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的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四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文娥 陈蕾 +4 位作者 李子付 张永巍 李强 蒋庚西 邓本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主动脉夹层为动脉壁中层的分离,主要表现为胸背腹部的撕裂样疼痛,其病情凶险,若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极易出现猝死,48 h内猝死率可达36%~72%。其中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约占29%,部分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为动脉壁中层的分离,主要表现为胸背腹部的撕裂样疼痛,其病情凶险,若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极易出现猝死,48 h内猝死率可达36%~72%。其中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约占29%,部分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由于部分患者无疼痛表现,诊断上非常困难,存在神经系统体征的这部分患者往往首诊于脑血管病科,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卒中 影像 晕厥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相关性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护理
2
作者 戴春美 汪丽娟 +1 位作者 任希 梁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6期58-59,共2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posterioren—cephalopathysyndrome,RPES)是指主要以大脑后循环区(枕叶、脑干、小脑)白质发生血管源性水肿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主要以头痛、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意识改变、皮层盲为...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reversibleposterioren—cephalopathysyndrome,RPES)是指主要以大脑后循环区(枕叶、脑干、小脑)白质发生血管源性水肿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主要以头痛、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意识改变、皮层盲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护理 出院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急性梗死所致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与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文娥 陈蕾 +3 位作者 李子付 毕晓莹 张永巍 邓本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1-812,F0003,共3页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眼球的运动障碍。由于主要表现为眼部症状,此部分患者经常到眼科就诊;同时由于其影像学病灶比较小,如对解剖不熟悉或者针对性观察对应影像学解剖位置,亦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鉴于此,本文采用...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眼球的运动障碍。由于主要表现为眼部症状,此部分患者经常到眼科就诊;同时由于其影像学病灶比较小,如对解剖不熟悉或者针对性观察对应影像学解剖位置,亦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鉴于此,本文采用影像学和解剖相匹配的方法,对4例前核间性眼肌麻痹患者影像学特点结合解剖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责任病灶分析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脑干梗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