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天科 潘庆 沈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SFT)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及病理学确诊的PSFT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胸...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SFT)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及病理学确诊的PSFT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胸腔内单发的软组织肿块,最大直径3.5-22.6 cm。CT平扫肿瘤呈等或略低密度,8例病灶密度不均匀,4例病灶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3例病灶较均匀中等强化,其余9例病灶强化不均匀。7例巨大者轻微、中度强化和显著强化同时存在;8例病灶内见血管明显强化。10例病灶边缘见胸膜尾征。病理显示肿瘤大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切面质中偏韧;镜下瘤组织主要由梭形、卵圆形、圆形细胞构成,细胞胞质多少不等;间质内见较多薄壁血管,富于胶原纤维;3例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12例均表现为CD34、Bcl-2、Vimentin阳性,2例CD99、CK、EMA阳性,12例HMB45、S-100均阴性。结论 PSFT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富含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病理形态多样,CD34多阳性表达;P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 体层摄影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P78、GRP94蛋白和mRNA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元春 张红 赖丽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GRP78及GRP94蛋白和mRNA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83例,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和GRP94的蛋白表达;取30例胃癌新鲜组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RP78、GRP94 mRNA相... 目的探讨GRP78及GRP94蛋白和mRNA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83例,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和GRP94的蛋白表达;取30例胃癌新鲜组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RP78、GRP94 mRNA相对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GRP78、GRP9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和73.8%,与癌旁正常胃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大小、浸润、转移、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和组织分化无关。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GRP78、GRP94mRNA均有表达,胃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GRP78、GRP94蛋白在人胃癌中呈高表达并与胃癌的转移和侵袭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有用指标。GRP78、GRP94 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组织中的转录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GRP78 GRP94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盲部反应性结节状纤维性假瘤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珺 魏红权 +3 位作者 韩小于 赖丽琴 王园园 张根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4,共2页
患者男性,53岁,因1个月前出现劳作后右下腹隐痛,休息半小时缓解入院。查体:右侧下腹部可扪及球形肿块,边界清楚,位置不固定,可推动。CT检查示:右下腹回盲部有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径6 cm,增强后见强化,边界尚清,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 患者男性,53岁,因1个月前出现劳作后右下腹隐痛,休息半小时缓解入院。查体:右侧下腹部可扪及球形肿块,边界清楚,位置不固定,可推动。CT检查示:右下腹回盲部有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径6 cm,增强后见强化,边界尚清,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为右下腹回盲部占位,提示间叶来源肿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块位于回盲部,与盲肠阑尾及回肠末端粘连紧密,遂行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盲部肿瘤 纤维性假瘤 反应性 结节状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v1.5对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PASMCs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MAPK通路的关系
4
作者 马迎春 郑梦晓 +3 位作者 黄林静 王园园 应磊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45-1650,共6页
目的:探讨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Kv1.5对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ASMCs,复制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随机分组如下:常氧组(N组);低... 目的:探讨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Kv1.5对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ASMCs,复制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随机分组如下:常氧组(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HH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溶剂DMSO对照组(HD组);低氧高二氧化碳+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组(HU组);低氧高二氧化碳+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组(HS组);低氧高二氧化碳+MAPK通路激动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组(HA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v1.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HH组和HD组细胞活性增加(P<0.01),PCNA蛋白表达上调,Kv1.5及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HH组和HD组间各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较之HD组,HU组、HS组及HA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或P<0.01),PCNA蛋白表达下调,Kv1.5及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显著(P<0.01),其中以HA组各指标变化最明显。结论:钾离子通道Kv1.5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大鼠PASMCs增殖、凋亡的调节可能与MAPK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v1.5钾通道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