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竺飞燕 张雄 +1 位作者 王百辰 胡智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鱼藤酮对大鼠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鱼藤酮50、100、500、1 000、2 000 nmol·L-1组,分别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及凋亡比例,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鱼藤酮对大鼠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鱼藤酮50、100、500、1 000、2 000 nmol·L-1组,分别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及凋亡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ɑ-synuclein)的表达,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MTT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鱼藤酮50、100、500、1 000、2 000nmol·L-1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分别为(83.0±9.3)%、(79.5±11.8)%、(41.0±7.0)%、(26.4±5)%、(10.2±3.5)%。Hoechst 33258染色发现,鱼藤酮组细胞核固缩、裂解;与正常组比较,鱼藤酮组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6%,21%,64%,8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ɑ-synuclein结果显示,鱼藤酮组细胞出现ɑ-synuclein聚集,部分形成球状包涵体。鱼藤酮50、100、500、1 000、2 000 nmol·L-1组线粒体膜电位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分别为1.21±0.13、0.85±0.1、0.32±0.18、0.25±0.09、0.18±0.0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92±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3,P<0.01)。结论鱼藤酮对PC1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和ɑ-synuclein聚集,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仪一突触核蛋白 线粒体膜电位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中春 李德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认知改善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艾斯西肽普兰治疗组及乌灵胶囊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认知改善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艾斯西肽普兰治疗组及乌灵胶囊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作手术及慢性应激处理,模型组用选择性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结合连续3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建立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艾斯西肽普兰治疗组及乌灵胶囊治疗组在慢性应激处理期间分别给予艾斯西肽普兰0.2mg/(kg.d)及乌灵胶囊100mg/(kg.d),每日1次,连续21d。采用糖水偏爱测试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抑郁程度及学习、记忆功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认知功能及BDNF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在慢性应激处理的同时,给予艾斯西肽普兰治疗后,大鼠认知功能改善,BDNF表达强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乌灵胶囊治疗后,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改善,但异常的BDNF表达无改变。结论乌灵胶囊能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与BDNF的表达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