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与贡献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彭炎 陶继轩 《中国稻米》 1997年第4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粮食作物 栽培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特点
2
作者 薛玉中 李慧敏 张建荣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10-14,共5页
浙江省经过十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从规则、研究、建设、管理、推广等角度,总结出十大特点。实践表明,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生态农业,只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群众积极参与,认真实施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和配... 浙江省经过十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从规则、研究、建设、管理、推广等角度,总结出十大特点。实践表明,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生态农业,只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群众积极参与,认真实施总体规划,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和配套技术,何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能建立起一个整体协调,持续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和推广生态农业建设提供良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浙江省常规早籼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尧城 陶继轩 何伟 《中国稻米》 1998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在分析了浙江省1988~1997十年中审定的13个常规早籼品种的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后,从浙江省早稻生产的实际出发,就常现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理想株型和理想性状选择,分析了株高与茎粗、大穗与结实率、穗数与成穗率、粒重与充实度、根... 本文在分析了浙江省1988~1997十年中审定的13个常规早籼品种的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后,从浙江省早稻生产的实际出发,就常现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理想株型和理想性状选择,分析了株高与茎粗、大穗与结实率、穗数与成穗率、粒重与充实度、根系活力与功能叶寿命等性状间相互协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稻 高产育种 株型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现状与对策
4
作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7-98,共22页
前言 在现代社会,新技术革命使生产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一技术一经济日益一体化。科学思想转化为技术成果、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商品的周期愈来愈短。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力 浙江省 技术成果转化 新技术革命 现状 现代社会 内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莲树栽培技术初探
5
作者 邱以祥 《特产研究》 1992年第1期61-62,共2页
1984年4月,木莲树被列入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省稀有树种之一。对木莲树的保护、研究、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作者用了10余年时间,对木莲树的生物学特性,珍稀濒危原因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繁殖实践,现... 1984年4月,木莲树被列入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浙江省稀有树种之一。对木莲树的保护、研究、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作者用了10余年时间,对木莲树的生物学特性,珍稀濒危原因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繁殖实践,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莲树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底泥释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0
6
作者 吴根福 吴雪昌 +2 位作者 金承涛 宣晓东 李梅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为了探讨杭州西湖底泥的释磷状况,通过对钱塘江引水前后西湖水体中总磷浓度的测定,根据物质平衡原则,求得西湖底泥平均释磷速率为3.49mg/m2·d,全湖年释磷量达7.22t。此外用实验室模拟法对底泥释磷的影响因素进... 为了探讨杭州西湖底泥的释磷状况,通过对钱塘江引水前后西湖水体中总磷浓度的测定,根据物质平衡原则,求得西湖底泥平均释磷速率为3.49mg/m2·d,全湖年释磷量达7.22t。此外用实验室模拟法对底泥释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和扰动均能不同程度地对底泥释磷产生作用,其中尤以pH值的改变和扰动影响较大;结果还显示,微生物在底泥释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西湖 底泥 释磷 环境因子 污泥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西湖水域微生物的生态调查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根福 吴雪昌 +1 位作者 吴洁 宣晓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9-596,共8页
对杭州西湖水域微生物生态调查结果表明 :(1 )有机营养型细菌在富营养化程度较重的岳湖分布较多 ,而无机营养型细菌在水质较好的小南湖丰度较大 ;(2 )许多微生物类群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数量反而较少 ;(3)西湖经综合治理后 ,异养型细菌和... 对杭州西湖水域微生物生态调查结果表明 :(1 )有机营养型细菌在富营养化程度较重的岳湖分布较多 ,而无机营养型细菌在水质较好的小南湖丰度较大 ;(2 )许多微生物类群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数量反而较少 ;(3)西湖经综合治理后 ,异养型细菌和大肠菌群数量有显著减少 ,但近年又有增加的趋势 ;(4)西湖水体中的微生物以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较多 ,而底泥中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生态分布 杭州西湖 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的设计和管理:理论和实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嵩龄 孙建璋 +4 位作者 钟晓东 唐飞 刘芫 曹光招 葛伟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提出和论述了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设计和管理的7条原则;生物多样性和稀缺性,生境典型性和完整性,物种-面积关系,海-陆生态交错带,人工自然化.生态脆弱性和自养型经济。并且结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生物保护... 本文提出和论述了岛礁型海洋生物保护区(IMPA)设计和管理的7条原则;生物多样性和稀缺性,生境典型性和完整性,物种-面积关系,海-陆生态交错带,人工自然化.生态脆弱性和自养型经济。并且结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生物保护区──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NINR)的设计和规划的实践,说明如何实施这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型 海洋生物保护区 人工野化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地早柑桔病毒类病害的发生和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洪祥 刘保健 韩玲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85-89,共5页
1989~1996年对浙江黄岩本地早及其变株新本1号感染柑桔病毒类病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优良品种已发现感染了衰退病、碎叶病、脉突病和裂皮病。这些病害一般为复合感染,裂皮病为隐症感染。衰退病和碎叶病发生... 1989~1996年对浙江黄岩本地早及其变株新本1号感染柑桔病毒类病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优良品种已发现感染了衰退病、碎叶病、脉突病和裂皮病。这些病害一般为复合感染,裂皮病为隐症感染。衰退病和碎叶病发生相当普遍,脉突病发生率也比较高,裂皮病只在部分本地早植株上发生。调查研究发现,衰退病的苗黄株系或强茎陷点株系和碎叶病毒的混合感染,是造成黄岩本地早和新本1号产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墨西哥来檬叶脉凸起的症状易受到衰退病严重症状的掩盖。同样,脉突病对衰退病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早 新本1号 柑桔 病毒病 类似病毒病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杨梅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和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宗良 陈英玉 《上海农业科技》 1991年第4期2-4,共3页
一浙江是全国杨梅重点产区,栽培历史悠久。不久前从余姚市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考证,远在7000年前我省已有野生杨梅存在。至于作为果品栽培,查考有关史书,证明至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民国22年(1933)的《中国实业志》载,全省杨梅... 一浙江是全国杨梅重点产区,栽培历史悠久。不久前从余姚市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考证,远在7000年前我省已有野生杨梅存在。至于作为果品栽培,查考有关史书,证明至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民国22年(1933)的《中国实业志》载,全省杨梅产量就已达312671担(合15633吨),分布于25个县。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杨梅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栽培 发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思考
11
作者 毛继祥 盛世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20-25,共6页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60年代以后,首先是美国,接着是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崛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进而得到经济界的共认。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关...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60年代以后,首先是美国,接着是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崛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进而得到经济界的共认。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关于第三产业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结合对国外第三产业发展的分析,就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 若干思考 第二产业 相对效益 物质生产部门 贡献份额 集镇发展 劳动力 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和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12
作者 姜尚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36-38,共3页
浙江是一个陆域面积仅为全国百分之一的小省,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0.62亩,还不到全国人均1.37亩的一半。基础工业薄弱,原材料贫乏,缺煤、少铁、无油,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高密度人口的压力,要求我们采取特殊措施和政策,合理开发利用... 浙江是一个陆域面积仅为全国百分之一的小省,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0.62亩,还不到全国人均1.37亩的一半。基础工业薄弱,原材料贫乏,缺煤、少铁、无油,制约了我省经济的发展。高密度人口的压力,要求我们采取特殊措施和政策,合理开发利用每一寸土地和水域,拓展人们的生存空间,以解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发展海洋经济 开发利用 实践与思考 海洋开发 港口 近海渔业资源 围海造田 海涂资源 玉环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