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江山市江郎山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成景机制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毓仁 刘成东 +1 位作者 严兆彬 何国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5-592,共8页
江郎山俗称"三爿石",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还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的称号。本文对江郎山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将江郎山丹霞地貌及其成因... 江郎山俗称"三爿石",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还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的称号。本文对江郎山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将江郎山丹霞地貌及其成因机制从地层、岩性、构造及外动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江郎山地质遗迹具有独特的成景机制,是地质构造演化、岩浆作用以及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无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还是对该地区地质演化的研究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郎山 丹霞地貌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淳安县银山银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乐尧 吴光明 +2 位作者 刘荣 钱俊锋 徐菲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银山银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蓝田组中。地层岩石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区蓝田组沉积期间存在3个热水沉积阶段,银多金属矿床是由于热水沉积作用经后期构造叠加改造而成。区域断裂带及其两侧具有热水沉积作用特征岩石组合(含锰白云... 银山银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蓝田组中。地层岩石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区蓝田组沉积期间存在3个热水沉积阶段,银多金属矿床是由于热水沉积作用经后期构造叠加改造而成。区域断裂带及其两侧具有热水沉积作用特征岩石组合(含锰白云岩+硅质泥岩、粉砂岩+含硅白云质灰岩)的蓝田组是寻找本类矿床的最佳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山银多金属矿床 蓝田组 热水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西北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期次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何国锦 杨晓春 +3 位作者 吴光明 张国防 蔡雄翔 郑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4-312,共9页
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一新探明的中型以上银铅锌矿床。本文在详细的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对其矿石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具有工业意义的硫化物主要有方铅矿、铁闪锌矿、黄铜矿。银与方铅矿密切相关,主要... 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一新探明的中型以上银铅锌矿床。本文在详细的光、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对其矿石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具有工业意义的硫化物主要有方铅矿、铁闪锌矿、黄铜矿。银与方铅矿密切相关,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内部。根据成矿地质特征、矿物组合特点和矿物间的穿插关系,划分了成矿期次,进而认为该矿床为一热液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矿物特征 成矿期次 浙江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银山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成彬 陈建国 +2 位作者 肖凡 吴光明 张珍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4-646,共13页
浙西北银山银多金属矿赋存于震旦纪蓝田组之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褶皱和断层控制明显,在褶皱的转折段和倒转翼矿明显加厚。Fe/Ti-Al/(Al+Fe+Mn)、Co/Ni比值都显示银山银多金属矿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结合野外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石的... 浙西北银山银多金属矿赋存于震旦纪蓝田组之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褶皱和断层控制明显,在褶皱的转折段和倒转翼矿明显加厚。Fe/Ti-Al/(Al+Fe+Mn)、Co/Ni比值都显示银山银多金属矿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结合野外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可将成矿期划分为:热水沉积期和后期低温热液改造期两个成矿期;成矿流体整体属于低盐度流体,显示出从低盐度往高盐度演化的趋势。本文研究初步认为,银山银多金属矿属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前寒武纪热水沉积阶段是金属元素的富集沉积阶段,但并未形成有经济价值的矿体,后来的构造运动和岩体侵入使其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北 银山 银多金属 矿床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数据的滑坡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申健 徐大伟 蔡雄翔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对现有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千将坪滑坡地质特点,首先进行钻孔数据处理,然后提出引入虚拟钻孔,再利用GOCAD软件提供的Kriging插值技术建立滑坡界面和实体模型。该方法不但为滑坡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参考,也为区域性、地质状况复杂、钻... 对现有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千将坪滑坡地质特点,首先进行钻孔数据处理,然后提出引入虚拟钻孔,再利用GOCAD软件提供的Kriging插值技术建立滑坡界面和实体模型。该方法不但为滑坡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参考,也为区域性、地质状况复杂、钻孔资料欠缺地区的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钻孔 滑坡 三维地质模型 GO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淳安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
作者 邵新宇 贾宝剑 +3 位作者 楼章华 金宠 张志其 蔡雄翔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3,共8页
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是近几年来在该区域发现的中型以上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地层-构造-岩浆综合控制型矿床。运用矿区的黄铁矿矿石S、Pb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黄铁矿和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为-1.5‰~27.... 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是近几年来在该区域发现的中型以上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地层-构造-岩浆综合控制型矿床。运用矿区的黄铁矿矿石S、Pb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区黄铁矿和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值为-1.5‰~27.9‰,且硫同位素分布直方图中显示3种来源特征,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海水、地层或岩浆。Pb同位素组成μ(^(238)U/^(204)Pb)值特征、Zartman构造模式、Δγ-Δβ成因分类研究表明,矿区矿石铅为幔-壳混源,指示物源主要来自于中生代岩浆热液,而非海底热液沉积物。综合表明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中生代岩浆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山 硫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蚀作用导致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杜正民 吴光明 洪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92,共4页
淳安县某村于2005年2月初发生民房墙体开裂、地面裂缝、砼路面层与路基脱开、施工缝拉裂等地质灾害现象。从破坏特征看,该灾害应属于地面沉降,但却不具备发育通常概念“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条件。文章根据灾害区附近灰岩溶洞较发育、... 淳安县某村于2005年2月初发生民房墙体开裂、地面裂缝、砼路面层与路基脱开、施工缝拉裂等地质灾害现象。从破坏特征看,该灾害应属于地面沉降,但却不具备发育通常概念“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条件。文章根据灾害区附近灰岩溶洞较发育、表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等条件,认为灾害由地下水潜蚀作用引起,并试图恢复其作用机制。指出如不加以治理,可能造成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蚀作用 岩溶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浙江地勘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7,共4页
三年来,浙江地勘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更有待进一步推进。本文深入分析了浙江地勘队伍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探讨了地勘队伍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最后提出地勘队伍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 地勘产业 转型升级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淳安银山地区银铅锌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胡逸洲 厉子龙 +5 位作者 毛建仁 余明刚 励音骐 汪惠惠 蔡雄祥 骆学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23-3636,共14页
浙西北与同处钦杭成矿带东段的赣东北和皖南相比,由于其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在该区尚未能找到大型多金属矿床。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程度的不断提高,淳安地区银山一带发现中型以上银铅锌矿床。本文选取银山矿区钻井岩芯中富含银、铅、锌矿... 浙西北与同处钦杭成矿带东段的赣东北和皖南相比,由于其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在该区尚未能找到大型多金属矿床。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程度的不断提高,淳安地区银山一带发现中型以上银铅锌矿床。本文选取银山矿区钻井岩芯中富含银、铅、锌矿石样品,利用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银等多金属的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及成矿机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银山地区多金属(银、铅、锌)矿体主要分布在蓝田组上段与上覆皮园村组之间的接触带中,另有部分处于蓝田组层内岩性变化的界面以及蓝田组底部白云质灰岩和下伏南沱组含砾泥岩之间,均呈似层状展布。矿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以及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金属矿物组合主要分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磁黄铁矿-毒砂-闪锌矿两组,其中前者位于蓝田组顶部和皮园村组之间,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的矿物组合,后者位于蓝田组下部和南沱组之间,属于中温热液型的矿物组合。通过对不同金属矿物中银含量的对比分析,得出银山地区银元素主要赋存在方铅矿中。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绿泥石、单斜辉石等,尤其在矿石中多见的细粒单斜辉石按其成分上的差异分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两类,指示了热液作用对成矿的显著影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浙西北银山多金属矿床成因很可能为早期层控-后期中低温热液改造的叠生型矿床。其形成机制是:震旦纪时期海相火山喷流沉积使得部分多金属成层聚集,蓝田组地层为银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的物质来源,加里东期的变质变形作用及其发育的断裂构造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随后,大规模的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及其流体组分沿断裂带上侵,不仅使得原有地层中的多金属元素进一步富集,而且其本身也可能带入部分多金属流体,从而使得富含多金属元素热液流体在具有地球化学障的岩性界面上富集成矿。此项研究对该地区及邻区进一步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成分 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机制 银多金属矿 浙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与银铅锌矿床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厉子龙 汪惠惠 +5 位作者 蔡雄祥 余明刚 毛建仁 邢光福 刘锦文 励音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9-230,共2页
浙西北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南缘、钦杭成矿带上,并作为赣东北成矿带的北东延伸段。位于浙皖交界处淳安银山一带富集铅锌银多金属,该矿床现估计规模已达到了中型或中型以上。本文开展了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银山矿区... 浙西北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南缘、钦杭成矿带上,并作为赣东北成矿带的北东延伸段。位于浙皖交界处淳安银山一带富集铅锌银多金属,该矿床现估计规模已达到了中型或中型以上。本文开展了浙西北燕山期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银山矿区钻井岩芯中富含银、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北 燕山期花岗岩 成矿带 银山矿 地球化学特征 银多金属 矿物赋存状态 皮园村组 矿物组合 兰田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强度对双层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四法 姜伙军 +1 位作者 孙昌一 冯益潘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降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灾害频发的关键因素,同时边坡岩体内存在的软弱夹层控制着岩体的稳定性。为揭示降雨入渗对双层软弱夹层边坡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边坡基质吸力和水的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并探究软弱夹层... 降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灾害频发的关键因素,同时边坡岩体内存在的软弱夹层控制着岩体的稳定性。为揭示降雨入渗对双层软弱夹层边坡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边坡基质吸力和水的体积分数变化规律,并探究软弱夹层数量、降雨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降雨条件下含软弱夹层的滑坡,由于软弱夹层渗透性差,保水性强,易于泥化而强度大幅下降形成滑动带;降雨对双层软弱夹层边坡坡面基质吸力影响较大,降雨强度越大,基质吸力消散速率越快;当降雨总量恒定、软弱夹层位于滑坡中层时,降雨强度越强,软弱夹层数量越多,软弱夹层埋深越深,边坡变形越剧烈,边坡也越易从“稳定”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降雨 软弱夹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物源区基岩岩性特征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光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在一定区域内总体均匀的超强降水,并不会导致地形地貌条件大致相同的沟谷流域都发生泥石流,主要原因在于基岩岩性特征的差别。基岩构造总体较均一时,表部松散物的流失是持续渐进的;基岩为软硬相间的岩层,或者受到线性构造破坏,容易出现... 在一定区域内总体均匀的超强降水,并不会导致地形地貌条件大致相同的沟谷流域都发生泥石流,主要原因在于基岩岩性特征的差别。基岩构造总体较均一时,表部松散物的流失是持续渐进的;基岩为软硬相间的岩层,或者受到线性构造破坏,容易出现差异风化,表部物质呈脉动式剥蚀,可以为泥石流启动提供较好的物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相间岩层 差异风化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奇特的泥石流
13
作者 吴光明 张志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在连续晴朗且没有大容量地表水的情况下,浙江省庆元县安南乡小源村洋尾坑发生了泥石流,与通常认为的泥石流的发生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大相径庭。通过访问灾害形成及活动过程和全面调查地质环境条件,认为该泥石流是滑... 在连续晴朗且没有大容量地表水的情况下,浙江省庆元县安南乡小源村洋尾坑发生了泥石流,与通常认为的泥石流的发生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大相径庭。通过访问灾害形成及活动过程和全面调查地质环境条件,认为该泥石流是滑坡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属于比较独特的泥流,并展开了活动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滑坡 活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乳源地区棋梓桥组—天子岭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钰 董树义 +11 位作者 陈珲 雍辉辉 吴文斌 游远航 赵兵 林小玉 朱金林 官卫忠 刘勇 张捷 刘洪 谢雪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8,共14页
通过运用对沉积环境反应敏感的Sr、Ba、Cu、Fe、Mn、Ca、Ni、V等元素,结合δ^(13)CV-PDB、δ^(18)OV-PDB数据及沉积学特征,对粤北韶关盆地乳源地区泥盆系棋梓桥组—天子岭组的古盐度、古气候、古水深、氧化-还原性等古环境参数进行综合... 通过运用对沉积环境反应敏感的Sr、Ba、Cu、Fe、Mn、Ca、Ni、V等元素,结合δ^(13)CV-PDB、δ^(18)OV-PDB数据及沉积学特征,对粤北韶关盆地乳源地区泥盆系棋梓桥组—天子岭组的古盐度、古气候、古水深、氧化-还原性等古环境参数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棋梓桥组Z值普遍较低(121.56~123.34),Sr/Ba值(质量分数之比)变化明显(4.77~24.66),沉积时期古温度为17.49~25.49℃,Fe/Mn值为13.12~38.45,Sr/Cu值为6.41~32.64,V/(V+Ni)值均大于0.54,古水深曲线与沉积相特征显示为一次海平面升降旋回;天子岭组Z值较高(125.53~128.12),沉积时期古温度平均为20.54℃,具有异常高的Sr含量,Fe/Mn平均值为44.22,V/(V+Ni)值均大于0.54,古水深曲线与沉积相特征显示4次海平面升降旋回。研究区的弗拉斯阶(天子岭组)整体继承了吉维特阶(棋梓桥组)的海侵格局,由西向东海域面积进一步扩大,海平面升降旋回性增强,气候向适宜古生物生长繁殖的方向转变;吉维特阶海水的厌氧特征以及弗拉斯阶海平面的高频升降旋回和核形石的大规模发育现象,为乳源地区F-F生物大灭绝事件提供了时间和环境因素方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地区 古环境 F-F生物大灭绝 痕量元素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rcGIS Server设计与实现电子政务应急服务系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国合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共3页
基于ArcGIS Server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和实现了基础数据入库及管理、电子地图浏览、应急设施查询统计、应急指挥动态调度、应急设施多目标搜索定位、专题制图、态势标绘,以及应急流程的保存和记录等多项关键技术。
关键词 ARCGIS SERVER 应急服务 动态调度 态势标绘 多路径智能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李家巷一带硅灰石矿的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条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新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1-25,共5页
层控接触变质型硅灰石矿床的形成,取决于成矿原岩、岩体侵入形成的面型热变质及一定的构造裂隙系统.
关键词 硅灰石矿 成因 控矿因素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