炎术后麦氏切口疝(包括1例复发疝),1例乙状结肠癌造口处切口疝,1例髂腹股沟入路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疝。疝环长径3.5~6.0 cm,平均4.5 cm。使用生物可吸收涂层/永久性网片。术后常规腹带包扎3个月。结果本组5例均顺利完成TAPE,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2 min,术中出血量15~50 ml。术后常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3天,术后住院5~10 d。血清肿1例,经加压包扎及穿刺抽液治愈。术后随访2~26个月,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适患者,规范的TAPE是治疗下腹壁切口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远期疗效有待长时间随访观察及大样本量数据进一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壁切口疝 经腹部分腹膜外修补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在开胸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京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74-3275,共2页
开胸手术的典型特点是大范围的肌纤维切断和大面积的切口损伤.恢复的过程中往往伴随剧烈的疼痛。本文针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肋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的静脉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开胸手术 镇痛效果 神经阻滞 术后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切开皮下环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代明盛 赵伟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67-396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切开皮下环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科的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成人男性Ⅰ型或Ⅱ型斜疝患者共18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皆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术中切开腹外... 目的:探讨不切开皮下环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科的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成人男性Ⅰ型或Ⅱ型斜疝患者共18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皆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术中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不切开皮下环,对照组术中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切开皮下环,常规行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比较两组的皮肤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第3天切口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缺血性睾丸炎,腹腔内脏器损伤)及随防1年后疝复发情况,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切口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并没有增加术后疝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Gilbert分级(1988)为Ⅰ型或Ⅱ型的单侧成人男性斜疝患者,术中可以不切开皮下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并不增加1年后疝的复发率,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补片 皮下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卵黄囊瘤样组织学形态或免疫表型的子宫内膜肿瘤
20
作者 Fadare O Shaker N +2 位作者 Alghamdi A 赵芳(摘译) 魏建国(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9-509,共1页
近年子宫卵黄囊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本组分析3组子宫肿瘤的基础上,对具有卵黄囊瘤样表型的子宫内膜肿瘤进行多层面研究。第1组中有9例子宫内膜肿瘤被归类为卵黄囊瘤,或具有卵黄囊瘤成分,应用35个免疫组化标志物对其进行评估,以确... 近年子宫卵黄囊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本组分析3组子宫肿瘤的基础上,对具有卵黄囊瘤样表型的子宫内膜肿瘤进行多层面研究。第1组中有9例子宫内膜肿瘤被归类为卵黄囊瘤,或具有卵黄囊瘤成分,应用35个免疫组化标志物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免疫表型谱系;第2组中包括70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分析SALL4、Glypican-3和AFP的表达,以评估这些标志物相对子宫内膜癌在卵黄囊瘤诊断中的特异性;第3组中包括626例子宫内膜癌/癌肉瘤的存档病例,回顾性分析并确定卵黄囊瘤样形态的出现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卵黄囊瘤 免疫表型 子宫肿瘤 组织学形态 癌肉瘤 组织学类型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